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氮肥运筹方式一致的基础上,研究了磷钾肥不同运筹方式对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施磷、钾肥产量比不施高,验证了水稻施磷、钾肥有利于产量提高;磷、钾肥同时施用比单一施用磷肥或钾肥有利于产量提高;在土壤富含磷钾肥的情况下,后期施用磷、钾肥对水稻千粒重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分析肥料运筹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表明,小麦一生氮肥适宜运筹比例为基蘖肥占一生总施肥量的60%左右,拔节孕穗肥占40%左右,磷、钾肥宜作基肥和返青拔节肥二次施用。前期施氮肥过多易使群体发育不协调,分蘖成穗率降低,粒叶比小,产量低;后期适量施氮并配合磷、钾肥施用,能有效地增加孕穗后光合物质生产,粒叶比大,产量高。  相似文献   

3.
肥料运筹对小麦群体质量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肥料运筹对小麦群体质量的影响表明,小麦一生氮肥适宜运筹比例为基蘖肥占一生总施肥量的60%左右,拔节孕穗肥占40%,磷、钾肥宜作基肥和返青拔节肥二次施用。前期施氮肥过多易使群体发育不协调,分蘖成穗率降低,粒叶比小,产是低;后期适量施氮并配合磷、钾肥施用,能有效地增加孕穗后光合物擀生产,粒叶比大,产量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明不同生态条件下钾肥运筹,即在一定氮、磷施用量的基础上,不同施钾量及施用方法对广西超级稻特优582产量的影响,为超级稻的栽培钾肥运筹提供理论依据。[结论]超级稻特优582在早造钾肥施用量为225 kg/hm~2(基肥∶分蘖肥=5∶5);中造钾肥施用量为225 kg/hm~2(基肥∶分蘖肥∶穗肥=5∶3∶2);晚造钾肥施用量为225 kg/hm~2(基肥∶分蘖肥∶穗肥=5∶3∶20)时容易获得较高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小麦-玉米一体化施肥不同肥料运筹对产量影响,在宝鸡岐山、扶风、陈仓设置了一体化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氮肥后移,分期施用比"一次底施"效果较好;玉米氮磷钾配合施用比氮钾配合效果好;在小麦增施磷肥、玉米氮钾肥投入相同的前提下,玉米少施磷或不施磷产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6.
对金华地区马铃薯兴佳2号进行密度及氮、钾肥运筹试验,结果表明,兴佳2号种植密度减小,商品薯率提高,但产量下降,产量在密度7.69万株·hm~(-2)时最高;优化氮、钾肥运筹,能有效改善经济性状和提高产量。兴佳2号在种植密度为7.69万株·hm~(-2),氮、钾肥总用量分别为195和375 kg·hm~(-2),且氮、钾肥80%作基肥、20%作现蕾肥时,产量最高,并有利于实现产量和商品性的协调。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变常规施肥,水稻单产难以再提高的现状,并进一步了解泰兴市主要土壤类型的无氮基础地力产量、每百千克籽粒吸氮量与氮肥利用之间的关系,努力形成水稻高产高效精确施氮技术体系,为全市水稻合理确定氮肥用量及其运筹技术,特进行水稻精确施氮试验。结果表明:精确施氮可以明显促进水稻增产,对促进分蘖也有显著的作用,但应考虑氮、磷、钾肥的平衡施用,否则盲目施用氮肥,不但不会增加产量,反而会增加成本。  相似文献   

8.
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以测试土壤养分含量和田间肥料试验为基础的一项肥料运筹技术。主要是根据实现小麦目标产量的总需肥量、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肥料(主要是氮、磷、钾肥)的施用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相似文献   

9.
施用钾肥对水萝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钾肥用量对水萝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氮、磷肥的基础上,施用钾肥能提高水萝卜的产量,提高幅度为30.03% ̄72.41%;同时能改善水萝卜的品质,提高了蛋白质、氨基态氮和Vc含量,降低了硝态氮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冬油菜的施肥现状及肥料利用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冬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合理施肥是保证冬油菜产量的重要措施。明确当前冬油菜的施肥现状和存在问题指导科学施肥。【方法】 以安徽省冬油菜种植为例,于2017—2018年在全省冬油菜主产区进行农户抽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肥料品种、肥料用量、施肥方式、种植面积和产量水平。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当前油菜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情况,并以全省冬油菜平均产量和平均施肥量为基准,采用Cate-Nelson方法(十字交叉法)评估冬油菜氮、磷和钾肥施用与油菜产量的关系,以此探索冬油菜种植中施肥增产增效的主要途径。【结果】 调查结果表明,安徽省油菜种植中均施用了化肥,施用有机肥农户比例为59.0%。全省化学氮、磷和钾肥平均用量为160、63和65 kg·hm-2。总的来说,全省化肥平均用量更加趋于合理化,但是施肥分级结果表明全省依然存在氮、磷和钾肥施肥不足和过量的现象。全省化肥施用方式以人工施肥为主,机械化施肥比例较低。Cate-Nelson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全省仅有23.8%、20.2%和21.0%农户在冬油菜种植中实现了氮、磷、钾肥高产高效。这说明全省冬油菜种植中增产增效还有很大的空间。【结论】 总的来说,安徽省冬油菜种植中化肥平均用量趋于合理化,但是在施肥方式、养分运筹和肥料品种上面还存在问题。在施肥方式上机械化施肥比例不足,仅为38.8%;在养分运筹上,虽然氮肥用量普遍实现了分次施用,但是以施用两次为主,与油菜养分吸收规律不匹配。除此之外,在施肥品种上存在偏施化肥,有机替代和轻简化施肥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11.
王祥菊  徐雯  张雯霞  陈芳芳  訾研  李春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851-17853,17857
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贡献率为30%~70%。探讨了氮、磷、钾肥施用量、施用时期和运筹比例对不同专用类型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提出由于小麦生产地区生态、生产条件的差异,氮磷钾肥施用量和运筹配比尚需进一步明确,做到因地制宜形成不同专用类型小麦生产相配套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冬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合理施肥是保证冬油菜产量的重要措施。明确当前冬油菜的施肥现状和存在问题指导科学施肥。【方法】以安徽省冬油菜种植为例,于2017—2018年在全省冬油菜主产区进行农户抽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肥料品种、肥料用量、施肥方式、种植面积和产量水平。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当前油菜种植过程中的施肥情况,并以全省冬油菜平均产量和平均施肥量为基准,采用Cate-Nelson方法(十字交叉法)评估冬油菜氮、磷和钾肥施用与油菜产量的关系,以此探索冬油菜种植中施肥增产增效的主要途径。【结果】调查结果表明,安徽省油菜种植中均施用了化肥,施用有机肥农户比例为59.0%。全省化学氮、磷和钾肥平均用量为160、63和65 kg·hm-2。总的来说,全省化肥平均用量更加趋于合理化,但是施肥分级结果表明全省依然存在氮、磷和钾肥施肥不足和过量的现象。全省化肥施用方式以人工施肥为主,机械化施肥比例较低。Cate-Nelson分析方法结果表明,全省仅有23.8%、20.2%和21.0%农户在冬油菜种植中实现了氮、磷、钾肥高产高效。这说明全省冬油菜种植中增产增效还有很大的空间。【结论】总的来说,安徽省冬油菜种植中化肥平均用量趋于合理化,但是在施肥方式、养分运筹和肥料品种上面还存在问题。在施肥方式上机械化施肥比例不足,仅为38.8%;在养分运筹上,虽然氮肥用量普遍实现了分次施用,但是以施用两次为主,与油菜养分吸收规律不匹配。除此之外,在施肥品种上存在偏施化肥,有机替代和轻简化施肥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科学的氮肥运筹技术,笔者于2009年在跃进农场进行了水稻氮肥运筹试验。结果表明:本地区土壤生产能力较高,但施用氮肥可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且在施用基蘖肥的基础上,增施穗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水稻产量。同时,氮肥前后期比例以7∶3或5.5∶4.5为好,并提出了本地区水稻目标产量700kg/667m2、氮肥利用率为26%和30%条件下的适宜施氮量分别为22.5、19.5kg。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良种良法配套,最大限度地发挥巴麦12号的增产作用,采用"3414"设计方案对巴麦12号进行氮、磷、钾肥料运筹、土壤供肥能力及籽实相对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1)巴麦12号亩最高产量(628.65 kg)的肥料运筹农艺方案为:每亩施氮17.6 kg、磷12 kg、钾9 kg。(2)对巴麦12号进行肥料运筹效益分析,最佳施肥量方案为每亩施氮14.08 kg、磷9.6 kg、钾7.2 kg,在这一施肥模式下亩产量为534.35 kg。(3)氮肥是影响巴麦12号产量的主要因素,磷、钾肥是次要因素。因此合理增施氮、磷、钾肥可有效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15.
稻麦轮作制中的钾肥运筹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江苏稻麦轮作一年两熟制地区的淋溶土和新成土上,连续两年进行钾肥运筹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钾以无论在稻季或麦季施用,均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小麦的增产幅度大于水稻;钾肥的残留效应较大,可与当季增产效果类比,残效氮和残效钾之间有明显的交互作用;在稻麦轮作制中,钾肥麦季施用稻季不施用的运筹方式。指出以水稻为主的稻麦两熟地区,评价钾肥效益应以轮作周期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氮肥施用量对生土地大豆生物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氮肥的运筹方式是调节产量结构的最有效方式,合理施用氮肥是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途径。在试验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对生土地大豆根瘤形成的抑制作用加大,但对大豆后期根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氮肥的施用增加了全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改善了各产量构成因素,提高了产量。  相似文献   

17.
食用向日葵氮磷钾肥料丰缺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向日葵氮磷钾肥料丰缺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肥不同用量相互配比,可以充分发挥土壤供肥能力,使向日葵产量达到最大化。通过试验,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效果最好;氮、磷肥配合施用优于氮、钾肥配合;氮、钾肥配合施用优于磷、钾肥配合。  相似文献   

18.
食用向日葵氮磷钾肥料丰缺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氮、磷、钾肥不同用量相互配比,可以充分发挥土壤供肥能力,使向日葵产量达到最大化。通过试验,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效果最好;氮、磷肥配合施用优于氮、钾肥配合;氮、钾肥配合施用优于磷、钾肥配合。  相似文献   

19.
<正> 近年来,农田氮、磷化肥施用水平日益提高,土壤对作物所需钾的供应能力相应降低,导致作物钾素供应不足,影响作物产量。为此,我们在研究芝麻施用氮磷化肥的同时,进行了芝麻施用钾肥肥效的对比试验,并在钾肥施用有效地区(或地块)进行了钾肥不同用量和不同施用方法的试验。材料与方法芝麻施用钾肥肥效试验从1986年开始,采用简单对比法,设两个处理:(1)施氮、磷肥(对照);(2)施氮、磷、钾肥。氮、磷、钾肥施肥量分别为每亩16、5、9公斤(磷为P_2O_5,钾为K_2O,下同)。田间多点无重复,一次性做底肥施入,管理同大田。供试  相似文献   

20.
研究玉米产量在不同氮、磷、钾肥配施下的表现,探讨玉米高产节肥的适宜氮、磷、钾肥施用量,对提高玉米产量有重要的意义。选用春玉米中单509为试验材料,氮、磷、钾肥各设置5个施用水平,采用3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测定玉米产量。结果表明,不施钾肥条件下,当施用的纯氮量为123.00 kg/hm~2、纯磷量为87.00 kg/hm~2时,产量最高;不施磷肥条件下,当施用的纯氮量为128.00 kg/hm~2、纯钾量为82.50 kg/hm~2时,产量最高;不施氮肥条件下,当施用的纯磷量为73.00 kg/hm~2、纯钾量为69.50 kg/hm~2时,产量最高。施纯氮量为114.65 kg/hm~2、施纯磷量为73.03 kg/hm~2、施纯钾量为60.95 kg/hm~2时,产量最高,为10 363.13 kg/hm~2。其中,氮肥施用量对中单509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钾肥施用量。说明氮、磷、钾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存在互作效应,增施适量的氮、磷、钾肥有利于玉米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