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嫩江沙地生态经济型沙地治理模式建设,充分发挥了当地生态经济效益高树种的优良特性,并通过林农间种、以耕带抚措施促进了林木生长,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了示范模式。  相似文献   

2.
1嫩江沙地治理的必要性 1.1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嫩江沙地中的齐齐哈尔和大庆两市区不仅是我省,而且是全国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极大。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加强嫩江沙地的生态建设,以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手段,促进沙区的生态良性循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多年试验研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基础上 ,初步筛选出了适于嫩江沙地治理开发的 4种模式 ,即草场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治理、“三化”草场治理开发和封沙育植治理及资源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4.
在多年试验研究中总结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筛选出了适于嫩江沙地治理开发的4种模式,即草场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治理、“三化”草场治理开发和封沙育植治理及资源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5.
梁燕 《林业科技》1998,23(3):22-24
嫩江沙地庄园式农田防护林的防护效益梁燕(黑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刘立明李连海(黑龙江省泰来县林业局庄园式沙地防护林网是嫩江沙地治理开发中创立的农田水路综合防护生态经济体系,具有较好的抗灾减灾功能。1研究地区概况1.1自然概况研究地区位于黑龙江省泰来县...  相似文献   

6.
乌兰察布盟生态脆弱区区划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兰察布盟地处北方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本文选择24个对环境有主要影响的因子,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评价其生态脆弱性;结合全盟农业区划成果将全盟分为1个生态退化区和4个生态脆弱区。该研究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生态环境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沙质荒漠化土壤生态恢复研究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运用系统学观点、沙漠化景观生态及其演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观点,从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因子的协调关系论述了土壤生态系统及其在治理沙漠化土地中的作用;探讨了土壤水分、养分生态的变化及其与沙漠化土地逆转的关系;提出了土壤恢复生态的研究内容和在未来沙漠化治理、开发、研究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嫩江沙地的自然状况、形成原因等进行分析,结合目前科研、生产和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嫩江沙地进行综合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龙江县位于黑龙江省西部,正处在嫩江沙地西北边缘的风口。沙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水土流失严重,水源涵养功能减弱,草原沙化、碱化严重,耕地面积不断萎缩,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通过多年探索,研究出以下五种沙化地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文章叙述了呼伦贝尔沙地土地现状及变化情况,并对其沙化土地状况及治理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
科尔沁沙地植被建设方向和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科尔沁沙地植被的历史变迁和原生植被类型。提出了本地区退化生态系统植被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即根据具体地形地貌、土壤特点和残存植被特征,以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为目标,选择生态防护和经济价值高的植物种类,组建结构不同、功能各异的人工植被体系,其结构不同于原生植被,但功能优于原生植被,形成新的高效、和谐、稳定的人工-自然生态系统。同时,对本地区植被建设的基本模式也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为探寻科尔沁沙地东南部草地生产力自然恢复的主要限制因素,该文采用3因素2水平析因设计研究了水、氮、磷添加对沙质草地的影响。8种处理分别为添加水(W)、加氮肥(N)、加磷肥(P)、加水+氮肥(WN)、加水+磷肥(WP)、加氮肥+磷肥(NP)、加水+氮肥+磷肥(WNP)和对照(CK),每种处理6次重复,随机分配在48个4m×4m的样方中,样方之间留2m缓冲带。研究结果表明:科尔沁沙质草地生产力的恢复受氮素的限制,与水和磷无关;2005年生长季所有添加氮肥的样方,生物量和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均较对照明显增加(P<0.05);禾本科根量在地下生物量中占优势。受限于地下生物量测定,目前的研究可能低估了我国北方草地的净初级生产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沙质荒漠化土地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85,自引:4,他引:85  
中国是受荒漠化影响较重的国家,保护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及时掌握荒漠化时空变化信息,有效的实施宏观管理,是荒漠化治理的主要内容,为此,依据地表形态和生态状况的变化确定植被盖度,裸沙地占百分比和土壤质地3项评价指标,从不同侧面指示特定土地的生产力,并将各指标因子量化,给出沙质荒漠化(风蚀荒漠化,沙化)现状综合评价模型。根据国情和沙质荒漠化遥感监测需要,这次提出的沙质荒漠化现状评价指标比较直观,便捷,实  相似文献   

14.
西藏沙化动态及其原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自治区是我国沙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2004年调查结果表明,西藏沙化面积为216842.7km^2其中重度以上的沙化面积占总沙化面积的91.53%;沙化类型以戈壁占绝对优势:草地、未利用地是主要的沙化土地利用类型。全区沙化总体上呈恶化趋势,沙化土地面积增加,沙化程度加剧,但拉萨、山南等地沙化土地有所减少。西藏土地沙化变化是受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对北京西部黄羊滩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和固定沙地3个演替阶段的植物群落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物种丰富度随演替的进展呈增加的趋势,每一阶段对应着不同的优势种群.藜科植物是流动沙地的先锋植物,在植被演替早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且在各阶段种类数量比较稳定;菊科植物属于演替的过渡类群,只是在半固定沙地阶段表现出较高的优势度;禾本科和豆科植物呈不断增加的趋势,成为固定沙地生态功能的主要维持者.随演替的进展,初期占绝对优势的1年生植物逐渐被多年生植物替代,沙地植被向杂草类草原方向发展,生态系统趋于稳定.各阶段群落间的生态距离较远,在人工植被建设时应根据沙地环境条件选择最佳植物种和配置.  相似文献   

16.
Spatial Dynamic Analysis of Desertified Land in Dongting Lake Area Using GIS  相似文献   

17.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推进生态文明、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载体。为给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一个示范案例,本文以四川省米仓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米仓山保护区)为研究区,利用该地区2016年和2017年获取的两期遥感数据,采用人机交互解译方法,在ArcGIS平台上分别圈定耕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人工因子)和林地、草地、水域湿地(自然因子),监测保护区土地利用/覆盖现状,分析保护区生态环境变化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2016—2017年间保护区土地利用/覆盖类型转换趋势为人工因子转自然因子,主要类型为耕地转林地。通过选定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岩性坚硬度,坡度,水资源,气候降水和人文因素进行驱动力分析发现,米仓山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等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政策推动下的人口减少是直接动因。该成果可为保护区相关监管部门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榆林沙区农林复合经营的主要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榆林沙区农林复合经营的主要模式有:沙地综合治理模式、荒漠化土地立体开发模式、风沙滩地区区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滩地混农林业模式、沙区果园立体种植模式、庭院农林复合经营模式等。  相似文献   

19.
广西海岸沙地木麻黄防护林带的生物量和生产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岸沙地木麻黄防护林带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结果表明:13年生木麻黄林带的生物量为100.01t.hm-2,生物量的大小序列为干材>根系>树枝>叶枝>干皮>枯枝。立木生物量总量的空间格局是随树高的增加而减少,不同器官生物量的空间分布却有所不同,干材和干皮生物量随树高的增加而减少,树枝生物量则主要集中在树冠中层或中下层,叶枝则主要分布在上层或中上层。沙地木麻黄林带具有较高的生产力,为7.693t.hm-2.a-1。海岸沙地木麻黄这种生物量和生产力水平足以说明它对海岸沙地的生态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0.
巴林左旗现有的森林资源的林分质量不高,但林地生产力的潜力较大,要把提高林地生产力定为巴林左旗发展森林资源的主攻方向之一,把培育发展和保护森林资源做为林业工作的中心任务,坚持以保护森林资源为前提,以培育发展森林资源为中心,走保护与培育发展并重的道路。文章对该旗的林业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并针对该旗森林资源培育中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建设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