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低、双低油菜系列标准于1993年在生产上进行验证,1993年底颁布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宣传了执行系列标准的重要性,并组织贯彻实施.根据各地反应,该系列标准制定及时,切实可行,并已取得了具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种子管理部门根据单低、双低油菜品种标准,种子标准,芥酸、硫代葡萄糖苷分析方法和抗病虫鉴定标准,进行品种审定,共审定了三个单双低油菜品种(即单低品种湘油14号,湘杂油1号,双低品种湘油13号);在区试中,取消一个品系(571)参加区试的资格.  相似文献   

2.
单低油菜(即低芥酸油菜)和双低油菜(即低芥酸和低硫苷油莱)是油菜生产中的新事物,在我国于1985年前后开始在生产上应用.由于其优质高产,深受农民的欢迎,发展很快,至1985年全国单低油菜和双低菜面积占油菜总面积的20%以上.湖南是全国单低和双低油菜栽培面积最大的省份,已占全省油菜总面积的50%左右.由于单低和双低油菜的发展迅速,必须制定有关标准.  相似文献   

3.
湘油15号     
《作物研究》2002,16(3):113-113
1 选育过程由湖南农业大学采用杂交育种法选育而成 ,母本为双低油菜品种湘油 11号 ,父本为湘油 10号。 1997年通过湖南省审定 ,2 0 0 1年 3月通过江西省审定 ,同年 4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1999年获国家重大农作物新品种后补助 ,2 0 0 2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是国家重点推广油菜品种。2 特征特性芥酸含量仅 0 .5 8% ,硫代葡萄糖苷含量为 2 0 .2 9μmol/ g;种子含油量 4 1.11%。生育期中熟偏早 ,长沙地区 9月中、下旬播种 ,翌年 5月 5日左右成熟。在湖南省优质油菜区域试验中 ,平均产量为 2 2 83kg/ hm2 ,比对照中油 82 1增产 15 .7% ,…  相似文献   

4.
双低油菜行业标准在汉通过审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农业部组织的“双低油菜行业标准审定会”于 2 0 0 0年 8月 1 6~ 1 7日在武昌召开。双低油菜行业标准审定包括《低芥酸低硫甙油菜种子》、《低芥酸低硫甙商品油菜籽》、《低芥酸菜籽油》、《饲用低硫甙菜籽饼粕》等 4个主体标准 ,共有 32个技术指标、1 2 0余项条款。双低油菜行业标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受农业部委托研究制定。优质油菜系列标准的制定 ,符合我国油菜及产品的质量升级和国内外市场贸易的需求 ,对促进我国双低油菜科研、生产以及评价产品质量、规范产品流通、加强市场管理、提高油菜产业化总体质量水平、参与国…  相似文献   

5.
湘油13号     
双低油菜新品种湘油13号(原编号224-2)系湖南农学院油料研究所用国内优质油菜品种湘油11号与早熟品种湘油10号杂交选育而成.1990~1993年参加湖南省优质油菜区域试验,在三年区试中,产量居参试品种(系)第一位、1992年4月通过专家组的现场评议,1994年通过湖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双低油菜是一种优质油菜,种子生产方法十分重要,否则将影响种子纯度和品质。以往对单、双低油菜种子生产方法曾有一些研究,但多侧重在不同隔离方法对种子芥酸含量的影响,而对各级种子生产的具体方法则研究不够,其中特别对原原种的生产方法研究不够。本课题着重研究了双低油菜原原种不同种子来源对原种生长和种子质量的影响,从而为生产提出最佳的原原种生产方法。一、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湘油11号(原名83—64—1)是湖南农学院农学系油菜育种组育成的双低甘蓝型油菜新品种,1987年8月通过审定。该品种采用杂交育种法育成,母本为澳大利亚双低油菜品种马努(种子含芥酸0,硫代葡糖甙0.21%),父本是国内丰产品种甘油5号(种子含芥酸47.6%,硫代葡糖甙未测),1981年春作杂交,经两年夏繁加代,1983年定型。从1984年秋起参加湖南省单双低油菜区域试验,在1984年—1985年预备区试中,平均亩产107.3公斤,比对照湘油5号增产13.4%,居参试品系首位;在1985—1986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103.3公斤,比对照湘油5号增产11.2%,居参试品系首位;1986—1987年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122.99公斤,比对  相似文献   

8.
湘油11号是我国目前唯一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双低油菜品种,1990年被列入《国家科委成果重点推广计划》进行大面积推广.1987年湖南农业大学亦正式列题,由我们直接组织在省内外进行推广,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5年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相似文献   

9.
聂明建  谢敏  吴仁明 《作物研究》2002,16(3):148-149
常德常年油菜播种面积 2 5 .3万 hm2 ,总产 38万 t。 1999年以来 ,该市狠抓了双低油菜的推广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 0 0 1年春收双低油菜 2 2 .2万 hm2 ,单产达 15 75 kg/ hm2 。 2 0 0 2年春收油菜 2 1.84万 hm2 ,其中双低油菜占 94 .5 %。其主要措施是 :建立种子生产基地 ,实行区域种植 ,改革耕作制度。  相似文献   

10.
湘杂油1号     
湘杂油1号(湘油11号X466)由湖南农业大学油料研究所育成,1995年元月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试验示范结果及其栽培要点如下:1 选育过程湘杂油1号是利用化学杀雄剂诱导雄性不育配制的杂种.母本为双低油菜湘油11号的自交系,父本466为单低油菜品系(来自81011的自交选系).1985年春配制杂交组合,经两年比较试验,比对照湘油10号增产29.3%,比对照湘油11号增产18.26%.1982年正式参加湖南省杂交油菜区试.  相似文献   

11.
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湘杂油6号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湘杂油6号是利用化学杀雄技术育成的双低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母本为湘油15号,父本为742.在湖南省和国家油菜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分别为2 305.35kg/hm2和2 309.1kg/hm2,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9.54%和21.53%,均居参试品种(系)第1位;种子含油量为42.37%,粗蛋白含量23.33%,油中芥酸含量0.46%、饼中硫苷含量24.16μmol/g.2003年分别通过国家和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宜在长江中游及邻近油菜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以一批甘蓝型普通油菜和单、双低油菜品种(系)及其组配的不同杂交组合为材料,进行田间自然鉴定和室内人工接种相结合的系统鉴定与研究,结果表明,与育种实践所获得的结果一致.现有甘蓝型油菜(包括双高和单、双低油莱)品种(系)间存在着抗耐菌核病性的显著差异,用强耐病性亲本组配的杂交和回交1代2代,均具有明显的偏亲本的强耐病特性,并表现强耐病性为部分显性,表明基因型间存在耐病性差异.这种耐病性具有较高的遗传力(56%~64.8%).在今后育种中选用强耐病亲本杂交或回交,并加强早期世代的分离、鉴定与选择,就可能选育出耐病性强的单、双低优质油菜新品种.现已获得一批耐菌核病性强的单、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和系选材料,并为优质抗耐病高产育种提供了有益的分离鉴定和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13.
据12个冬油菜主产省市统计,1988年秋冬播单、双低油菜385万亩,比上年扩大168万亩。其中湖南省突破100万亩,成为全国首次出现的百万亩省。如果将青海、内蒙、黑龙江等12省春播单、双低油菜面积加在一起,预计全年可超过500万亩。  相似文献   

14.
1 项目提出的背景“双低”优质油菜综合开发项目是根据我国自“六五”以来,三个五年国家科技攻关研究成果提出来的.我国自“六五”期间起开始组织全国优质油菜新品种选育攻关,至今已选育出一大批符合国家攻关目标的新品种(组合),如我所培育出来的早熟、高产、高含油量、低芥酸、低硫苷(简称“双低”)甘蓝型油菜品种91-1等.然而由于油菜易于串粉的生物学特性,在现有生产管理方式下,分散种植使得优质品种在生产推广过程中难以保持其优质特性,致使我国在农业生产上有优质品种,但在市场上没有优质菜油、菜饼产品.  相似文献   

15.
陈社员  官春云  王国槐  李构  刘忠松 《作物研究》2011,25(6):554-555,644
湘杂油631是湖南农业大学油料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黄籽高产高含油量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黄籽率稳定在90%以上.试验表明,湘杂油631平均产量达2 468.4 kg/h m2,比对照增产13.84%,种子含油量为45.8%,比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品种高3%~5%.介绍了湘杂油631在湖南省油菜区域试验中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优质油菜,在目前主要指单低油菜和双低油菜。这种油菜我国80年代以前没有种植。现经育种家的努力育成了一批适于我国种植的品种,于80年代初期开始在生产上推广。在农业部和各级主管部门的努力下,至1992年春收优质油菜面积达53.3万多ha,占全国油菜总面积的10%,成绩是很大的。但我们也应看到不足之处:(1)除部分省市外,优质油菜发展速度不快。若与加拿大优质油菜发展速度比,则差距更大。他们从推广到实现优顾油菜化只花了15年时间(加拿大1965年开始推广单低油菜,1975年开始推广双低油菜,1977年优质油菜占全国油菜总产的55%,1979年占65%,1980年达80%,实现了优质油菜化),而我们花了13年时间才达到10%的面积。(2)优质油菜的原料大多数没有形成优质菜油和优质菜饼饲料产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杂交油菜在夏繁条件下生产的种子(简称夏繁种子)和冬繁条件下生产的种子(简称冬繁种子)遗传性状表现和农艺性状特点比较研究的结果,并对夏繁条件下生产大田用杂交油菜种子的可行性做了初步探讨.1 材料与方法以湖南省作物研究所选育的“254A ×Ta069”等12个甘蓝型油莱“三系”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每个试验材料分别在湖南长沙生产冬繁种子,在云南昆明生产夏繁种子,然后在湖南长沙冬播对它们做比较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重复3次.  相似文献   

18.
“Canola”(坎诺拉)是加拿大双低油菜工业上的新名,由加拿大西部油籽加工协会对各种双低油菜(芥酸为5%或低于5%;硫葡糖甙为3毫克/克或低于3毫克/克)的种子、种壳、蛋白质提取  相似文献   

19.
黄虎兰 《作物研究》2004,18(1):22-24
湘杂油5号是湖南省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通过国家审定的"双低"两系杂交油菜品种.为加速其推广应用,开展了与该省主推品种湘杂油2号和湘油15号的性状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熟期早,比湘杂油2号早2 d,比湘油15号早7 d;(2)生长发育进程较快;(3)其产量优势主要表现在单株荚果数多和每荚粒数多.因此,在生产上要在适期范围内促早播,同时还要加强前期肥水管理,为后期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0.
建国以来,我国油菜生产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次大的技术改革,一是五六十年代的品种更新,大力推广甘蓝型高产品种;二是六七十年代栽培技术的改进提高,普及育苗移栽等高产技术;三是七八十年代进行的大规模品质改良,选育和大面积应用单、双低油菜品种。 我国自70年代中期和80年代初引进单、双低油菜品质资源和繁育技术,十多年来,单双低油菜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取得了可喜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