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氯虫苯甲酰胺拌种对玉米种子活力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氯虫苯甲酰胺拌种对玉米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平皿法和盆栽法研究氯虫苯甲酰胺不同剂量(0.5、1、2、3、4 g/kg)拌种处理对玉米种子萌发、幼苗生长量(株高、根长、根冠比等)以及生理生化指标(保护酶、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在0.5~3 g/kg剂量下拌种处理能明显提高玉米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增加幼苗期生长量;诱导幼苗叶片中CAT、POD、SOD、PAL、PPO活性升高;提高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还原糖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氯虫苯甲酰胺在4 mg/kg剂量时对玉米植株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各项指标仍高于空白对照。结果表明:合适剂量的氯虫苯甲酰胺拌种可以显著促进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2.
在黄瓜连作土中分别单独添加玉米、小麦或菊芋秸秆,研究不同添加比例的秸秆对黄瓜幼苗生长及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添加小麦、玉米或菊芋秸秆均能在整体上促进黄瓜幼苗生长。第24天时,Y1.0处理的黄瓜幼苗的株高、全株鲜重、全株干重均显著高于Yl.5,Y2.0和对照;Xl.5处理的株高显著高于Xl.0和对照,全株鲜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Jl.5处理的茎粗、全株鲜重、全株干重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Yl.0,X1.5,J1.5处理在三个时期均能提高黄瓜的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添加玉米或小麦秸秆均对黄瓜幼苗的生长有一定的化感促进作用,其中Yl.0和Xl.5处理的化感促进作用强度较大。菊芋秸秆处理中,Jl.0和Jl.5对黄瓜生长起到化感促进作用,J2.0起化感抑制作用。Yl.0,x1.5,J1.5可作为合适的秸秆添加比例。  相似文献   

3.
水杨酸对缓解葡萄苗铝毒害的生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水杨酸对缓解葡萄苗铝毒害的生理机制,解决葡萄在酸性土壤中发生铝毒害的问题。以水晶葡萄为材料,采用水培的方法,在培养液中加入0.4 mmol/L氯化铝和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共培养5周,之后测定葡萄根系、茎干和叶片的生长状况、叶绿素含量、叶片和根系的活性氧清除系统及膜脂过氧化等指标,分析铝胁迫下水杨酸对葡萄苗生长及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铝胁迫下,葡萄植株生长受抑,嫩叶黄化,根系变黑;老叶叶绿素含量上升,嫩叶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片和根系的SOD、POD活性和MDA含量上升,氧自由基产生速率也上升,而根系活力则下降。25,50μmol/L水杨酸处理明显促进了葡萄苗枝干的生长,根系颜色为微红色,但100μmol/L水杨酸处理却明显抑制了葡萄苗的生长,有少量根系变黑。水杨酸处理对葡萄苗缓解铝毒害的生理效应明显,25和50μmol/L水杨酸使老叶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CK和单独铝胁迫,使嫩叶叶绿素a、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比单独铝处理显著升高,水杨酸处理使叶片的SOD、POD活性和根系的SOD活性低于单独铝处理,而根系POD活性显著高于单独铝处理,叶片和根系氧自由基产生速率和丙二醛含量比单独铝处理有所下降;此外,50μmol/L水杨酸处理还显著提高了铝胁迫下的根系活力。可见,铝胁迫对葡萄植株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表现出较大的毒害作用,而水杨酸处理对缓解葡萄铝毒害具有一定的效果,其中以50μmol/L水杨酸处理对缓解葡萄苗铝毒害的生理效应最明显。  相似文献   

4.
以板蓝根为材料,研究了Pb2+胁迫下Ca2+对板蓝根幼苗POD、SOD活性、根系活力及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b2+处理下,板蓝根幼苗POD、SOD活性及蛋白质含量随Pb2+浓度升高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根系活力显著下降;在Ca2+处理下,浓度为80、160mg/L时,板蓝根幼苗POD、SOD活性、根系活力及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浓度为320mg/L时,则显著低于对照,有明显抑制作用;Ca2+、Pb2+混合处理,80、160mg/LCa2+显著提高了Pb2+胁迫下POD、SOD活性、根系活力及蛋白质含量,具有缓解Pb2+毒害的作用,Ca2+为320mg/L时,与Pb2+起协同胁迫作用,增强对板蓝根幼苗的毒害效应。  相似文献   

5.
通过CO2加富、高温处理,对温室嫁接黄瓜幼苗的细胞膜透性及保护酶活性等内在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旨在为黄瓜抗热高产的理论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经高温处理,嫁接黄瓜幼苗的质膜透性、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明显增加,且高于对照,差异极显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呈先增后减变化趋势,变化极明显。CO2加富、高温处理,嫁接黄瓜幼苗的质膜透性、Pro、MDA含量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在处理第6天低于对照;SOD、POD、CAT活性均呈上升趋势,且比高温处理要强。CO2加富、常温处理,温室嫁接黄瓜幼苗的质膜透性、Pro、MDA含量均低于对照,SOD、POD、CAT活性均高于对照,且低于高温处理。说明增加CO2浓度,有效地减弱了高温对嫁接黄瓜幼苗叶片引起的伤害,提高了嫁接黄瓜植株防御高温的能力,对温室嫁接黄瓜耐热性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药青蒿提取液对水稻种子和幼苗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三根  黄昀  吕俊 《种子》2003,(3):21-22
用中药青蒿提取液处理水稻种子 ,研究其对水稻幼苗生长和若干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适当浓度范围内 ,青蒿素提取液能明显提高水稻种子生长率、活力和活力比 ,增加植株干物重 ,根系活力及淀粉酶活性 ,提高水稻幼苗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 ,增强 SOD,CAT和 POD等几种保护酶活性 ,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黄瓜幼苗对NaCl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土壤盐渍化是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之一,它严重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本文采用向1/2 Hoagland营养液中按一定比例添加中性盐(NaCl)模拟盐胁迫的方式,调查了NaCl胁迫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NaCl胁迫下,黄瓜幼苗的株高、叶面积、地上部分鲜重、总根数、总根长及根系鲜重均呈下降趋势,除地上部分鲜重外,其余均随NaCl浓度的增加而明显下降。(2)NaCl胁迫下,黄瓜幼苗的叶绿素含量明显提高,但随NaCl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呈下降态势。(3) NaCl胁迫能明显降低黄瓜幼苗根苗SOD、POD、CAT活性,且地下部分SOD与CAT酶活性下降幅度大于地上部分。(4)黄瓜根苗的MDA含量随NaCl有胁迫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5)盐胁迫下,由于黄瓜幼苗根苗的抗氧化酶活性下降,从而使其膜质过氧化加重,最终导致其根苗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  相似文献   

8.
王三根  黄昀吕俊 《种子》2003,(3):21-22,25
用中药青篙提取液处理水稻种子,研究其对水稻幼苗生长和若干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当浓度范围内,青篙素提取液能明显提高水稻种子生长率、活力和活力比,增加植株干物重,根系活力及淀粉酶活性,提高水稻幼苗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增强SOD,CAT和POD等几种保护酶活性,对水稻种予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杨文清  张颖  叶吉松  张胜  胡晋 《种子》2007,26(1):43-45
为了明确2,4-D包膜处理对黄瓜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特早、津杂四号黄瓜为材料,用2,4-D包膜处理黄瓜种子,研究了2,4-D对黄瓜种子发芽及幼苗形态建成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4-D包膜处理对黄瓜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无显著影响,但提高了黄瓜种子的活力指数,增加提高了幼苗根、下胚轴和子叶干重,显著促进下胚轴、子叶的伸长。2,4-D包膜处理对两个黄瓜品种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2,4-D包膜处理显著提高了津杂四号黄瓜幼苗POD、CAT和SOD活性;2,4-D包膜处理减少了特早黄瓜种子的平均发芽天数,促进了特早幼苗根的伸长,显著提高了特早黄瓜的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10.
梁颖  李邦秀  王三根 《种子》2002,(2):16-17
采用自制复合型小麦种衣剂对小麦种子进行包衣处理,并研究了其对小麦幼苗生长及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种衣剂不影响小麦的出苗,并能提高小麦种子的出苗率和a-淀粉酶活性,降低幼苗株高,增加干物重、根冠比及幼苗健壮度,提高幼苗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根系活力和SOD、CAT、POD的活性,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的生长和抗性的提高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增补UV-B辐射对药用植物黄檗幼苗生长及光合生理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研究紫外辐射对药用植物生长和光合生理影响机制,[方法]通过设置三个实验处理对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幼苗进行40d的增补UV-B辐射处理,对照组(CK组)自然光照、T1组为自然光照下增补UV-B辐射强度为3.26 μw.cm-2.nm-1,T2组为自然光照下增补UV-B辐射强度为9.78 μw.cm-2.nm-1。[结果]结果表明黄檗幼苗在增补UV-B辐射处理后,与对照相比,不同辐射强度下单株生物量增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根冠比则显著降低(P<0.05),并且二者随辐射强度增大均减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显著低于对照(P<0.05),并随辐射强度升高而降低;叶绿素初始荧光(F0)、最大荧光(Fm)、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FV/F0)、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表观电子传递速率(ETR),均随UV-B辐射强度增大而降低(P<0.05),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在低UV-B辐射强度下升高,随辐射强度增大而又降低,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a/b等光合色素含量均随增补UV-B辐射强度增大而降低。[结论]说明UV-B辐射处理抑制了黄檗幼苗的生长,降低了光合色素的含量和PSⅡ反应中心传递电子的能力,导致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并且上述作用均具有剂量效应。  相似文献   

12.
大蒜鳞茎浸提液对黄瓜幼苗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生物学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大蒜鳞茎浸提液对黄瓜发芽、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对黄瓜的苗长、根长抑制显著增强,而浓度为40 mg/mL时,对发芽率的抑制显著。在20 mg/mL浓度范围内,大蒜鳞茎浸提液,促进了黄瓜的幼苗生长、增加了可溶性糖、蛋白质、Vc、叶绿素的含量,提高了POD、SOD、CAT的活性,高浓度的浸提液抑制了幼苗生长及POD、SOD、CAT的活性,降低可溶性糖、蛋白质、Vc、叶绿素的含量。随着浓度的增加,MDA的变化趋势为V型,浓度为10 mg/mL时,MDA降低了13.7%。20 mg/mL浓度范围内的大蒜浸提液对黄瓜生长有益。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银槭幼苗的耐盐能力,以银槭的1年生播种苗为试材,对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银槭的生物量、光合性能、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POD、SOD酶活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盐胁迫抑制了银槭的生长;使得叶绿素含量、光合性能降低;可溶性糖、MDA含量增加;POD、SOD活性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通过对这些耐盐性生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最终确定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和生物量可以作为银槭耐盐性评价的参考指标,并指出银槭的耐盐范围在0.4%以下。  相似文献   

14.
黄瓜穴盘育苗株型化学调控技术及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基质表面喷施(即1次)、基质表面喷施+子叶展平时刚露心时叶面喷施(2次)及浸种3种处理方式,研究缩节胺、矮壮素、多效唑、乙烯利等4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浓度处理对夏季黄瓜幼苗生物学性状、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DPC 400 mg/kg(2次)、PP333 20 mg/kg(1次)、CCC 400 mg/kg(2次)、浸种CEPA 5000 mg/kg 4种处理组合下胚轴相对对照明显缩短,有效控制了夏季黄瓜秧苗徒长。壮苗指数增加,根系活力提高,增加了干物质向根系的分配率,提高了秧苗质量。黄瓜叶片叶绿素含量及抗病相关酶PPO、POD、CAT活性增强,脯氨酸含量增加,增强了黄瓜的抗逆(病)性。  相似文献   

15.
根区温度对黄瓜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试验对日光温室黄瓜幼苗进行了不同根区温度处理。结果表明,与适温处理(ck)相比,亚适温和低温处理降低了黄瓜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部干重和全株干重,而增加了地下部干重和根冠比,降低了黄瓜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  相似文献   

16.
NaCl胁迫对毛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毛竹种子及幼苗为研究材料,研究NaCl胁迫对毛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毛竹种予发芽势、发芽率均呈总体下降趋势,但低浓度下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与对照ck无显著差异.随着NaCl浓度的增高,毛竹幼苗的外部形态特征的伤害逐渐加重;叶片SOD、POD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叶片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叶片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钙诱导黄瓜幼苗耐盐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淑芳  郭军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1):346-349
本试验以黄瓜为试材,研究了在100 mmol&#8226;L-1NaCl胁迫下,添加外源钙对黄瓜幼苗耐盐性的影响。结果显示,盐胁迫下黄瓜幼苗生物量显著下降,叶绿素含量和保护酶活性显著降低,同时脂质过氧化指标MDA含量显著增加,幼苗生长受抑制;添加外源钙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盐害,表现为植株生物量增加,叶绿素含量、SOD和POD活性显著提高,MDA含量显著下降,同时游离脯氨酸含量显著上升,渗透调节能力增强,不同钙处理水平,效果有差异,以40 mmol&#8226;L-1 CaCl2处理效果最好,说明外源钙可缓解盐害对黄瓜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诱导其耐盐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NaCL胁迫下白蜡杂交苗的生长与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白蜡4个杂交组合种子苗的耐盐性,以1年生白蜡杂交种子苗为试材,研究其对NaCl胁迫(0‰、4‰、8‰、12‰)的生理响应。研究结果表明:4个杂交组合中,6号杂交组合苗的耐盐性最好。随着NaCl胁迫强度的增加,各组合植株的生长指标逐渐下降,但是6号组合植株生长高度下降幅度最低;相对于其他组合,盐胁迫下6号杂交组合的电导率增加率最低,丙二醛含量最低,叶片POD、SOD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合,而且Pro、可溶性糖和叶绿素的含量增加幅度大与其他组合相比达极显著水平。说明在盐胁迫下,6号组合抗氧化酶保护系统显著提高,从而降低叶肉细胞受伤害程度,使得细胞膜结构完整性较好,膜脂质过氧化程度较低,叶绿素损失也降低,光合作用较强,积累光合产物较多,表现在植株生长相对较快,耐盐性较高。该研究为选育白蜡耐盐新品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