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转基因鱼研究及商品化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转基因技术是农业和医药行业的研究热门。自1985年,世界上第一批转基因鱼诞生后,鱼类基因转移技术很快应用到培育高产、优质和抗逆的经济鱼类新品种,并在解决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和基因转移等方面的难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几年,“全鱼”生长激素(GH)基因的克隆与应用,使快速生长转GH基因鱼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仍需要解决转移基因的定位整合、稳定表达和遗传,以及转基因鱼释放的生态和食品安全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各种转基因动物及转基因植物相继出现并应用于生产实践,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自1985年,世界上第一批转基因鱼诞生后,鱼类基因转移技术很快应用到鱼类育种中。20年来国内外主要进行了快速生长、抗寒(耐寒)、抗病等方面的转基因鱼的研究。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常用的鱼类的基因转移技术和检测方法,转基因鱼的研究现状,并对其的食用安全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鱼类基因转移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基因转移为鱼类遗传育种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自1985年第1例转基因鱼问世至今已获得十几种转基因鱼,在促进生长,提高鱼类抗逆性、抗病性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本文主要结合国内外关于鱼类基因转移成功的报道,分析了各种转基因技术的可行性和优缺点,并对其作用机理、适用对象、条件优化、转化效率等几个方面做了概括性叙述。  相似文献   

4.
生长性状是水产养殖鱼类最重要的经济性状之一,对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意义重大。通过以不同的养殖鱼类为对象,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鱼类生长主要受环境、基因,以及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影响,具体为:(1)环境是生长性状调控的外因,其对生长的影响一般呈现出剂量效应的规律。温度、光照、营养等主要环境因子的过量和不足均可能对鱼类生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寻求最优条件是制定最佳养殖环境的终极目标,人为调控多种环境因子在现代水产养殖业中具有重大的应用潜力。(2)基因是生长性状调控的内因,其对生长的影响很大程度上表现出因果效应的关系。某些基因的单碱基核苷酸多样性、基因结构变异、染色体倍性变化,以及转基因等都表现出对鱼类生长产生统计显著性的影响。鉴于生长是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数量性状,寻找主效基因并在选育中加以利用是改良生长性状的重要基础。高通量测序技术在生长相关候选基因的筛选以及辅助分子育种方面展现出强大的优势。(3)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影响主要来自基因型对不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具有特异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因此目前对其量化研究非常有限。但在制定大规模商业育种计划之前,考虑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充分理解环境、基因,以及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对水产养殖鱼类生长的影响能更好地对其生长性状加以利用,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养殖成本和发挥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5.
鱼类的生长激素基因在鱼类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就鱼类生长激素基因(fGHG)的分离、活性检测、结构、分子克隆及在体外表达与基因转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的研究策略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基因工程在海水鱼类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斌 《齐鲁渔业》1994,11(2):41-43
综述了鱼类基因转移的研究现状、研究方向及在海水鱼养殖中的应用前景,着重介绍了利用生长激素基因、生长激素释放因子基因、抗冻蛋白基因、金属硫蛋白基因、珠蛋白基因以及其它基因的转移培育海水鱼新产品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细胞培养是现代生物科学中发展十分迅速的一种实验技术,它为细胞学、遗传学、病毒学、免疫学的研究和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核移植、细胞杂交、DNA介导的基因转移以及一些物理图谱的建立,也都需要与细胞培养紧密结合。鱼类细胞培养也是开展鱼类病毒性病原、疫苗制备和鱼类细胞工程等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国外简讯     
美国首次鱼类基因移植获成功美国巴尔的摩的约翰斯·霍布金斯大学和阿拉巴马的奥博(Auburn)大学的一些科学家,将虹鳟脑垂体细胞中的生长基因移植到普通鲤鱼的卵中,结果使孵化出来的鲤鱼生长速度比普通鲤鱼快20%这是美国第一次在不同品种的鱼类间进行基因移植,并获得成功。在此之前,美国曾成功地在微生物、植物和恒温动物(包括啮齿类动物和家畜)中进行基因移植。但科学家们声称,鱼类基因移植技术还很  相似文献   

9.
鱼类转基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玉梅 《水产学杂志》2001,14(2):79-81,91
随着生物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 ,人类的技术思想有了质的飞跃。基因转移技术就是这种技术思想酝酿的创新点之一。鱼类是人类食物中主要的蛋白质来源之一。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广东鲮等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鱼类。同农业一样 ,发展淡水养殖业也存在品种改良问题 ,发展和完善基因转移技术 ,将优良性状的基因 ,如生长激素、干扰素、抗冻蛋白、抗病等基因导入鱼受精卵内以达到遗传改良 ,为培育高产、优质及抗逆的养殖鱼类新品系提供新途径[1] [2 ] 。由于鱼类是低等脊椎动物 ,自身优势明显而使得转基因在鱼类研究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相似文献   

10.
乳酸菌Lactobacillus能调节肠道微生物平衡,促进鱼类的生长和发育,增强鱼类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是一种安全的微生物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饲料工业。本文通过综述乳酸菌对鱼类生长的影响及其促生长机理,探讨乳酸菌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和乳酸菌对鱼类生长的基础及应用等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为大规模生产鱼类乳酸菌饲料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