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0 毫秒
1.
对普通番茄与樱桃番茄杂交一代的单果重(X1),单株结果数(X2),单株花数(X3),座果率(X4),可溶性固形物(X5)和单株产量(X6)进行了杂种优势研究,结果表明:普通番茄与樱桃番茄杂种一代X6优势明显;X4和X5存在一定的杂种优势,但优势指数不大,X1、X2和X3多表现为负向优势。除X5外,其余5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和变幅都较大,说明不同组合间优势表现差异大。显性度分析表明,6个性状显性度群体效应的大小顺序为X6>X4>X5>X2>X1>X3,X6和X4以正向显性效应为主,X1、X2、X3和X5主要以负向部分显性为主。  相似文献   

2.
稻麦轮作过程氨氮径流特征和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定位监测和分析.研究了稻麦轮作下降雨径流过程农田NH+4-N流失的影响因素和流失特征.结果表明.稻季施肥和灌溉对降雨径流中NH+4-N流失有一定影响.麦季小麦越冬期是地表NH+4-N径流流失主要发生时期.占NH+4-N总流失量85%以上,是农田主要的污染源.根据其流失规律和特征.运用随机模型和GLEAMS模型,对稻麦NH+4-N流失进行模拟研究,其模拟值与试验值拟合度较高,NH+4-N流失估算值与实测值误差为6.17%和2.04%.  相似文献   

3.
在江西省鄱阳湖平原地区选取典型村庄,对农村生活污水排放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生活污水中,除p H值外,CODCr、TN、TP、NH4+-N、SS等指标浓度皆随季节、收入等因素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人均日排污量与CODCr、TN、NH4+-N、SS等指标浓度之间呈负相关;CODCr、TP的排污系数表现为秋季高于夏季,TN、NH4+-N、SS的排污系数表现为夏季高于秋季;不同收入水平排污系数表现为高收入水平>低收入水平>中等收入水平。季节和收入2个因素及其交互效应对TN的排放影响达到显著水平,而对其余指标排放影响效应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在江西省鄱阳湖平原地区选取典型村庄,对农村生活污水排放规律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村生活污水中,除p H值外,CODCr、TN、TP、NH4+-N、SS等指标浓度皆随季节、收入等因素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人均日排污量与CODCr、TN、NH4+-N、SS等指标浓度之间呈负相关;CODCr、TP的排污系数表现为秋季高于夏季,TN、NH4+-N、SS的排污系数表现为夏季高于秋季;不同收入水平排污系数表现为高收入水平低收入水平中等收入水平。季节和收入2个因素及其交互效应对TN的排放影响达到显著水平,而对其余指标排放影响效应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自然降雨过程中农田氮素径流流失特征。[方法]基于淮北平原区1次典型的自然降雨,分析降雨强度、径流量及排水中TN、PN、NH_4~+-N和NO_3~--N的质量浓度变化。[结果]自然降雨条件下,降雨强度和径流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产流时间较降雨时间以及径流量较降雨强度的变化均有一定滞后效应;随着径流量增大,排水中TN、PN和NH_4~+-N的质量浓度快速增大,且达到峰值的时间较径流峰值时间提前,峰值过后三者质量浓度快速下降,降雨停止后随着径流减少TN趋于稳定,PN和NH_4~+-N继续降低,NO_3~--N质量浓度与径流量呈反向变化特征;随着雨强和径流量的变化3种形态氮素比例动态变化,且降雨时颗粒态氮大于溶解态氮,降雨停止后PN和可溶态NH_4~+-N减少,可溶态NO_3~--N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降雨强度与径流量、NH_4~+-N、PN和TN呈正相关关系,与NO_3~--N呈负相关关系;整个径流过程TN、PN、NH_4+~-N和NO_3~--N质量浓度均值分别为11.50、6.58、2.11和2.88 mg/L,均超出了地表水Ⅴ类水的标准。[结论]自然降雨径流过程中农田排水给周围水体带来较大的环境风险,该研究为该区域氮素流失特征研究及面源污染控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不同管理措施对黄壤坡耕地径流氮输出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黔中黄壤坡耕地氮磷流失长期定位监测基地为平台,于2008—2012年连续5 a进行观测,研究玉米-油菜种植模式下,6种管理措施对黄壤坡耕地地表径流、径流氮输出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黄壤坡耕地产流系数为15.1%~20.1%,平均18.1%;氮肥流失系数为0.81%~1.34%,平均0.99%;径流氮输出以颗粒态氮所占TN比例46.9%最高,可溶性总氮流失以硝态氮为主,占TN流失的31.1%。优化施肥+横坡垄作+秸秆覆盖+等高植物篱的耕作管理措施截流效果、氮输出控制效果最佳,产流量较CK减少25%;氮肥流失系数最小,为0.81%;TN平均输出总量最小,为4.63kg·hm-2。顺坡常规耕作条件下,优化施肥与常规施肥径流量相当,TN输出量减少23.2%;优化施肥条件下,横坡垄作较顺坡常规耕作径流量减少6.7%,TN输出量减少7.3%;优化施肥+横坡垄作条件下,秸秆覆盖较无秸秆覆盖径流量减少4.8%,TN输出量减少3.4%;秸秆覆盖+等高植物篱较秸秆覆盖径流量减少11.6%,TN输出量减少6.8%。横坡垄作、优化施肥、秸秆覆盖、等高植物篱是控制黄壤坡耕地地表径流、径流中氮输出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灌区种植业氮磷流失规律与空间分布格局,基于水量平衡与土壤物理化学吸附理论,构建了宁夏引黄灌区种植业面源污染流失量轻简化模型,模拟了灌区玉米、小麦和水稻氮磷流失的时间特征与空间格局。模拟结果表明:灌区主要作物退水氮磷流失量的时间变异大,玉米春灌流失量、小麦春灌头水流失量和水稻分蘖期流失量是各自灌水周期氮磷流失量的最高值;灌区农田总氮(TN)流失量(以N计)为887.51 t,玉米、小麦和水稻分别贡献了25%、8%和67%,平均氮流失系数为1.99%;灌区农田总磷(TP)流失量为48.05 t,玉米、小麦和水稻分别贡献了19%、18%和63%,平均磷流失系数为0.15%;种植业氮磷流失量最大的区县为平罗县,氮磷流失系数最大的区县为兴庆区,永宁县中部以及河东地区东部是氮磷流失的热点区域。该模型反映了农田管理、降水和土壤条件等过程对退水量和退水中氮磷浓度的影响,模型参数少、物理机制明确,可用于宁夏引黄灌区种植业面源污染流失量模拟。  相似文献   

8.
利用田间小区试验进行原位监测,研究了节肥控污施肥与习惯施肥两种不同施肥模式对双季稻田地表径流中氮磷的形态特征及流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地表径流主要受降雨驱动,当降雨量大于24.4 mm时产生地表径流;氮磷径流流失量主要与径流中氮磷浓度相关; NH_4+-N和悬浮颗粒结合态磷分别是氮、磷流失中比重最大的形态;节肥控污施肥模式全稻季的TN、TP、NH_4+-N和悬浮颗粒结合态磷分别是氮、磷流失中比重最大的形态;节肥控污施肥模式全稻季的TN、TP、NH_4+-N、NO_3+-N、NO_3--N的流失量及氮磷流失系数均较常规施肥模式减少。  相似文献   

9.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清远麻鸡的10项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并确定了权重系数,建立了清远麻鸡肉质的综合评价模型:F=1.138 7×(0.446 8 F_1+0.241 5 F_2+0.169 9 F_3)。其中,F_1=0.168 X_1-0.206 X_2+0.578 X_3-0.187 X_4-0.389 X_5+0.586 X_6+0.518 X_7+0.357 X8+0.223 X_9+0.306 X_10;F_2=0.623 X_1+0.154 X_2+0.465 X_3-0.216 X_4-0.108 X_5+0.332 X_6+0.376 X_7+0.673 X8+0.758 X_9+0.105 X_10;F_3=0.112 X_1-0.265 X_2+0.277 X_3+0.156 X_4+0.375 X_5+0.468 X_6-0.082 X_7+0.374 X8+0.382 X_9+0.608 X_10。式中X_1、X_2、X_3、X_4、X_5、X_6、X_7、X8、X_9、X_10分别代表生鸡肉弹性、肉色值(L)、嫩度值、持水性、水分含量、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胶原含量、肌纤维密度和谷氨酸含量。按此模型计算清远麻鸡肉质的综合得分,得分越高的肉质越好。本研究确定的3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6.68%、24.15%和16.99%,合计达87.82%,能够较好地反映清远麻鸡肉质的整体水平,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基于输出系数模型濑溪河流域泸县段面源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长江流域等热点研究区域的污染物输出系数值进行总结,估算出濑溪河流域泸县段的TN、TP的污染负荷。【方法】利用输出系数模型的方法。【结果】结果表明,濑溪河泸县段非点源TN负荷量为3 701.54t/a、TP负荷量为688.72t/a,其中农田径流污染、农村生活污染及畜禽养殖污染对非点源TN、TP的贡献率较大,农田径流污染为TN的主要来源,畜禽养殖污染为TP的主要来源,且TN负荷量远大于TP负荷量。【结论】非点源污染是影响濑溪河泸县段水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斜带石斑鱼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互关系,对3月龄斜带石斑鱼体质量、头长、躯干长、体长、全长、体高、体宽、眼间距、眼径、吻长、尾柄高、尾柄长等12个性状的测量数据进行多元分析。结果显示,斜带石斑鱼各形态性状间的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体长、体高、体宽和眼间距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达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体长的直接作用最大,体高、体宽和眼间距主要通过体长间接影响体质量,这4个性状对体质量的共同决定系数之和为0.954。可见,体长、体高、体宽和眼间距是影响3月龄斜带石斑鱼体质量的主要性状。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氮磷钾优化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三因素五水平设计,在闽南丘陵旱作区低肥力等级土壤条件下,通过田间试验建立马铃薯新品种"泉云3号"氮磷钾三元肥效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影响鲜薯产量的顺序为NKP,影响商品薯率的顺序为KNP。经计算机模拟寻优,鲜薯产量大于25.5 t.hm-2和商品率大于75.39%的氮磷钾优化组合为N 317.10~328.35 kg.hm-2、P2O5110.85 kg.hm-2、K2O 293.70~331.05 kg.hm-2。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形态性状对长鳍吻鮈体质量的影响效果,为长鳍吻鮈的人工选育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随机选取120尾驯养的野生长鳍吻鮈,分别测量其体质量(Y)、全长(X1)、体长(X2)、体高(X3)、体宽(X4)、头长(X5)、头宽(X6)、头高(X7)、吻长(X8)、叉长( X9)、眼径( X10)、眼间距( X11)、尾柄长( X12)、尾柄高( X13)、尾鳍长( X14)、眼后头长( X15)共16个性状指标。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复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别计算了长鳍吻鮈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复相关系数和决定系数,对各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大小进行剖分,确定了影响长鳍吻鮈体质量的主要外部形态性状。[结果]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但仅全长、头长、头高、眼径、眼后头长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P<0.05),且复相关系数为0.976,是影响体质量的主要性状,其中全长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0.663);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的变化趋势一致,即全长、头长、头高、眼径、眼后头长的决定系数较大,其中全长对体质量的决定系数(0.440)最大,其他4个性状主要通过全长影响体质量;应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经过偏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建立以体质量的因变量(Y),以全长(X1)、头长(X5)、头高(X7)、眼径(X10)和眼后头长( X15)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Y=-30.650+2.534 X1+2.012 X5+2.019 X7+8.716 X10+4.120 X15,经回归预测结果显示估计值与实际值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该方程可用于长鳍吻鮈实际生产中,为长鳍吻鮈选中提供理论依据和测量指标。  相似文献   

14.
UHT乳货架期预测模型的建立及检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以原料奶体细胞数、嗜冷菌数、耐热蛋白酶活性、贮藏温度等指标来预测UHT奶货架期的预测模型,预测不同原料奶加工UHT产品的货架期。【方法】通过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的方法,以煮沸试验、酒精试验结果作为UHT乳货架期的判定指标,以感官评分分数和蛋白水解度值作为辅助,监测不同品质原料奶经UHT加工后产品在不同贮藏温度下产品的主要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通过试验得到UHT乳货架期(Y)与体细胞数SCC(X1)、蛋白酶活性(X2)以及温度(X3)三因素在编码空间的回归方程为:Y=53.94-3.46X1-6.56X2-3.52X3+0.89 X12+2.67X22+0.19X32-2.75X1X2+1.50X1X3+2.0X2X3。三因子对货架期影响显著,其中X2对货架期的影响最大(P =0.0002),其次是X3(P =0.0160),最后是X1(P =0.0173)。在三因素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试验结果基础上,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得到优化的UHT乳货架期(Y)与SCC(X1)、嗜冷菌数(X2)、PL活性(X3)、总菌数(X5)、贮藏温度(X6)的模型方程Y=103.752+0.0297X1-0.0000597X2- 3.661X3-0.000316X5-0.469X6(R=0.8870,R2=0.7867)。【结论】模型通过回归系数t检验、回归方程F检验、回归标准差检验、拟合优度检验、D.W检验,平均绝对百分误差MAPE<10,模型2预测精度较高,可用于预测。  相似文献   

15.
烤烟“3414”肥料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不同烟区土壤测土配方施肥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3414"完全试验方案设计,研究了不同肥料效应对烤烟生长发育以及产量、质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不同处理烟株田间长势表现具有一定的差异性。烤后烟叶总氮、总植物碱和K2O含量与肥料效应关系密切。不同肥料效应对烟叶经济性状有较大的影响,不施肥处理烟叶产量最低,中上等烟比例较高。氮肥用量最多处理经济性状没有表现出最好的优势。[结论]建立肥料效应三元二次数学模拟方程:Y=138.36+23.18X1-0.83X12-4.32X2+0.34X22-4.40X3+0.09X32-1.02X1X2-0.35X1X3+0.64X2X3(式中,X1、X2,X3分别代表N、P2O5、K2O用量)。该研究可以预测最大施肥量和最佳施肥量,用于指导当地烟叶生产。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番茄幼苗冠层内通风时微环境因子与幼苗净光合速率间的回归方程,对影响幼苗净光合速率(Y)的6个因子〔苗龄(X1)、辐射(X2)、温度(X3)、相对湿度(X4)、风速(X5)、通风时间(X6)〕进行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按照试验方案最终得出了番茄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幼苗冠层内微环境因子间的优化方程Y=19.825 00-0.272 50 X1+0.758 33 X2+0.515 00 X3-0.663 33 X4-0.670 00 X21-0.375 00 X22-0.235 00 X32-0.590 00 X42-0.461 25 X25-0.303 75 X62+0.273 75 X1X2-0.361 25 X4X5-0.442 50 X5X6;找到并验证了通风调控的最佳组合,即幼苗生理苗龄为三叶一心、辐射强度为1 200μmol/(m2.s)、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70%、通风风速为1.1m/s、通风时间为20min,此时模型预测的幼苗净光合速率响应值最大,为20.6μmol/(m2.s),取上述最优条件在番茄幼苗冠层内进行通风调控,实测幼苗的净光合速率为20.5μmol/(m2.s)。对回归方程更进一步分析得出,在幼苗冠层内以0.8m/s风速通风30min,也可达到较好的调控效果,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17.
对国产X80直缝埋弧焊接钢管(JCOE工艺)进行了拉伸、夏比冲击、显微硬度和落锤撕裂等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钢管的各项性能均符合API SPEC 5L(43版)的指标要求,说明我国已经具备了生产高强度高韧性X80直缝埋弧焊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不同性别虹鳟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选取2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108尾,测定其体重(Y1)和体长(X1)、背吻距(X2、)头长(X3)、尾柄长(X4)、体高(X5)、尾柄高(X6)、体宽(X7)、背鳍基长(X8)8个形态学指标,进行雌、雄区分。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计算虹鳟形态性状对体重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定量分析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形态性状与体重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经通径分析,雌性仅有1个形态性状(尾柄长)对体重的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是影响体重的主要性状,其对体重直接作用最大(0.3335);雄性有3个形态性状(体长、背吻距、背鳍基长)对体重的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是影响体重的主要性状,其中背吻距对体重的直接作用最大(0.3545)。决定系数分析结果表明,雌性背吻距、头长、尾柄长、体宽、背鳍基长的决定系数较大,其中尾柄长对体重决定系数最大(0.1112);雄性体长、背吻距、尾柄长、背鳍基长的决定系数较大,其中背吻距对体重的决定系数最大(0.1257);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的变化趋势一致;雌性和雄性所选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指数分别为R2=0.9366和R2=0.9668,说明所选性状是影响体重的主要性状。应用多元回归分析,经偏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建立多元回归方程:Y雌性=-2 855.44+71.42X2+93.42X3+240.92X4+119.34X7+101.48X8,Y雄性=-2 948.31+32.83X1+129.86X2+62.58X4+75.73X8。经回归预测估计值与实际值间差异不显著(P>0.05),该方程可用于虹鳟实际生产,为虹鳟选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测量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明确不同的播期、钾肥和钙硼比例对油菜根肿病的控制效果。[方法]通过3因素5水平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案,建立回归模型及对其进行解析、寻优和频数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所设各试验因素对油菜根肿病控病效应的大小顺序为播种期(X1)〉钾肥(X3)〉钙硼比(X2)。[结论]3因素对防治油菜根肿病的最优配比方案:播种期为10月10日或者11日,钙硼比[氢氧化钙Ca(OH)2/硼砂]比值为26.85,钾肥(KCl)8.37 g/m^2。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氮、磷、钾肥用量对靖远县沿黄灌区春玉米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影响,建立了氮肥(X1)、磷肥(X2)和钾肥(X3)与春玉米产量(Y)之间的回归方程。通过对回归方程优化解析,得出春玉米最佳施肥量为N365.25kg/hm^2、P2O576.96kg/hm^2,K2O103.50kg/hm^2,玉米产量可达15545,40kg/hm^2;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328.65kg/hm^2、P2O587.60kg/hm^2、K2O112.35kg/hm^2,玉米产量可达15532.50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