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张崇霞  王伟  李荣涛 《粮食储藏》2012,(1):20-22,51
研究了在26℃的恒温条件下,不同水分含量大豆充氮气调与常规储藏大豆品质指标的变化情况。试验表明:在26℃的储藏条件下,水分含量仍然是影响大豆品质变化的首要因素。当大豆水分含量低于安全水分时,是否充氮对大豆的发芽率、油脂酸值、霉菌带菌量、霉菌菌相影响很小,大豆的品质可以得到较好的保持。当大豆水分含量略高于安全水分时,充氮可以很好地延缓大豆发芽率的下降、油脂酸值的升高,但对霉菌变化的影响较小。当大豆水分远高于安全水分时,充氮对延缓大豆发芽率下降有一定作用,对油脂酸值和霉菌带菌量、霉菌菌相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26℃的恒温条件下,不同水分含量大豆充氮气调与常规储藏大豆品质指标的变化情况.试验表明:在26℃的储藏条件下,水分含量仍然是影响大豆品质变化的首要因素.当大豆水分含量低于安全水分时,是否充氮对大豆的发芽率、油脂酸值、霉菌带菌量、霉菌菌相影响很小,大豆的品质可以得到较好的保持.当大豆水分含量略高于安全水分时,充氮可以很好地延缓大豆发芽率的下降、油脂酸值的升高,但对霉菌变化的影响较小.当大豆水分远高于安全水分时,充氮对延缓大豆发芽率下降有一定作用,对油脂酸值和霉菌带菌量、霉菌菌相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气调储藏条件下,茶籽油皂化值、酸值、碘值、过氧化值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结果表明,储藏时间越长,茶籽含水量越高,储藏温度越高,茶籽油的碘值越低,皂化值、酸值、过氧化值升高越快。同时在充98%N2或充40%CO2的情况下,控制茶籽含水量和储藏温度,有利于长期保持茶籽良好的品质。此试验茶籽最佳储藏条件为充98%N2,茶籽含水量7.5%,储藏温度18℃。  相似文献   

4.
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气调储藏条件下,茶籽油皂化值、酸值、碘值、过氧化值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结果表明,储藏时间越长,茶籽含水量越高,储藏温度越高,茶籽油的碘值越低,皂化值、酸值、过氧化值升高越快。同时在充98%N2或充40%CO2的情况下,控制茶籽含水量和储藏温度,有利于长期保持茶籽良好的品质。此试验茶籽最佳储藏条件为充98%N2,茶籽含水量7.5%,储藏温度18℃。  相似文献   

5.
ICP-MS检测大豆原油中金属离子含量,使用未添加涂层的不锈钢油罐2个,分别在25℃和40℃条件下恒温储藏。测量不同时期大豆原油样品中金属离子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金属元素具有溶出效应,且40℃储藏的大豆原油样品中同种金属离子含量高于25℃储藏条件下的大豆油含量,即温度越高,金属元素离子溶出越多。以全省大豆油ICP-MS检测金属元素结果为依据,设计正交试验,研究四种金属离子Fe~(2+)、Zn~(2+)、Sn~(2+)、Al~(3+)对大豆原油储藏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金属离子对大豆原油POV值、p-茴香胺值和挥发性醛类物质含量均具有显著性影响。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金属元素作为催化剂,加速油脂自动氧化进程,影响大豆油品质安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不同水分的玉米(13.2%和14.0%)在3种不同温度(20℃、25℃和30℃)条件下,进行持续充氮气调储藏、交替充氮气调储藏和常规储藏18个月,研究不同氮气气调浓度(90%、95%和98%)对玉米脂肪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30℃的条件下,维持90%以上或交替充氮的氮气气调方式都可以延缓玉米脂肪酸的增加;交替充氮延缓玉米脂肪酸增加的效果没有连续维持的效果好;氮气气调储藏启封后,玉米的脂肪酸值不会发生影响。可为粮库根据不同水分的玉米,需要控制的脂肪酸值增加值来选择合适的储藏方式(控温、充氮方式等)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浅圆仓智能充氮系统的工艺、稳定性、氮气浓度保持情况和充氮气调对进口大豆储藏品质指标以及储粮害虫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60%RH以下、氮气浓度95%以上保持68d,进口大豆脂肪酸值和蛋白质溶解比率变化不明显;储粮害虫锯谷盗和赤拟谷盗的生长发育影响显著。智能充氮系统稳定、工艺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8.
李颖  李岩峰 《粮食储藏》2014,43(4):26-30
在20℃、25℃、30℃、35℃四个温度下对稻谷进行充氮气调储藏,通过对发芽率、脂肪酸值、电导率、过氧化氢酶、游离巯基含量等理化指标的测定,探讨不同温度下充氮气调对稻谷品质的劣变规律。结果表明:相同温度下,充氮气调组与对照组相比延缓了稻谷品质的变化;稻谷充氮气调,低温条件下的品质变化幅度比对照组小但不明显,高温条件下的品质变化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大豆原油储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规律,找到监测其品质变化的敏感指标,从而科学合理指导大豆原油的储存和适时轮换,以实罐储藏的大豆原油为例,通过14个月的品质监测,探究其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变化最大的指标是过氧化值,酸值、水分、杂质、相对密度、气味滋味等指标变化均不明显,建议将过氧化值作为监测大豆原油品质变化的敏感指标,气味滋味直观指标作为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充氮气调储藏对大豆老化的影响。控制氮气体积分数分别为98%和78%,比较了水分含量,储藏温度和储藏时间对大豆发芽率、浸出液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充氮储藏和普通储藏的大豆种子在储藏过程中发芽率会逐渐下降,水分12.2%的大豆在20℃储藏180d时发芽率保持在85%以上,而高温(30℃)高水分(14.9%)储藏大豆储藏至90d时,发芽率已降至零,种子完全丧失活力;充氮储藏的大豆浸出液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比普通储藏的对照组大豆低,根据相关性分析,发芽率、电导率、丙二醛(MDA)和过氧化物酶(POD)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性。充氮气调储藏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大豆在储藏过程中的老化。  相似文献   

11.
宋伟  张明 《粮食储藏》2014,(2):28-32
通过对不同温度条件下(15℃、20℃、25℃、30℃)储藏的粳稻谷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峰值粘度变化进行监测(储藏时间为180d,测定周期为30d),结合动力学分析方法,在研究储藏条件对粳稻谷品质影响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品质变化预测模型。结果表明:过氧化物酶活性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且温度越高,下降得越快,在温度为30℃、25℃、20℃、15℃条件下储藏180d后,粳稻谷过氧化物酶残余活力依次下降至16.74%、23.85%、38.35%、40.17%;峰值粘度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而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温度越高,上升的趋势越明显,在30℃条件下储藏180d后,峰值粘度上升至3495cP,而在温度为25℃、20℃、15℃条件下储藏的粳稻谷样品,峰值粘度依次上升至3307cP、3262cP、3018cP。粳稻谷过氧化物酶活性、峰值粘度的预测模型依次是:lnAt=-e-31007.16/RT×t+4.6052、lnAt=-e-24467/RT×t+7.7337。动力学模型预测值与实际测量值的相对误差在1%~12%之间,可以对储藏期间粳稻谷品质变化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2.
以新疆阿克苏"温185"干制薄皮核桃为试材,研究五种气体包装处理(通气性包装、真空包装、二氧化碳气体包装、氮气包装、自发气调包装(MAP))对常温(20~25℃)条件下贮藏350 d核桃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五种包装处理中,以CO2充气包装的处理效果最好,可延缓薄皮核桃果仁含水率的下降和酸价与过氧化值的升高,并可降低壳裂率,但果仁表皮的单宁含量较低,各气体包装处理对核桃油脂的皂化价和碘价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龚旌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288-292
探索一种价廉、无毒增塑剂的合成方法。以废弃大豆油脚为原料制备环氧大豆油甲酯,采用FT-IR和1HNMR方法对产品进行了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出最佳环氧化工艺条件为:m(大豆油甲酯):m(甲酸):m(双氧水)=1:0.2:0.65,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5.5h。所得产品环氧值达4.59%,色泽浅,质量稳定。为废弃大豆油脚作为环保增塑剂的开发利用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茶多酚对在不同储存温度下大豆原油和菜籽原油的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茶多酚对大豆原油和菜籽原油都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储存前60 d,茶多酚对大豆原油过氧化值的增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浓度为200 mg/kg和300 mg/kg的抑制作用效果差别不大;菜籽原油的过氧化值受温度影响较大,只有在20℃条件下茶多酚对菜籽原油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不同贮藏温度对玉露香梨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露香梨为试材,分别研究了三种贮藏温度(-1.5℃、0℃和7~-2℃)对果实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5℃近冰温贮藏比O℃贮藏能更好地降低果实腐烂率,减少果心褐变的发生,推迟呼吸高峰的到来时间,延缓硬度、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减缓果肉相对电导率升高.减少丙二醛生成和果心中酚类物质含量.维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但对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影响不明显。-1.5o(=和O℃冷藏与土窑洞贮藏(7~-2℃)相比.除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外.其他采后生理与品质指标均显著优于后者。说明适宜的低温可以提高玉露香梨贮藏品质,延缓衰老。九成熟的玉露香梨在7-.2℃土窑洞条件下贮期为120d左右,O℃及近冰温-1.5℃下贮期可达240d左右.但近冰温贮藏的果实品质明显优于0℃冷藏。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2010~2014年大、中、小不同罐容实罐储存的四级菜籽油,采取定点、定罐、定层、定期跟踪观察油罐"三温"变化并取样检测,发现罐温、油温均随着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其中罐温最高,油温从上至下依次降低。菜籽油的水分及挥发物、色泽、气味、滋味、加热试验(280℃)等指标在储藏期间变化均较平稳,酸值和过氧化值均呈不断上升趋势,且不同年限的菜籽油其过氧化值上升幅度明显高于酸值。油罐容量越大,满罐存储时其存油品质的稳定性越好。罐内上、中、下层酸值变化差异不明显,上层和底层的过氧化值明显高于中层。严格控制好入罐油品质量,菜籽油储藏4~5年后酸值、过氧化值等质量指标仍可保持在国家限量标准以内。  相似文献   

17.
壳寡糖处理对天麻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麻采收后分别用0.5%、1.5%、3.0%壳寡糖溶液浸泡处理40~50min,在常温条件下(25℃)贮藏180d,研究壳寡糖处理对天麻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壳寡糖处理的天麻还原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过氧化氢(H202)及丙二醛(MDA)含量较对照低;过氧化氢酶(CAT)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下降减慢;天麻素含量高于对照。表明壳寡糖可通过提高果实抗氧化防御系统的能力来延缓天麻衰老.保持其良好品质,其中以1.5%浓度的壳寡糖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不同储藏条件下糙米中过氧化氢酶活动度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伟  陈瑞  刘璐 《粮食储藏》2010,39(6):28-33
在不同储藏条件下,对糙米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采用储藏条件为:氧气浓度分别是2%、5%、21%,温度分别为15℃、20℃、30℃,水分分别为13.5%、14.5%、15.5%。以此来进行糙米模拟储藏实验。首先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方法,研究了氧气浓度、储藏温度、糙米水分对糙米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3种不同氧气浓度的气调方式中,2%和5%的氧气浓度可使水分在13.5%~14.5%之间、温度范围为15℃~20℃的糙米在5个月的储藏期内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控制在25%以内,而在21%氧气浓度的自然储藏条件下,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超过了35%。另外通过比较21%氧气含量、水分13.5%不同温度条件下糙米的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变化情况,可以看出高温下(30℃)的糙米其过氧化氢酶活性比15℃和20℃的糙米变化要快。在150d的储藏期内下降了37%。且后者在60d出现一个转折点,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速率开始明显减小。其中高于15.5%的高水分糙米不宜储藏,实验验证了低氧可以延长高水分糙米的储藏期。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综合实验,并使用Design一Expert软件进行多因素分析,可以得出各因素之间具有交互作用,其中温度和氧气浓度和水分的交互作用对糙米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显著。水分和温度越低,糙米品质劣变速度越慢。  相似文献   

19.
气调箱贮藏甜樱桃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美早和萨米脱为试材,研究了气调箱保鲜处理对果实贮藏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甜樱桃贮藏过程中,气调箱内CO2浓度基本维持在12-15%;气调箱处理甜樱桃果实硬度显著高于对照果实,轻微降低了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但却保持了果实较高的可滴定酸含量以及维生素C含量。气调处理最明显的效果就是降低了甜樱桃果实的腐烂率。两品种相比较,萨米脱的腐烂率要远低于美早,耐贮性较好。两品种果实0oC贮藏60 d后仍具有较好的感官品质,并可以保证3 d的常温货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