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试验用安格斯牛和西门塔尔牛与永登本地牛进行杂交,通过分析比较杂交后代的生长发育情况,探索适宜永登本地饲养的肉牛杂交生产组合。推广利用优势杂交组合,开展舍饲集约化育肥养殖,提高广大肉牛养殖户的养殖效益,促进本地畜牧养殖业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引进国外良种肉牛品种改良本地黄牛 ,经过多年的晋进杂交改良 ,其杂交后代的生产性能有下降趋势。因此 ,利用三元杂交的生产方式 ,探讨肉牛的三元杂交改良效果 ,筛选出生长快、肉质好、经济效益高的优良杂交组合 ,指导肉牛业生产 ,具有很大意义。本文就山东省 3个肉牛三元杂交组合 6~18月龄的生产性能进行了研究 ,现将初步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动物挑选健康无病 ,膘情中等 ,年龄和体重相近的西门塔尔×利木赞×本地牛 (西利本 ) ,夏洛来×利木赞×本地牛 (夏利本 ) ,利木赞×西门塔尔×本地牛 (利西本 ) ,利木赞×…  相似文献   

3.
<正> 我国肉牛生产主要是通过引进优良肉用品种(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利木赞牛等)来改良提高本地黄牛的肉用生产性能。肉牛杂交生产的主体是利用杂交公犊,在杂交利用上要求以杂交犊牛快速生长为主来选择父本,同时考虑能提高本地母牛的泌乳能力和带犊能力。因此在第一轮杂交中应尽可能用泌乳性能好的肉用品种作父本,在第二轮杂交中根据市场对牛肉胴体的需求再选择不同的肉牛品种作父本。  相似文献   

4.
我国肉牛生产主要是通过引进优良肉用品种(西门塔尔牛、夏洛莱牛、利木赞牛等)来改良提高本地黄牛的肉用生产性能.肉牛杂交生产的主体是利用杂交公犊,在杂交利用上要求以杂交犊牛快速生长为主来选择父本,同时考虑能提高本地母牛的泌乳能力和带犊能力.因此在第一轮杂交中应尽可能用泌乳性能好的肉用品种作父本,在第二轮杂交中根据市场对牛肉胴体的需求再选择不同的肉牛品种作父本.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适合我县的杂交肉牛组合,以西门塔尔牛、安格斯牛、利木赞牛作为父本、威宁牛为母本进行杂交肉牛生产。结果表明,3种杂交肉牛均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而且外貌都显示出终端父本的特征,与本地牛相比都更加接近肉牛体型,后躯、背腰等部位均得到了明显改善,以西门塔尔牛为父本的杂交牛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对短本、西本杂一、二、三代及本地黄牛5个组合的肉牛冻精改良杂交后代进行测定,并比较了犊牛培育试验的效果。数据表明:肉牛冻精改良杂交组合后代的生产性能均显著高于本地牛,同一杂交组合,杂交代数越高,其生产性能越优秀。结果表明:肉牛冻精改良杂交技术,特别是多元杂交和级进杂交改良技术的推广运用,在肉牛生产中具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善本地黄牛的品质,提高其生产性能,加速肉牛的商品化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广东海南农垦所属各农场从1974年开始,由国外引进的夏洛来、西门塔尔、海福特、安格斯、利木赞、古巴、沙希沃等世界著名的肉用和乳肉兼用品种牛的精液,用常温和冷冻相结合,对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已生下一、二代杂交牛2万多头。这些杂交牛虽然比本地牛显示了杂交优势,但近年来由于饲草供应不足,加上管养水平低,杂交优势没有充分发挥;至于本地黄牛,产肉率就更低。为了提高杂交牛和本地黄牛的产  相似文献   

8.
随着养牛业的迅猛发展和黄牛杂交改良工作的不断深入,我省杂交肉牛的数量日益增加,大型的肉牛育肥场也应运而生。它们大多数采取购进架子牛进行短期育肥、适时出栏的生产经营方式,来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1架子牛的选择和收购架子牛必须是来自非疫区,并且经过产地县级以上动物防疫检疫部门的检疫,确认进行过预防接种的健康牛只方能选择和收购。1.1品种要选择杂交品种牛作为架子牛。即选择夏洛来、西门塔尔、利木赞、皮埃蒙特等良种肉牛与本地优良品种牛杂交改良的后代。由于杂交优势,杂交牛与本地牛比较,一般都表现为生活力旺盛,抗病…  相似文献   

9.
昭乌达肉牛新品种育种是选择内蒙古赤峰本地蒙古牛与西门塔尔牛的杂交一代,组建育种核心群,进一步进行级进杂交,通过3代以上杂种肉牛的整群选育,横交固定,培育出的新品种。为了比较昭乌达肉牛与本地蒙古牛的生产性能,抽测了赤峰市辖区内40头本地蒙古牛、105头昭乌达肉牛在育种中不同代数西蒙杂交牛的初生、6月龄和18月龄的体重和体尺指标,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各阶段杂交牛与本地蒙古牛相比,其改良后代的体重、日增重和体尺均有提高,其中F3代各项指标均极显著(P0.01)高于本地蒙古牛。并且各生长阶段的体重、日增重和体尺等指标随着杂种后代代数的增加而增加,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用6月龄贵州本地黄牛与杂交肉牛(安本杂牛、西本杂牛、利本杂牛、秦本杂牛)35头进行饲养观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贵州本地黄牛与贵州杂交肉牛在体增重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各杂交品种间体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安本杂交牛价肉比低于西本杂交牛、利本杂交牛、秦本杂交牛、贵州牛,具有极显著的差异性(P0.01)。  相似文献   

11.
1存在问题 一是许多地方牛改年年搞,杂交牛难看到。人们的思想观念亟待改变,如不少人认为杂交牛呆笨,耕田不如本地牛,采食量又大,感到饲养杂交牛不合算等。二是兴办的肉牛育肥场未发挥好的示范作用。不少肉牛育肥场舍不得投入,科学饲养水平低,肉牛长得慢,效益低下,有的甚至亏本倒闭。三是配种受胎率仍较低。全区受胎率平均低于60%,农户牵牛次数多就有埋怨情绪,冷配积极性不高。四是肉牛及其产品的销售渠道不畅。全区肉牛产业化格局未形成,农户养了牛不知往哪儿卖。五是此项工作上热下不热。省市区对牛改和肉牛生产抓得紧,…  相似文献   

12.
(一)选用良种或杂交牛养肉牛的目的是为了增产增效.而好的品种是增产增效的决定因素.推荐引进生产速度快、饲料报酬高、肉质好的国外优良品种.如皮埃蒙特牛、德国黄牛、利木赞牛、短角牛及夏洛莱牛,山区可引进安格斯牛.这些外来品种既可用来直接饲养,其公牛又可用于与本地母牛进行杂交改良,获取优良的杂交后代进行育肥,在短期内可生产大量优质肉牛.利用杂交后代育肥,既综合了父母代的优势,又适应当地气候环境.且温驯易于管理,生长速度、产肉量高出本地牛31%和42%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充分挖掘湘西黄牛及其杂交肉牛的产肉性能,探索出一条适合湘西州农村杂交肉牛育肥的最佳途径,分别用湘西黄牛(本地牛)及其与西门塔尔、安格斯杂交肉牛(西本杂交牛、安本杂交牛)进行放牧补饲育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每年8~10月份,西本杂交牛采用放牧补饲的育肥方法,可取得明显的育肥效果。  相似文献   

14.
肉牛业是我国畜牧业中新兴起的部门。利用肉牛品种改良本地蒙古牛,是促进养牛科技进步,实现效益型畜牧业的重要技术措施。本文介绍了锡盟地区肉牛杂交改良本地牛的进展、成就及存在问题,并建议在培育内蒙古肉牛新品种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
为充分利用农区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大力发展肉牛生产,不断提高肉牛生产技术水平,如何科学地对肉牛日粮中的粗料部分进行深加工以提高其适口性和营养价值,合理地调配肉牛精料配方以提高其全价性,加快肉牛增重速度,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是肉牛生产经营成功的关键。为测定饲料不同的加工和配制对肉牛增重的效果,1992年4月15日至6月30日在藁城市扬马村肉牛肥育场进行了肉牛肥育效果对比试验。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牛选择:从本地选购未去势体重在350—400公斤的黑杂公牛、西门塔尔与本地杂交牛60头架子牛(其中黑杂牛45…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现代化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全国各地广泛开展肉牛杂交改良工作,肉牛生产也逐渐成为畜业生产中重要的组成部份。近年来,我省引用外来品种杂交改良本地牛,已获得几十万头的杂种后代。这些杂种牛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都比同令本地牛长的快、出肉多、饲料报酬高。但在贫乏的饲养条件下,其生长发育速度,适应性能和饲料报酬反不如同令本地牛。这样发肤下去既影响牛群质量的提高,又使养牛无利可得。那么采取何种培育方法才能达到降低饲成本、增加产品利润,这是生产单位和科研部门共同关注的问题和寻求的目的。为探讨不同饲养条件对杂种牛、生长发育、饲料报酬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我们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选用12月龄贵州本地黄牛与杂交肉牛(西本杂牛、奶西杂牛)30头进行饲养观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贵州本地黄牛与杂交肉牛在体增重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各杂交品种间体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西本杂交牛价肉比低于贵州牛,具有极显著的差异性(P0.01)。  相似文献   

18.
互助县利用良种肉牛细管冻精与本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引进大型肉牛品种皮埃蒙特牛改良本地黄牛尚属首次,为了探讨皮埃蒙特牛与本地黄牛的杂交效果,互助县自2002年起引进该品种牛细管冻精,利用人工授精技术在互助县双树乡、威远镇、台子乡、五峰乡进  相似文献   

19.
几年来我省用进口肉用牛的冷冻精液改良本地黄牛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杂种肉牛的生长发育及肉用性能远比本地牛为好,充分显示了杂交改良的优越性。但对杂种牛如何饲养培育,关系列今后肉牛的  相似文献   

20.
以湘中地区的涟源市和新宁县为主,调查和研究了分别以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和利木赞牛为父本,本地牛为母本的不同杂交组合F1杂交牛的生产性能指标.结果表明:①无论采用何种杂交模式,湘中肉牛F1杂交牛各阶段的体重和体尺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几种杂交模式中,就增重效果而言,西本杂最好,利本杂次之,安本杂最差.但安本杂个体小,善于爬坡,所需饲料也较少,因此适合山地和牧草资源相对贫乏地区饲养,如涟源市.而西本杂,增重效果最好,适合养牛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如新宁县.②以冷配为主的杂交改良本地牛的观念基本已被农民接受,但良种覆盖率和品改率还不高,还受本地公牛和交通不便等因素制约,同时还有待根据当地自然资源特点,研究出更好的既能解决养牛饲草来源,又能降低成本的农村肉牛养殖新模式,更好地调动农民养牛积极性,提高农民养牛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