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葡萄设施栽培周年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施栽培中葡萄因人为调节其生长周期,因此栽培管理技术和露地栽培截然不同。从总体上看,葡萄设施栽培基本上可以分为休眠前期管理、休眠期管理、萌芽期管理、萌芽至开花期管理、果实生长期管理、成熟期管理及采后管理等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吐鲁番地区温室与露地栽培葡萄枝叶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差异,为干旱区葡萄丰产优质栽培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吐鲁番地区温室与露地栽培葡萄的2个早熟鲜食品种为试材,测定其叶片、叶面积指数、新梢长及果实品质,分析两种栽培条件下葡萄枝叶生长与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2个葡萄品种温室栽培的叶面积、新梢长、叶面积指数都高于露地栽培,露地栽培葡萄叶片的叶绿素高于温室栽培.温室栽培葡萄单穗重均高于露地栽培,温室红旗特早单穗重显著高于露地红旗特早,露地红旗特早单粒重与温室红旗特早无显著性差异,温室火焰无核单粒重极显著高于露地火焰无核.温室红旗特早与露地红旗特早的总糖含量有极显著差异,露地红旗特早高于温室红旗特早3;左右,温室火焰无核与露地火焰无核总糖含量无差异.露地栽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高于温室栽培,相差在7;左右;温室栽培与露地栽培VC含量无显著差异.[结论]温室内葡萄植株营养生长较为旺盛;露地栽培葡萄的果实总糖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明显高于温室栽培;温室栽培葡萄的单穗重和单粒重高于露地栽培;露地栽培葡萄的果实内在品质比较好.  相似文献   

3.
葡萄避雨栽培是介于温室栽培和露地栽培之间的一种集约化栽培方式。在介绍了南方葡萄避雨栽培的品种选择、园地选择和定植的基础上,总结了葡萄避雨栽培的设施建设方案和管理措施,以期为我国南方高温多雨地区优质葡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吐鲁番地区温室与露地栽培葡萄叶片光合特性的差异,为温室葡萄优质丰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Li-6400XT型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2个早熟葡萄品种分别在温室与露地栽培条件下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光响应曲线及CO2响应曲线进行测定,比较其差异.[结果]2个品种露地栽培叶片的Pn均高于温室栽培,露地‘火焰无核’的Ph最高为19.79 μmol/(m2·s);光响应中,温室栽培的红旗特早的Pnm和表观量子效率(AQY)最大,光补偿点(LCP)最小,温室栽培的光饱和点(LSP)值高于露地栽培;CO2响应中,温室栽培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和暗呼吸速率(Rd)比露地栽培高,羧化效率(CE)比露地栽培低,温室栽培的CO2补偿点(CCP)和CO2饱和点(CsP)均低于露地栽培.[结论]露地栽培葡萄叶片的Pn值高于温室栽培,温室栽培葡萄叶片对较高光强的利用率高于露地栽培,但对高浓度CO2的利用率却比露地栽培低.  相似文献   

5.
温室与露地栽培葡萄的光合及荧光参数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吐鲁番地区温室与露地栽培条件下葡萄的光合及荧光特性差异,为提高果实产量及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火焰无核’及‘红旗特早’2个早熟葡萄品种为材料,使用光合仪及荧光仪测定温室与露地栽培条件下叶片光合及荧光参数,分析比较其差异.[结果]两种栽培条件下,两个葡萄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均为“双峰”曲线,温室栽培的净光合速率均值低于露地栽培,温室栽培条件下两个品种的叶片气孔导度与胞间CO2浓度日均值高于露地栽培,蒸腾速率无显著差异.温室栽培条件下‘红旗特早’的净光合速率较高,露地栽培条件是火焰无核较高;两种栽培条件下‘火焰无核’气孔导度与胞间CO2浓度日均值强于‘红旗特早’,蒸腾速率则相反,‘红旗特早’略强.温室栽培条件下两个品种的最大光化学效率与实际光化学效率均高于露地栽培,但露地栽培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强于温室栽培.‘红旗特早’的最大光化学效率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明显高于‘火焰无核’.[结论]露地栽培的光合能力强于温室栽培;露地栽培‘火焰无核’的净光合速率高于‘红旗特早’,而温室栽培‘红旗特早’较高.‘火焰无核’适合于露地栽培,‘红旗特早’更适合温室栽培.  相似文献   

6.
葡萄设施栽培是高效农业的组成部分,其意义主要是使新鲜葡萄供应市场的时期能够达8个月,从而获取较高的栽培效益;同时避免了冬季埋土和春季出土上架的繁重劳动,节约劳力成本。葡萄设施栽培是露地栽培的变革,是在人工可以调控的设施内进行葡萄栽培从而生产优质新鲜葡萄果品的一种栽培方式,管理中不能照搬露地栽培的技术,因此对品种选择、温湿度控制、病虫害防治方面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摘要:研究比较露地栽培、避雨栽培和大棚促早栽培等不同栽培模式下葡萄生产成本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露地栽培葡萄成本低于设施栽培葡萄,但果实品质和效益最低;钢架大棚促早栽培模式下葡萄成本最高,但品质最佳,经济效益好于其他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8.
简易日光温室葡萄栽培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温室的建造、定植、幼苗管理、扣棚保温、环境管理、温室葡萄栽培的土肥水管理、生长期树体管理、花序和果穗管理及温室葡萄的越冬管理九个方面对简易目光温室葡萄的栽培及管理规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为简易日光温室葡萄生产及创高产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葡萄设施栽培,普遍采用的设施是塑料薄膜日光温室。按照果实上市时间的不同,分为促成栽培和延迟栽培。促成栽培指的是果实成熟期比露地栽培的早,如5月份果实成熟上市:延迟栽培指的是果实成熟期比露地栽培的晚,如12月份果实成熟上市。葡萄设施栽培是一种资金、技术和劳动力密集型的新兴产业,生产中还有许多栽培管理技术需要探讨。一、设施结构和规格1、设施选址:园地要选在地势高燥、排灌良好、背风向  相似文献   

10.
根据吐鲁番地区设施葡萄各生长期的特点,介绍了栽培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和方法,为设施葡萄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肖杨  王冠  袁淑杰  于飞 《农学学报》2021,11(5):91-96
为了预先掌握葡萄各生育期棚内温湿度环境,从而让农户有充足时间调整大棚管理措施,降低气象灾害风险,利用2018年11月—2019年6月大棚内外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天气类型下棚内温湿度与棚外气象要素的相关性,并通过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棚内逐小时温湿度预报模型。结果表明:棚内温湿度与棚外气温、空气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长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晴天和多云大棚内外要素之间相关系数大多在0.3以上,棚内气温与棚外要素的相关性更高且最大相关系数超过0.9,阴天相关性较低;棚内逐小时气温、空气相对湿度模型的R2多在0.5以上,气温模型预报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RSME)≤3.7℃、平均绝对误差(MAE)≤2.9℃,空气相对湿度模型预报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13.3%、平均绝对误差≤10.6%。所得模型填补了该地区大棚葡萄各生育期温湿度预报的空白,为田间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任润 《北京农业》2012,(6):54-55
为提高农民经济收入,利用河北省张家口地区的早晚温差大、无霜期短、植物生长早休眠的特殊气候进行温室葡萄高效益栽培。经几年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宜张家口地区气候的温室葡萄高效益栽培技术和温室葡萄最佳优质品种及葡萄蔬菜立体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简述苗木的选择,具体介绍了栽培沟的准备、苗木的准备、苗木的栽植及栽植后的技术管理等棚室采摘葡萄的栽培技术,旨在为我国北方的采摘葡萄的工作发展提供一份助力,从而提升我国北方寒地棚室采摘葡萄的栽培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4.
以日光温室延后栽培‘红地球’葡萄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浓度氨基酸叶面肥利果美处理对其光合特性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利果美处理,能增强‘红地球’葡萄的光合能力,增大果粒、果粒质量和果穗质量,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提升葡萄品质.其中600倍利果美处理效果最佳,果粒横径、果粒质量、果穗质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对照分别提高了12.09%、24.09%、23.99%和7.08%,可滴定酸含量较对照降低了37.68%.葡萄果实膨大期和成熟期光合午休主要是气孔限制所致,而转色期光合午休兼具气孔和非气孔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5.
在南方利用塑料大棚进行一年两收葡萄栽培不仅可以提早上市,也更利于休闲观光采摘。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增加土地单位面积的产出,开展一年两收葡萄套种蔬菜的栽培技术研究,详细介绍了南方塑料连栋大棚一年两收夏黑葡萄夏季套种菜心、冬季套种莴笋的栽培技术,包括连栋大棚的设计、品种的选择、修剪、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技术,促农增收。  相似文献   

16.
日光温室红提葡萄延迟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日光温室建造、苗木选择与定植、整形修剪、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温湿度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日光温室红提葡萄延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温室与露地无核早红葡萄果实生长动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于2004年分别对温室和露地无核早红葡萄果实生长发育动态进行了观测,对正在膨大的葡萄果实的纵径和横径进行定期测量记录并得出其生长曲线。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品种果实生长呈双S曲线:初始快速生长期、缓慢生长期和第二次快速生长期。②温室葡萄第一个快速生长期果实生长速度明显快于第二个,果实纵径的生长缓慢期与第二个快速生长期的界限不明显;幼果第一个快速生长期纵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横径,在第二个快速生长期横径快于纵径,但是总的生长量纵径大于横径,果粒最后基本呈圆形。③露地葡萄在果实的第一个快速生长期和生长缓慢期的纵横径生长曲线基本相同,横径较快地进入第二个快速生长期并且生长速度要快于纵径,导致果实最终横径略大于纵径,果粒略呈扁圆形。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沿海地区避雨棚栽培对葡萄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王健  谷纬  朱芙蓉 《现代农业科技》2012,(4):140-141,144
以维多利亚、白罗莎里奥、魏可为研究对象,研究避雨栽培对葡萄品质的影响。以露地栽培为对照,测定葡萄的粒重、横纵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含糖量、维生素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避雨栽培条件下葡萄的粒重、横纵径显著优于露地栽培,避雨栽培条件下3个葡萄品种的含糖量略低于露地栽培;避雨栽培条件下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维生素含量显著高于露地栽培。避雨棚栽培可提高葡萄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在张掖市灌溉试验站开展了设施延后栽培葡萄灌溉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对温室栽培葡萄光合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个胁迫处理下光合速率均大于对照处理,而胞间CO2浓度相比对照均有明显下降,且以生育期的先后胁迫顺序从高到低排列。水分胁迫可以提高设施延后栽培葡萄的外观品质,以开花期胁迫处理下果粒重、纵横径最大。萌芽期胁迫处理使得果实产量增加,营养品质有所提高,并且叶片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可为设施延后栽培葡萄节水、调质、增效的灌溉制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