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油大豆新品种选育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雅珍 《杂粮作物》2006,26(2):76-77
大豆是世界上主要植物油来源,籽粒一般含有20%左右的脂肪。大豆油是优质食用油,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脂肪酸,富含维生素A和D,是我国人民主要食用植物油。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大豆加工业的兴起,高油大豆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国产大豆的数量和品质已满足不了需要。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量呈增长态势,2003年进12大豆2071万t,为我国大豆总产量的125.5%,且进口大豆脂肪含量比国产大豆高1%~2%。因此,为了提高国产大豆的市场竞争力,必须加速选育和推广种植国产高油大豆品种,以满足大豆生产和加工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内容之一。自2016年以来,我国大豆播种面积连续2年大幅增加,2017年大豆总产量达到1 420万吨,较2015年增加了241万吨。然而,国产大豆产量增加并未减少大豆进口,反而降低了国产大豆的收购价格。2017年新豆上市初期价格低于2016年同期且跌速较快,黑龙江哈尔滨和佳木斯食用大豆2018年2月底的收购价格较2017年9月初的价格下降了11.7%和11.3%,形成了"量增价跌"或"豆丰价贱"的局面。究其原因,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已具有鲜明的品质和用途差异,形成了食用大豆市场和油用大豆市场2个相对独立的大豆市场。因此,当国产大豆明显增产时,不会减少油用大豆进口,反而因国产食用大豆供给增加降低了国产食用大豆的价格。应当对国产大豆的相关看法和政策重新进行审视和反思。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豆供需现状与未来十年预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本世纪前八年我国大豆供求状况的分析发现,国产大豆供给量总体上呈现波动性下降趋势,2000—2007年间年均增长率为-2.1%;而需求量大幅度上升,大豆自给率持续走低,同期大豆进口量年均增长率高达21%,占世界大豆贸易总量的12.8%;依据灰色系统理论,采用动态GM(1,1)模型对2010—2020年我国大豆供需进行预测分析得出结论:未来十年我国大豆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到2020年我国大豆供需缺口将高达1 383万t;完善国家大豆种植补贴政策、健全豆农收入支持体系、全面提高大豆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和强化技术推广体系等重大举措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业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调查报告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1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是全国的大豆主产区,也是大豆加工业的主要基地,更是大豆制品消费和经贸大市场。大豆及其加工制品在黑龙江省农产品生产和销售中占有重要的位置。2005/2006年度全省加工大豆444.8万t,占大豆总产的67.4%,实现工业产值78.96亿元,利税5.28亿元,拉动全省工业总产值上升2.3个百分点;2006/2007年度,加工大豆383.6万t,占大豆总产的62.2%,实现产值71.24亿元,利税3.2亿元,拉动工业总产值上升1.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正>1 2014年我国大豆食品行业的状况1.1我国食品大豆的消费量近几年,我国用于食品工业的大豆量基本维持在1 100万吨左右,其中用于传统豆制品加工的大豆约占50%左右(约为600万吨)??用于其他食品加工的约占20%左右;直接食用的约占30%左右(见图1)。1.2我国豆制品企业状况  相似文献   

6.
关于我国大豆竞争力的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进 《杂粮作物》2003,23(3):150-151
中国是世界大豆的原产国和主产国之一,目前总产量排在美国、巴西、阿根廷之后,居世界第四位。1995年以前,我国一直是大豆的净出口国。但从1996年起,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996~2001年,大豆进口量依次为111万t、279万t、320万t、432万t、1042万t和1325万t,同期我国大豆生产量为1350万t、1322万t、1473万t、1515万t、1425万t和1541万t,进口量分别相当于当年国内总产量的8.2%、21.1%、21.7%、28.5%、73.1%、85.9%。如果再把进口的豆油和豆粕也折算成大豆,2001年的进口量将超过1500万t,几乎相当于我国大豆的总产量。我国大豆生产贸易形势的…  相似文献   

7.
传统豆制品加工的现状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大豆加工尤其是油脂产业对大豆进口的依存度较高。2012年进口大豆达到5838万吨,而国产大豆产量仅为1280万吨左右;中国进口大豆主要是用于油脂加工业,这是因为美国、巴西等国生产的大豆基本都是油料豆,其含油量平均约比国内大  相似文献   

8.
《大豆科技》2011,(4):50-53
近年来,用于食品加工的国产大豆每年递增约100万吨,2010年总量超过1000万吨,占总产量的65%。为了深入了解这一发展趋势,中国大豆产业协会调查组赴山东、安徽调查,听取了德州市、淮南市政府有关部门的汇报,召开了大豆食品加工企业座谈会,考察了7个加工企业、3个现货交易市场。通过调查,一方面看到国产大  相似文献   

9.
黄淮海南部食用大豆生产和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磊 《大豆科技》2015,(1):40-44
<正>1黄淮海南部食用大豆生产基本情况黄淮海南部地区是我国大豆的第二大产区,常年种植大豆200万hm2,素以高蛋白大豆生产为主。以豆麦两熟为主。黄淮南部大豆生产具有昼夜温差相对较小、湿度相对较大的生态条件,是我国大豆形成高蛋白的最佳生态区。该地区种植大豆历史悠久、品种资源极为丰富,品种和栽培技术有所创新,增产潜力巨大;该地区处于我国中原腹地,交通方便,地势平坦,污染少,环境好,具有生产无公害大豆、有  相似文献   

10.
正自古以来,我国就是大豆种植大国,也是大豆消费大国。2016年我国大豆总消费量约9700万吨,其中用于榨油和饲料粕生产消费量约8 500万吨,用于豆浆、豆奶、豆腐等豆制品加工的食用大豆约1 200万吨。就食用大豆而言,消费量已是日本全部大豆消费的2倍,大豆在我国人民健康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不可替代。在大豆加工产业现代化的新时代,生产原料的优质化和供给稳定化已成为大豆市场竞  相似文献   

11.
大豆超高产育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岚  王连铮  赵荣娟  李强 《大豆科学》2007,26(3):407-411
我国大豆每公顷产量仅为1.83 t,比国外大豆主产国家低0.7~0.9 t.我国近几年每年进口2 500~2 700万吨.显著超过我国大豆总产,我国大豆年总产为1 700万吨左右.因此,提高大豆单产增加大豆总产是大豆产业的主要任务.通过过去15年的工作,利用杂交育种育成了超过4.5 t/hm^2的大豆品种3个:中黄13、中黄19和中黄35,其中中黄13在2003年已成为关内各省推广面积最大的大豆品种,2005年已推广22.4万公顷,居全国第三.  相似文献   

12.
正从大食物安全观来看,大豆进口量持续增加,已对我国食用蛋白安全形成一定挑战。我国大豆生产成本高、行业产业链短、产品附加值低是造成全行业萎缩的主要原因。要扶持低成本的规模化经营,提高加工环节的增加值,增强我国大豆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的主导权。2016年是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国际豆类年。然而,中国海关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进口大豆8169万t,比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鲜食大豆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辽宁省在我国鲜食大豆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对我国鲜食大豆育种、制种及产业发展进行了广泛调研、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速冻鲜食毛豆出口量约占世界速冻鲜食毛豆总量的52%;辽宁省每年为南方鲜食大豆种子市场提供1万t以上的用种量,占市场份额的70%以上;辽北鲜食大豆鲜荚产量12~15 t/hm2,亩产值2 000元左右,利润空间巨大;辽宁省建立鲜食大豆产业基地势在必行,选育优质、高产鲜食大豆新品种,建立健全鲜食大豆供种需求平台,以解决鲜食大豆主产区鲜荚产量低、品种混杂,种子质量参差不齐、销售恶性竞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吴海英  张明荣 《杂粮作物》2009,29(5):358-360
1四川大豆需求现状 中国大豆缺口量很大,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主要靠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近年来,我国进口大豆呈逐年剧增趋势,至2008年中国进口大豆已达到3413万t。据美国农业部在2006年2月份的长期趋势展望报告中预测,十年之后中国的大豆进口量将增加到5720万t水平。  相似文献   

15.
1概况1.1近三年大豆生产概况近三年,浙江省大豆呈比较稳定的发展态势,随着菜用大豆的迅速发展,全省大豆种植面积超越番薯、大麦、小麦,为全省第二大粮食作物。浙江省大豆以春、夏、秋大豆并存,以春大豆为主,约占总面积的70%。春大豆又以菜用为主,夏秋大豆以收干籽为主。2007年、2008年和2009年全省大豆播种面积分别为13.15、13.36和13.63万公顷(197.3、200.4和204.4万亩)。  相似文献   

16.
中国转基因大豆进口及其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曰程  王玉斌 《大豆科学》2019,38(4):635-643
为明晰转基因大豆进口对中国的大豆产业、国际贸易地位以及转基因发展的影响,进而为壮大国内大豆产业,稳定国内大豆市场秩序,促进国内转基因技术有序发展提供相关依据,利用文献综述方法并结合分析相关统计数据,对我国转基因大豆进口增加的现状与原因进行了阐述。研究认为,转基因大豆进口严重弱化了中国在国际大豆贸易中的话语权,不利于中国的大豆甚至粮食安全以及国产大豆的发展;国际资本伴随大豆进口入侵中国大豆加工产业,同时刺激内资企业的兴起;转基因大豆进口对种质资源、生态坏境存在潜在压力,但又促进国内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以及转基因监管体系的完善。鉴于此,提出提高国产大豆的市场价值与比较收益,降低国内对国际大豆的依赖度,以需求拉动国产大豆供给,以及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加快国内转基因技术研究及监管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豆自给率低,对外依存度高达87%左右,已严重威胁着我国大豆的供给安全.近来随着国际形势和新冠疫情的变化,我国大豆生产、加工及消费状况备受国内外关注.2019年我国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大豆振兴计划,提出"一扩两提"的目标,以加强我国大豆产业在农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我国大豆生产、加工、贸易及消费现状,结合...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主产区,大豆常年种植面积在400万hm2左右,由于其种植环境条件在不断变化,商品加工用途日益细化,因此对大豆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大豆生产的需要,利用卫星搭载技术选育了高油大豆新品种克山1号(克航辐05—829),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豆2009002。  相似文献   

19.
刘航 《杂粮作物》2007,27(2):155-156
大豆是辽宁省主要优势产业之一,在辽宁分布广泛,种植历史悠久。多年来,辽宁省的大豆产业在产加销的链条中,以市场为导向,以品质、产量为核心,以经济效益为目的,在经济杠杆的驱动下,不断发展,大豆单产逐年提高,加工企业不断增加。1辽宁省大豆产业现状1·1大豆生产概况辽宁省位于辽河中下游两岸,地处温带,年平均气温为7~9℃,≥10℃积温3 223~3 565℃,年降水量560~728 mm,相对湿度62%~66%,日照时数2 660~2 997 h,无霜期为146~179 d,土地平坦,土壤以棕壤、潜育草甸土为主,有机质含量高,水、肥、气、热条件好,适宜发展大豆生产。20世纪50年代全省…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80%~90%的大豆种植区和大豆工业都分布在远东地区,2000~2010年俄罗斯大豆总产量由34.3万t增至121.0万t,基本呈递增趋势。俄罗斯大豆种植面积由2000年的42.1万hm2增至2010年的120.0万hm~2,基本呈递增趋势。俄罗斯大豆产量由2000年的810.0 kg·hm~(-2)增至2010年的1 150.5 kg·hm~(-2),基本呈递增趋势。2013年俄罗斯大豆产量为150.0万t,2013年俄罗斯大豆种植面积为154.0万hm2。近年俄罗斯大豆平均产量为1 200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