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临床上一般表现为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转为慢性型后多表现为心内膜炎、增生性关节炎及皮肤坏死.  相似文献   

2.
本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也有表现为慢性多发性关节炎或心内膜炎。  相似文献   

3.
本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也有表现为慢性多发性关节炎或心内膜炎.  相似文献   

4.
<正>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诊病型可分为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皮肤型、慢性型。急性败血型表现为一头或多头病猪突然死亡,多数病猪有明显临诊症状,体温升至42℃以上,稽留,虚弱,行动困难,食欲减退,皮肤、浆膜出血;亚急性皮肤型多良性经过,皮肤形成界限明显的棱形或方形疹块,稍突出于皮肤表面,病初疹块充血,指压褪色,后期瘀血,压之不褪色,疹块发生后体温下降,病情减轻,疹块颜色逐渐消退,数日后可自行康复;慢性  相似文献   

5.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丝菌引起猪的急性、慢性、败血性传染病,死亡率可达80%~90%,特征性病理变化为急性型表现为败血症全身病变,亚急性型表现为特征性疹块病变以及慢性型表现为关节炎、心内膜炎和皮肤坏死等[1]。  相似文献   

6.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为高热和皮肤上形成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紫红色疹块,俗称"打火印",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转为慢性的多发生关节炎、心  相似文献   

7.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所引起的一种猪的传染病,在临床上有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和慢性型几种,其中急性败血型猪丹毒由于病程发展快、病死率高而对养猪业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8.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转为慢性主要有慢性关节炎、慢性心内膜炎和慢性皮肤坏死。猪丹毒杆菌是革兰氏阳性纤细小杆菌,在感染动物的组织触片或血片中,呈单在、成对或小丛状,从慢性病灶中分离的菌呈不分枝的长丝状。  相似文献   

9.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疹块型和慢性型.做好猪丹毒的科学屠宰检疫与无害化处理,有助于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0.
猪丹毒是主要发生于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由猪丹毒杆菌引起,属于细胞内寄生、革兰氏阳性菌。急性型呈败血症;亚急性型在皮肤上出现不规则的紫红色疹块,俗称"打火印";慢性则主要侵害心内膜炎和关节炎。偶见于其他家畜。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以急性败血症和亚急性皮肤型多见,目前集约化养猪场比较少见,但仍未完全控制,  相似文献   

11.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败血型”、“亚急性皮肤疹块型”及“慢性心内膜炎和关节炎型”。该病多发于夏季高温季节,主要危害3-6月龄猪和母猪。一般为散发或地方流行性,偶尔可见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2.
猪丹毒杆菌临床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E.rhusiopathiae,ER)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临床上表现为急性败血性、亚急性疹块型及慢性关节炎和心内膜炎。  相似文献   

13.
<正>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转为慢性主要有慢性关节炎、慢性心内膜炎和慢性皮肤坏死。猪丹毒杆菌是革兰氏阳性纤细小杆菌,在感染动物的组织触片或血片中,呈单在、成对或小丛状,从慢性病灶中分离的菌呈不分枝的长丝状。本菌对环境因素的抵抗力很强,可称土壤性病原微生物。2%福尔  相似文献   

14.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型传染病,急性型猪丹毒呈败血症状。亚急性型猪丹毒出现皮肤疹块,俗称"打火印",慢性型猪丹毒主要发生心内膜炎和关节炎。该病可感染各年龄的猪,但主要侵害育成猪和育肥猪。猪丹毒在我国各地普遍流行,对养猪业危害很大。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积极预防该病对猪群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猪丹毒是由胞内菌——猪丹毒杆菌感染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俗称"打火印",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对养猪业危害很大。急性型呈败血症,亚急性型在皮肤上出现紫红色疹块,慢性型则主要发生心内膜炎和关节炎。目前该病虽然在集约化的猪场中比较少见,但整体疫情仍未完全控制。2014年廊坊地区某养猪场发生了一起以皮肤出现疹块并伴有急性败血性死亡为症状的传染病,初步怀疑为猪丹毒,且调查得知该养殖场有过猪丹毒病  相似文献   

16.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丝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的疹块型,转为慢性型的多发生关节炎、心内膜炎。主要侵害架子猪。  相似文献   

17.
猪丹毒是猪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因为革兰氏阳性小杆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极强。 (一)发病特征 猪丹毒常发生在夏秋炎热多雨季节,为急性热性传染病,由胞内菌猪丹毒杆菌引起。主要表现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病猪及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潜伏期1~7d。  相似文献   

18.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传染病。猪丹毒一般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急性型主要特征为败血症,亚急性型主要特征为皮肤出现疹块,慢性型主要特征为关节炎、心内膜炎和皮肤坏死[1]。本文介绍了2例猪丹毒的诊疗经过,并总结了防治该病的经验和体会。1流行病学1.1流行特点猪丹毒主要发生于架子猪,易感性随日龄的增  相似文献   

19.
猪丹毒病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分为急性(败血)、亚急性(疹块)、慢性3型。本文总结了该病的发病原因、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剖检病变、诊断以及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0.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或亚急性的疹块型,转为慢性的多发生关节炎、心内膜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