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鲜食型玉米育种目标和品种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29,自引:7,他引:29  
史振声  张喜华 《玉米科学》2002,10(4):016-018
本文根据鲜食型玉米的特殊性,结合我国鲜食型玉米科研和生产现状,就现阶段鲜食型玉米的育种目标和有关鲜食型玉米的品质、产量、抗性及有关农艺性状等品种标准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简述了玉米病害的危害情况,对参加2002~2004年全国普通玉米及鲜食玉米区域试验的玉米品种的主要病害抗病性进行了统计,指出了我国现在玉米抗病育种的进展、抗病育种存在的问题及抗病育种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优质蛋白玉米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普通玉米蛋白质品质差,以改良玉米蛋白质品质为目标的优质蛋白玉米(QPM)育种一直是玉米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简要回顾了利用o2基因改善玉米蛋白质品质的育种历程,重点介绍了QPM的营养价值、遗传基础、种质选育和应用以及分子标记应用于QPM辅助育种,分析了目前QPM种质遗传基础狭窄、杂种优势研究滞后和QPM品种抗逆性差、适应性窄等问题,提出了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策略,并展望了QPM的重大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青贮玉米的育种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青贮玉米育种的分类、主要性状、种质资源及当前的育种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青贮玉米的育种目标、原理和方法,并讨论了在青贮玉米育种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青贮玉米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西南地区玉米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简述了西南地区生态特点,概述了该地区玉米育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西南地区生态特点及玉米育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玉米育种目标,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普通玉米育种问题的研讨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高度重视种质创新和外源种质导入,丰富种质基础,保持遗传多样性,是搞好普通玉米育种之关键.要选育高配合力、高产、高抗的玉米自交系,按类群精选素材,保持其遗传特点.育种目标应是"竖叶、大穗、优质、高产、早熟、多抗”.按5大类群在强杂交优势类群间选配亲本,质量性状要求双亲互补,数量性状双亲应尽可能接近育种目标.对新组合在田间要反复观察,慎重"破格升级”,缩短育种年限.重视其水平抗性、耐密性及抗倒性的提高,并对其它育种问题作了研讨。  相似文献   

7.
对河南省玉米育种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河南省玉米育种存在的主要问题。①品种模式单一,种质基础狭窄;②重视产量性状,忽视抗逆性状;③品种审定多,推广应用少;④追求优质,存在误区。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途径,对玉米育种目标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辽3053和辽5114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参加"九五"国家普通玉米育种攻关研究的成果,围绕 这2个玉米自交系的选育经过(包括目标的制定、材料的选择及选育方法)和结果,讨论了 玉米自交系的选育和应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对我国目前玉米育种目标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李文阁  邵连存 《玉米科学》2005,13(Z1):007-008
通过对2003年和2004年国家东华北普通玉米区试结果的分析,引发了笔者对我国现在玉米育种目标的思考。如果我们不对当前世界玉米发展的方向进行认真总结,仔细分析,扬长避短,灵活运用,准确把握,到时我们将会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  相似文献   

10.
我国青贮玉米育种的策略与目标*   总被引:62,自引:14,他引:62  
尽管青贮玉米对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我国对青贮玉米的认识和研究刚刚起步,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在借鉴欧美等发达国家对青贮玉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最近几年的研究,对青贮玉米的概念、育种策略和育种目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杂交玉米推广与种业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志国 《玉米科学》2006,14(5):157-158
通过杂交玉米推广对种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国内外杂交玉米推广主要模式和成功范例进行论述,对玉米杂交种选育与杂交种推广、玉米杂交种推广与种子产业化以及育、繁、推体系建设和玉米种业发展等进行分析讨论,以引起广大育种家和种子企业对杂交玉米推广问题的关注,促进玉米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彪 《玉米科学》2001,9(4):084-088
目前,四川玉米育种和种子生产遇到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适应南方生态和生产条件的突破性杂交种少,玉米育种缺乏管理、研究秩序混乱,种子生产经营管理不力、市场混乱,重品种、轻投入、忽视因种栽培,部分区试点条件和人员素质差,新品种知识产权难保护.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和机构,做到政企分开,加强对育种和生产经营的管理,加快国有育种科研和种业体制改革,组建大型种子企业集团,彻底实现育、繁、销一体化。  相似文献   

13.
从糯玉米育种目标探讨糯玉米自交系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糯玉米市场需求、品种审定要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糯玉米育种目标,围绕糯玉米育种不同目标要求,探讨了糯玉米自交系的改良方法,提出了针对糯玉米品质育种的"综合改良法"以及针对提高糯玉米干产的"改良回交转育法"。提出了培育糯玉米兼用型品种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我国玉米种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登海 《玉米科学》2003,11(1):090-093
本文分析了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的改革及加入WTO后我国玉米种业的发展形势,玉米种业面临着历史性发展的大好机遇,同时分析了玉米种业面临的挑战,并就我国玉米种业健康高速发展提出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技术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居高不下的杂交水稻制种成本已经成为制约杂交稻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国内外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现状,总结机械化制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针对我国当前形势和耕作制度的特点,结合多年育种实践,提出了通过培育小粒型不育系,利用不育系与恢复系种子粒型(主要是粒厚)的显著差异,实现父母本混播混收、收获后机械分离获得杂交种子的全程机械化制种设想。提出了适合机械化制种的小粒不育系应具备的性状特征。按此设想,笔者团队选育出了综合性状优良的小粒型不育系卓201S、南3502S、展998S等,并配组了系列高产、优质的杂交稻组合卓两优581、卓两优141、南两优1998等,成功实现这些杂交稻的高效机械化制种。卓201S等小粒型不育系及其系列杂交组合的育成,是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品种选育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6.
种子加工、检验理论与技术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子加工及检验是种子向市场流通的关键,是商业化育种中赋予种子商品属性不可或缺的环节。种子加工、检验理论与技术的研究是完善种业产业链、实现规模化商业育种、夯实“育繁推一体化”种业科学的重要一环。中国的种业科学技术体系正在形成与完善之中,受制于行业发展水平,种子加工及检验理论与技术相对薄弱。本文回顾了种子加工及检验理论与技术研究发展历程,提出了完善中国种业科学发展的策略与建议。围绕种业发展的需要,在做好品种优质化繁育的基础上,分析种子加工及检验理论与技术的新方向和新需求,加强种业应用性研究,建立先进的种子质量检验体系,研制适合现代种业发展需求的种子加工设备,打造种子加工产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完善种业科学技术学科建设,促进种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Seed processing and testing hold the key to the market circulation of seeds, and are an indispensable link in commercial breeding to endow seeds with commodity attributes. The research of seed processing and testing theory and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improving the seed industry chain, realizing large-scale commercial breeding and consolidating the seed industry science of ‘integration of breeding, propagation and promotion’.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system of seed industry in China is being formed and perfected, which is subject to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the industry. The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seed processing and testing are relatively weak. We reviewed the development of seed processing and testing theory and technology, and put forward strategie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ed industry.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seed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on the basis of high quality breeding of varieties, the new directions and demands of seed processing and testing theory and technology were analyzed. We will work to strengthen the applied research of seed industry, establish advanced seed quality inspection system, improve seed processing equipment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modern seed industry, establish standardized production system of seed processing industry, develop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isciplines of seed industry,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eed industry.  相似文献   

18.
种子加工及检验是种子向市场流通的关键,是商业化育种中赋予种子商品属性不可或缺的环节。种子加工、检验理论与技术的研究是完善种业产业链、实现规模化商业育种、夯实"育繁推一体化"种业科学的重要一环。中国的种业科学技术体系正在形成与完善之中,受制于行业发展水平,种子加工及检验理论与技术相对薄弱。本文回顾了种子加工及检验理论与技术研究发展历程,提出了完善中国种业科学发展的策略与建议。围绕种业发展的需要,在做好品种优质化繁育的基础上,分析种子加工及检验理论与技术的新方向和新需求,加强种业应用性研究,建立先进的种子质量检验体系,研制适合现代种业发展需求的种子加工设备,打造种子加工产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完善种业科学技术学科建设,促进种业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种业是农业发展的芯片,其发展质量是决定粮食安全的关键。本文应用产业组织理论中“结构-行为-绩效”的分析范式,构建了我国杂交稻主产区种业的产业组织分析框架。从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角度,对杂交稻主产区种业的经营规模、市场销售、运营模式、育种体系、营销渠道、价格分布及区域格局等进行分析。最后,基于“完善育种体系,加强资源整合;协调种企上中下游渠道,促进产内合理分工;提高行业管理水平,适度引导种企集群发展”等方面提出我国杂交稻种业发展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玉米种衣剂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雪  卢宝慧  杨丽娜  高洁 《玉米科学》2021,29(3):63-69,75
综述国内外种衣剂的发展历程与应用现状,介绍我国当前玉米种衣剂登记产品及防治对象,分析种衣剂在玉米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包括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对玉米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及对玉米的保产增产效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目前玉米种衣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从高毒农药的替代使用、生物型种衣剂的应用、多功能复配型种衣剂的开发以及成膜剂和助剂体系的改进等方面探讨玉米种衣剂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