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水环境问题日趋凸显.为深入了解黄龙洞景区水环境问题,借助黄龙洞景区2014—2018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并结合实际污染特征,选取氨氮、总氮、总磷和大肠菌群4个评价参数,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其地表水水质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总氮和总磷是影响黄龙洞景区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其中总氮污染是黄龙洞景区水环境保护治理的重点;(2)5年间,黄龙洞景区水质从Ⅱ类向V类逐级过渡,丰水期受污染程度明显高于平水期和枯水期,水质污染严重;(3)黄龙洞景区水质的变化与上游转嫁污染、旅游规模扩大和农业面源污染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王景伟  王海泽  王绍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0):3027-3028,3038
根据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环境监测站提供的数据,建立评价因子集U,根据环境质量标准的4个等级建立评价等级集V,选择降半梯形分布来确定隶属函数,建立模糊关系矩阵R,采用超标倍数赋权法确立权重系数,构造权重系数矩阵A,将模糊矩阵R和权重矩阵A进行合成,得出综合评价结果.2002~2004年彰武县空气质量的最终评价结果分别为Ⅰ级、Ⅱ级和符合发展绿色食品的要求.与其他方法的比较结果表明,该模糊综合评价法较好地解决了质量分级归属问题,采用超标倍数赋权法建立权重得到了比较客观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长江水质进行评价和分类。根据长江水质中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氨氮(NH3-N)的监测数据,构造隶属函数,对长江沿线17个监测点的水质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对各项数据进行处理、标定,运用动态聚类分析方法对长江水质进行等级分类。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与模糊聚类分析结果相一致,更优于传统的统计方法,从而为水质检测提供了一种更科学、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北宫国家森林公园森林保健功能指数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明臣  梁玉莲  叶兵  喻素芳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24):185-188,194
基于人体舒适度指数、空气富氧度指数、空气清洁度指数3个单项指标构建城市森林保健功能体系和评价综合指数(UFHI),并给出了评判城市森林保健功能指数的等级标准.通过对春、夏、秋3个季节北宫国家森林公园单向指标及综合保健功能分5个时段进行评价,探讨北宫国家森林公园城市森林的整体保健功能.结果表明:北宫国家森林公园人体感觉舒适的时间秋季最长,其次为夏季,春季最短;空气富氧度夏季明显高于春秋两季,日变化成“W”形分布;空气清洁度亦为夏季明显高于春秋两季,春秋空气负离子含量较低且日变化缓和.城市森林保健功能指数(UFHI)夏季最高,春季次之,秋季最低,春季与秋季指数值差别不明显,3个季节的保健等级均在3级以上.北宫国家森林公园保健功能最佳发挥时段因季节而异,在夏季能为城市居民提供更高的保健效益.  相似文献   

5.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别对2011年引进花生品种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判。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中花16和参考品种间的加权关联度最大(r'=0.8604),其次是湘花2008(r'=0.8311),这2个品种的综合评价结果均优于对照汕油523(r'=0.7007)。模糊综合评判分析表明:品种中花16和湘花2008综合评价结果也均优于对照汕油523。由此说明,这2种综合评估方法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且与品种的实际表现相符合。  相似文献   

6.
运用灰色模糊综合批判对2005年河南省信阳市农科所自己安排的品种比较试验中的11个粳稻品种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粳稻品种10个性状(小区产量、生育期、有效穗、成穗率、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株高、穗长、千粒重)的权系数分别为0.1344、0.1016、0.0914、0.0854、0.0942、0.0988、0.1007、0.1025、0.0968、0.0943;粳型水稻品种的灰色模糊综合评判大小顺序为:K4>K9>K11>K1> K7>K5>K2>K6>K10>K8>K3;其中K4的综合评价值是0.7036,综合表现最大,其次是K9,它的综合评价值为0.5555,K3综合评价值是0.2043,综合表现最差。此结果与以产量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运用灰色模糊综合评判,对信阳市农科所自选的10个高代(S4-S5代)自交系一般配合力晚代测定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测交种17个性状(小区产量、株高、分枝部位、一次有效分枝数、主花序长度、主花序角数、主花序角长、主花序结角密度、全株总角数、角粒数、千粒重、单株籽粒重、冻害、菌核病、病毒病、生育期、倒伏级)的权系数分别为:0.072、0.062、0.059、0.062、0.062、0.063、0.059、0.059、0.064、0.063、0.056、0.067、0.064、0.048、0.028、0.054、0.058;测交种的灰色模糊综合评判大小顺序为:K1>K2>K7>K3>K6>K4>K8>K5>K9>K10;其中K1的综合评价值是0.8289,综合表现最大,其次是K2.,它的综合评价值为0.6394,K10综合评价值是0.2095,综合表现最差.此结果与以产量性状进行方差分析的结果来看,灰色模糊综合评判筛选的测交种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以此来对自交系一般配合力晚代测定是一种较为全面的、客观的、合理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8.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小黑麦的抗旱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19个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品种(系)与抗旱性相关的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08草鉴15、07草品11、05草鉴2、08草鉴13和06草鉴5的抗旱性较强.参试大部分品种(系)经干旱胁迫处理后综合性状优于对照品种新小黑麦3号,表明大部分参试高世代品种(系)的抗旱性较强.  相似文献   

9.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确定了各因子权重与选择模糊合成算子,对石亭江什邡河段水环境质量进行了5个年度和1个水文年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2007-2011年该河段水质能够达到Ⅲ类标准,但是综合评价a值反映出水质呈现不断恶化的趋势,高锰酸盐是主要污染物.(2)该河段水质受水文要素变化的影响较大,丰水期水质较好,枯水期污染程度较为严重.(3)出境断面的水质均比对照断面水质差,高锰酸盐指数污染尤为严重,特别在枯水期水质状况已逼近界限值.近年来工农业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导致污水的过度排放是造成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标准差权重模糊评价法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质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营养度做出及时、准确、合理的综合评价,为水资源合理有效地监测、改善和利用服务。【方法】2004-03~2006-08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渠首(S1)、库心(S2)、丹江口水库上游大石桥(S3)3个采样点水体进行了9项理化指标的检测,并应用标准差权重模糊评价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9个理化指标在3个采样点上有差异;由标准差权重模糊评价法加权海明距离最小值(在S1、S2和S3 3个采样点分别为0.1289,0.1585和0.1424)可知渠首水质处于中营养状态;库心水质处于贫营养状态;丹江口水入库上游大石桥水质处于中营养状态;由叶绿素营养状态指数(44.169)可知南水北调水源区水质处于中营养状态。【结论】目前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质营养状况并不理想,基本处于中营养状态,还有待改善;用标准差权重模糊评价法对水质进行综合评价较单指标评价法更为全面准确。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三生视角的内蒙古自治区不同类型土地整治效益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不同区域类型的土地整治工程在生产、生态、生活功能方面所体现的效益,选取内蒙古3个不同类型区域的土地整治的案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专家打分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构建三生指标体系,对土地整治后效益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土地整治获得的各项效益具有一定的协同提升作用,但体现在各项指标层次上仍具有一些差异:在自然本底条件好的地区获得的生产效益的提升大于自然条件较差的地区;人口密集区域的生产、生活服务性设施的改善明显强于人口稀疏地区;具有较多限制性自然条件地区获得的生态效益的提升大于自然本底条件的区域。因此,在土地整治应该充分做到土地整治工作的开展与当地自然条件相契合,挖掘发展潜力,以现有的生产能力和生态环境为基础,提高整治效益。  相似文献   

12.
乡村景观评价体系的构建是乡村景观保护和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为明晰泥河沟村景观优劣,在总结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对泥河沟村实地调研获悉资料及实际发展需求,运用德尔菲法结合专家意见构建历史遗产保护与建设背景下的泥河沟乡村景观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因子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CE)对泥河沟乡村景观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泥河沟乡村景观评价体系包含5项准则层(B1-B5)、12项因素层(C1-C12)和25项指标因子(D1-D25),综合评价总得分为3.773 1分,处于“较好”水平;2)5项准则层总评分按照由高到低的排序为:农业景观(4.008 7)、人文景观(3.900 6)、聚落景观(3.789 3)、自然景观(3.635 5)、附属景观(3.097 0),说明泥河沟村拥有良好的农业景观和人文景观条件,但在聚落景观、自然景观和附属景观等方面有待提升;3)基于实地调研与评价结果,提出相应景观优化设计策略及设计侧重点。研究成果为后续历史村落景观保护发展和规划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运用灰色模糊多维综合评估13个甘蔗新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色模糊多维综合评估方法对引进的13个甘蔗新品种在海南省儋州地区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新台糖26号、云89—151、新台糖16号、云59—62、川蔗3号等5个品种综合表现较好,云62—55、巴西5号、云62—166、川i蔗4号、云59—57、粤糖86—368等6个品种表现一般,新台糖25号与云75—644表现较差。综合13个品种的模糊综合评判值与产量排序,在海南儋州地区可以推广新台糖16号、云89—151、新台糖26号、云59—57、云62—55、粤糖86—368、云59—62、巴西5号、云62—166等9个品种。  相似文献   

14.
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发展现状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延荣  高建中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360-16362,16365
选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作为调查对象,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技术与信息、销售、加工运送、标准化服务、信贷服务、权益保障等6项功能作出等级评价,即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发展现状作出定量分析,并以此评价结果为依据,推测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功能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加强合作社加工等实体功能建设;多渠道建设合作社信贷服务功能;提高合作社综合实力,走专业与综合相结合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均匀设计优化杨属的SRAP—PCR反应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均匀设计方法,对影响杨属SRAP-PCR体系的MgCl2、dNTPs、引物、TaqDNA聚合酶和模板浓度等因素分别进行了U16(45)和U12(35)两轮优化,建立了适用于杨属的SRAP-PCR反应体系。在25μL反应体系中,MgCl23.5mmol/L、dNTPs0.20mmol/L、引物0.44μmol/L、TaqDNA聚合酶1.50U、模板浓度28ng/L为最适条件。在此基础上又对退火温度进行了摸索,结果发现,扩增结果对退火温度变化不敏感。最后运用优化体系对杨属3派10个种共16个单株的DNA进行扩增验证,结果获得的DNA条带清晰,多态性比较丰富。说明这一优化的SRAP-PCR反应体系可用于杨属不同种间亲缘关系、系统进化和遗传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工厂化农业企业选择农业园区的模糊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农业园区外围设施因素,即自然环境状况、水电供应情况和温室质量、通讯条件、与目标市场的距离和交通运输条件、生活服务条件等,和优惠政策因素,包括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和园区优惠政策等,制定了农业园区的评价标准,并由专家评价小组对园区的每个因素进行评价。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对专家评价结果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并对结果进行了确定性处理,最后,得到了农业园区综合评价等级。实例分析结果表明,用模糊评价方法选择农业园区,可使工厂化农业企业选出适合自己企业项目发展的农业园区。  相似文献   

17.
利用模糊神经网络对湖泊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综合评价体系结构基础上,应用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湖泊富营养化程度模糊神经网络评价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对全国16个有代表性的湖泊进行水质评价,均得到了正确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8.
GIS支持下的耕地地力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如何利用GIS技术开展耕地地力评价工作,在GIS技术系统的支持下,以立地条件、土壤理化性状、农田基本设施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评价法建立数学模型,对河北曲周县耕地进行了快速准确定量化评价,评价中充分利用GIS强大功能,在GIS环境下建立图形库、划分评价单元、建立数学模型和输出成果图,评价结果基本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9.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渭南城市土地定级综合评定模型与评定指标及模糊综合评定计算模型。通过计算,评判出渭南城市土地分为5个级别,其结果反映出该市土地质量的实际差别(高低)程度。旨在为该市的土地开发利用及有偿转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铁良    苏芳莉      孙迪      孙一民  李海福     《西北林学院学报》2020,35(5):195-200
利用模糊BP神经网络法对辽河口湿地不同时期(汛期、非汛期和冰封期)不同区域(核心区、试验区和缓冲区)水环境质量进行水质评价。各样点监测结果表明,核心区全N(TN)和氨氮(NH3-N)优于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缓冲区和试验区中全N(TN)、全P(TP)和化学需氧量(COD)超Ⅳ类标准。建立以上述4个水质指标为输入变量、包含5个神经元节点的隐含层和1个水质类别输出结果所构成的BP人工神经网络,结合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输出结果进行隶属度分析。结果表明,核心区、缓冲区和试验区在汛期和冰封期评价结果相同,依次为Ⅲ类、Ⅳ类和Ⅳ类,而在非汛期评价结果依次为Ⅱ类、Ⅲ类和Ⅳ类,可见从试验区、缓冲区到核心区水质逐渐转好,说明湿地对污染物具有一定的净化能力。评价结果与实际监测数据基本吻合,说明模糊BP神经网络综合评价具有客观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