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卧龙自然保护区植物生长季节森林土壤水分状况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于1981-1984年植物生长季节对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森林土壤水分状况,进行了定位研究,试验林地设置在1200-4300m海拔高度的不同生物气候带的森林类型下。选择的五处试验林地是:①常绿阔叶林下的山地黄壤;②次生落叶阔叶林下的山地棕壤;③针阔混交林下的山地暗棕壤;④暗针叶林下的山地棕色暗针叶林土;⑤高山草甸植被下的高山草甸土。试验结果阐明了试验林地土壤的蓄水性能,枯枝落叶层最大蓄36-313t/ha,森林土壤的渗透系数在1.54-5.33mm/min,试验林地生长季节森林土壤水分贮量,都在最佳含水量下限以下,试验林地森林土壤水分供给(生态湿度)顺序为:山地棕色暗针叶林土(重湿)>高山草甸土(重温)>山地棕壤(湿)>山地黄壤(较湿)>山地暗棕壤(较湿一潮)。  相似文献   

2.
卧龙自然保护区的森林土壤及其垂直分布规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卧龙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末端,山高坡陡,森林土壤资源丰富,垂直分布规律明显.境内具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下的山地黄壤,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北亚热带气候特征)下的山地黄棕壤,次生落叶阔叶林(暖温带气侯特征)下的山地棕壤,针叶、阔叶混交林(温带气候特征)下的山地暗棕壤,冷杉林(寒温带气候特征)下的山地棕色暗针叶林土,亚高山草甸、高山草甸(亚寒带气候特征)下的亚高山草甸土、高山草甸土,高山流石滩上发育的高山寒漠土以及高山永雪带下的高山冻原等完整而宽阔的垂直带谱。本文对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主要森林土壤及其基本性质和它们的垂直分布规律作了详细的阐述,为进一步全面研究该区森林生态系统中提高森林土壤生产力的本底材料。  相似文献   

3.
1 林场概况碑坝林场位于南郑县东南部,地跨巴山南北两麓,境内山大沟深,森林资源丰富。林区海拔900~2400m,坡度大多为25°~45°,处于暖温带气候层和中温带气候层。在巴山南坡海拔较低的林地,呈现北亚热带气候层的特征,气候温和湿润,降水量充沛,无霜期稍短。土壤系黄棕壤,质地多为砂壤,呈酸性反应。森林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类型。主要阔叶树种有锐齿槲栎、栓皮栎、山毛榉、红桦、山杨、卜氏杨、槭类、漆树  相似文献   

4.
巧家县所处的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植被类型及成土母岩等因子决定了其所具有的森林土壤类型,从低海拔地区的燥红土开始,随着海拔升高,依次分布着红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亚高山草甸土等森林土壤,各土壤类型的剖面特征、理化性质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正>广义的秦岭山脉自青藏高原东部向东延伸至河南伏牛山,绵延约1500公里,是横亘于我国中部的一座巨大的山体。本文所指为狭义的秦岭,也即位于陕西省的部分,东西长约500公里,其主峰太白山是我国大陆东部的最高峰,海拔3767米。由于山体高大,秦岭由山麓到山顶有着明显的气候垂直带谱(自上而下有亚寒带、寒温带、温带、暖温带)和土壤垂直带谱(自上而下有高山草甸土、亚高山草甸森林土、山地暗棕壤、山地棕壤、山地褐土、  相似文献   

6.
我们从1981—1983年对尖峰岭热带林进行了昆虫区系调查,作为全国森林病虫大普查的补充和为尖峰岭热带林生态系统研究提供基本资料。现将部分资料报道如下: 一、自然概况尖峰岭位于海南岛的西南部N18°23′—52′,E108°46′—109°02′。面积为472km~2。主峰海拔1412m。属季风热带岛屿气候,全年11—4月为旱季,5—10月为湿季。本林区的乔灌木树种有74科171属303种。主要森林类型有4种,即(1)山顶苔藓矮林:位于1200m以上的孤蜂或狭窄山脊上,面积不大,年平均气温18℃,相对湿度88%以上,常年风大,旱季有云雾。林木低矮弯曲,树干上附有苔藓,树种单纯,维管束植物有83种。(2)热带山地雨林:位于海拔700—1200m之间,属于面积最大的类型。年平  相似文献   

7.
一、自然概况露水河,临江林业局位于我国东北东部山地林区南端,地理位置分别为东径127°29′—128°10′;126°0′—127°50′,北纬42°20′—42′49′;41°31′—42°31′。地处长白山西坡白头山岩溶高原的边缘。临江局跨越由高原边缘侧坡山地丘陵向山前熔岩台地过渡的地带,海拔1200米—500米。露水河局西北部处于高原边缘侧坡的中下部,东南部为山前熔岩台地,海拔由900~700米。本区母岩岩溶高原和山前台地主要是玄武岩,  相似文献   

8.
阳城县位于山西省的最南部 ,地理座标为东经112°2 2′10″~ 112°31′35、北纬 35°12′5 0″~ 35°17′2 0″。植被覆盖率为 78%。阳城县地形复杂 ,有丘陵、高山 ,沟谷纵横 ,河流源远流长 ,最高山指柱山海拔 15 72 .6 m,最低处拐庄沟海拔 30 0 mm。阳城的岩石为结晶岩和变质岩系 ,土壤为山地褐土 ,15 0 0 m以上以山地棕壤和沙壤为主。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气候 ,是东南季风的边缘地带。夏季多雨 ,冬季较为温暖。由于受季风的影响 ,光热资源丰富 ,年平均气温 14℃ ,无霜期 180天~ 2 4 0天 ,年降水量 6 0 0 mm~ 80 0 mm,最高达 90 0 m…  相似文献   

9.
一、油橄榄引种情况 璧山县位于东径106°02′——106°20′,北纬29°17′——29°53′。海拔高一般为500—800m,最高海拔885m。气候属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 1972年开始引种油橄榄60株,其中佛奥(Frantioi)58株,卡林(Kalinjoti)2株。1974年扦插成功,生根率达90%以上,现保存5万余株。  相似文献   

10.
森林植被水源涵养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概况本试验地点是河北省崇礼县的东、西沟。流域范围:东经114°45′—115°30′、北纬40°50′—41°20′,属中温带亚干旱石质山区。海拔1300—1800m,为中山类型。土壤为灰褐土(灰褐色森林土),理化性质见表1。东、西沟土壤物理性状与森林植被优劣关系甚大。  相似文献   

11.
The contributions of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o N2O and N2 emissions from four forest soils on northern slop of Changbai Mountain were measured with acetylene inhibition methods. In incubation experiments, 0.06% and 3% C2H2 were used to inhibit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in these soils, respectively. Both nitrification and denitification existed in these soils except tundra soil, where only denitrification was found. The annually averaged rates of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in mountain dark brown forest soil were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other three soils. In mountain brown coniferous soil, contributions of different processes to gaseous nitrogen emissions were Denitrification N2O>nitrification N2O>Denitrification N2. The same sequence exists in mountain soddy soil as that in the mountain brown coniferous soil. The sequence in mountain tundra soil was Denitrification N2O>Denitrification N2. Foundation item: This paper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49701016) and the “Hundred Scientists” Project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iography: XU Hui (1967-), male, Ph. Doctor,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in Laboratory of Ecological Process of Trace Substance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henyang 110015, P. R. China. Responsible editor: Song Funan  相似文献   

12.
土壤温度和水分对长白山3种温带森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研究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对阔叶红松林(山地暗棕壤)、云冷杉暗针叶林(山地棕针叶林土壤)和岳桦林(生草森林土)的土壤呼吸的影响,于2001年9月在长白山进行了土壤实验。利用增加土壤样柱的含水量,将土壤含水量分为9%,、21%、30%、37%和43%5个等级,土壤样品分别在0、5、15、25和35的温度下保持24小时。阔叶红松林土壤在0~35范围内,土壤呼吸速率与温度呈正相关。在一定的含水量范围内(21%~37%),土壤呼吸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升高,当含水量超出该范围,土壤呼吸速率则随含水量的变化而降低。土壤温度和水分对土壤呼吸作用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不同森林类型土壤呼吸作用强弱存在显著差异,大小顺序为阔叶红松林>岳桦林>云冷杉暗针叶林.红松阔叶林土壤呼吸作用的最佳条件是土壤温度35,含水量37%;云冷杉暗针叶林下的山地棕色针叶土壤呼吸作用的最佳条件是25,21%;岳桦林土壤呼吸作用的最佳条件是35,含水量37%。但是,由于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云冷杉林和岳桦林处在不同的海拔带上,同期不同森林类型土壤温度各不相同,相差4~5,所以野外所测的同期的山地棕色针叶林土呼吸速率应低于暗棕色森林土呼吸速率,山地生草森林土呼吸速率应高于山地棕色针叶林土的呼吸速率。图2表1参25。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太白山北坡森林土壤垂直带谱中褐土、山地棕壤、山地暗棕壤和森林草甸土的形态特征、腐殖质组成、颗粒组成、交换性能、氧化铁特征及粘粒矿物组成等,以阐明各土类的特性及其垂直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广东莲花山白盆珠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6种森林植被类型土壤的养分、贮量及其在海拔、土壤深度的分布格局研究表明: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养分大小表现为半落叶阔叶林、灌丛草甸>常绿阔叶林、沟谷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人工针叶林;半落叶阔叶林和灌丛草甸的土壤养分含量和贮量较高。大部分养分元素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从海拔100m的低山到900m的中山,植被类型分布逐渐由针叶林向阔叶林转变,土壤肥力即随海拔增高而增加,而在900m以上,植被由半落叶阔叶林向灌丛草甸转变,土壤肥力即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雾灵山植物多样性与植被分布状况,采用样方法(乔木层和灌木层的样方大小是10 m×10 m,草本层样方是1 m×1 m),对雾灵山植被进行调查,研究表明,物种多样性与分布状况受不同的坡向、坡位、坡度、海拔、温度、水热等因素的影响。群落物种多样性表现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的特点,群落总体的物种多样性取决于草本层多样性的大小。低山农田、果林,低山落叶阔叶林,中山针叶林,高山草甸4个带谱随海拔的上升呈垂直分布。对雾灵山地区物种多样性及物种分布规律的研究有利于生态恢复,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介绍模糊聚类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对燕山主峰雾灵山的野生花卉生境进行了聚类分析,根据花卉的气候、土壤条件,将雾灵山野生花卉的生境分为中山森林型、低山沟谷型和山顶草甸型3个不同种类。据此可在引种栽培不同类型的花卉时,采取具体分析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大巴山北坡森林土壤垂直带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实地考察分析及参考有关资料,论述了大巴山北坡森林土壤垂直带谱中黄褐土、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山地暗棕壤的基本性质、分布范围及各带树种分布情况。还讨论了棕色石灰土的性质及阴阳坡分异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长白山自然保护区野生鸡油蘑的种类及分布特征,对不同海拔高度的野生鸡油蘑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长白山野生鸡油蘑共有5种: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 Fr.),小鸡油菌(Cantharellus minor Peck),管形鸡油菌(Cantharellus tubaeformis Fr.)...  相似文献   

19.
滇西北高山针叶林区主要林型下外生菌根真菌的分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毕国昌  臧穆 《林业科学》1989,25(1):33-39
1985年和1986年,我们在云南西北部高山针叶林内,采用标准地调查和路线踏查相结合的方法,在杜鹃-冷杉林等7个主要林型中进行了外生菌根真菌调查。经对采集标本的鉴定,计有33个属约140余种外生菌根真菌。它们在各种林型下的分布有着一定的规律。其种类组成和分布的多度与林木的组成、土壤和地形条件,如海拔高度、坡向、坡度等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