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国黄牛毛色的演变及其遗传(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论述了中国黄牛毛毛色的演变及共在黄牛分类中的应用现状,根据中国现代黄牛毛色的分布特征,确定其毛色遗传主要受11个遗传位点制约,并运用现代群体遗传学的既有成果对中国8个黄牛群体毛色位点的基因和基因型频率进行了估测,结果表明,中国黄牛毛色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和层次性,是进行中国黄牛品种分类和遗传资源检测的主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黄牛毛色的演变及其遗传(下)耿社民,常洪(陕西杨陵西北农业大学,陕西杨陵,712100)4中国黄牛毛色遗传位点的确立关于牛毛色遗传的研究,国外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Ibsen.H.L.(1933)[16];Briquet·R·J和Lush·J·L(...  相似文献   

3.
采用中心产区系统随机整群抽样法,在安康地区平利县以3个系统、8个群体调查了124头平利牛的毛色分布特征,计算了毛色表现型的8个基因位点的基因型频率,以此作为遗传标记,描述了平利牛的品种特征。结果表明,平利牛毛色以黄色为主,少量黑色,并兼有各种异型毛色,属于我国北方黄牛向南方黄牛分布的过渡型黄牛类群,亦是我国山区黄牛品种资源中的一种典型黄牛群体。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群体遗传学角度对西镇牛的毛色进行了系统分析,确定其毛色遗传由8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支配,毛色以红黄为主,混有晕毛、有色皮斑、胁及四肢内淡化、黑色背线及黑缟纹等杂色,黑色及白斑在群体中分布频率极低。估测的各位点基因型频率误差小、可靠性高,其毛色分布规律可以做为西镇牛品种特征的遗传标记。同时确认西镇牛毛色形成与中原黄牛和南方黄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兔的毛色遗传与家兔育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兔的毛色是一种重要的遗传标记,长期以来人们对兔毛色遗传的研究非常重视,通过多种杂交试验,揭示了决定家兔毛色遗传的一些基因座位及其遗传规律,并在家兔的育种和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随机抽取陕西甘泉县148头黄牛进行毛色分析,结果表明:其毛色遗传受9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支配,基本毛色以黄色为主,红色和草白色次之,黑色、沙毛、黑背线及眼圈浅色在群体中以极低的频率出现。确认该地域黄牛在毛色上具有蒙古牛和秦川牛的一些共同特征。  相似文献   

7.
为了将毛色遗传标记作为湘西黄牛杂交组合选择、纯种鉴别、保种选育的科学理论依据,应用PCR-RFLP技术,研究了湘西黄牛黑素皮质素受体1(Melanocortin 1 Receptor,MC1R)基因对其黑毛色和红毛色表型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湘西黄牛中MC1R基因有三个等位基因 (ED 、E+、e );隐性的e基因在310处缺失一个碱基G 造成移码突变,在468处提前终止翻译,翻译出一个缩短了的失去功能的MC1R蛋白,表现或强或弱的红毛色;E+所对应的是野生型毛色,如黄色、灰色等;湘西黄牛中黄色个体优势等位基因为E,而红色个体优势等位基因为e,e相对E是隐性基因,只有在e等位基因纯合状态下,才表现为红色毛色; E+/e也表现为红色,可能湘西黄牛红色和黄色表型除了有MC1R基因控制外,还有其它基因参与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牛遗传标记的研究概况(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军  王惠生 《中国牛业科学》1995,21(2):34-35,55
黄牛遗传标记的研究概况(上)罗军,王惠生(陕西杨陵西北农业大学畜牧系,陕西杨陵,712100)1前言黄牛是某一特殊环境或地域范围内所固有的、经长期以役用为主的家牛群体,是家畜遗传资源宝库的组成部分。现存的各个黄牛群体均具有鲜明的特征,不存在遗传缺陷,...  相似文献   

9.
豫医无毛小鼠遗传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时遗传规律、G带核型、13个生化标记位点及毛色基因等的测定,观察了豫医无毛小鼠的遗传特性。结果:该突变小鼠遗传性状符合孟德尔定律,且无性别差异;G显带核型分析发现,大带带型与正常昆明小鼠基本相同;生化标记位点纯合;毛色基因型为AABBccDD。结论:该突变无毛小钉是常染色体上单一隐性基因突变所致,毛色基因纯合,遗传纯度达近交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黄牛遗传标记研究概况(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牛遗传标记研究概况(下)罗军,王惠生(西北农业大学,陕西杨陵,712100)6其它遗传标记除上述几类主要遗传标记之外,在研究的同时也发现了其它组织或体波的遗传多态性,如乳汁、唾液、血小板、肌肉中的蛋白质和酶类的变异体.6.1乳汁生不中的蛋白质主要包...  相似文献   

11.
张建  陈伟  王慧  曾勇庆 《猪业科学》2013,(1):100-103
毛色是家猪重要的品种特征之一,是一种易观察的表型遗传标记,在育种实践中可用于分析品种的纯度、亲缘关系和确定杂交组合类型等,因而,毛色遗传机制的研究倍受育种学家的关注。本文综述了猪毛色类型、形成与遗传机制及其毛色相关基因的近期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黄牛遗传标记研究概况(中)罗军,王惠生(西北农业大学陕西杨陵712100)3血清遗传标记同红细胞抗原一样,血清中的大多数成份均具有遗传多态性,这些遗传标记在实际工作中可用于亲子鉴定,自由马丁判定和被测家畜个体的标识以及家畜经济性状的间接选择等方面.3...  相似文献   

13.
二、毛色在级进杂交过程中的变化 IBSEN,H.L.(1933)和LUSH,J.L.(1947)等对家牛的毛色遗传作过系统的研究。在黑白花牛与黄牛的杂交中,各世代牛群毛色的变化,主要涉及B、D、S与In四个基因位点。但由于当前在级进杂交过程中  相似文献   

14.
分子标记技术的开发利用在家畜育种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南阳黄牛是中国地方良种黄牛之一.近些年来,已在DNA水平上对南阳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涉及到南阳牛的分子群体遗传特征及起源进化、经济性状分子遗传标记及相关功能基因多态性研究等.本文对南阳牛分子标记研究方面的成就作了综述,以便促进南阳牛的保护、利用和发展.使传统育种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推动了南阳牛的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5.
哺乳动物毛色形成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毛色是一种可利用的遗传标记,在确定杂交组合和品种纯度以及评价产品质量等方面有一定的用途,哺乳动物毛色是由黑色素细胞产生的真黑素和棕黑素之间的转换而形成的,控制哺乳动物毛色色素的基因很多,目前对哺乳动物毛色色素遗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人、鼠和猪.文章主要对哺乳动物黑色素和毛色的形成及其几个重要的遗传基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家养水貂毛色遗传研究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貂毛色表型主要由存在于染色体上的遗传基因决定,探究调控水貂毛色相关基因的突变特性,对丰富水貂毛色遗传学研究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其它哺乳动物一样,水貂毛色类型也主要与皮肤中的黑色素种类、数量、合成及分布比例相关,许多基因对黑色素的产生和分布起主要调控作用,这些基因主要包括MLPH、TYR和MC1R,另外,Agouti基因在水貂毛色形成过程中也具有重要作用。文中综述了水貂染色体、我国家养水貂主要毛色遗传基因型与毛色类型及目前毛色分子遗传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一步提出了从细胞学、分子标记水平解析水貂毛色遗传规律的研究思路,为今后彩色水貂育种工作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Y-SNP分子标记方法研究湘西黄牛的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结构及父系起源。[方法]采用PCR扩增、测序与生物信息学方法,对24头湘西黄牛的2个Y-SNPs(UTY-19和ZFY-10)标记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湘西黄牛有Y1和Y3两种单倍型组,频率分别为12.5%和87.5%,表明湘西黄牛可能有普通牛和瘤牛2个父系起源。湘西黄牛的Y-SNP遗传多样度为0.2283±0.0978,表明湘西黄牛具有较低的父系遗传多样性,品种纯度较高。[结论]湘西黄牛的父系起源为瘤牛Y3单倍型组,其Y1单倍型组为国外肉牛杂交所致。  相似文献   

18.
临夏黄牛某些种质特征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中心产区系统随机整群抽样法,对监夏黄牛两个系统五个群体共181头牛进行了遗传检测,描述了临床夏黄牛的体型外貌特征,体尺特以及毛色特征等,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沪法对血红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后转铁蛋白-1,碱性磷酶等个血液蛋白多态位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验证TYRP1基因的错义突变(g.1300C>T)与中国黄牛毛色性状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测序及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991头中国黄牛、48头安格斯牛、104头婆罗门牛的TYRP1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通过对中国黄牛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分析,发现此变异与中国黄牛棕色毛色性状不相关。[结论]TYRP1基因的错义突变(g.1300C>T)与中国黄牛棕色表型不相关。该位点可能在一些品种中受到了选择,中国黄牛的棕色表型可能受其他基因调控。  相似文献   

20.
毛色作为品种的外貌特征,是区别于其他品种的标志。比较物种间和品种间的毛色特征,可为研究物种的起源、品种的形成与划分提供有意义的启示和依据。本文报导海南黄牛毛色特征的调查结果,并对海南黄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