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高辉  张云  王琰  张郁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9):11428+11442-11428,11442
[目的]了解北五味子醇提取物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脑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方法]将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北五味子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连续灌胃28d,通过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并测定小鼠脑组织SOD、MDA含量。[结果]北五味子提取物灌胃后经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试验检测发现,第7、14、21天各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无显著差异(P〉0.05),第28天高剂量组小鼠逃避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各组小鼠脑组织SOD活力较对照组出现不同程度降低(P〈0.05),MDA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北五味子提取物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可能没有明显影响,但可能影响脑组织中SOD含量。  相似文献   

2.
研究北五味子叶片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含量的日变化,为今后人工合成木脂素类成分和开展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超声提取五味子叶片的木质素类成分,并利用HPLC对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袭进行含量测定。3种木脂素类成分在叶片中的含量从6:00时至9:00时呈上升趋势(五味子醇甲和五味子乙素在9:00时达到1d中的最大值);9:00时至15:00时呈递减趋势;15:00时至18:00时又呈上升趋势(五味子甲素在18:00时达到1d中的最大值).同一节位叶片中木脂素类成分含量的高低顺序为五味子乙素〉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  相似文献   

3.
回流提取北五味子不同部位(根、茎、叶、果实、种子)的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并利用HPLC测定这3种木脂素的含量,并进行方法学考察,为使用新的药用部位打基础。在北五味子果实中,木脂素主要存在于种子中;在根、茎、叶、果实的含量中,五味子醇甲的含量由高到低为果实〉茎〉根〉叶;五味子甲素的含量由高到低为根〉果实〉茎〉叶;五味子乙素的含量由高到低为根〉果实〉茎〉叶。  相似文献   

4.
车启芬  李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047-4048
[目的]研究草本刺嫩芽根多糖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建立小鼠动物模型,观察草本刺嫩芽根多糖对模型小鼠抗氧化功能的作用,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草本刺嫩芽根多糖可降低肾、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P〈0.05或P〈0.01),可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P〈0.05)与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P〈0.05或P〈0.01)。[结论]草本刺嫩芽根多糖对模型小鼠具有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成熟果实,是我国传统滋补类中药材,以北五味子为佳.北五味子多糖是其重要的活性成分,主要由鼠李糖、半乳糖、阿拉伯糖等组成.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北五味子多糖具有抗炎、抗病毒、抗氧化、抗肝损伤等多种药理作用,而北五味子多糖抗肝损伤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通过对五味子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及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牡荆苷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种小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0.6mg·kg~(-1))、牡荆苷组(10、20、40 mg·kg~(-1))。采用线栓法制备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试剂盒法测定MDA、NO含量和SOD、NOS活性。结果再灌注24h后,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评分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牡荆苷组显著降低(P0.05)。模型组脑组织中MDA、NO含量及NOS活性显著升高(P0.01),SOD活性显著降低(P0.01);牡荆苷组脑组织中MDA、NO含量和NOS活性显著降低(P0.05),SOD活性增强(P0.01)。结论牡荆苷脑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抗氧化应激作用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不同提取方法对北五味子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不同提取方法对北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分别采用回流法、微波辅助法、闪式法对北五味子多糖进行提取,通过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设计响应面试验对其最佳方法的工艺进行优化。闪式法多糖提取率高于回流法和微波辅助法,其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20(m∶V),提取时间127 s、提取电压190 V、提取温度78℃,在此条件下北五味子多糖的提取率达到20.97%。不同提取方法对多糖的提取率影响较大,闪式法多糖提取率高,耗费时间短,溶剂用量少。  相似文献   

8.
旨在研究北五味子乙素对于力竭运动模型大鼠心肌氧化应激指标和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购买24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力竭组和五味子乙素力竭干预组(干预组),对照组大鼠正常喂养不建立力竭模型,力竭组与干预组均缺血为力竭大鼠模型,力竭组不予任何干预,干预组给予北五味子乙素干预;对比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脑钠肽(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6(IL 6)、白细胞介素 10(IL 10)的表达水平。经单因素方差分析,3个组组间大鼠心肌组织BNP、Ang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对比表明,对照组与力竭组、对照组与干预组、力竭组与干预组BN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干预组Ang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组分别与力竭组对比Ang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方差分析,3个组组间大鼠心肌组织的氧化应激指标(SOD、MD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对比表明,对照组与干预组SOD、MD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组分别与力竭组对比SOD、MD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方差分析,3个组组间大鼠心肌组织炎性因子(TNF α、IL 6、IL 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对比表明,对照组与力竭组、对照组与干预组、力竭组与干预组TNF α、IL 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干预组IL 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组分别与力竭组对比IL 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说明,五味子乙素对力竭运动大鼠的心肌组织具有明确的抗氧化保护功效。  相似文献   

9.
北五味子高压醋蒸炮制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五味子的最佳高压醋蒸工艺。以五味子总木脂素、五味子醇甲及五味子乙素为指标,选择闷润时间、蒸制时间、醋的用量3个因素,以L9(3^4)正交设计表,采用方差分析方法,对五味子进行醋蒸工艺的优选。最佳醋蒸工艺为加入30%醋,拌匀闷润3h,蒸制1h。采用优选的炮制工艺能有效保证醋制北五味子中木脂素含量,为饮片质量标准制定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Soybean isoflavone,SI)对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诱导的心肌纤维化(Myocardial fibrosis,MF)的保护作用.方法异丙肾上腺素皮下注射诱导心肌纤维化模型,经SI低、中、高(30,60,120 mg/kg)3个剂量组和阳性对照卡托普利组(50 mg/kg)治疗后,观察其对心肌细胞直径(MD)、心室重量指数( HW/BW)、左心室重量指数( LVI)、羟脯氨酸( Hyp)含量及心肌组织中钙调神经磷酸酶( Calcineurin,CaN)活性的影响.结果 SI不同剂量组均能够降低HW/BW和LVI(P〈0.05或P〈0.01),减少羟脯氨酸含量(P〈0.05或P〈0.01)),减小心肌细胞直径(P〈0.05或P〈0.01),降低心肌组织中CaN的活性(P〈0.01),减轻ISO诱导的心肌纤维化.结论 SI对心肌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可能与降低心肌组织中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血清及心肌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模型,将AMI大鼠随机分为GCSF治疗组(GAMI组)、心肌梗死对照组(AMI组)和假手术组(SO组),GAMI组模型制备后3h给予生理盐水稀释的rhG-CSF(浓度为2rag/L)皮下注射10μg/kg/d,共5d.AMI组和SO组3h后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皮下注射,共5d.最后一次给药后24h取各组大鼠血清及心肌组织检测NO、MDA、SOD的含量.结果AMI组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中MDA水平显著高于SO组(P〈0.01),NO、SOD值显著低于SO组(P〈0.01).GAMI组大鼠血清和心肌组织中MDA水平显著低于AMI组(P〈0.05),NO、SOD值显著高于AMI组(P〈0.05).结论G-CSF能提高NO含量,增强SOD的活性.降低MDA的含量,对急性心肌梗死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血清及心肌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模型,将AMI大鼠随机分为GCSF治疗组(GAMI组)、心肌梗死对照组(AMI组)和假手术组(SO组),GA...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五味子木脂素成分对CCl4致L02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筛选出护肝作用最大的主活性成分。方法:体外培养L02细胞,分别以不同浓度五味子甲素、乙素、丙素、醇甲、醇乙、酯甲对细胞加以保护,CCl4体外诱导细胞损伤;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通过试剂盒的方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力。结果:CCl4最佳造模浓度为80mmoL·L-(1P0.01);5~20μmoL·L-1的五味子木脂素单体均能增加L02肝细胞存活率(P0.01);考察浓度为20μmol·L-1时,均可抑制CCl4引起ALT、AST活性的升高(P0.05或P0.01);结论:通过比较得出五味子乙素护肝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黄连素对软脂酸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500μmol/L软脂酸培养HUVECs 24 h,建立内皮细胞损伤模型,MTT法观察黄连素对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一氧化氮( NO)含量;RT-PCR法检测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eNOS) mRNA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eNOS和磷酸化eNOS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软脂酸组细胞存活率降低( P〈0.05),培养液中NO含量下降(P〈0.05),细胞内eNOS mRNA水平、eNOS及磷酸化eNOS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P〈0.05).与软脂酸组比较,黄连素组细胞存活率增加,培养液中NO含量明显提高(P〈0.05),细胞内eNOS mRNA水平和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提高(P〈0.01,P〈0.05).结论黄连素对软脂酸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并可能与上调eNOS、促进NO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不同提取方法对北五味子提取物抑菌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锐利  包东东  刘华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177-13179
[目的]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北五味子提取物抑菌活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北五味子,增加其附加价值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乙醇提取和水提等方法对北五味子成分进行提取,研究其提取物抑菌活性。[结果]北五味子提取物对供试茵有一定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对2种菌的抑制效果均高于超临界提取物和水提取物。[结论]用醇提取法北五味子提取物抑菌活性较好,这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北五味子,增加其附加价值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观察糖康抗氧化应激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复制糖尿病模型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糖康高、中和低剂量组和达纳康组,每日灌胃,定期检测大鼠体重和非空腹血糖;第12周末,消化铺片法观察视网膜微血管病理和形态学改变;化学比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视网膜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及视网膜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无细胞毛细血管条索数明显升高,约为正常组的5.33倍(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均可提高血清及视网膜SOD活性,降低MDA含量,且以糖康高剂量组最为显著(P0.01),无细胞毛细血管条索数明显降低(P0.01)。糖康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氧化应激水平,提高糖尿病大鼠血清及视网膜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7.
赵彦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719-6721,6727
[目的]研究北五味子物候期及低温对幼苗的影响。[方法]在北五味子物候期与气象因子进行了平行观测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春秋季北五味子幼苗在0~8℃这段温度内葡萄糖和蛋白质含量变化的测定,着重讨论低温对北五味子幼苗的影响。[结果]0~4℃时北五味子幼苗受到低温影响,在此段温度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北五味子幼苗内的葡萄糖、蛋白质的含量在升高;4~8℃时,随着温度的升高,北五味子幼苗内的葡萄糖、蛋白质的含量在降低。[结论]温度4℃时北五味子幼苗的生长发育受到一定的影响,体内的蛋白质和葡萄糖含量降低,说明植株的呼吸和光合作用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18.
测定北五味子果实、叶片、幼茎、枝蔓、幼根、主根、次根和毛根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卡平方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这三者之比均符合9:2:5的比例,这种稳定的比例关系不随提取木脂素的部位和含量高低的变化而变化。这种比例稳定性是北五味子固有的种质特征或遗传特性,为今后药材真伪鉴别和不同部位的合理药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北五味子不同组织中五味子素含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五味子枝蔓中五味子素含量随着蔓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加,且主要存在于韧皮部;五味子苗中五味子素含量地下部分高于地上部分,2年生苗五味子素含量高于1年生苗;果实中五味子素主要存在于种子内,家植后果实中五味子素含量比野生条件下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