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葡萄是没有后熟过程的水果,用于贮藏的葡萄,必须充分成熟才能采收。葡萄成熟的标志是:糖分高,酸度低,芳香味浓,色泽鲜艳,有弹性。一般在果实含糖16%-19%、含酸0.6%-0.8%时采收,并要求采前两周不灌水,以利于长期贮藏。  相似文献   

2.
菠萝, 又名凤梨,与香蕉、椰子、芒果,并列为四大热带水果.菠萝是我国南方栽培面积最广,产量较多的大宗水果之一,其果实含有丰富的 C、 B族维生素及 Ca、 P等营养成分,并具有特殊的风味.由于菠萝不易贮存,目前在世界菠萝贸易中加工贮藏品占最大的比例,所以研究其贮藏保鲜就显得尤为重要 .  相似文献   

3.
《天津农业科学》2016,(3):86-91
近年来,热处理技术因其具有操作简便、高效、无危害、无残留的特点,而被应用于柑橘水果的采后病虫害防治工作中。本文介绍了热处理杀灭和抑制有害生物的机理、热处理在柑橘采后贮藏中的几种方法,分析了柑橘通过热处理后贮藏品质的变化,并展望了柑橘采后热处理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芒果是跃变型水果。采收后果实品质和代谢生理等发生重大变化。在此,从芒果果实的采后品质变化、呼吸强度、乙烯代谢、活性氧代谢、Ca2 对果实后熟的影响、逆境生理及不同采后处理对芒果采后生理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芒果采后和贮藏过程中的主要生理变化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今后芒果采后保鲜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5.
陈青 《今日农村》2004,(10):39-39
番茄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在成熟的过程中,呼吸有一种突然大幅度上升的现象,紧接着便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使果实由绿转红,由硬变软,绿色素由于叶绿素减少而消失,而茄红素增加很快,食用品质和风味不断提高,这种变化不可逆转。所以说,一切贮运工作都应该做在呼吸跃变之前。  相似文献   

6.
柿果采后处理及保鲜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柿子属柿树科 ,柿属 ,原产于我国 ,栽培历史悠久 ,在我国各地分布广泛 ,并有相当大的种植面积 ,在我国水果产量中 ,柿排列第四位。柿果色泽鲜艳 ,风味独特 ,营养丰富 ,是人们喜食水果之一。柿果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 ,每 10 0 g鲜果中含糖及淀粉 12 - 18g ,蛋白质 1 2g ,脂肪 0 2 g ,维生素A 4 5 0国际单位 ,维生素C 30mg ,以及磷、铁、钙等其它矿质元素。柿子在树上着生期长 ,成熟集中 ,采后短期内极易软化伤烂 ,给贮藏、加工、运销等带来很大困难。为了较好的解决柿子贮藏、运输过程中的保鲜问题 ,本文总结了常用的柿子…  相似文献   

7.
太原市地处东西两山之间的河谷平原,海拔800余米,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水果生产优势明显,特色突出。近年来太原市果树品种不断优化,区域布局逐渐形成,区域优势逐步显现,果业生产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进一步准确掌握太原市水果的生产、贮藏、加工、销售状况,理清今后果业发展思路,太原市采用专题调研和全面统计的方法,对全市水果贮藏及采后商品化处理进行了调研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钟龙 《今日农村》2004,(7):42-42
番茄,又名西红柿,属茄科,为一年生革丰植物,在热带为多年生:主要以成熟果实作蔬菜或水果食用,原产南美洲的秘鲁、厄瓜多尔等地.在安第斯山脉至今还有原始野生种,后传至墨西哥.驯化为栽培种。  相似文献   

9.
果实采后处理的机械化、自动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果生产的产业化,使实现水果采后处理的机械化与自动化技术成为可能。随着果品贮藏加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果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水果采后处理工作显得日益重要,而采后处理工作时效性强,作业质量标准高,因此,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作业势在必行。一、果实品质的无损伤检测水果品质的无损伤检测是随高科技发展应运而生的一门新技术,国外已将此技术成功地运用到农产品的质量检测上,尤其是水果的检测,应用最为广泛。其原理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水果外部发出一种能量,从水果对能量的输入与输出变化中得到水果相关的理化…  相似文献   

10.
芦笋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芦笋嫩茎采后细胞透性、呼吸强度、还原糖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纤维化、木质化等进行一系列探讨。试验表明,芦笋嫩茎采收后,以0.5cm大孔PE薄膜袋包装,2-4℃贮藏保鲜效果最好,15-20d内商品率可达90%左右;在-1~1℃贮藏时间超过10d会出现冻害。  相似文献   

11.
板栗贮藏技术及采后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对影响板栗贮藏效果的主要因素,板栗贮藏技术及采后生理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水果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果腐烂是水果生产与贮藏的大敌,全世界1/4左右的收获水果损失于采后病害。每种腐烂病害由一种病原微生物引起,至今人们使用化学杀菌剂进行防治。但杀菌剂并非总是有效,可能引起病原体抗药性的发展,且污染环境,有损于人类健康。70年代以来,美、英等国的科学家一直在积极研究水果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途径,寻求生物防治剂以最终取代化学杀菌剂。这一领域的研究迄今已经取得较大的进展,发现一些病原体的拮抗性微生物具有独特的防治效果,可望投入实际应用。就作用方式而言,这些拮抗物可粗略地分为产生抗生素和营养物竞争抑制两类。  相似文献   

13.
荔枝、龙眼采后处理──SO_2熏蒸法拱北动植物检疫局张建军连云港动植物检疫局谌运清荔枝和龙眼系无患子科的热带水果,其鲜果不仅营养丰富,色香味俱全,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我国热带出口创汇的主要水果。但非常容易腐烂变质,如不及时处理,最多只能保存72小时?..  相似文献   

14.
果蔬采后贮运保鲜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鲜活农产品产后损失很大,果蔬的年损失一般达30%左右,而发达国家仅为5%以下。发达国家普遍采用低温预冷、适温贮藏的方式,并建立起了果蔬的冷链运输体系;而我国这方面基本上处于起步阶段。面对这一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奋起直追,采取适合中国特色的方法,把农产品的产后保鲜、贮运工作做好。……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后我国水果业的思考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我国水果业而言是机遇和挑战并存。荔枝、龙眼和柚类将有一个具有强大消费能力的国际市场,而柑桔、橙和香蕉将受到洋水果冲击。由于目前我国水果业与国外水果业之间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应采取增强商品意识,提高果品质量,优化水果品种结构,加强采后商品化处理,提高贮藏保鲜、加工技术水平等对策,以增强我国水果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的实力。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永州的气候、土壤条件,水果品种结构,综合利用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合理布局,优化品种结构,加大资金及技术投入,加强采后商品化处理,提高贮藏、加工技术水平及改革现有水果生产体制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加速永州市水果产业发展步伐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 板栗采收后,栗果本身的生理活动仍很活跃,在物质转化过程中,栗果本身产生强烈的吸收作用,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并产生热能。栗果堆集时,如不及时通气散热和保湿降温处理,会使堆内温度增高,种胚霉烂坏死,表层栗果脱水失重,失去经济价值。 1 贮藏条件 1.1 温度:贮藏期间的温度应保持在12℃以下。冷库贮藏温度0℃~2℃,最低不超过-3℃。温度上  相似文献   

18.
19.
加入WTO对我国水果采后技术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加入WTO对我国采后技术的影响1.对水果生产和消费观念的影响入世以后,根据《中美农业合作协议》,水果的进口关税降幅将达37%。因此价格将有大幅下降,市场需求将更大,普通百姓将有更多的人认识进口水果。这将产生两个效应:一是消费者对于作为商品的水果的观念将发生改变,由原来的只注重其“实质”,到将来的实质和“形式”并重,而这形式就是指水果的外观,包括大小、形状、颜色、整齐度。二是由第一个效应派生出来的。我国水果产量从1993年以来已居世界第一,1998年总产已达5424万t,我国水果已形成“买方市场”。消费者对水果…  相似文献   

20.
橄榄果实采后病害及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描述了国内外橄榄采后主要侵染性病害的症状及其病原特征,综述了橄榄果实贮藏保鲜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今后橄榄贮藏有保鲜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