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植物标本的制作与保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标本的制作与保存比较复杂,只有根据不同植物的特性,掌握适当的方法,积累经验,反复探索,才能制作出优秀的植物标本。本文对腊叶与浸渍植物标本的制作与保存做了一些经验介绍,希望为植物标本的制作及保存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植物病害标本是植物病理学实验对病害症状最好的描述。因此,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是植物病理学科实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探讨了不同类型的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技巧。  相似文献   

3.
介绍教学实习中昆虫标本采集与制作的方法,如采集工具的种类及使用,常见昆虫种类的不同采集法、制作法及昆虫标本的保存方法等,以为制作昆虫标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杜娟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7):213-215
实验教学标本是植物理病学实验室的重要物质基础和宝贵财富,该文针对植物病理实验室标本的制作、保存和管理现状,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植物腊叶标本的制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标本是植物学教学和科研的一个重要手段,作为园林工作者,植物标本的制作也是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我园林区,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结合本职工作,今年我们开展了植物标本的收集工作。植物标本的制作主要是采集、整理、装作、标签和编号等过程,现将我们进行的植物蜡叶标本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针对"全国第四次中药材资源普查——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中药资源普查"植物腊叶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应注意的问题,为今后药用植物标本制作与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植物病虫害标本建设对于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从标本来源、标本制作、标本保存环境及保存方法等方面分析了实验室植物病虫害标本建设现状:近年来,由于病虫实验班次和人次增加,课堂病虫害标本损耗量加大,标本来源减少,标本制作、标本保存环境尚欠完善,导致标本易褪色、损坏和霉变虫蛀。提出应利用教学实习和科研机会,采集制作标本,以增加标本来源;采用硫酸铜亚硫酸浸泡法保存叶片标本,用铜离子液处理法保存绿色标本等新方法来改进保存方法和改善保存环境,并应尽量利用标本室资源,实现标本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8.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0):227-229
动物标本制作对教学、科研、文化生活、资源保藏和利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动物标本的分类,详细阐述了骨骼标本、剥制标本、铸型标本、干制标本、透明标本等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9.
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工作是植保工作中的重要部分,是植保科学的宝贵财富,也是提高测报技术水平的基础。我地目前存在标本保存时间过长,部分标本存在失真、病害无法识别等问题。本文就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工作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10.
鱼类标本的制作方法较多,依个体大小及用途的不同,有浸渍标本、剥制标本、骨骼标本等.剥制标本是剥取动物的外皮,内面涂以防腐剂或将整张皮用防腐固定液浸泡,再用钢棍、铅丝、木架和填充物支撑制成的标本,它的制作是动物学技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剥制标本主要供教学、研究、博物馆陈列观摩和家庭等场所的陈设.现将鲟鱼(Acipenser)剥制标本制作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植物原色浸制标本制作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浸制标本制作多为单色保存法,通过对以往植物原色浸制标本制作方法的对比分析,找出1种可保存多种植物颜色的新型植物多色浸制保存液(AB液),其中A液为固定液,B液为保存液。研究发现,与常规配方相比,此保存液制作的植物标本可较好地保存各种植物颜色,且可避免使用有毒物质甲醛,而改用大蒜汁替代。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介绍鞣制法江豚标本的制作及保存工艺,与传统制作方法对比,比较两种方法优劣,目的采用对人体伤害相对较轻的方法制作出防腐性能更优、保存时间更长久、造型更优美的标本。  相似文献   

13.
植物标本在教学和科学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采集、制作及保存是实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作者根据新世纪农业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从学院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传统植物标本的制作方法,通过多年实践创新,探索出覆膜原色植物腊叶标本制作技术,分析了覆膜原色植物标本与常规的植物腊叶标本优缺点;指出覆膜原色植物腊叶标本具有真实,美观,防虫,防变质,携带方便,能长期保存的优点,而且对增强学生亲身实践,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兴趣,方便教学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李鑫  李玉秀  陈锦峰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2):105-110,131
探索有机硅、氟硅类渗透保护材料在干制标本上的应用,通过表面水滴接触角的变化考察其防护效果.基于新应用探索,优化形成植物干制标本的制作流程,及设计渗透保护材料在标本上的处理方法,进一步形成试验应用方案.渗透成膜保护材料在植物标本上应用时,水滴接触角变化显著,其在干制标本保护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加强植物标本室建设的意义及其必要性,认为植物标本是农学专业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重要直观教具,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植物标本室的建设与完善是农学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之一。分析了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及标本的管理与维护方法,旨在为植物生产类专业标本制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干式标本可强化学生的动物解剖学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适应广大师生对动物标本制作技术的喜爱与需求,巩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动手能力,丰富业余生活,提高教学质量,充分体现动物标本"真实、典范、可行、易学"等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使用教学标本,具有直观性、实用性、易行性和示范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植物标本包括腊叶标本、浸渍标本和各类植物玻片标本等。植物标本是植物实践教学和科研的第一手资料,提出了植物标本制作的一系列技术措施,同时提出实验室应加强对植物标本的建设和投入,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  相似文献   

18.
为教学、科研和观赏之用,将活家禽经放血致死、剥皮、除去内容物,经消毒防腐处理、填充、缝合、整形、干燥等程序,制作成栩栩如生的剥制标本。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家禽皮毛的清洁和完整性,并将肌肉、脂肪等尽可能剥除干净,最后经过严格的消毒防腐处理和晾干,可达到显示家禽本来面目和长期保存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药用植物标本是中兽药、中兽医和兽药等专业讲授生药学和中药学等课程时不可缺少的教具,它的突出特点是直观性强,学生通过观察可较轻松掌握中药品种的真伪与质量的优劣。其中的水浸标本因其形色逼真、青枝绿叶、姹紫嫣红、四季长存,颇有研究价值和趣味性,在教学中深受学生的喜爱,发挥了很好的教学辅助效果。传统的浸制标本制作工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紫花药用植物的保色方法,便于科研、教学以及种质资源保护等工作的开展.[方法]采用不同的杀生固定液和保存液以及改变植物标本干燥压制方法,对石竹、紫花地丁、鸢尾、桔梗4种紫花植物进行腊叶标本和浸渍标本的保色制作研究.[结果]直接压制的标本受到氧化作用和失水脱色的影响,保色效果一般;保色液处理后的腊叶标本和浸渍标本,由于受到保色溶剂的影响,保色效果良好,标本不易褪色.[结论]经过保色处理后的植物标本能较好地保存植物原来的颜色,有助于长期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