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群 《河北农业》2007,(6):45-46
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指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密切相关。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提高其科技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农民自身文化素质不高,认知、接受和运用科学技术能力较差。目前,我国农民整体素质不高,文盲、半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0%左右,部分农民科技意识淡薄,缺乏学习和运用科技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更没有科技投入的动力。随着农村非农产业的快速发展,许多文化程度较高的劳动力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也使科技知识的普及和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核心在于教育。而对于西部边远地区,要加强农民内在素质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还要加强科技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并且要注重农民工培训,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因为只有把教育搞上去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才有保障。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体是农民;农村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冬的问题。只有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了,农村问题才会有根本出路;才能簪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才能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5.
培养新农民 建设新农村——浅谈新型农民科技培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莉 《福建农业》2006,(12):28-29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农民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新农村建设顺利迈进,而我国目前农民整体素质还达不到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因此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农业部确立了“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大力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对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起到了有利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现代农业对农民素质的要求(一)现代农业要求农民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农民的文化素质影响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以及对农产品新品种、食品安全意识、标准化知识等的接受能力。很多农民由于文化素质低,对农业科技接受能力不高.市场意识也比较淡薄。从而难以及时地对农业生产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7.
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对农民整体素质起主导作用。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广东省农村家庭主要成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和需要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当代广东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需要呈现8大特点。探讨了提升广东省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满足发展需要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农业现代化对农民素质的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我国农民整体素质的现状评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农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农民精神面貌明显改善,传统落后的观念、思维方式明显转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显著增强。然而,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地域差异很大的农业大国,要使人口众多的农民摆脱小农意识的束缚,走向农业现代化,绝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农民的整体素质仍然是制约农业劳动效率、影响农业生产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我国农民的素质与农业现代化的要求相比,存在以下差距。(一)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仍…  相似文献   

9.
一、充分认识培养新农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农民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体.农民间题始终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问题。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正面临着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等项艰巨任务。农民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对结构调接的态度和积极性,对市场信息的选择和运用水平,对科技的吸纳能力.以及是否能够真正实现增收等同题,根本上还是取决于农民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抓好培养新农民工作,提高农民运用现代科技知识脱贫致窬的能力。是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错要。  相似文献   

10.
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已成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农广校作为开展农民教育的培训机构,理应担当重任,发挥自身优势,全面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1.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规律及需要与现实的矛盾告诉我们:提高农民素质,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一个新的生长点和希望所在,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个严峻的历史性的重要问题。提高农民素质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工作中要贯彻教育开发和生产实践相结合;提高技术素质和提高文化素质相结合;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提高商品生产素质相结合;初级开发和中高级开发相结合;近期开发和远期开发相结合的指导思想。在途径和措施上,要实行综合治理,主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各级领导增强忧患意识,确立提高农民素质在农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从政策、规划、投资等方面加以保证;二是优生优育,改善食物结构和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农民自然素质;三是强化农村教育工作,普教职教合理匹配,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四是促进有知识有技术的城市人才向农村流动;五是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农民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并逐步推行农业劳动力“绿色证书”制度,从根本上对农民素质形成约束;六是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2.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要富裕农民,农民要富裕,必须走一条靠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靠科技走向富裕的新路。文章通过农业高校对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途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探讨了农业高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要转变观念,调整思路,不断探索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可行性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村建设需要高素质的农民。然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却不客乐观.主要表现为政府官员思想认识不足,农村人口众多,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科技素质差,经营管理能力低。身体素质差。为此,必须强化政府官员思想认识;增加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系;提高农村女性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4.
富阳市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现状和对策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技文化素质是公民素质的基础。要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难点在农村,重点是农民。作为肩负农民科技培训职能和重任的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当前必须认真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加强农民的科技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实现农业现代化,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基础和条件,也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战略途径.因此,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吉林农业》2009,(11):4-7
1.大力开展农民教育培训1.1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训 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其科技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农业现代化进程。从前郭县形势来看.培养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不但能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而且能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加农民收入。因此,搞好农民科技培训,激励和引导更多的农民依靠科技致富,是十分必要的。前郭县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普遍低下;农民的政策、法制观念依然淡薄;政策掌握模糊;农民文化思想道德素质仍然落后等。针对这一现状.前郭县积极采取了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7000万人,农业要发展、要振兴,最根本的是要依靠农业科技,在于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较高科技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并通过这支人才队伍提高广大农业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只有通过加快我省农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使广大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的最终决定因素是人,因此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高就成为当前或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此,围绕这一想法从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农业现代化、外向型农业以及农民自身素质现状等方面谈及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新世纪现代农民的必要性,针对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高问题提出了一是实施旨在提高科技文化素质的农民全面教育培训行动计划,二是政府办学、企业岗位培训与农民自发求学相结合,三是拓展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内容,利用参与式培训的方式,四是提高农村劳动力中农业科技人员比例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科技素质四点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开展农民素质培训,是加快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强我省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从长远发展看,只有加速培养和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尽快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才能使农民走上可持续的致富道路,使农业走上可持续的发展坦途?我省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素质培  相似文献   

20.
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农业生产领域的一支新兴力量,随着其农业技术的提升以及整体素质的加强,一定会成为农业未来发展的领军式人物,不论是国家政策还是农民自身都应主动积极向新型职业农民靠拢。该文立足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结合社会实际,就推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出了三方面的建议,包括: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外部环境机制;提高职业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吸引高素质大学生加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