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柑桔是我国南方的主产水果,产量大、供应期长,柑桔也是世界很多国家的主产水果。因此,在加强柑桔采后生理研究的同时,也应予发掘和学习古代的柑桔采后生理知识,以进一步提高采后处理及贮运技术。  相似文献   

2.
柑桔果实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胡安生(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黄岩317400)柑桔果实采后商品化处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柑桔果实的采后腐烂和变质,强化柑桔的商品性。其实际操作要点如下.1采收1.1采收成熟度销售的柑桔果实一定要达到充分成熟,不要为赶市场而...  相似文献   

3.
柑桔防腐剂及其应用和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柑桔采后易受病原微生物侵染而腐烂。因此,采后防腐处理是柑桔贮藏保鲜的重要环节,而应用防腐剂又是控制柑桔腐烂的重要手段,历来为广大柑桔生产者所重视。本文就柑桔防腐剂及其应用和发展方向,作一概述。1柑桔防腐剂的主要类型11浸渍型防腐剂这类防腐剂主要制成...  相似文献   

4.
1989年1~9月笔者应中国科学院派遣前往澳大利科学院下属的园艺所园艺作物采后试验室进行合作研究。该试验室成立于1984年,主要是进行柑桔类采后保鲜的研究;对柑桔类采后保鲜积累有很多经验。现将该室最近进行及将要进行的研究,有关柑桔方面的,摘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宽皮柑桔在我国栽培较广,在柑桔主要栽培种类中,产量和面积均占首位。由于其成熟期比较集中,一般不耐贮运,故上市时间较短,采后损失严重,尤其是红桔、朱桔、本地早等主产区,这一问题更为突出。耐贮性品种的选择是减少宽皮柑桔采后损失及延长供应期的重要措施。有关宽皮柑桔的耐贮性试验,国内外已有不少报道,但多数试验试材品种较少。本试验选用我国栽培的宽皮柑桔主要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自2001年开始引进柑桔打蜡分级生产线以来,现已建有柑桔打蜡厂64家,打蜡分级生产线70条,处理能力达450t/小时。2010年,全区实际商品化处理柑桔36.23万t,占总产量的80%。目前夷陵区柑桔采后处理还存在布局不合理、加工能力弱、龙头企业不强等问题,建议优化集成栽培技术,提高果实商品质量,规范整合现有采后加工处理企业,出台政策,合理布局,培育龙头,进一步提高夷陵区柑桔采后商品化处理能力,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  相似文献   

7.
我国过去只重视柑桔采前生产,忽视采后加工利用,自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引起各方面的注意,采后重要问题之一,是贮藏运输中的腐烂问题,国内外在这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现将主要的有关文献作一综述。 为害收获后柑桔果实的病原菌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8.
谢雪芳 《果农之友》2006,(11):47-47
对于柑桔贮藏病害.多数果农只注重采后防治.对采前预防则不以为然。其实柑桔贮藏病害中,有些于采前开始发病或潜伏,如果采前不防治,单纯靠采后防治,效果不甚理想。实践证明.采前预防可明显减轻炭疽病、黑腐病和褐腐病等贮藏病害,提高采后病害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澳大利亚在园艺作物采后研究室建立以前,由于柑桔采收后因霉菌感染而造成的腐烂,每年损失达数百万澳元。1984年开始建立了柑桔损耗研究室,专门研究柑桔采后与销售严重的霉菌腐烂问题。以后研究内容逐渐发展,从单一的柑桔采后处理扩大至其他果菜的包装和处理的研究,而且也成为防治昆士兰果蝇和其他虫害的研究中心。通过试验研究并成功地应用于水果的采后处理,使得当地水果出口获得新的市场,也促进了国内贸易。现将该  相似文献   

10.
[导语] 秭归县作为中国脐橙之乡,2011年全县柑桔种植面积1.46万hm2,产量25万t。为做好柑桔采后贮藏、保鲜和商品化处理,通过详细调研秭归县柑桔采后处理现状,分析秭归县当前柑桔产后环节中仔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为实现秭归县柑桔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蒋亮 《现代园艺》2014,(24):33-33
分析影响柑桔采后储藏的因素,阐述了常用的柑桔采用储藏保鲜技术。  相似文献   

12.
柑桔贮藏果实的采前与采后处理柑桔果实贮藏能解决柑桔采收期集中上市的矛盾,延长鲜果供应期,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丰产年份,应大力推行鲜果贮藏。现将有利于柑桔贮藏的采前采后处理方法介绍如下。1采前处理剪除树上的枯枝、病虫枝及干枯果,捡干净落地果,扫除落叶并...  相似文献   

13.
宜宾市翠屏区是甜橙生长最适区,柑桔是翠屏区重要的农业产业,是翠屏区第一大水果。分散零散、重栽轻管、技术水平低、销售网络不健全、采后处理薄弱是目前翠屏区柑桔生产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加强基地建设,扩大种植规模,完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提高柑桔单产和品质,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强化采后处理,拓宽销售渠道,发展近郊休闲观光果业.是做大做强翠屏区柑桔产业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4.
联苯酚钠(SOPP)是世界各国使用最广泛的柑桔采后防腐剂,也是四十多年来各国出口柑桔的标准防腐剂,但我国迄今尚未开发此项产品,亦无药效测定及应用方面的专题报导。我国自1973年以来,柑桔采后单一使用苯并咪唑类杀菌剂。现因病原菌产生抗药性而效果下降,急需开发新的防腐剂以便与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交替使用,克服病原  相似文献   

15.
对于柑桔贮藏病害 ,多数果农只注重采后防治 ,对采前预防则不以为然。其实柑桔贮藏病害中 ,有些于采前开始发病或潜伏 ,如果采前不防治 ,单纯靠采后防治 ,效果不甚理想。实践证明 ,采前预防可明显减轻炭疽病、黑腐病和褐腐病等贮藏病害 ,提高采后病害防治效果。1 炭疽病 此病是柑桔生长期和贮藏期都易发生的病害 ,一般贮藏 1~ 2个月就开始出现发病症状 :果实腐烂 ,多从蒂部或近蒂部开始 ,病斑茶褐色 ,略下陷 ,果皮腐烂较果肉快 ,病部扩展后可使全果腐烂 ;在比较干燥的条件下 ,表现干疤型 ,病斑黄褐色 ,革质 ,略下陷 ,病斑发展缓慢 ,仅限…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 近年来,湖北省宜昌市柑桔产后处理发展迅猛,目前全市打蜡销售企业达到320家,打蜡生产线450条。其中智能型打蜡生产线5条,全市柑桔采后处理率达到80%以上,使全市柑桔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17.
柑桔青绿霉病病原菌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采后贮藏病害中,以青霉菌引起的青绿霉病最为严重。至今,国内外对柑桔青霉菌的生物学特性有过一些描述,其中大多数人认为,引起柑桔采后腐烂的青霉菌主要为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 Wehmer)与指状青霉(P.digitatum Sacc.)两种,但也有报道认为,引起柑桔采后腐烂的青霉菌除上述两种病原菌外,还有扩展青霉(P.expansum(link)Thom)、桔青霉(P.citrium Thom)等~[3]。对它们的研究大多数人仅仅局限于温  相似文献   

18.
芦柑又名椪柑,属亚热带常绿果树,是柑桔属宽皮桔类中的一个优良品种,在闽南一带有大量栽培,其品质居柑桔中之上乘,是鲜食最理想的品种;但因其果皮薄,疏松、抗病性弱,也是柑桔中最不耐贮藏的品种。采后的芦柑果实仍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新陈代谢并没有停止。芦柑果实采后的贮藏,首先是防腐,其次才是保鲜,而防腐与保鲜是相互联系的。芦柑的贮藏过程包括  相似文献   

19.
柑桔采后防腐药剂的筛选和应用,历来为各柑桔出产国所重视。自70年代以来,由于柑桔青、绿霉对广泛使用的苯并咪唑类杀菌剂产生抗性,研制和筛选既能抑制柑桔青、绿霉抗性菌株又能兼治其它贮藏病害的防腐剂,就成为近10多年来各国柑桔采后防腐研究的重要课题。 罗汝南(1985年)、陈绍光等(1986年)首先在国内分别验证了柑桔绿霉和青霉抗苯并咪唑菌株的存在,陈绍光等测出了其出现频率。由于采前潜伏侵染的病害如黑腐病等,极难在果实上接种成功,故国内尚未见旨在筛选既能克服青、绿霉抗性又能兼治多种贮藏病害的药剂的报道。  相似文献   

20.
柑桔果实的采后生理失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果实的采后生理失调管彦良(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林业特产局)胡安生(浙江省科学院柑桔研究所318020)水果在完熟或贮藏过程中出现的非侵染性病害,称为水果采后生理失调(或称生理病害),它是水果对环境胁迫和生理胁迫的一种反应。水果的采后生理失调,除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