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评价复方阿莫西林乳房注入剂治疗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疗效,在北京某牛场选择25头(48个乳区)临床型乳房炎患牛进行疗效观察。将临床型乳房炎患牛随机分为受试药物组(25个乳区)和对照药物组(23个乳区)。受试药物组患病乳区灌注复方阿莫西林乳房注入剂,对照药物组则灌注速诺LC。采用临床学与细菌学治愈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药效学评价。复方阿莫西林乳房注入剂治疗临床型乳房炎的临床学治愈率为68.0%,细菌学治愈率为83.3%,而速诺LC治疗组分别为69.6%、81.8%,两者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复方阿莫西林乳房注入剂对临床型乳房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奶牛乳房炎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奶牛乳房炎属局部感染,因此应按局部治疗原则进行,如乳房内注入、乳房基底封闭等。患牛若出现全身症状,则需配合全身疗法。还要中西医结合,才能取得好的治疗效果和节省人力、物力。  相似文献   

3.
奶牛乳房炎在养牛业中发病率高,应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已经产生严重的耐药性,治疗效果很差,经济损失严重,为此采用复方环丙沙星乳房内注入液治疗奶牛乳房炎效果良好。临床症状:哈市郊某养牛户的患牛,经过临床检查:乳区严重肿胀,热痛明显乳腺组织局限性硬固、无乳挤出且多量脓汁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奶牛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然而奶牛乳房炎疾病极大地影响了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严重危害奶牛业的发展。2003年上半年,佳木斯市郊区群胜乡兽医站共接受患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病例96例,双城市兴达动物诊所接受患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病例128例,占门诊奶牛病例66.5%和68.8%。经各种治疗方法对比.虽然乳房内注入  相似文献   

5.
碘伏对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房炎是奶牛泌乳期最多发的一种乳房疾病。影响泌乳机能和奶产量,且危害消费者健康。我们经仔细临床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验对15例临床型乳房炎奶牛,应用碘伏(江苏爱特伏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注入患乳房治疗,获良好治疗效果。1诊断1.1临床检查 临床型(急性型)乳房炎表现为:乳房患区红肿、热痛、增大、皮肤紧张,泌乳量显著减少甚至停止。乳汁稀薄甚至如水样,含有絮状物、乳凝块、纤维素块、脓块或血液。患侧乳上淋巴结肿大、热痛。多数病例伴有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反刍无力和减少甚至停止,体温升高可达40℃等全身变化。 …  相似文献   

6.
《中国兽药杂志》2015,49(6):38-44
为研究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对干乳期奶牛乳房炎的预防与治疗效果,试验选择100头临近干乳期的奶牛,随机分成5组进行临床疗效观察,其中I、II、III组分别给予高、中、低剂量的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300、150、75 mg)治疗;IV组给予对照药物氨苄西林钠+氯唑西林钠乳房注入剂4.5 g(氨苄西林0.25 g+氯唑西林0.5 g)/支治疗;V组为空白对照组。间隔3周,各组随机选择10头奶牛以相同剂量追加一次用药。试验结果显示,高、中剂量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治疗干乳期奶牛乳房炎的头、乳区清除率均为75%~100%,头、乳区新增感染率分别为0~16%、0~7%;1次用药和2次用药对治疗奶牛乳房炎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比较后认为,每个乳区单次注入1支(3 g∶150 mg)硫酸头孢喹肟乳房注入剂效果更好,能显著降低乳房内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的细菌感染率(P0.01),并能有效预防和治疗干乳期奶牛乳房炎。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通过对患牛体细胞以及其它临床指标的检测和观察,评估了复合蛋白酶注入剂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按照1支/乳区·次,连续用药3次,每次间隔12 h给药的临床使用方案,推荐剂量组(糜蛋白酶8 mg+胰蛋白酶8 mg组)制剂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有效率达到88.2%,治愈率高达70.6%;对患病乳区病原菌菌株数清除作用减少50%以上;奶牛乳房炎评分均值从5.70提升到7.90;体细胞均值从138.20万个/m L降低到75.40万个/m L。与传统抗生素药物的治疗比较,虽然治疗效果不及有些种类的抗生素的效果,但作为一种全新概念的复合蛋白酶制剂用做奶牛乳房炎的治疗药物,不仅避免了细菌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问题,而且为复合酶制剂的开发和应用于治疗奶牛乳房炎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泌乳期和停乳时常患的一种疾病,临床症状可见乳房轻度发热,乳汁颜色、味道异常,泌乳减少,因疼痛拒绝挤乳,奶牛食欲减退、精神沉郁,严重者丧失泌乳性能。为提升奶牛乳房炎治疗效果,弥补西药抗生素治疗方法存在的种种弊端,本文在对奶牛乳房炎症状表现与致病原因进行分析后,提出了黄芪中药组合方剂治疗奶牛乳房炎的方法,分析其治疗效果,并进一步提出了预防措施,旨在为奶牛乳房炎防治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奶牛乳房炎是一种多发疾病,由于该病不仅能够降低奶牛产奶量和原奶的品质,危害消费者身心健康,同时也影响奶牛的发情和妊娠,并且使重患牛因失去泌乳能力而被淘汰,本病对奶牛饲养业危害严重。目前临床治疗奶牛乳房炎主要是使用药物,但由于奶牛乳房炎是由多种病原菌引起,单纯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佳,同时也存在药物残留对原奶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纳米银乳房注入剂对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进一步评价纳米银乳房注入剂对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包头市2个地区选择临床型乳房炎患牛188头,隐性乳房炎阳性牛294头,对3个批次的药物进行临床药效观察.结果表明,纳米银乳房注入剂不同批次对同一病情的临床型乳房炎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病情的轻重对药物疗效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3批药物对轻度和重度临床型乳房炎的平均治愈率分别为80.2%和71.4%,平均有效率为92.7%和83.1%.对隐性乳房炎相同给药处理后.平均头转阴率为88.1%,平均乳区转阴率为91.2%,表明纳米银乳房注入剂对不同程度的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均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同时,所有应用纳米银乳房注入剂的患牛,均未见全身或局部过敏反应及局部刺激性反应,药物具有较高的安全全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金黄超微透皮软膏对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将30头隐性乳房炎患牛和25头临床型乳房炎患牛分别各自随机分为2组。其中,隐性乳房炎患牛中的15头48个乳区为试验组,另15头42个乳区为对照组;临床型乳房炎患牛中的15头25个乳区为试验组,另10头15个乳区为对照组。试验组奶牛每天涂抹受试金黄超微透皮软膏2次,连用3~5d;对照组不用药。每天采集隐性乳房炎患牛奶样,测定其体细胞数变化情况;每天分别从外观、手感、乳汁性状和CMT4项指标评判其临床型乳房炎的治疗情况。结果显示,隐性乳房炎患牛治疗3d后,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89.58%,而不用药的对照组无1例痊愈;临床型乳房炎患牛连续用药5d,停药1周后观测,试验组80%的乳区4项指标全部达痊愈水平,而对照组均未达痊愈水平。试验结果表明,金黄超微透皮软膏对奶牛隐性和临床型乳房炎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观察中兽药制剂丹参酮乳房注入剂对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试验将甘肃某公司奶牛场的40头乳房炎奶牛随机分为丹参酮乳房注入剂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及双丁对照组,每组10头,每日乳室灌注2次(早晚各1次),连续灌注7 d为一个疗程,进行乳样体细胞数(SCC)计数,并结合临床诊断结果以丹参酮乳房注入剂进行临床治疗。结果表明:奶牛连续灌注丹参酮乳房注入剂1个疗程之后,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乳汁外观正常,产奶量恢复,体细胞数降至正常范围(50万个/m L以下)。说明丹参酮乳房注入剂对奶牛乳房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效果明显优于双丁注射液。  相似文献   

13.
治疗奶牛乳房炎的给药新途径何华沈阳市辽中化工总厂(110200)过去治疗奶牛乳房炎,常用向乳房注入普鲁卡因、青霉素,乳房基部封闭、颈静脉注射大剂量抗生素以及内眼中西药物等方法进行治疗,对一般性乳房炎均有较好效果,但对具有全身症状的急性、最急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氧氟沙星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患部乳区注入药液治疗奶牛浆液性乳房炎128个乳区,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奶牛初乳期的乳房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初乳期即奶牛分娩后7天以内挤奶的时期。此时如果患乳房炎,由于乳房水肿造成乳房毛细血管破裂,血细胞或血蛋白进入乳房,个别奶牛伴有乳房出血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快会使病情恶化,进一步发展为化脓性或坏疽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16.
对徐州地区6个奶牛饲养场,分别筛选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和隐性奶牛乳房炎病例各80例,用4种不同的药物组合分别进行治疗,以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表明:中西结合的混悬制剂复方阿莫西林乳房灌注剂乳管注入效果最佳,其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和隐性奶牛乳房炎的治愈率分别达到45%和60%。同时,对部分奶牛场奶牛进行综合性预防试验,减少了奶牛乳房炎的发病。  相似文献   

17.
中药制剂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应用传统方法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经验的基础上,经改变给药途径和制剂,利用制剂直接注入乳池、乳房涂擦结合生理盐水冲洗乳池、肌肉注射等3种方法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取得了较理想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房炎是在奶牛泌乳期发生的常见病之一,约占产乳牛的20%,如不及时治疗有相当数量会发展为临床型。奶牛患乳房炎,产乳量减少,乳质下降,严重的会造成奶牛的泌乳功能完全丧失,使经济效益受到一定的损失。 1990年至今,笔者对宾州镇的奶牛乳房炎治疗88例,效果较好。现将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1 对奶牛乳房炎的诊治与管理 1.1 对急性奶牛乳房炎的病牛,首先改善饲养管理,相对酌情减少蛋白质饲料给量20~30%,这样使患牛减少泌乳量,便于治疗。 1.2 加强护理,保持畜舍干燥、清洁,特别是身躯的  相似文献   

19.
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高,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隐性乳房炎在奶牛群中更为普遍。乳房炎使治疗费用增高、牛奶产量和质量下降,乳腺组织萎缩、纤维化、泌乳能力丧失,导致奶牛过早淘汰.因乳房炎淘汰奶牛占奶牛总淘汰的9%~10%,更严重者导致奶牛死亡,给奶牛饲养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治疗乳房炎的方法有乳房内注入、肌肉或静脉注射抗生素、静脉注射普鲁卡因液、封闭疗法(常用的有乳房基底封闭、会阴神经封闭、腰间隙乳房神经干封闭)、中药疗法、激光疗法等。大部分治疗方法存在用药量大、费力、疗程长或治愈率低等缺点。阴部外动脉注射法治疗乳房炎由日本兽医师野村武等人于1977年试验成功,该治疗乳房炎方法的应用在中国未见报道。笔者自2005年5月开始至今采用阴部外动脉注射法治疗乳房炎104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将阴部外动脉注射法治疗乳房炎的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研究人员经过多年临床实践证实 ,鱼石脂能在短时间内杀死乳房炎病原体 ,同时加速被损伤的乳腺组织再生 ,用于治疗奶牛乳房炎具有很好的效果。具体治疗方法是 :将鱼石脂用蒸馏水制成1 0 %的溶液 ,然后经乳头管注入患牛乳房内 ,剂量不超过 4 0mL。这种方法非常简便 ,疗效好 ,对奶牛没有任何损害 ,尤其是能完好地保持乳腺的正常功能。鱼石脂可治疗奶牛乳房炎@木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