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通过对高寒干旱山区大果沙棘2个品种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性状及扦插育苗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大果沙棘在位于海拔2660m的祁连山高寒干旱山区能够正常生长结实,适应性强,较中国沙棘易采摘、成熟期早、丰产。  相似文献   

2.
青海沙棘产业发展前景可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藏高原是沙棘的起源地,青海是沙棘的重要分布区,沙棘资源具有分布广、品种多的特点。在严酷的高寒、干旱条件下,沙棘成为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目前天然沙棘林面积  相似文献   

3.
书讯     
《沙棘》2000,(2)
为适应国家生态建设的需要,推动陕西和我国北方广大地区山川秀美工程,我们组织国内有关专家、教授编撰了《沙棘栽培与开发技术》、《沙棘科技开发论文集》两本专著,拟于2000年第四季度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届时将向广大订户发出征订单以便订阅。《沙棘栽培与开发技术》一书,在总结各地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可实际操作的技术和规范,为沙棘栽培和开发利用工作者提供了一本较为实用的参考资料。《沙棘科技开发论文集》一书,以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沙棘》杂志为依托,取其精华,着力选择科技开发论文汇集一册,方便广大沙棘开发工作者查阅资料。欲购…  相似文献   

4.
沙棘属胡颓子科沙棘属,为雌雄异株的灌木或小乔木。齐棘一号大果沙棘引种试验是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建设科技支撑项目之一。在盟林业科学研究所湖南站苗圃对大果沙棘良种齐棘一号进行为期4年的引进、栽培和选育试验,获得成功,为兴安盟大规模推广此良种沙棘造林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一、原产区和引进区自然概况原产区——齐齐哈尔市,地处黑龙江省西部高寒干旱地区,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严冷,夏季酷热,春秋季短,昼夜温差大,春季干旱多风。年均气温3.2℃,最低气温-39℃。年降水量370毫米-550毫米,年蒸发量1536毫米。无霜期125天。土壤为…  相似文献   

5.
大果沙棘适宜在气候温凉,年均气温〈7℃,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上的地区栽培,其果实主要用于加工,生产沙棘系列产品,由于果实个大,产量高,栽培大果沙棘的果农逐年增多,为了提高大果沙棘的栽培技术,提高沙棘产量,充分利用大果沙棘产量高、质量优的特点,为沙棘企业提供优质原料。无公害大果沙棘栽培应主要采取以下技术:  相似文献   

6.
以在高寒干旱山区人工营造沙棘成功而闻名陇原的“沙棘之乡”——甘肃省镇原县武沟乡,目前郁闭成林的3.000多公顷人工沙棘林(压题图),向人们显示出社会林业日益明显的生态、经济效益。 武沟乡地处陇东高寒干旱贫瘠的镇原县北部,历来是“三料”齐缺的穷地方。10年前,这里的群众在“一片30亩天然沙棘竟能解决32户农家的‘锅下愁”这一事实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青河县是我国目前大果沙棘栽植面积最大的县市之一,经过10 a的栽培试验,成功总结出了大果沙棘果园式栽培技术和复合经营模式。本文从地块选择与整地、品种选择与苗木准备、栽植时间与方法、大果沙棘林管理、果实采摘等几个方面对这一技术做了介绍,以期为阿勒泰地区及相同区域大果沙棘的科学栽培提供技术支撑与参考。  相似文献   

8.
固原市分布中国沙棘和俄罗斯沙棘2个种(亚种)。主要栽培品种有中国沙棘、俄罗斯沙棘及杂文沙棘3类,目前已有较大栽培面积,资源较丰富。固原市沙棘产业化发展的关键在分类培育经营、合理布局;加强优良品种的扩繁及推广;作好低产沙棘林分的改造;引进、普及新的栽培管理方法;防止灾害,特别是甘肃鼢鼠及野免危害;重视加工利用的投入与研究,提高资源的转化等。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沙棘栽培的意义,结合沙棘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提出了沙棘栽培方法和抚育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指出了中国沙棘具有很强的固氮能力,适应性强,在营养学、食品学、医学、林学等各方面都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沙棘的地膜扦插育苗可以有效地提高苗木质量和育苗成活率,从而带动高寒地区林业产业的发展。分析了中国沙棘的生物生态学特征,并对其地膜扦插育苗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薛杨  王小燕  倪斌  林之盼  陈宗铸 《热带林业》2011,39(3):13-15,12
利用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檀香(Santaluru albumlinn)引种栽培试验研究”成果,在海南开展檀香生产栽培推广示范.经过推广,研究檀香从优良种苗繁殖到规模化人工栽培的整套生物技术,以实现檀香人工林规模化经营和可持续性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2.
对从比利时引进的13个茶藨子品种,进行了物候期及生态习性的观测和研究,运用统计分析及综合评定的方法,初步选出了适合河南及华北地区栽培的6个良种,同时进行了丰产栽培的试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实用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柿树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柿树种植、结果树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柿树的丰产栽培技术,并针对柿树落花落果现象作了关于柿树合理保花、保果技术的介绍。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中日山茶花名称不统一的问题, 以利于中日两国山茶花的交流, 文中在综述中日两国山茶花栽培史及渊源的基础上, 对中日山茶花名称及形态特征进行考证。结果表明:中日山茶花栽培历史源远流长; 山茶花(Camellia japonica.Linn.)原产于中国; 自唐朝时, 日本开始从中国引进山茶花, 命名为椿; 雪椿(C.japonica var.decumbens)是山茶花的一个变种; 茶梅(C.sasanqua Thunb.)原产于日本, 在日本称作山茶花, 传入中国以后被称作茶梅。  相似文献   

15.
鸭脚木(Schefflera heptaphylla (Linn.) Frodin)是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具有多种用途的一个乡土阔叶树种.文章系统介绍了其生态和经济价值、地理分布和适生环境、苗木培育以及人工林培育,并就鸭脚木人工林培育研究提出初步建议,旨在增进人们对鸭脚木的认识,促进其种植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辽西地区主要沙棘品种辽阜1号、实优1号、中国第一代杂交种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各品种沙棘硬枝扦插、嫩枝扦插效果的对比试验,并调查其成活率。结果表明:在相同基质、相同密度的条件下,沙棘嫩枝扦插成活率要比硬枝扦插成活率高,而在相同插穗年龄时,两种扦插方式沙棘成活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石龙芮对不同浓度污染水体的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在南京江心洲生长良好的石龙芮(Ranunculus sceleratus Linn)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生长期的石龙芮对低、中、高3种浓度生活污水的水质改善效应,结果表明:(1)石龙芮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与其生长期及污水浓度程度呈明显相关性;(2)拔节期的石龙芮在低、中浓度生活污水中的营养物去除率最高;(3)分枝期的石龙芮在高浓度生活污水中的营养物去除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林木耗水量和环境供水量相平衡是干旱区造林的基本依据,林木耗水研究对了解其生理特性和造林规划有重要意义。在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采用热脉冲植物茎流计和快速称质量法测定了主要造林树种山桃、山杏、柠条和沙棘的耗水量。结果表明:山桃、山杏、沙棘、柠条年耗水量分别为594.19、271.13、24.88和20.82 kg,日耗水量分别为3.30、1.51、0.14和0.12 kg;不同树种蒸腾耗水过程具有相似的变化过程,即正午是日蒸腾最强的时间,7、8月是耗水量最大的月份。  相似文献   

19.
河北及北京种子植物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北京种子植物新记录属,鸡矢藤属(PaederiaLinn.);《河北植物志》未收录的种子植物1属,灰莉属(Fagraea Thunb.),及3种:斑地锦(Euphorbia maculateLinn.),香丝草(Conyza bonariensis(Linn.)Cronq.),碱蒿(Artemisia anethifolia Web.ex Stechm.)。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芹河沙地小流域防护林生长情况的调查研究 ,认为杨树、榆树、刺槐等在沙地小流域中生长情况良好 ,防护效果显著 ,是沙地小流域治理的适用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