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雨淋和草条厚度对收获调制期间天然牧草干草干燥特性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雨淋和未雨淋的天然牧草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分别对其进行10 cm,15 cm和20 cm草条厚度调制,并对天然牧草干草干燥特性和营养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雨淋后的天然牧草达到安全含水量的干燥时间较未雨淋的延长24 h;雨淋后的天然牧草干草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含量、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含量显著升高(P<0.05)、干物质(Dry matter,DM)含量、粗蛋白(Crude protein,CP)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Relative feeding value,RFV)显著降低(P<0.05),粗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15 cm草条厚度调制的天然牧草干草CP含量和RFV显著高于10 cm和20 cm(P<0.05);雨淋和草条厚度的交互作用对天然牧草干草品质无显著影响。总之,雨淋处理延长了天然牧草干草调制达到安全含水量的干燥时间,降低了天然牧草干草的营养品质,天然牧草干草调制的草条厚度应控制在15 cm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苜蓿干草发霉的问题,以翻晒后的苜蓿干草为材料,添加不同用量的脱氢乙酸钠(0、0.05%、0.10%、0.15%,以苜蓿干草重量为基础),晾晒至20%含水量后打捆贮藏,于贮藏0、20、30、40、50、60 d取样测定其营养品质和霉菌数量。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苜蓿干草粗蛋白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粗脂肪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呈逐渐降低趋势,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呈逐渐增加趋势;与不添加对照组相比,脱氢乙酸钠添加处理能显著提高贮藏30、50、60 d苜蓿干草的粗蛋白质含量以及贮藏60 d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P<0.05);显著降低贮藏30、50、60 d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苜蓿草捆中霉菌的数量在贮藏20 d时达到最高,然后逐渐下降,但60 d时仍然显著高于贮藏0 d(P<0.05);脱氢乙酸钠处理显著降低贮藏0~50 d的霉菌数量(P<0.05)。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表明,添加0.10%脱氢乙酸钠对苜蓿干草的防霉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模拟真实环境来研究不同含水量苜蓿(Medicago sativa)草捆的霉变规律及其对苜蓿草捆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苜蓿草捆含水量设3个梯度,分别为15%,25%和35%,每个梯度设3个重复,放置在一个密闭的房间,贮藏温度为25℃,贮藏时间为16d,隔天(即1,3,5,7,9,11,13,15d)采样。结果表明:含水量越高,贮藏时间越长,苜蓿草捆中霉菌数量增加越快,但都是在第9d达到最高,随后都急剧下降。苜蓿草捆中粗蛋白质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先上升后又略微下降(P<0.05);水分含量越高粗蛋白含量越高(P<0.05);苜蓿草捆中粗脂肪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都有降低的趋势(P<0.05)。因此,苜蓿草捆水分含量应控制在15%以下,草捆霉变后粗蛋白质的含量增加,粗脂肪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4.
复合型天然防霉剂对苜蓿干草贮藏期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苜蓿(Medicago sativa)干草捆贮藏的最佳方式,以氧化钙(CaO)、陈皮、沸石粉为原料配制复合型天然防霉剂,并以草原2号苜蓿为材料,对复合型天然防霉剂在苜蓿干草贮藏期营养价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贮藏过程中,FR处理(压扁结合喷施2.%碳酸钾进行田间晒制,干草含水量为28%~30%,添加复合型天然防霉剂)较其他各处理其营养成分含量损失较少,粗蛋白(Crude protein,CP)含量由打捆初期的19.21%降至18.17%,整个贮藏过程中CP含量仅下降了 1.04%,较其他各处理CP损失最少;中性洗涤纤维(Nutral deter-gent fibre,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re,ADF)在贮藏后含量为1.13%,39.4%,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粗脂肪(Ether extract,EE)、粗纤维(Curde fiber,CF)在贮藏过程中变化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5.
试验以紫花苜蓿为原料,分别用添加量为2%、3%、4%的天然矿物质防霉剂氧化钙(CaO)对高水分苜蓿干草捆(20%~25%)进行处理,于贮藏12个月后取样,采用对比分析法,通过物理性状、营养成分及24h干物质降解率等指标,研究不同添加量CaO对苜蓿干草捆营养物质保存和消化情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CaO添加量为4%时,营养损失最小;CaO添加量为3%时,消化率最高;二者之间的这两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种处理都有效保存了苜蓿干草捆的营养物质,起到了良好的防霉效果,但考虑到防霉剂的成本,经综合评定,认为添加3%CaO为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6.
Aihad.  G 《饲料广角》1994,(4):4-7
由于潮湿气候引起发热、霉菌生长和草叶损失,影响苜蓿干草的适当贮藏并降低营养价值。相反,在炎热、干燥气候下收割和贮藏的干草常常使叶破碎。VonBergen估计,在割晒和搂集操作时,干草湿度低于20%时,苜蓿叶损失达20%。Rotz等报道,在25~30%的湿度下打捆干草,干物质损失(一般高于20%)和质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研究探讨西北地区苜蓿(Medicago)草捆安全贮藏技术,为我国优质苜蓿干草的生产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针对影响苜蓿草捆营养品质的3个因素含水量、密度和干燥剂添加量设计正交试验,分析不同处理的营养成分,比较处理间总可消化营养物质(TDN)的含量。结果表明:打捆含水量和CaO添加量对贮藏后苜蓿草捆的TDN含量影响较大,打捆密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在苜蓿含水量为28%~30%时打成100kg·m-3的草捆,并添加2%CaO可有效减少霉变损失,草捆营养保存较好。  相似文献   

8.
刈割时间(Cutting time CT)和晾晒时间(Drying time DT)是影响干草品质的主要因素,收获期的研究已经取得长足进展,刈割时间和晾晒时间对天然牧草干草品质的影响还是空白,研究刈割时间和晾晒时间对天然牧草干草品质的影响,确定适宜刈割时间和晾晒时间对保存干草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在不同刈割时间(08:00h,12:00h,16:00h)对天然草地牧草进行刈割,刈割后在不同晾晒时间点(0h、2h、4h、6h、8h、10h、12h、24h、26h、28h、30h、36h、48h、72h)取样,进行常规营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08:00h、12:00h、16:00h刈割天然草地牧草晾晒72h后均达到安全含水量,可以打捆贮藏,刈割时间和晾晒时间的交互作用对天然牧草干草DM含量和CP含量影响差异显著(P<0.05),对天然牧草干草ADF含量、NDF含量、Ash含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同一天内,刈割越晚返潮作用越明显,营养物质流失越严重,应尽早刈割。由于光照作用,晾晒时间越长,营养流失越严重,达到安全含水量应尽快打捆,保障干草品质。刈割时间和晾晒时间的交互作用对天然牧草干草CP含量有显著影响,表明干草品质受刈割时间和晾晒时间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确定锡林浩特市天然大针茅草原最适收获期,获取质量兼优的天然牧草,采用样方法对大针茅(Stipa grandis)不同生育期产草量及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混合牧草成熟期干草产量最高,孕穗期粗蛋白质含量和相对饲用价值最高。综合考虑干草产量、营养物质含量及相对饲用价值变化动态,天然大针茅草原的最佳收获期为抽穗-开花期。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不同含水量苜蓿干草捆在贮藏初期所含真菌的种类,对其进行初步的鉴定、比较,试验对初花期刈割的苜蓿进行田间适度晾晒后调制成两种不同含水量苜蓿草捆,打捆时水分含量分别为35.03%(高水分)、17.43%(低水分),于干草打捆后10天取草捆内草样制成菌液并培养、纯化,鉴定其内真菌种类。结果表明:含水量为17.43%的紫花苜蓿干草捆内共检测出4属10种真菌,含水量为35.03%的紫花苜蓿干草捆内共检测出5属24种真菌,高水分干草捆内真菌种类及各菌种数量均明显多于低水分干草捆。两类草捆中所含相同菌种共8种,其中青霉属3种、曲霉属2种、镰孢霉属2种、根霉属1种。说明在苜蓿干草贮藏期间青霉属、曲霉属和镰孢霉属为草捆内主要优势菌属,高水分打捆更有利于各种真菌微生物繁殖、活动。  相似文献   

11.
半干牧草青贮是指将新鲜牧草或饲料作物,经田间刈割后就地风干,使其水分含量降至40%~60%时,进行青贮加工。它兼有干草和常规青贮料的优点,是一种多汁、耐贮藏,可供草食家畜全年使用的饲料。这种方式青贮,总营养损失比调制干草和一般青贮饲料都少,只有10~15%,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损失更少,甚至可以全部保存下来。所含干物质比一般青贮料多1倍以上。用同样的原料调制成半干牧草青贮饲料比调制干草  相似文献   

12.
不同处理苜蓿草捆贮藏期内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国家牧草体系宁夏综合试验站试验地所种植的第二茬紫花苜蓿(金皇后)为试验材料,在其初花期刈割,并按照不同含水量、不同密度、不同CaO添加量进行打捆,贮藏360 d,定期取样.对不同处理草捆各贮藏期的样品进行霉菌数量和降解率测定,从而确定最适含水量、打捆密度、CaO添加量,为苜蓿草捆安全贮藏提供可靠的试验依据.通过试验数据分析得知,处理5(含水量为20%,打捆密度为150 kg/m3,CaO添加量为2%)贮藏期内霉菌数量最少,消化特性最好.  相似文献   

13.
紫色达利菊是自然生长在草原上的一种重要豆科牧草,与苜蓿具有相似的饲喂价值。高水分打捆有益于缩短牧草的田间养护期,降低损失风险,但因水分高、易发霉而不易贮藏,从而影响牧草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本试验研究了丙酸对高水分紫色达利菊干草贮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水分打捆(28%)与低水分打捆(17%)的紫色达利菊干草具有相似的化学组分,但高水分打捆不利于干草的贮藏。添加一定浓度的缓冲丙酸降低了(P<0.05)高水分打捆干草贮藏后期的温度、pH及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减少了细菌总数及霉菌和酵母菌的数量,增加了干草粗蛋白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综上所述,添加丙酸有利于提高高水分紫色达利菊干草的营养价值、饲用安全性和贮藏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苜蓿干草捆的品质,以草原2号苜蓿为试验材料,通过复合型天然防霉剂配比组合筛选试验,对其粗蛋白质含量、总可消化养分、霉菌数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表明:复合型天然防霉剂各成分的最适添加水平为氧化钙1%、陈皮0.3%、沸石粉2%。复合型天然防霉剂能够有效保存苜蓿干草营养成分(干草捆的粗蛋白质含量达17.09%,总可消化养分为58.21),防霉效果显著(霉菌数量为5.74×103个/g),且成本明显低于市场现行销售的单一型防霉剂。  相似文献   

15.
干草是草食家畜舍饲期和冬春枯草期的主要饲料之一,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晒制和贮藏大量品质优良的干草,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天然牧草、人工种植牧草和农作物秸秆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和营养损失,以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紫色达利菊是自然生长在草原上的一种重要豆科牧草,与苜蓿具有相似的饲喂价值。高水分打捆有益于缩短牧草的田间养护期,降低损失风险,但因水分高、易发霉而不易贮藏,从而影响牧草的营养价值和安全性。本试验研究了丙酸对高水分紫色达利菊干草贮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水分打捆(28%)与低水分打捆(17%)的紫色达利菊干草具有相似的化学组分,但高水分打捆不利于干草的贮藏。添加一定浓度的缓冲丙酸降低了(P0.05)高水分打捆干草贮藏后期的温度、pH及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减少了细菌总数及霉菌和酵母菌的数量,增加了干草粗蛋白和水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综上所述,添加丙酸有利于提高高水分紫色达利菊干草的营养价值、饲用安全性和贮藏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燕麦+箭舌豌豆混播草营养成份损失较少,且保持新鲜牧草的优良品质,对燕麦+箭舌豌豆混播草进行捆裹青贮试验。试验表明:捆裹青贮的方法优于传统的调制青干草的方法,燕麦+箭舌豌豆捆裹青贮后其蛋白质含量比传统方法调制的青干草要高。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大圆捆干草的热害,本文通过设制两个含水量(37%和24%)水平的大圆捆干草,分别设三个重复,将含水量为37%的草捆,中心部位温度高达56℃定为高温区,周围定为中温区。含水量为24%的草捆温度可达31℃,定为低温区,来探讨产热与干草化学成分和反刍动物利用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ADIN/T—N和NDIN/T—N值依低、中,高温区而依次增高,NDF和ADF含量依中、低、高温区而依次降低;粗蛋白可消化率在中、高温区比低温区还低,相反ADF和NDF的可消化率高;当给羊饲喂高温区干草时,粪氮量变大,尿氮排泄变少,然而保留氮在三个温区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干草是草食家畜舍饲期和冬春枯草期的主要饲料之一,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晒制和贮藏大量品质优良的干草,才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天然牧草、人工种植牧草和农作物秸秆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和营养损失,以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苜蓿干草捆贮藏过程中营养物质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对含水量为15%、打捆密度为150kg/m3的苜蓿草捆在不同贮藏时间(1、10、30、90、180、360d)营养物质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RFV)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整个贮藏过程中,苜蓿干草的粗蛋白(CP)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与贮藏1d时相比,不同贮藏时间段苜蓿干草的CP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从CP含量角度评价,苜蓿干草等级由1级下降到2级。苜蓿干草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贮藏360d时的NDF含量显著高于贮藏时间在90d之内的NDF含量(P<0.05);从NDF含量角度评价,苜蓿干草等级由2级下降到3级。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也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贮藏10d之后ADF含量开始显著增加(P<0.05);从ADF含量角度评价,苜蓿干草等级由1级下降到4级。贮藏时间在30d以上的苜蓿干草DMI值显著低于贮藏时间在30d之内的DMI值(P<0.05);从DMI值角度评价,苜蓿干草等级由1级下降到3级。贮藏时间在90d以上的苜蓿干草DDM值显著低于贮藏时间在90d之内的DDM值(P<0.05);从DDM值角度评价,苜蓿干草等级由1级下降到4级。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苜蓿干草的RFV值显著降低(P<0.05),且在贮藏180~360d的时间段内,RFV值下降幅度较大;从RFV值角度评价,苜蓿干草等级由2级下降到3级。综合比较,苜蓿干草在贮藏180d之后营养价值大幅度下降,因此,在贮藏180d之内出售或者饲喂家畜比较适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