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程冉 《农技服务》2004,(8):33-34
苹果采收后,果农常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是烂果病的发生。苹果烂果病主要是由轮纹病、炭疽病、霉心病、褐腐病等综合侵染所致,烂果率在10%~70%。苹果烂果病发病在贮藏期,但感病却在生长期,因此,防治此病,必须从苹果生长期抓起。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经调查发现,朝阳县大部分地区的苹果烂果病的发生率较高。每到秋季,眼看着丰收在望的果实一批批腐烂,许多果园损失高达20%以上。面对此状,果农们痛心不已,叫苦不迭。苹果烂果病为何这般严重呢?经过连续三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导致烂果病发生的原因及各种烂果病的发生规律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 1998~ 1999年对苹果烂果病的研究 ,明确了引起烂果的主要病害种类是苹果轮纹病和苹果干腐病。室内孢子萌发试验表明 :此病的发生与湿度关系密切。大田药剂防治试验表明 :喷药期决定着防治效果 ,烂果病防治应在谢花后、气孔皮孔开始形成时进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大棚温室栽培番茄 ,常出现烂果现象。烂果原因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缺钙而引起的脐腐病 ,群众称为烂脐病、黑膏药 ;另一种是由真菌而引起的晚疫病 ,使青果产生暗褐色病斑而不能食用 ,对产量影响很大。烂果多发生在果实膨大期和保水差的新园及重茬地块 ,但碱性过重的田块也会诱发脐腐病害。此外 ,晚疫病多发生在未成熟的青果上 ,后期天气潮湿时 ,病斑处出现白色霉状物。当空气湿度在70%以上 ,气温在15~25℃时 ,最易发生流行。1缺钙性烂果防治措施实行地膜覆盖 ,既可以提高地温 ,促进根系发育 ,增强根系的吸肥吸水力 ,又可以保持土壤水分…  相似文献   

5.
程冉 《油气储运》2004,(2):40-41
苹果采收后,果农常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是烂果病的发生.其实,苹果烂果病是由轮纹病、炭疽病、霉心病、褐腐病等综合侵染所致,烂果率在10%~70%,对果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对苹果的出口和发展造成较大负面影响.苹果烂果病发病在贮藏期,但得病在生产期,为此,防治此病,必须从生产期抓起.……  相似文献   

6.
研究表明,苹果轮纹烂果病的主要侵染时期在落花后至8月上中旬;病菌传播距离在10m以内;不同果园环境、不同品种发病程度不同,采用中生菌素300~500倍对生长期和贮藏期的轮纹烂果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 据调查,番茄在生长季节容易发生烂果,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 1 绵疫病引起的烂果 绵疫病主要为害果实,初期果面上产生褐色圆形病斑,并有深浅褐色交替的同心轮纹,后渐变成黑褐色。病部一般不软化,但较易脱落。 防治措施:发病初期,隔7~10天喷1次,连续喷2~4次药。可喷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 2 脐腐病引起的烂果  相似文献   

8.
<正> 沧州金丝小枣驰名中外,深受消费者的欢迎。但近年来,小枣浆烂果病发生日趋严重,仅沧州,每年烂掉小枣约5000万公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亿元以上。该病不仅在沧州,而且在河北的大成、天津的静海、山东的乐陵、庆云、无棣等北方小枣产区普遍发生。该病具有发病普遍、为害严重的特点。一般枣园的小枣浆烂果率超过20%,严重的达70%以上,严重影响了金丝小枣的生产。针对小枣浆烂果病原不清、防治方法不明、病害发展迅速、防治困难的特点,结合沧州小枣生产的实际情况,就小枣浆烂果病的病菌种类、发病规律、防治措施等提出下列建议和看法。 1 病原  相似文献   

9.
1枣浆烂果病为害症状 枣浆烂果病一般分为3种类型,即浆烂型、黑疔型和褐皮型. 1.1浆烂型.果实病斑初为红色水浸状小点,迅速扩大形成侵染点明显的红色病斑.有的表面有明显轮纹,多数病斑表皮下散生黑色小点,病组织土黄色至浅褐色软腐,脓状,有酒糟味,后期病果皱缩成深红色至黑色腐果,表面密生黑色瘤状小点.  相似文献   

10.
我县是福建省黄花梨的主要产区,全县种植面积近1000hm^2。近两年来梨树病虫害危害加重,每年6~7月份梨果近成熟时烂果非常严重,尤其是老果园.一般损失率达30%~50%,严重影响了果农的收成,挫伤了果农种果的积极性。烂果原因是由梨炭疽病和轮纹病复合发生引起的,该两病害危害已超过梨黑星病,成为影响我县梨果产业发展的最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11.
茄子褐纹病的发生特点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茄子褐纹病又叫干腐病,是茄子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特别是在高温多雨条件下,为害更重。此病苗期为害造成缺苗,严重时缺苗率可达40%以上:特别是果实发病引起烂果,在茄子的生长、运输、贮藏中均可发生,一般可造成20%-30%的烂果,有时可达50%以上,严重影响茄子的产量和质量,病果不能食用,完全失去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梨树烂果病主要是由其枝干的干腐病和轮纹病引起的,其次是炭疽病.另外,近几年由黑斑病引起的烂果也时有发生.烂果病是梨树的重要病害,果实受害率一般为5%~30%,严重时可达到50%以上,对梨树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也是梨果不耐贮运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烂果病是果树生产中最重要的病害,而果实轮纹病是引起果实烂果的重中之重。果实轮纹病从幼果期侵入幼果,并且在果内一直潜伏,到近成熟期大量发生,贮藏期继续发生的病害。一个果园烂果率为30%是常见的,有的烂果率甚至高达80%以上。典型果实轮纹病表现在果皮上以皮孔为中心、形成颜色深浅不一的轮纹、向四周扩散、呈淡褐色或褐色,并有褐色粘液溢出果实,病斑发展迅速,在高湿适温条件下,几天内即可使全果腐烂,常发出酸臭的气味,病部中心表皮下逐渐散生黑色小粒点(即分生孢子器)。  相似文献   

14.
苹果烂果病主要有轮纹病、炭疽病和霉心病三种,尤其是轮纹病在多雨年份广泛流行,造成极大损失。本文主要介绍烂果病的主要症状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芒果蒂腐病病原菌的鉴定及采后药剂试验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芒果蒂腐病是广东省芒果贮运期仅次于炭疽病的重要病害,根据病原菌形态鉴定,培养性状,致病性测定及症状观察,蒂腐病主要是由Dothiorella dominicana Pet.et Cif.,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Pat.和Phomosi mangiferae Ahmad3种真菌引起的,其中D.dominicana引起的烂果约占总蒂腐病烂果的50%,D.dominican  相似文献   

16.
苹果贮藏期病害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采收后,果农常遇到的一个棘手的问题是烂果病的发生.苹果烂果病是由轮纹病、炭疽病、霉心病、褐腐病等综合侵染造成的,果园烂果率可从10%~70%不等,对果农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对苹果的出口和发展造成极大影响,因此,了解其发生原因,探索其有效防治措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普兰店市同益乡苹果烂果病普遍发生,其中富士苹果烂果率高达6.8%,国光烂果率达0.57%,给果农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我们在总结生产中防治该病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依据病害在当地的发生规律和特点,提出以下防治方法,供广大果农借鉴。  相似文献   

18.
苹果烂果病是轮纹病、炭疽病等导致果实腐烂的几种病害的统称.近几年来,由于气候异常等原因,苹果烂果病发病比较严重,尤以1998年为甚.  相似文献   

19.
草莓果腐病是烟台地区草莓烂果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对草莓果腐病病原菌的形态、培养性状、致病性及生理生化特性等方面的研究 ,查明烟台地区草莓果腐病病原菌为恶疫霉 (Phytophthoracacto rum)。  相似文献   

20.
杜松涛 《新农业》2014,(3):16-16
苹果梨是黑山县特产,现已发展栽培面积15万亩、600万株,年产量4500万公斤以上,是辽宁省苹果梨主产地,也是当地农民致富的主要产业。近几年,苹果梨烂果病现象严重发生,全县平均烂果10%以上,个别村专业户烂果达70%。经济损失很大,严重影响苹果梨生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