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牛放线菌病是由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又叫大颌病。牛放线菌引起骨骼的放线菌病,林氏放线菌引起皮肤和软组织器官(如舌、乳腺、肺等)的放线菌病。主要临床症状为下颌出现放线菌肿。本病常见于牛,尤其是幼龄牛最易患此病,呈散发性发生。当将牛放牧于低湿地时,也常有本病发生。本病的病原体、细菌存在于土壤、饮水和饲料中,并寄生于动物的口腔和上呼吸道中。当皮肤、粘膜损伤(如被禾本科植物的芒刺刺伤或划破)  相似文献   

2.
牛的木舌病     
牛的木舌病是由于牛采食被牛放线菌污染的禾本科植物(如稻草),舌面被割伤时病原体侵入感染所致,系心经积热、舌体肿硬的一种实热症。病原体主要经过粘膜和皮肤的擦伤或创伤侵入,当幼牛采食粗糙饲料时最易刺伤或刺破口腔粘膜而感染。该病病程长,治疗和护理不当时,死亡率高。主要  相似文献   

3.
牛放线菌病是牛的一种非接触性增生性传染病。其特征是乳牛的面部颈部、舌及下颌部的组织增生形成特殊的肉芽肿—放线菌肿,常伴有骨质变化,呈骨质疏松性炎症,坏死化脓。各年龄段的牛都可发病。犊牛以面部多发,成年牛多发生在下颌部。吉林省舒兰市环城街道双龙村第六生产队王荣久饲养的牛6岁母牛下颌部肿胀界限明显,坚硬如石,牛头  相似文献   

4.
牛放线菌病是牛的一种慢性化脓性传染病,病原为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杆菌,以病牛的头、颈、上下颌和舌发生放线菌肿为主要病理特征,在牛换牙、口腔黏膜或皮肤发生损伤时最易感染发病。本病初期不易察觉,而在牛咀嚼困难、营养不良后才被发现,常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正>牛传染性放线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是由牛放线菌和伊氏放线菌引起的传染病。以舌肿胀、呼吸困难、腮腺淋巴结和皮下组织呈局限性或弥漫性硬肿病变为特征。舍饲动物换牙季节时,干草创伤口腔粘膜续发感染后易发生此病。一般呈散发性,病程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6.
放线菌病是由牛放线菌等引起的牛、羊、猪、马和其他家畜以及人的一种非接触性慢性化脓性肉芽中性传染病,又称大颌病。以牛最为常见。本病的特征为头、颈、颌下和舌的放线菌肿。牛常发生头骨疏松性骨炎;猪常发生乳房、扁桃体和颚骨的肿胀;马常发生精索的增生肿胀。  相似文献   

7.
牛口腔炎症主要是因为口腔粘膜受硬物或较硬、较尖的饲料刮伤或刺伤,并继发感染细菌或病毒,畜主未能及时的发现并处理伤口而引发的口腔疾病,也可能是某些细菌或病毒直接感染口腔粘膜,使口腔出现炎症等。笔者所在的乡镇属偏远山区,养牛主要用作劳役,牛就是农民的命根子,但多数养殖户对牛都疏于管理,特别是连续的雨天不放牧,给牛投喂晒干了又粗又硬的玉米秆、花生蔸及稻草等,这些饲料根本没有经过任何的加工或处理就直接投喂,极易刺伤或刮伤牛的口腔粘膜,引发感染,出现各种口腔炎症。笔者就曾接诊过一次病例,经过治疗后,病牛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8.
耕牛木舌症     
耕牛木舌症是由于牛采食被牛放线菌污染的植物(如稻草),舌面被割伤时病原体侵入感染所致的一种常见病.该病病程长,治疗和护理不当时,死亡率高.患牛表现为舌体坚硬,肿胀呈圆柱形,舌面布满黄色粟粒状颗粒,鼻镜干燥,不反刍,吞咽困难,不吃草,张口、流涎,颈项竖立,呼吸急促.中西药治疗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9.
一、病因 秋末冬初或春末夏初因运动场泥泞,牛舍潮湿,奶牛蹄部尤其是后肢蹄部长期泡在粪尿中并与水泥床粗糙面摩擦,使角质软化破损,小石子、泥块、草秆等坚硬物刺伤软组织及而修削蹄不当,感染化脓菌所引起。另外饲料营养不全,维生素A、D、微量元素、钙镁、磷等矿物质不足或不平衡,使机体抵抗力下降,蹄质疏松而诱发。本病的发病特征为后蹄多于前蹄,成年牛多于犊牛,潮湿季节多于旱季。  相似文献   

10.
放线菌病是由牛放线菌等引起的牛、羊、猪、马和其他家畜以及人的一种非接触性慢性化脓性肉芽中性传染病,又称大颌病.以牛最为常见.本病的特征为头、颈、颌下和舌的放线菌肿.牛常发生头骨疏松性骨炎;猪常发生乳房、扁桃体和颚骨的肿胀;马常发生精索的增生肿胀.2008年5月笔者诊治2例牛放线菌的病例,经采取综合措施,治愈,无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正>牛口炎是指牛的口腔粘膜以及深层组织发生的炎症,是养殖牛过程中一种常见的疾病。1牛口炎的发病原因1.1机械性损伤牛采食了带刺或过于粗糙的饲草,或者所食入饲料内不清洁、包含有尖锐异物,或者动物牙齿磨面不整齐等多种原因,常导致牛只口腔黏膜出现刺伤问题,因细菌感染而造成口炎。  相似文献   

12.
<正>放线菌是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因在固体培养基上呈辐射状生长而得名。大多数有发达的分枝菌丝。放线菌病是由多种放线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以形成特异性的肉芽肿和慢性化灶为特征,以牛最多发,羊、猪、马和人也可感染发病。本病分布很广,世界各地均有发生。1病原分析放线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主要以孢子或菌丝状态存在于土壤、空气和水中,尤其是含水量低、有机物丰富、  相似文献   

13.
羊放线菌病是由林氏放线菌或牛放线菌引起的羊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引起羊皮肤出现脓肿和破溃等症状,严重影响羊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性能。本文针对羊放线菌病的流行病学、病原、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等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旨在为广大羊养殖场提供一些诊断思路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牛放线菌病又称大颌病,发病率日益增多,迄今仍没有理想的治疗措施。我们试用砒霜配合相应疗法治疗此病,取得了满意效果。一、临床表现患牛上、下颌骨肿大,肿胀明显,大如人头,小至鸡蛋;触诊患部柔软或坚硬,或已化脓破溃形成瘘管;初期疼痛,后期无痛;呼吸、吞咽、咀嚼障碍;体温稍高或正常,局部皮温升高。二、治疗方法及结果1.药物组成:砒霜、淀粉、滑石粉、熟  相似文献   

15.
放线菌病是牛的一种慢性化脓性传染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高,尤其对奶牛业威胁越来越大。传统的治疗是用青霉素、链霉素和碘化钾等药物消除病因,这些药物或药效单纯,或有副作用,影响奶产品的质量。双氧水具有迅速杀菌、刺激循环、排除污物等标本兼治的功效。我用该药物治疗牛放线菌病15例,治愈率达100%。  相似文献   

16.
<正>牛结节性皮肤病,是由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局限性坚硬皮肤结节为特征的传染病,又称牛疙瘩皮肤病或牛结疹。该病属于外来疫病,不属于人兽共患病。一、病原特性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具有热敏感、耐低温、耐酸性等特点。对热敏感,在55℃条件下2小时或65℃条件下30分钟便可灭活。对低温不敏感,常温状态下,  相似文献   

17.
食道阻塞是牛食道被饲草、饲料或异物堵塞导致的急性病症。多因吞食大块、坚硬饲料及其异物造成。  相似文献   

18.
<正>放线菌病是家畜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以局部发生硬肿为临床特征,病原为牛放线菌和林氏放线杆菌,前者主要侵害骨组织,后者常侵害软组织,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  相似文献   

19.
在日常诊疗中经常遇见各种患放线菌病(群众称其为"老鼠疮")。本文从病原、症状、防治及治疗方面对"牛放线菌病"分析,对于"牛放线菌病"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2.4由真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真菌是一种比细菌更进化了的微生物,能用抗真菌药物控制,该病是人与家畜接触相互传染,一旦感染这类疾病,根治较为困难。如皮肤真菌病(癣)是人、畜、禽共患的皮肤传染病。人感染后呈圆形或不正形的脱毛,渗出和痂壳,有的发生丘疹、水泡和表皮糜烂。放线菌病为牛、马、猪和人的一种多菌性慢性传染病,人患病后呈现头、颈、颌下和舌的放线菌肿。另外,还有曲霉病、隐球菌病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