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优乐得,蚧死净防治柿绵蚧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5%优乐得可湿性粉剂1500倍和25%蚧死净800~1000倍液防治柿绵好出蛰若虫,其效果为92.6%和66.9%~76.7%;对雌成虫防治效果为97.9%和82.%~84.9%。防治适期以出蛰若虫大量转移到叶面至雌成虫形成印囊前为宜。  相似文献   

2.
吴建勤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4):101-103,117
2006年对永安市区行道树天竺桂上的日本龟蜡蚧采用树干基部注射及叶面喷雾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注射防治法效果较差,不宜使用;而喷雾法4种可湿性粉剂均有较好效果,防治效果达75.6%~93.3%之间。从防治效果与成本两方面考虑,防治时应优先选用杀灭2 000倍液、删虫1 000倍液,其次是利克虱1 000倍液,最后是欧贝1 000倍液。防治时机应掌握在初孵若虫期进行。  相似文献   

3.
方明刚 《中国森林病虫》2007,26(5):23-25,34
华栗绛蚧是板栗枝干上的主要刺吸性害虫之一。该虫1 a发生1代,以2龄若虫越冬,越冬后的2龄若虫和雌成虫固定寄生在板栗枝干上刺吸寄主汁液危害。成虫期在4月上旬至5月下旬,行两性生殖,存在孤雌生殖,雌成虫平均产卵量为3 975粒。若虫在5月上旬孵化,5月末达盛期。用10%高渗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在越冬若虫膨大期进行喷杀效果好。黑缘红瓢虫、绛蚧跳小蜂和芽枝状芽孢霉菌是控制虫口密度的重要天敌。  相似文献   

4.
杜鹃冠网蝽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鹃冠网蝽(Stephanitis pyeioides)是严重危害杜鹃的害虫之一,在浙江省绍兴市1 a发生5~6代,以成、若虫在枯枝落叶、杂草或根际表土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越冬代成虫、若虫开始活动,至10月中旬开始越冬,世代重叠明显,全年所有发生季节均能发现各个虫态.5月下旬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 倍液、森得保可湿性粉剂1 500 倍液、5%吡虫啉乳油1 000 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2 000 倍液和80%敌敌畏乳油1 500 倍喷雾防治,3 d后防治效果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5.
草履蚧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草履蚧在连云港地区1 a发生1代,以卵在卵囊内于土中越冬,危害杨树等寄主26种.草履蚧的天敌有大红瓢虫和黑红缘瓢虫2种,以幼虫取食草履蚧若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2月上中旬若虫上树前在树干上缠胶带阻隔若虫上树,阻隔率98%以上;6月上中旬,于树干基部周围培松土诱集成虫产卵,防治率90%以上;用20%吡虫啉20倍液注射防治,杀虫效果在90%以上;在小树树干上用20%吡虫啉原液直接涂刷毒环,杀虫率在98%以上;分别用50%辛硫磷、50%敌敌畏、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等各1 000 倍液及果树宝2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施药后48 h(扑虱灵7 d),校正防效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6.
樱桃球坚蚧Eulecanium cerasorum是上海首次发现的新害虫,孕卵率高、繁殖能力强,具有快速扩散和蔓延的趋势。为有效控制虫害发生,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等。结果表明:樱桃球坚蚧在上海地区1 a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枝条上越冬,翌年4月上旬始见雄成虫,终见于5月上旬,4月下旬为雄成虫羽化高峰期。受精的雌成虫孕卵数为2970~11 160粒/雌,平均6323粒/雌,卵持续期为45 d。4月中旬开始产卵,5月中旬卵开始孵化,5月下旬为孵化盛期;6月中旬若虫蜕皮进入2龄期后雌雄分化,10月上旬进入越冬状态。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5%啶虫脒乳油等3种无公害药剂防治1龄若虫,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效果最好,施药后10 d校正死亡率91%以上,杀虫效果明显高于吡蚜酮和啶虫脒。  相似文献   

7.
经调查,桑盾蚧在洛南县1a发生两代,主要寄生于核桃幼树的主干、粗枝和2a生以上枝条,当年生枝、叶柄、叶片少有分布;40%杀扑磷乳油1 000倍液、1.8%阿维菌素2 000倍液、40%毒死蜱1 000倍液防治桑盾蚧效果较好,有效率都在80%以上,可在5月10-30日即一龄若虫盛期,每隔10d喷1次,轮换用药,共喷药3次。  相似文献   

8.
板栗绛蚧是板栗枝干上主要的刺吸性害虫之一,广泛分布于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湖北、贵州、四川、江西等省的板栗产区。此虫1 a发生1代,以2龄若虫越冬,越冬后的2龄若虫和雌成虫固定寄生在板栗枝干上刺吸寄主汁液危害。成虫期4月上旬至5月下旬,行两性生殖,存在孤雌生殖,雌成虫平均产卵量为3 975粒。新若虫在5月上旬孵化,5月末达盛期。用10%高渗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在越冬若虫膨大期进行喷杀效果好。黑缘红瓢虫、寄生蜂和芽枝状芽孢霉菌是显著控制虫口密度的重要天敌。  相似文献   

9.
板栗大球蚧在安徽省此虫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越冬,越冬后的2龄若虫和雌成虫固定寄生在板栗枝干上刺吸寄主汁液为害。成虫期4月上旬至5月下旬,行两性生殖,存在孤雌生殖。新若虫在5月上旬孵化,5月末达盛期。经生产性防治研究试验表明,用10%高渗吡虫啉可湿性粉剂0.1%溶液在越冬若虫膨大期进行喷杀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山西省稷山县各大板枣主产区枣缩果病危害严重,2010年笔者对其进行了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除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外,各处理的防治效果与对照之间均达到了显著差异;85%枣病克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的防治效果与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和1 000倍液,85%枣病克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和1 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2%硫酸链霉素1 000万单位3‰液5个处理间差异显著;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2%硫酸链霉素1 000万单位3‰液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两个处理防治效果与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处理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1.
冬枣绿盲蝽成虫毒力测定与防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和田间试验,比较了14种不同农药对冬枣绿盲蝽成虫杀伤力的差异。筛选了4种对冬枣绿盲蝽成虫具有较好杀灭作用的农药。室内试验结果表明:在14种农药中,对冬枣绿盲蝽成虫具有较好杀灭效果的有敌敌畏、氰戊菊酯、甲氰菊酯和氟虫腈。其中氟虫腈效果最好,LC50为81.57μg/g,其次为敌敌畏和氰戊菊酯,LC50分别为232.58μg/g、291.28μg/g。而大田试验,各种农药的防治效果较差。采用叶片喷雾法,5%氟虫腈乳油1000倍与20%甲氰菊酯乳油800倍防治效果最好,分别为65.94%、64.24%。土壤处理,基本无法控制成虫危害。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方法才能有效控制绿盲蝽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采用喷雾法测定了 5 种杀虫剂对棉蚜(Aphis gossypii)的室内毒力,比较了 6 种杀虫剂对苗圃 中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袋苗上棉蚜的防治效果,同时分析了药剂对羊蹄甲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显 示: 0.25% 吡蚜酮对防治棉蚜效果最好, LC50 仅为 2.296 mg/L, 25% 噻虫嗪效果最差, LC50 为 41.396 mg/L。 6 种杀虫剂对苗圃袋苗上棉蚜的防治效果差异显著。施药处理 7 d 后, 2.5% 高效氯氟氰菊酯、 0.25% 吡蚜 酮和 1.2% 烟碱 · 苦参碱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治效果分别为 94.58%、 94.09% 和 89.16%。同时施用过高效氯 氟氰菊酯后的羊蹄甲袋苗在苗高、地径、地上部分鲜质量和地上部分干质量 4 个生长指标上均显著高于未 处理的袋苗。因此 2.5% 高效氯氟氰菊酯和 0.25% 吡蚜酮对防治羊蹄甲苗期棉蚜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 同时 1.2% 烟碱 · 苦参碱也具有较高的防治效果,可以作为替代药剂穿插施用,以降低害虫抗药性风险。  相似文献   

13.
针对山西省交城县枣产区危害严重的枣缩果病,于2011年对其进行田间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除菌速清水剂800倍液处理外,其余处理的防治效果与对照均差异显著。其中,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2%硫酸链霉素1000万单位3%o液防治效果最好,达到97.6%.85%枣病克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200倍液+72%硫酸链霉素1000万单位3‰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2%硫酸链霉素1000万单位3%。液6个处理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与菌速清水剂800倍液处理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
The efficacy of a new class of insecticide (chloronicotinyl) Mospilan 20 SP (a.?i. acetamiprid), compared with Lannate 90 SL (a.?i. methomyl) and Applaud WP 25 (a.?i. buprofezin), in glasshouse control of whitefly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on tomatoes, was investigated. All investigated insecticide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number of whitefly larvae, compared with untreated plots where population density grew during the trial. Based on statistical analysis, efficacy of all insecticides on whitefly larvae were in the same category. Some differences occurred 7 days after the third treatment. Deposited egg number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checks and each insecticide plot. Efficacy of investigated insecticide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deposited egg number, was also good and in the same category.  相似文献   

15.
应用生命表方法分析吡虫啉、木虱净、稻虱净3种化学农药对橄榄星室木虱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吡虫啉、木虱净、稻虱净和对照的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0.4148,0.8328,4.9908,6.3925。说明吡虫啉和木虱净处理区的橄榄星室木虱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稻虱净和对照区的橄榄星室木虱种群数量以4.9908和6.3925倍的速度增长;吡虫啉、木虱净和稻虱净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分别为0.0649,0.1303和0.7807。表明吡虫啉和木虱净施用区种群数量相当于对照区的6.49%和13.03%,取得了很好的防治效果;稻虱净施用区种群数量是对照的78.07%,不是防治橄榄星室木虱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6.
榆紫叶甲无公害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榆紫叶甲的发生规律及生活习性,进行了榆紫叶甲无公害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成虫羽化始盛期,树干上喷绿色威雷200倍液,杀虫率达97.1%;在越冬成虫上树取食始盛期,用溴氰菊酯制成毒笔,每株树涂2个药环,杀虫率达95.9%;在榆紫叶甲卵孵化盛期,利用3%高渗苯氧威、25%灭幼尿3号悬浮剂、1.8%阿维菌素、20%菊杀乳油1 000~1 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杀虫率均在92.4%以上。  相似文献   

17.
叶雪金 《热带农业科技》2010,33(2):17-18,33
李树桑白蚧是福州市永泰县李树上的重要害虫之一。通过对2007—2008年李树桑白蚧发生规律调查和田间药效试验,基本掌握了永泰县李树桑白蚧的发生规律:第一代卵孵化高峰期为3月下旬末至4月上旬;第二代为5月下旬中期至6月上旬中期;第三代为7月下旬初至8月上旬初,第四代9月下旬初至10月上旬初。田间防治要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越冬2龄若虫脱出蜡堆和卵孵化高峰期,用40%速扑杀EC1 200倍液,或48%乐斯本EC1 200倍液,或25%吡蚜酮WP2 000倍液加25%噻嗪酮WP1 500倍液喷雾防治,间隔7d喷药1次,连续喷药2次,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8.
美国白蛾幼虫对15种农药的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5种农药对3龄美国白蛾幼虫进行触杀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5%阿维·毒死蜱乳油、0.5%二甲基二硫醚乳油、90%灭多威可溶性粉剂对白蛾的致死速度最快,在36 h时100.0%死亡;高效氯氰菊酯、S-氰戊菊酯、毒死蜱在48 h时达到了100.0%死亡;5%高效氯氟菊酯水乳型、20%高氯·马乳油、21%氰戊·马拉松乳油、40%杀扑磷乳油在72 h时达到100.0%死亡。5%丁烯氟虫腈乳油仅1 500倍液没有达到100.0%死亡,25%溴氰菊酯乳油、63.1%杀单·苏云可湿性粉剂和1.8%阿维菌素乳油1 000倍液在72 h的触杀效果达到96.7%,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泡腾片2 000倍液在72 h时致死作用最低为63.3%。另外,还对15种农药的毒力回归方程进行了拟合,并计算出15种农药的LC50。  相似文献   

19.
几种植物源杀虫剂防治黑竹缘蝽效果分析   总被引:9,自引:8,他引:1  
黑竹缘蝽是绿竹等丛生竹笋期的主要害虫,为拓宽防治黑竹缘蝽新途径,制定高效、经济、环保的防治措施,研究了5种植物源杀虫剂对黑竹缘蝽若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选用1.3%苦参碱可溶液剂、0.5%藜芦碱可溶性液剂、4%鱼藤酮乳油、1.2%烟碱苦参碱乳油、1%苦皮藤素乳油,运用弥雾机喷雾防治黑竹缘蝽若虫,药剂原药用量均为1 200 mL/hm2,药后3 d防治效果均可达90%以上,达到了有效控灾的目的。这5种药剂可用于无公害防治黑竹缘蝽若虫,试验结果可为生产上制定黑竹缘蝽若虫防治措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