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黄曲条跳甲对十字花科蔬菜的选择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首次从产卵选择性和取食选择性两方面研究黄曲条跳甲对芥菜、萝卜、大白菜、山西白和芥蓝等5种十字花科蔬菜的寄主选择性.结果表明,黄曲条跳甲的产卵选择性与取食选择性基本一致,芥菜为其最嗜寄主,芥蓝为最不嗜寄主,两者差异显著(P<0.05).利用黄曲条跳甲在供试植株上的落虫量和取食面积来分析其取食选择性时,所得结果一致,且两者呈显著性正相关(r=0.9597,P<0.05).但该跳甲对不同寄主的子叶取食选择性与真叶取食选择性两者间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2.
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幼虫啃食作物根部,成虫取食叶面,危害范围极广,对我国蔬菜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已成为继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rlla)后又一重大十字花科蔬菜害虫。本文总结了国内外黄曲条跳甲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其生态学特性、防治现状和药剂筛选,发现黄曲条跳甲成虫善跳跃、具鞘翅保护、幼虫发育快、世代重叠、防治难度大。目前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但抗药性显著,高效杀虫剂匮乏,仍有加重趋势。因此,建立黄曲条跳甲种群室内规模化饲养和高效杀虫剂筛选技术体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黄曲条跳甲是蔬菜重要害虫,生产实践中亟需安全高效的控制技术和替代药剂.采用土壤处理方法,进行1%联苯菊酯·噻虫胺颗粒剂防控直播小白菜黄曲条跳甲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联苯菊酯·噻虫胺颗粒剂对黄曲条跳甲的最佳667 m2使用剂量为5 ~6 kg,小白菜2叶1心期时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防治效果在69%以上,播后20~26 d防治效果为52.51% ~60.81%,均显著优于对照药剂毒死蜱、丁硫克百威及联苯菊酯,具有优良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对黄曲条跳甲幼虫及蝼蛄、小地老虎等其他地下部分为害的主要害虫也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4.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在我国的危害日趋严重,为研究不同施肥条件对甜菜夜蛾体内能源物质的影响,设置5个氮磷比(1∶5、1∶3、1∶1、3∶1、5∶1)肥料水平,在不同肥料水平下种植白菜苗,将甜菜夜蛾2龄幼虫按照不同取食强度(2、5头/株)、不同取食时间(连续取食2、5 d)分别取食白菜,收集测定各个处理下甜菜夜蛾幼虫体内蛋白质、可溶性糖、脂类含量。结果表明,除高虫口密度甜菜夜蛾取食白菜苗5d后其幼虫体内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在不同肥料水平间无显著差异外,不同肥料水平均能极显著影响甜菜夜蛾在不同取食处理后蛋白质、可溶性糖、脂类3种能源物质的含量,其中氮磷比为1∶3的肥料水平在不同取食处理下有利于甜菜夜蛾幼虫体内能源物质的积累,氮肥比例的提升并不有助于甜菜夜蛾幼虫在不同取食处理下能源物质的积累。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揭示甜菜夜蛾与寄主植物之间的营养关系,从而明确不同种植条件下甜菜夜蛾的发生规律、灾变机制。  相似文献   

5.
取食7种十字花科蔬菜的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酯酶(ESTs)、羧酸酯酶(CarE)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及其频率分布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取食大白菜的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酯酶平均活性最高,其次为取食菜心和上海青的,取食萝卜的最低.取食大白菜的黄曲条跳甲成虫的羧酸酯酶平均活性最高,其次为取食萝卜和菜心的,最低的是取食甘蓝的.取食不同寄主的黄曲条跳甲成虫的乙酰胆碱酯酶平均活性高低顺序按寄主排列为:萝卜>大白菜>甘蓝>上海青>山西白>黄花芥兰>菜心.  相似文献   

6.
寄主植物对黄曲条跳甲抗性相关酶系活性及其频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取食7种十字花科蔬菜的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酯酶(ESTs)、羧酸酯酶(CarE)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及其频率分布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取食大白菜的黄曲条跳甲成虫的酯酶平均活性最高,其次为取食菜心和上海青的,取食萝卜的最低.取食大白菜的黄曲条跳甲成虫的羧酸酯酶平均活性最高,其次为取食萝卜和菜心的,最低的是取食甘蓝的.取食不同寄主的黄曲条跳甲成虫的乙酰胆碱酯酶平均活性高低顺序按寄主排列为:萝卜>大白菜>甘蓝>上海青>山西白>黄花芥兰>菜心.  相似文献   

7.
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测定了高CO2浓度(750μL·L-1)和对照CO2浓度(370μL·L-1)2个不同CO2浓度下莲草直胸跳甲幼虫取食量的变化,比较3龄幼虫体内营养物质含量和消化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高CO2浓度处理下,莲草直胸跳甲幼虫取食量显著增加;3龄幼虫体内蛋白含量较对照CO2浓度处理幼虫的蛋白显著增加,总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莲草直胸跳甲3龄幼虫体内消化酶(淀粉酶和胃蛋白酶)的酶活力显著降低。高CO2浓度影响莲草直胸跳甲幼虫的取食量、营养物质含量和消化酶活性,对其生长发育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CO_2含量升高对入侵杂草空心莲子草及其天敌莲草直胸跳甲的影响,测定了3种不同CO_2含量(420、550、750μL·L~(-1))对空心莲子草生长特性和体内营养物质、莲草直胸跳甲幼虫体重增长和成虫取食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含量升高条件下,空心莲子草生长速度加快,种植42d后,550、750μL·L~(-1) 2个高含量CO_2条件下空心莲子草的株高分别达35.60cm和40.04cm,分别为对照组(当前大气CO_2条件420μL·L~(-1)下)空心莲子草株高(19.83cm)的1.75倍和2倍;CO_2含量升高,空心莲子草叶片SPAD值显著增加,光合作用能力增强;叶片的可溶性总糖含量升高,含氮化合物(蛋白质、总氨基酸)含量降低,叶片的碳氮比增加,单宁酸含量降低。取食高含量CO_2条件下培育的空心莲子草,天敌莲草直胸跳甲幼虫的体重增加速度较对照组显著加快;同期羽化的莲草直胸跳甲雌、雄成虫均偏好取食高CO_2含量(750μL·L~(-1))条件下培育的空心莲子草。  相似文献   

9.
以小白菜为试验材料,利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浓度NO3-处理对小白菜生长、品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为小白菜生产及施肥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NO3-浓度的增加,小白菜叶片数、根体积和地上部鲜、干重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叶片和叶柄中硝酸盐、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先上升后下降,可溶性总酚和类黄酮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提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降低;各物质含量在不同器官中也有所不同,硝酸盐和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叶柄>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酚和类黄酮表现为叶片>叶柄,POD、SOD、CAT活性表现为叶片>叶柄.  相似文献   

10.
针对黄曲条跳甲在蔬菜上,特别是在十字花科蔬菜上发生危害严重,难于防治的问题,笔者进行了黄板+信息素组合技术诱捕黄曲跳甲成虫和采用昆虫病原线虫"奈马"等防治黄曲跳甲幼虫的试验,结果显示:在菜心、小白菜和上海青3种十字花科蔬菜上,信息素+黄板组合技术7d平均每板诱捕黄曲条跳甲成虫数为91~384头,比同棚对照黄板诱捕黄曲条跳甲的数量增加44.44~124.56%,差异极为显著;采用昆虫病原线虫"奈马"制剂和昆虫病原线虫新品系制剂100倍液,灌根处理盆栽试验的结果表明,处理后6d两种病原线虫制剂寄生黄曲跳甲幼虫的平均死亡率依次为80.95%和100%。可见,采用信息素+黄板组合技术诱捕黄曲条跳甲成虫,与昆虫病原线虫"奈马"等制剂液灌根处理杀灭黄曲条跳甲幼虫相结合的非药剂防控技术,能够有效控制危害严重的黄曲条跳甲。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黄曲条跳甲的防治药剂。[方法]于2015和2016年采用小区试验研究6种药剂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结果]5%啶虫脒乳油和15%哒螨灵乳油对黄曲条跳甲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2 d防治效果在90%以上,且持效期较长,药后7 d防治效果仍超过60%;45%马拉硫磷乳油和90%敌敌畏可溶液剂对跳甲的防治效果也较理想,药后2 d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结论]试验结果为黄曲条跳甲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福州地区黄曲条跳甲的抗性监测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采用浸叶法对福建福州建新和洪塘、闽候荆溪菜区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striolata)抗药性的时空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与网室内相对敏感品系相比,3个菜区的黄曲条跳甲对敌敌畏、毒死蜱、辛硫磷、乙酰甲胺磷、丁硫克百威、氰戊菊酯、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三氟氯氰菊酯和锐劲特均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且不同菜区黄曲条跳甲抗药性水平差异较大.2001年11月至2003年1月的监测结果显示,建新菜区黄曲条跳甲对敌敌畏、氰戊菊酯和氯氰菊酯的抗性水平在1年内不同时期变化较大.根据抗性监测结果,对抗性治理对策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南宁市黄曲条跳甲发生为害情况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黄曲条甲的形态特征及其十字花科蔬菜的危害特征,提出了相应的几种防治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黄曲条跳甲高致病力绿僵菌的筛选及培养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测定了8株绿僵菌菌株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致病力,旨在筛选出感染黄曲条跳甲的高致病力菌株,为生物防治提供新的资源。筛选获得1株对黄曲条跳甲有较高致病力的菌株Ma6;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在25℃下,菌株Ma6孢子悬浮液浓度8.0×108个·mL~(-1)处理黄曲条跳甲成虫,其LT_(50)为4.09d;致病力复测试验结果表明,7d累计死亡率达到100%,对黄曲条跳甲成虫表现较强的致病力。菌株Ma6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其最适产孢培养基为PDA培养基,最适产孢温度为25℃,最适产孢pH为pH=7,光照条件为先黑暗6d再光照8d有利于其产孢。  相似文献   

15.
粘虫黄板不同放置高度对黄曲条跳甲诱杀效果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黄曲条跳甲对黄色具有正趋性的特点,进行了粘虫黄板不同放置高度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诱杀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诱杀黄曲条跳甲的粘虫黄板的最佳放置高度为8~24cm,这个高度恰好是试验时迟熟菜心分布有绿叶和嫩芽的区域。  相似文献   

16.
应用LAI-2000植物冠层仪对一2 000 m2上海青菜田10个样方的节肢动物群落和菜心小气候、植株冠层数据进行了调查,在对相关影响因子进行初步的典范对应分析基础上应用R软件建立黄曲条跳甲发生量与环境因子的随机森林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对上海青植株黄曲条跳甲分布的环境因子进行了排序分析。随机森林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黄曲条跳甲的发生与植株冠层信息、小气候信息与各种节肢动物的分布关联性明显,9个自变量均方残差仅为19.698 22。叶心温湿度、叶面积指数与平均叶倾角是影响该虫发生的最重要环境因子,这些因子加上天敌龟纹瓢虫因子进行主成分分析的特征值累计百分率达91.474 5%。因此,黄曲条跳甲在上海青植株的分布受外界风速气温和作物长势所引起的叶心温湿度和叶片遮阴程度影响极大,在该害虫综合治理中要重视气象因素与作物生长指标对其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天然硫甙化合物的结构、降解及其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甙是十字花科植物中一类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其在黑芥子酶的催化作用下易发生降解,生成各种衍生物。本文对主要硫甙的结构、降解机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克隆黄曲条跳甲钙离子结合蛋白(reticulocalbin, RCN),并分析其序列特征和表达谱。【方法】结合转录组测序及荧光定量PCR技术,鉴定和分析黄曲条跳甲钙离子结合蛋白基因的序列特征、功能及表达谱。【结果】获得的黄曲条跳甲RCN基因的cDNA序列全长为1 197 bp,开放阅读框为984 bp,共编码327个氨基酸残基。其蛋白分子含有5个亮氨酸拉链结构域(EF-hand),与钙离子结合的模体可能为DX(N/D)X(D/N)XXXXXXE。cDNA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黄曲条跳甲的RCN与赤拟谷盗的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RCN在黄曲条跳甲雌雄成虫的不同部位都有表达,具有一定的广谱性,其中在头部和中肠的表达量相对较高;触角中雌虫的相对表达量是雄虫的1.9倍,而在生殖系统中,雄虫的相对表达量是雌虫的2.1倍。【结论】成功鉴定了黄曲条跳甲的一种钙离子结合蛋白基因,初步分析了该基因与钙离子结合的模体序列及在虫体不同部位转录水平的表达情况。  相似文献   

19.
增城菜心是广州市增城区知名的特产蔬菜品种,为了全面落实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增城区建立了菜心黄曲条跳甲绿色防控示范区。本文分析了当地黄曲条跳甲的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总结了推广和应用信息素黄板、杀虫灯、防虫网和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措施,以有效控制黄曲条跳甲危害,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菜心产量和品质,增加菜农收入。  相似文献   

20.
基于最大似然法集成的黄曲条跳甲预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最大似然法模型,建立蔬菜黄曲条跳甲的预警模型,并且针对最大似然法一般需要比较多的训练样本才能准确预测的缺点,提出能够显著地提高学习系统的泛化能力的集成算法,即最大似然集成算法以减少对训练样本数量的要求。通过对广东省蔬菜黄曲条跳甲数据验证表明,最大似然集成算法的预警准确率比最近邻算法k、-mean聚类和支持向量机预警准确率都要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