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的效果。方法62例HSK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2例(32眼)采用昔洛韦眼用凝胶滴患眼;对照组30例(30眼)采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滴患眼。两组同时服用抗病毒口服液和消炎痛,用药14d后检查,记录患者的眼部刺激症状及角膜的情况;随诊12个月,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25例,好转6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15例,好转11例,无效4例。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c=5.591,P<0.05);且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8.1%vs50.0%,χ2=5.350,P<0.05)。随诊12个月,治疗组的复发率为3.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HSK效果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局部及全身应用更昔洛韦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凝胶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更昔洛韦胶囊(部分患者予静脉给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23/30)(P0.05);(2)观察组HSK患者畏光消退时间、眼干涩不适消退时间以及角膜虹膜睫状体炎消退时间均分别显著小于对照组(均P0.05);(3)对照组出现眼部刺激感2例,异物感1例,观察组出现眼痒1例,异物感1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局部治疗比较,更昔洛韦全身用药治疗HSK的疗效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3.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严重的感染性眼病之一,发病率居角膜病的首位,其主要特点是迁延不愈,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目前临床上对卜TSK的治疗主要以抗病毒药物为主,由于病毒对此类药物易产生耐药性,有时疗效不是十分理想,我们应用阿昔洛韦(ACV)滴眼联合干扰素球结膜下注射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静脉注射,2组同时给予相应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的消退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痊愈率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疗效好,短期应用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为巨细胞病毒肝炎的患儿49例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采用高剂量、长程更昔洛韦治疗(诱导期7.5 mg·kg-1),每隔12 h静滴1次,连用14 d;维持治疗剂量10 mg·kg-1静滴,隔天静滴1次,维持3个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肝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黄疸消长情况及肝脏大小、谷丙转氨酶(ALT)、血CMV-IgM,血CMV-IgG变化.结果治疗组CMV-IgM全部转阴,对照组转阴率为42.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且治疗组较对照组黄疸消退时间、ALT下降时间明显缩短.结论更昔洛韦治疗小儿巨细胞病毒肝炎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两种联合用药方法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效果,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方法:将真菌性角膜炎病人132例(132眼)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两组病例均使用利福平滴眼液及氟康唑滴眼液,治疗组联合使用两性霉素B滴眼液;对照组联合使用两性霉素B脂质体滴眼液。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5.5%,对照组有效率6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性霉素B滴眼液联合使用利福平滴眼液、氟康唑滴眼液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脚痹十味流气饮加味治疗寒湿痹阻型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43例寒湿痹阻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1例采用美洛昔康片、别嘌醇片口服,观察组22例采用脚痹十味流气饮加味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血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的变化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3个月后随访,观察患者病情复发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关节肿痛指数、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血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脚痹十味流气饮加味治疗寒湿痹阻型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效果稳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IM患儿30例(IM组)更昔洛韦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外周血淋巴细胞百分比的变化,正常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IM患儿外周血中CD4^+、CD4^+/CD8^+、CD(16+56)^+、CD19^+CD23^+比健康组均明显下降(P〈0.05),CD3^+、CD8^+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更昔洛韦治疗后CD4^+、CD4^+/CD8^+、CD19^+CD23^+比初期升高(P〈0.05),CD3^+、CD8^+比初期降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B病毒感染引起机体免疫功能改变是IM发病的关键,更昔洛韦对其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盐酸万乃洛韦(Valaciclovir Hydrochloride)与阿昔洛韦(Acyclovir,ACV)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疗效.方法应用万乃洛韦口服治疗带状疱疹42例,并与ACV口服治疗带状疱疹40例相比较.结果万乃洛韦组总有效率90.48%,ACV组总有效率67.5%,两组间疗效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Valaciclovir Hydrodoride治疗带状疱疹疗效优于ACV.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英夫利昔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在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62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采用英夫利昔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比较不同组别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93.5%vs 71.0%);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及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沉和C反应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也低于同组治疗前,两者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英夫利昔可显著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在睑缘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睑缘炎患者152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76例患者采用红霉素眼膏治疗为对照组,76例患者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治疗为观察组,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7d近期疗效、28d远期疗效、眼压改变情况、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眼压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患者眼压(16.3±2.2)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14.5±1.6)mmHg;观察组患者7d近期疗效(30.3%)、28d远期疗效(92.1%)均明显好于对照组(13.2%,63.2%);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3%)明显低于对照组(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是治疗睑缘炎的有效药物,可明显改善患眼的临床病症,显著提高疾病治愈率,不良反应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案将13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分为两组,69例患者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为对照组,69例患者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和甲硝唑缓释药膜治疗为观察组,疗程4周,随访1a,比较两组患者的牙周改善情况、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牙龈指数、菌斑指数、牙齿松动指数、牙周袋深度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患者牙龈指数、菌斑指数、牙齿松动指数、牙周袋深度、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联合甲硝唑缓释药膜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有效药物,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牙周状况,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少,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利培酮结合疏肝清障方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来我院诊治的120例精神分裂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疏肝清障方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利培酮结合疏肝清障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3周、6个月的社会功能(职业功能、婚姻功能、父母职能、社会退缩、社会活动、家庭活动、家庭职能、自我照顾、责任心)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利培酮结合疏肝清障方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效果理想,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相对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福替卡松治疗中重度慢阻肺患者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稳定期中重度慢阻肺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66例采用氨茶碱治疗,观察组患者66例采用沙美特罗/福替卡松治疗,治疗时间为4周,采用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分析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的改变情况、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指标FEV1,FEV1/预计值,FEV1/FVC,6min步行距离均明显增加,而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评分却明显下降;观察组指标FEV1,FEV1/预计值,FEV1/FVC,6min步行距离、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福替卡松是治疗稳定期中重度慢阻肺的有效药物,可明显改善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案将114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两组,57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为对照组,57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为观察组,疗程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改变情况、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左室短轴缩短率、6min步行距离、每搏输出量均显著增加,两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血浆B型钠尿肽均显著减小;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左室短轴缩短率、6min步行距离、每搏输出量均明显大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血浆B型钠尿肽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提高治愈率,药物不良反应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并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口服索拉非尼的不良反应及护理要点。方法 将45例符合入组要求的肝癌患者纳入研究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取口服索拉非尼治疗,对照组22例采取常规对症护理措施,观察组2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药口服和辨证施护。结果 观察组除1例晚期肝癌合并腹水患者在服用索拉非尼治疗1.5月后,因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其他所有病例在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有:皮肤毒性反应(手足综合征、皮疹、脱皮),消化道反应(厌食、恶心呕吐、腹泻),高血压,白细胞低下,发热。观察组皮肤毒性反应、消化道反应、白细胞低下发生率与严重程度明显降低,观察组发热发生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皮肤毒性反应、消化道反应、白细胞低下、发热不良反应平均持续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索拉非尼作为治疗晚期肝癌的一种小分子靶向药物,服药期间应密切关注相关不良反应,及时采取中医治疗及辨证施护,能明显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加味补中益气汤对肺癌术后放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3月~2015年12月于本组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肺癌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术后均采用放化疗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监测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比较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监测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上升,CD8下降,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降低幅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降低等骨髓抑制以及胃肠道不良反应等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但仅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功能、症状、总体健康等维度评分均上升,上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肺癌术后放化疗中加用加味补中益气汤,可减少毒副作用,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升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中药消炎利胆汤联合西药治疗胆结石微创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本院收治并采用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的胆石症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在患者行微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之时,予以熊去氧胆酸片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消炎利胆汤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胆囊壁厚度、胆囊收缩率、炎性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治疗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 (1)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胆囊壁厚度降低、胆囊收缩率增加(P<0.05),且观察组胆囊壁厚度低于对照组、胆囊收缩率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IL-6、TNF-α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4)治疗后12个月内,观察组出现2例结石复发,对照组出现7例,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药消炎利胆汤联合西药治疗微创保胆取石术后患者可改善胆囊功能和周围炎症,降低结石复发率,临床疗效显著且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联合结肠透析治疗尿毒症的疗效,并分析其起效机制。方法 将2017年2月-2017年8月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尿毒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联合结肠透析,持续8周。观察治疗前后的相关蛋白水平、钙磷乘积、透析相关并发症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躯体部分评分。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6.7%、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治疗后Hcy、IS、PCS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Hcy、IS、PC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躯体部分评分高于治疗前,组间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液透析联合结肠透析可以减轻尿毒症患者躯体症状、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降低相关蛋白水平,这可能与其提高透析的质量,有效地清除毒素,降低尿毒症引起的组织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银翘散加减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银翘散加减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治愈率达80.5%,总有效率为95.1%。结论采用银翘散加减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