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蓬溪县下东乡青莲村四社农民申群孝,全家四口人,其中主劳2人,承包旱地10.7亩,现有间作桑园10.7亩,桑树6500株。95年春季养蚕8.5张,产茧302.6公斤,茧款收入3782.5元,单产35.6公斤;夏季养蚕8张,产茧291.2公斤,茧款收入2329.6元,单产36.4公斤;秋季养蚕9张,产茧337.5公斤,茧款收入2937.5元,单产37.5公斤;晚秋养蚕5张,产茧160.6公斤,茧款收入1314.9  相似文献   

2.
<正> 乐山市市宁区安谷乡官帽村三组养蚕能手赵大帮,全家7口人,承包耕地8.05亩。1981年责任制到户时分得承包的“四边桑”718株,养蚕6张,产茧291.15公斤,收入1189.72元,在中央几个1号文件精神鼓午下,他合理地调整了家庭产业结构,在有限的土地上深挖潜力,用大部份的耕地种粮,小部份的土地用于发展蚕桑生产。桑树发展到现在的4000株,其中家庭小桑园1.9亩,有桑3282株。1986年全家产粮3000多公斤,农副业总收入4584.38元,人平654.91元,其中养蚕13.5张,产茧640.7公斤张产值2602.98元,蚕茧收入占农副业  相似文献   

3.
<正> 资中县玉代乡红豆村8组农民彭文,积极发展栽桑养蚕事业,成为全县有名的蚕桑专业户。他于1982年开始育苗,利用非耕地栽植小桑园5亩,计12000余株,加上原有“四边桑”800余株,共有桑树12800余株,人平2560株。1987年养蚕12.4张(盒),产茧455.4公斤,收入茧款2384.28元。单产茧36.75公斤,单产值189.28元。共育小蚕  相似文献   

4.
<正> 岳池县齐福乡五村八社罗昌荣,凭着自己的决心、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在承包土地上栽桑养蚕,走出了一条蚕—粮—猪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致富之路,成为我县产茧超吨茧、收入逾万元的“蚕桑状元”。 罗昌荣全家六口人,劳力两个,承包耕地八亩,现有桑树11000株,其中密植小桑园4亩,良桑率达95%。1995年养蚕35张,产茧1139公斤,养蚕收入10023.2元,加上良桑穗条、蚕沙、育桑苗等收入,  相似文献   

5.
<正> 陇县东风镇枣林寨村阎宏定,1984年在陇县桑园面积大下降的情况下,以每年400元承包了集体15.4亩桑园,承包期五年。五年来,共养蚕135张,总产茧3822.7公斤,总产值1393.81元,平均张产茧28.75公斤,张产值145.82元,亩产茧49,65公斤,亩产值251.86元,总支出8194元,纯收入11199.67元。其中1988年养蚕29张,产茧810.65公斤,产值7531.51元。成了蚕桑万元户。  相似文献   

6.
<正> 石泉县池河镇顺风村一组,有5亩河滩地无干密植桑园(亩栽600株),1982年秋承包给吴喜明等五户农民经营,每户一亩,一定五年不变。由于承包户精心管培,桑树枝繁叶茂,产叶量倍增。1983年五户养蚕18张,产茧1237.8斤,平均亩产茧247.6斤。1984年养蚕22张,产茧1338斤,平均亩产茧267斤,亩产茧值354元,加上桑条、蚕沙等,亩桑收入达400余元。其中吴喜明承包的一亩桑园,产茧310斤,蚕桑总收入450多元。他们经营的主要特点是: ①舍得投工、投资。在桑园管理上习惯  相似文献   

7.
<正> 江都县谢桥乡长庄村六组孙其明承包桑园24亩,1988年养蚕84张,产茧2627.9公斤,养蚕收入22725元。(任伯平束云山) 海安县沿口乡居湾村居志忠承包河堤桑15.6亩,1988年养蚕43.5张,产茧1943.8  相似文献   

8.
<正> 泰县蒋垛乡许乔村养蚕专业户申太宝全家6人,有劳力3人(其中1人在乡农机厂工作)。承包桑园9.98亩(成林桑1.5亩,1~2年桑8.48亩),85年共养蚕20.5张,产茧595公斤,茧款收入2180元,桑园间作收入1400多元,炕房、桑园养鸡收入3712元,蚕沙、残桑养猪养羊收入315元,全年收入7607元,人均收入1268元。申太宝致富的经验主要有三条:(一)靠科学,综合利用:85年他在加强肥培管理不影响桑树生长的前提下,桑园内冬春间作蚕豆,收豆500多公斤,产值250多元;夏秋间作黄豆,收豆500多公斤,产值450多元;还利用部分老  相似文献   

9.
<正> 邛崃市战斗乡肖建昌全家3人承包荒地50亩,91年用38亩栽成桑园,92年养蚕27张,收入8910元;93年养蚕40张,收入13400元;94年共计养蚕66张,单产35公斤,产茧2310公斤,收入3.9万元;共育小蚕800张,收入1.2万元,共计收入5.1万元,实现全家人平收入1.7万元。计划95年养蚕100张,单产35公斤,产茧3500公斤,收入6万  相似文献   

10.
两户园地     
<正> 罗先锋:系南部县的第一个蚕桑专业大户。他敢于大胆承包养蚕致富。他家住南部县的碾垭乡11村8组,全家三口人,两个劳力,有“小桑园”3.5亩。现有桑树2400株。他还包了邻近组户的零星桑叶来养蚕,1985年养蚕10张,收入茧款1615元,共育931张,收共育费5,586元,全年蚕桑收入7,201元,人平蚕桑收入2,400.33元。他家承包土地4.5亩,1985  相似文献   

11.
江津市李市镇五斗五社现有养蚕农户42户,养蚕人口160人,耕地面积141亩,其中田76亩,土地65亩,有桑树12万株.1997年养蚕186.5张,产茧5595公斤,产值67140元,单产30公斤,单张收入360.00元;户平养蚕4.4张,户平产茧133.2公斤,户平收入茧款1598.57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几年来,为提高亩桑经济收益和保证桑叶优质高产,我们在丘陵旱地桑园作了间套多种矮化经济作物的试验,结果我们认为以“桑树(养蚕)加草莓”的组合经济效果明显。在桑园亩植750—1000株,行距为1.3—2.0m的试点:其亩产桑叶1710—2240公斤(产茧108—140公斤),产值为394—507元;亩产草莓204—372公斤,产值449—818  相似文献   

13.
<正> 略阳县是省、地蚕桑基地县之一。1990年有桑园1.47万亩,其中成片桑园6000多亩,全年养蚕8396张,产茧23.56万公斤。为了进一步加快蚕桑基地建设步伐,根据省、地要求,全县规划到2000年,桑树要达到6000万株,面积6万亩,养蚕4万张,年产茧100万公斤;“八五”末,累计栽桑达到3万亩,养蚕2万张,产茧50万公斤。为了实现规划提出的奋斗目标,县政府制定10条优惠政策,鼓励发展蚕桑生产。一、允许农民个体户或联户在不破坏山林的原则下,利用荒山荒坡营造成片桑园,谁栽谁有,20年不变。  相似文献   

14.
<正> 1990年冬白蒲镇引进桑树新品种育71—1,栽植0.8公顷(12亩),其中有一块0.74公顷的连片桑园。此桑园1992年全年养蚕36.125张,每公顷平均饲养蚕种45.16张(亩平养种3.3张)、产茧1235.7公斤,产值13086.55元,每公顷产茧1545公斤,产值16358元,(亩平产茧111.6公斤,亩平产值达1181.10元),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通过两年的调查和观察,我们发现育71—1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强的特点,主要生产指标均优于目前的当家品种湖桑32号。白蒲镇文峰村4组徐汉壁家一块0.033公顷(0.5亩)的桑园,此桑园于1990年冬分别栽植湖桑32号和育71—1各300株,两品  相似文献   

15.
桑园养鸡提高亩桑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桑园经济效益途径很多,在桑树生长季节,桑园放养肉用鸡,也是提高亩桑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一、桑园养鸡的经济效益安吉县安城乡拢坝村蚕桑场原有桑园30亩,1984年起,由陈中木一人承包,全年产茧1016公斤,茧款4034元。1985年总产蚕茧1560公斤,比上年增长53.5%,总茧款6024元,比1984年增收49.3%,亩桑产值由1984年  相似文献   

16.
<正> 雅安市水口乡水口村积极开垦荒山和利用河滩非耕隙地栽桑养蚕,效益显著。该村1988年开始栽桑以来,现有桑树120余万株,由于培护管理好,良种桑多,1991年全村养蚕660张,总产茧22242公斤,平均单产茧33.7公斤,茧款收入达20余万元,人平收入247元;在该村带动下,香花村1组也积极栽桑24万余株,1991年开始养蚕174张,人平养蚕1.34张,茧款收入4.1万余元,人平收入315元。该组还出现了茧款收入上5000元的重点户,成为全市发展蚕桑生产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正> 蓬安县河舒镇3村11社蚕桑专业大户陈泽勋1988年他家共有投产桑12600株,全年养蚕33.5盒,总产茧1166.7公斤,平均单产茧34.8公斤,茧款收入10825.9元。全年共育小蚕55盒,收共育服务费440元,桑园套作收入2980元,出售良桑穗条5000公斤,收入2000元,全年蚕桑  相似文献   

18.
<正> 我县薛下村乡砖窑山村,养蚕专业户薛耀利和妻子薛秀芳,承包村里桑园3.6亩,内有桑树267株,另星幼桑223株,共计490株。由于采用科学务桑养蚕技术,在家仅用20天时间(小蚕村里联户共育除外),养春蚕2.6张,产茧255斤,张产达  相似文献   

19.
<正> 渭南市三张乡西洛村农民李学彬,1982年冬栽植桑树1.3亩,去年养蚕4.5张,产茧268斤,收入412元,平均亩产茧206斤,亩产值316.92元,成为我市旱地桑园的高产典型。对此桑园,我们在管理及利用技术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桑园管理及养蚕情况西洛村位于渭南市南原,土层深厚,  相似文献   

20.
<正> 安康市建设乡梅花石村余福连,全家9口人,一个男劳,三个半劳,1989年养蚕21张,产茧644.3公斤,收入6450元,繁育良桑苗4万余株,收入4000多元,仅蚕桑一项收入过万元。过去由于家里人多,孩子小,经济很困难,托欠信用社贷款几千元。自1984年承包集体桑园4.2亩,每年进行施肥,冬翻,夏耕,补植,老劣桑锯桩芽接改造等管理。几年来,桑园面貌大为改变,由原亩桑养1张蚕的低产桑园,达到亩桑养蚕5张高产桑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