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过瘤胃氨基酸、过瘤胃脂肪、过瘤胃维生素、过瘤胃葡萄糖和过瘤胃胆碱五种过瘤胃营养物质对提高奶牛产奶性能的作用,旨在为奶牛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瘤胃臌气是奶牛的消化系统疾病,不及时进行治疗威胁着奶牛的生命,对奶牛养殖造成损失。本文结合奶牛养殖的实际情况,对奶牛瘤胃臌气的病因、症状、治疗与预防进行了简述,为有效防治奶牛瘤胃臌气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3.
在奶牛养殖中,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inal acidosis,SARA)是一种高发的营养代谢病。随着我国奶牛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为提升奶牛生产性能饲喂大量高能谷物饲料极易诱发SARA,导致瘤胃液pH值降低,瘤胃菌群发生改变,瘤胃上皮黏膜层受损,进而影响瘤胃代谢功能。分析了奶牛不同生理阶段、择食行为以及个体差异等SARA的易感因素,探讨了SARA对奶牛瘤胃菌群变化、瘤胃上皮细胞基因表达、瘤胃屏障功能的影响,以期为阐明SARA造成瘤胃功能损伤的机制、降低奶牛发生SARA的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奶牛围产期定义为分娩前3周至分娩后3周,其特征是动物生理发生剧烈变化,同时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增高。瘤胃菌群与奶牛健康密切相关,而围产期奶牛从高纤维饮食向低纤维饮食的转变会导致瘤胃菌群的剧烈变化,了解围产期瘤胃菌群结构、组成及变化规律,对于围产期奶牛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控至关重要。影响围产期瘤胃菌群变化的因素有很多,如品种、胎次、日粮、饲料添加剂以及疾病因素等。论文综述了围产期奶牛瘤胃菌群组成、变化及影响瘤胃菌群变化的最新研究进展,可以指导围产期奶牛饲养管理策略,也可以为进一步研究通过围产期瘤胃菌群调控提高奶牛生产性能、预防围产期疾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蛋氨酸是奶牛主要限制性氨基酸之一。为了避免结晶型蛋氨酸被瘤胃微生物降解,即形成过瘤胃蛋氨酸产品。日粮中添加过瘤胃蛋氨酸,在维持奶牛的生长、繁殖和泌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过瘤胃蛋氨酸还能够增强奶牛的免疫功能。研究通过对奶牛体细胞、淋巴细胞、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嗜中性粒细胞以及肝功能和氧化应激进行分析,对过瘤胃蛋氨酸在奶牛免疫功能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1病因1.1急性瘤胃臌气原因奶牛机体内游离的大量气体以及泡沫性食物可造成急性瘤胃臌气。奶牛急性瘤胃臌气通常与多种疾病共同发生,如钙浓度低、肠梗阻、消化道受损、消化不良以及腹膜炎等。造成奶牛急性瘤胃臌气的原因有以下三方面。1.1.1泡沫性原因奶牛短时间内食入大量紫花苜蓿、三叶草、豆科牧草等可引起急性瘤胃臌气。这类饲料可造成奶牛瘤胃内产生大量稳定的泡沫。此外,遗传因素也易导致奶牛出现泡沫性瘤胃臌气。  相似文献   

7.
<正>瘤胃和网胃是奶牛重要的营养摄入和消化器官,其功能的正常与否直接决定着奶牛的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养牛户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对奶牛瘤胃和网胃的管理加以重视。但在奶牛养殖过程中,管理不当引起的奶牛瘤胃和网胃疾病经常发生。本文介绍几种常见奶牛瘤胃和网胃疾病的诊治要点,以期对养牛户有所帮助。1奶牛瘤胃酸中毒奶牛瘤胃酸中毒是由于过度采食谷物或其他高淀粉低纤维的饲料后,饲料在瘤胃中发酵过快引起的。  相似文献   

8.
TMR中苜蓿干草长度对奶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奶牛TMR中苜蓿干草长度变化对奶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将3头安装永久瘤胃瘘管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3×3拉丁方试验研究了TMR中苜蓿干草长度变化对奶牛的瘤胃pH、NH3-N浓度及挥发性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奶牛的瘤胃pH及NH3-N含量随TMR中的苜蓿干草长度增加有所升高,但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增加TMR中苜蓿干草长度能改变奶牛的瘤胃发酵模式,TMR苜蓿干草长度为5 cm的奶牛瘤胃中乙酸平均含量显著高于1 cm的(P<0.05),其丙酸平均含量则显著低于1 cm的(P<0.05),乙酸/丙酸的比值显著高于1 cm的(P<0.05)。奶牛瘤胃中丁酸含量和总VFA含量各处理间没有明显变化。结果提示,泌乳奶牛TMR中苜蓿干草长度增加有利于奶牛维持较高的瘤胃pH,同时能改变瘤胃的发酵模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奶牛瘤胃积食病症为研究对象,探索其治疗方案,尝试提升奶牛瘤胃积食症状的治疗效果,分别从中西结合、中医等视角逐一阐述,试图为奶牛瘤胃积食病症治疗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不同生理阶段荷斯坦奶牛瘤胃细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生理阶段荷斯坦奶牛瘤胃细菌多样性。选取处于围产前期、泌乳前期、泌乳中期和泌乳后期的经产荷斯坦奶牛各4头,共16头,采集瘤胃液用于测定瘤胃发酵参数和提取微生物DNA,采用Illumina Miseq PE300平台测定瘤胃细菌组成。结果表明:1)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乙酸、丁酸、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与乙酸/丙酸显著高于泌乳期(P0.05)。围产前期奶牛瘤胃丙酸浓度显著低于泌乳期(P0.05)。2)在门的水平上,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内的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泌乳期奶牛瘤胃内的优势菌门则为拟杆菌门、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内的拟杆菌门、SR1细菌、蓝菌门、柔膜菌门、TM7细菌和纤维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泌乳期(P0.05),而泌乳期各阶段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内的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泌乳期(P0.05)。3)在科的水平上,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内的优势菌科为普雷沃氏菌科,而泌乳期奶牛瘤胃内的优势菌科为琥珀酸弧菌科和普雷沃氏菌科。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内的普雷沃氏菌科、瘤胃菌科、理研菌科、BS11细菌、RF16细菌、SR1细菌、Gastranaerophilales、克里斯滕森菌科、TM7细菌、RF9细菌和纤维杆菌科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泌乳期(P0.05);围产前期奶牛瘤胃内的琥珀酸弧菌科、毛螺菌科和韦荣球菌科则显著低于泌乳期(P0.05)。综上得出,奶牛从围产前期进入到泌乳期,瘤胃细菌多样性显著降低;泌乳期各阶段瘤胃细菌组成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1.
马健  范雪  陈晖  余雄 《中国奶牛》2019,(6):6-11
奶牛的瘤胃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对奶牛的生产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将日粮中的一些营养物质分解成微生物蛋白以及挥发性脂肪酸,为奶牛提供能量,维持其生产性能。测定奶牛瘤胃中的微生物变化,可以检测奶牛机体的变化,为奶牛疾病及代谢的诊断提供依据。此外,实现人工干预瘤胃菌群的组成,可以有效调控奶牛消化代谢,提高生产性能。本文归纳了奶牛瘤胃微生物的功能及其影响因素,介绍了瘤胃微生物移植方法及研究进展,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奶牛瘤胃积食是奶牛养殖业的常发病之一。本文探讨了奶牛瘤胃积食的发病原因、机理、临床症状、综合治疗和预防。  相似文献   

13.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是一种常见的奶牛营养代谢病,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的经济效益。硫胺素是奶牛所需的营养物质,在奶牛饲粮中添加硫胺素可缓解SARA,提高瘤胃液pH,维持瘤胃内环境稳态。本文综述了硫胺素的生物学功能及硫胺素对SARA奶牛瘤胃微生物区系、代谢产物及瘤胃上皮屏障功能的影响,为硫胺素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ARA)是一种常见的奶牛营养代谢病,严重影响了养殖业的经济效益。硫胺素是奶牛所需的营养物质,在奶牛饲粮中添加硫胺素可缓解SARA,提高瘤胃液pH,维持瘤胃内环境稳态。本文综述了硫胺素的生物学功能及硫胺素对SARA奶牛瘤胃微生物区系、代谢产物及瘤胃上皮屏障功能的影响,为硫胺素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奶牛瘤胃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奶牛对饲料的消化吸收。要养好奶牛首先要养好瘤胃。如何维护良好且稳定的瘤胃环境,保持微生物的活性及其菌系的平衡,是奶牛饲养技术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6.
瘤胃是成年奶牛的主要消化吸收器官,能够降解粗饲料、非蛋白氮等饲料。微生物大量存在于瘤胃,其组成、丰度、功能和代谢会影响奶牛的产奶和饲料转化效率等性状。本文介绍了宏基因组技术在微生物基因组组装、瘤胃微生物调控奶牛生产性状形成机制以及微生物新酶发现的研究进展,展望了奶牛瘤胃宏基因学发展前景,旨在为解析奶牛重要性状遗传与调控机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正奶牛瘤胃臌气是指瘤胃内积有大量气体,又不能以嗳气排出,致瘤胃体积增大。本病的主要特征是左胁部高度膨大,其病因主要是奶牛摄入大量易发酵饲料、发霉变质饲料或其他疾病所引起。奶牛瘤胃酸中毒是由于过食碳水化合物饲料,导致瘤胃内异常发酵,生成大量乳酸,使微生物活性降低,出现瘤胃消化功能紊乱为特征的脱水、瘫痪和休克。以上二病是奶牛的常见内科病,需了解病因,根据典型症状进行诊断,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牧草是奶牛生理的必需饲料,奶牛是大食量的草食畜种,具有非常发达的瘤胃和反刍功能,饱食后的反刍是奶牛的生理需要,奶牛的咀嚼活动既有助于唾液缓冲液分泌,能有效地控制奶牛瘤胃中的酸碱度,也是决定瘤胃环境是否正常的一个指示剂。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研究围产期奶牛的代谢特点,阐述了胆碱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瘤胃中的代谢机理,同时论述了过瘤胃胆碱对围产期奶牛的营养作用。旨在为应用过瘤胃胆碱缓解奶牛能量负平衡,减少围产期奶牛营养代谢病发病率,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延长奶牛利用年限奠定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饲料工业》2017,(5):48-50
畜禽饲养量的不断增加引起蛋白质饲料的短缺。尤其在奶牛生产中,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的瘤胃降解率偏高,而动物性蛋白饲料已被禁用,蛋白质的过瘤胃技术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有效途径,其中,过瘤胃豆粕能有效满足奶牛对蛋白的营养需求,是高产奶牛优选的植物性蛋白来源。文章主要介绍了奶牛对过瘤胃蛋白的特殊需求,以及几种有效过瘤胃处理方法,为过瘤胃蛋白质技术推广和过瘤胃豆粕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