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棉区土壤肥力及施肥状况据测定,四川坡地棉田的有机质低于0.7%,全氮量在0.05%左右,速效磷7—15ppm,速效钾50—90ppm。近年来棉田布局不合理,麦棉连作面积逐年扩大,棉花上坡面积增加到80%左右,导致地力显著下降。据我所定位试验测定,麦棉连作三年后的土壤氮素减少0.0557%,每亩消耗氮素16.7斤,棉花产量下降27.6—30.9%;豆棉连作三年后的土壤氮素量下降0.0431%,每亩只消耗氮素12.9斤,棉花产量有所增加。全省化肥试验网先后在不同土壤的试验结果,大部份棉田缺氮、少磷、供钾不足。缺氮的土壤占92.5%,缺磷的土壤占74.1%,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县农村广大干群在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充分利用土地和季节,在棉田中套种春绿肥箭舌豌豆、保豌一号,夏绿肥绿豆、田菁、芝麻等,掩青作棉花当家肥。实践证明,棉田套种春夏绿肥,是一种投资小,花工少,见效快,自力更生增辟肥源的新途径,是培肥土壤,促进棉花增产的有效措施。一、套种春夏绿肥对棉花的增产效果棉田套种春夏绿肥掩青的皮棉产量较未套绿肥的增产三至五成以上,平均增产48.9%,每亩净增皮棉31.4—57.9斤,平均43.9斤。每百斤绿肥可增产皮棉3.43  相似文献   

3.
棉花单位面积产量的高低,决定于单位面积的株数,增加每株果枝数、果节数、成铃数和每铃籽棉的重量。这是棉花增产的主要途径。连年获得全省、全国先进生产单位光荣称号的浙江省慈溪县第二农场,1954年每亩留苗6,800株,平均亩产籽棉256斤,1955年每亩留苗7,000株,平均亩产籽棉278.5斤,1987每亩留苗7,140株,平均亩产籽棉500斤。当年场内第九小队有一块棉田8亩;其中一半每亩留苗7,000株,平均每株结铃13.9个,每亩结铃数97,300个,亩产籽棉493斤;另一半每亩留苗7,800株,平均每株结铃13.4个,每亩总铃数104,520个,亩产籽棉563斤。由此可见,合理地增加每亩  相似文献   

4.
简讯     
9月下旬,各地棉花进入吐絮盛期,丰收捷报频频传来。河北省石家庄专区400多万亩棉田预计亩产皮棉可达70—80斤,比去年增产17—33%。束鹿县78.6万亩棉田预计亩产100斤皮棉有把握,争取达到120斤。宁晋县新寨店棉花丰产方预计亩产籽棉650斤,其中有25亩每亩可产籽棉千斤。邯郸专区535万亩棉田预计比去年增产30%左右,南宫、磁县预计产量比去年增加近一倍。河南省新乡专区390  相似文献   

5.
据我县1982年十七个点试验结果,土壤速效钾在100PPM以下的棉田,每亩施钾10~33斤,能显著地提高棉花产量。如追施钾肥的皮棉单产199.1斤比不施钾肥单产157.3斤增产26.6%。每斤钾肥增产皮棉1.91斤。经济效益最少也比投资大10倍以上。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水改旱棉田棉花高产稳产的途径和生育规律,我们连续两年在一亩三分九厘五的水改旱棉田里进行了棉花高产栽培试验。一九七九年获得了亩产皮棉306.6斤。现将试验情况分述如次:一、高产棉田的产量结构高产棉田每亩实收3972株,单株大桃22.4个,小桃1.5个(九月下旬和十月初成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在全省范围内的重点植棉县社的试验点进行,试验面积2775.9亩。地膜覆盖的单产皮棉123.7~172.2斤,比对照棉田每亩增产皮棉50.5~65.5斤,增产率为45.2~113.3%。1、地膜覆盖对改善自然条件的效应第一,提高了播种层和根系密集层的地  相似文献   

8.
无极县是河北省集中产棉县之一,植棉1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2.4%。棉田土质为沙壤和中壤,地势平坦,全靠地下水澈溉。1980年,在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通过落实政策,科学种田,获得亩产皮棉122斤,比1979年亩产51斤每亩增产71斤。向国家提  相似文献   

9.
我县位于长江下游,常年无霜期200天左右,降水量1037毫米左右,土质为沙壤土。全县46万亩耕地,三熟制面积大,复种指数高。棉田面积12万亩,属麦、棉轮作地区。为了粮棉双高产,1974年以来全面推行了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1979年全县亩产皮棉133斤。当年气候条件,7月下旬—8月中旬雨水少,有利于开花结桃,8月下旬有部分棉田开始脱力早衰,据统计,全县约有3万亩棉田早衰,占全县棉田面积的25%左右,早衰棉田一般比不早衰棉田每亩少收皮棉15—20斤,严重的地块甚至更多些。为了探索早衰的规律,我们在全县范围内选择了14个生产队进行调查,调查面积350多亩,其中早衰面积占150.5亩。  相似文献   

10.
呋喃丹是一种高效、高毒、内吸性很强的广谱性杀虫剂。近年来国内先后在水稻、玉米、棉花、油菜等作物上进行了广泛试验,证明对许多食叶性害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1980年我们试用3%呋喃丹颗粒剂(美(国产),在棉田进行土层施用,亦表明对棉蚜、棉叶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整理如下:一、试验方法1、呋喃丹拌种。试验分五个处理:(1)3%呋喃丹颗粒剂每亩3斤;(2)3%呋喃丹颗粒剂每亩5斤;(3)3%呋喃丹颗粒剂每亩7斤;(4)常规农药(1000倍的甲胺磷,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5)对照(不喷药)。每个小区面积一分。5月1日播  相似文献   

11.
为调整作物布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我所从1974年起,利用冬闲田种植冬大豆,改双季稻为豆—稻—稻三熟。常年亩产200斤左右,1980年11.4亩,平均225斤,其中2.1亩达250.48斤。土壤肥力中等,晚稻收割后用拖拉机耙地,12月13日播种,品种“黑鼻青”,每亩5万苗。每亩基施土杂肥40担,沤过磷酸钙50斤,苗期施粪水30担,始花期追尿素5斤。4月4日收获,全生育期112天。本文着重阐述250斤水平的冬大豆生育动态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棉花缺苗断垄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也是各地普遍存在而且相当严重的问题,由于缺苗断垄现象的存在,就意味着产量的减低。据1956年在河南西华县五二农场的调查材料来看,一般达15—20%,严重的达45.6%;同年在河南修武县新河农场调查,缺苗断垄严重者高达50%左右;据我场二中队三年(1956—1958年)的调查记载资料,按每亩棉田5,407株作为全苗,平均亩产籽棉556.7斤,那么,4,512株的,亩产仅307.12斤,3,796株的亩产只有286.5斤;再者,据我场一中队1957—1958年的典型调查,棉田缺苗12.7%  相似文献   

13.
棉花省肥高产栽培技术系上饶地区农科所经过三年试验并在玉山县八都公社大面积示范和推广三年取得显著效益的适合有灌溉条件棉田使用的开发性技术。1982年在八都黄茅坞大队示范推广面积55.5亩,当年平均亩产皮棉由81年的58.1斤提高到213.6斤,每亩纯收入由14.27元提高到356.93元。全大队自采用该项技术后,连续三年取得较高收  相似文献   

14.
今年全国棉花总产量的任务是一亿担皮棉,这是国家工农业生产四大指标之一。努力完成这个指标,不仅将保证我国棉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进一步改善,而且在政治上也具有重大意义。要在一亿亩棉田上完成一亿担皮棉的任务,每亩平均需产皮棉一百斤。在各个棉区的自然条件下,如以每亩实收株数4,000—5,000计算,每株棉花要出现30多个有效花蕾,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假  相似文献   

15.
我县与河北化工学院协作,在棉田试用乙二磷酸催熟。1979年,在前彪塚和南赵台大队试验,品种为科遗2号及岱字16号。10月10日喷药,每亩5两40%乙二磷酸,以40%乙烯利每亩4两(加水同为80斤)和清水为对照,手压喷雾器叶面喷雾,试验结果,乙二磷酸霜前花率比对照高20.3%,乙烯利比对照高33.9%,乙二磷酸比乙烯利低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侯马市史村公社吉许管理区,1959年棉田1,310亩,在严重的伏早威胁下,平均亩产皮棉仍达201.4斤(其中水地985亩,平均产皮棉223.3斤;旱地134亩,平均产皮棉135斤),比1958年亩产皮棉163斤增产23.5%,创造了全市棉花大面积增产的新纪录。这是党的领导,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的胜利,也是农业科学在生产战线上的胜利。吉许管理区亩产皮棉达200斤以上,在技术上的措施及经验如下:(一)抓苗全苗密植是吉许管理区保证棉花大面积增产的基本措施。每亩密度,水地是4,000-5,000株,平均4,500株左右。旱地5,000—6,000株,平均5,500株左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临清市老赵庄公社赵新庄生产队是一个产棉区。全队棉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五。公社化以后,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树雄心、立大志,打破了棉区过去不养猪的习惯,用穷办法,大搞养猪。全队现有毛猪1,120头,比去年同期增长十倍,平均每亩2.7头。由于连年猎增肥多,加上精耕细作,粮棉产量得到迅速提高。一九五六年,全队只有二十一头猪,亩施圈肥1,100斤,平均亩产粮食231斤,子棉101斤。一九五八年养猪六十八头,亩施圈肥9,000斤,平均亩产粮食732斤,子棉300斤。一九五九年养猪406头,亩施圈肥19,000斤,平均亩产粮食1,100斤,子棉600斤。真是养猪继续大跃进,粮棉连年大增产。赵新庄生产队已成为临清棉区养猪的一面红旗。  相似文献   

18.
1980年新乡县春播单作棉田7万亩,棉麦套种6万亩,麦垄点播和麦茬棉2万亩,三项合计15万亩(按照规定棉麦套和麦茬花合理折算面积为12.2万亩)。平均亩产皮棉193斤,还收小麦170多斤。全  相似文献   

19.
油棉套种两熟制,是长江流域棉区普遍实行的种植制度。长期以来,虽然油棉单产不断提高,但棉田整体经济效益并不显著。为了提高棉田的总体收益,近几年来,在油棉两熟的基础上正向一年三熟发展。即由油棉两熟改为油棉豆三熟。1 效益分析1.1 社会效益长江流域棉区,棉田面积正逐年减少,市场对大豆的需求日益增加,致使豆棉争地矛盾日渐突出。棉田间作大豆,能做到豆棉兼顾、一地两用,从而缓解了豆棉争地的矛盾。另一方面,随着棉区劳动力的转移,劳动力相对紧缺,也促使棉农弃棉种豆。间作大豆的棉田,由于采取单行种植,操作管理方便,省工省时,工效高,…  相似文献   

20.
中耕深松在我区刚开始应用,为便于在大豆生产上推广,初步研究了大豆大垄中耕深松的增产效果及原因。 试验方法 试验地为较肥沃的懈黄土,土层厚达1m以上。1979年秋翻深18—20cm,耙一遍。翌年早春每亩撒施农肥7000斤,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