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养蜂 4 0多年 ,蜂种是自己培育的喀意单交种和东北黑蜂正反交的三交种。经过十几年的筛选、优选 ,形成了一种性情温顺 ,便于管理 ,繁殖力强 ,宜养成大群 ,采集力强 ,适合采集流蜜最大的蜜源 ,又能利用秋季的零星蜜源 ,越冬性能好 ,节省饲料 ,泌蜡造脾能力强 ;长期使用“易翔”牌巢础 ,蜂儿个体大 ,抗病力强 ,适合我地区饲养的优良蜂种。我地养蜂主要是夺取刺槐蜜、椴树蜜、秋季杂花蜜三大蜜源。在我地采刺槐蜜 ,群产 2 5~ 4 0公斤。要达到此产量早春必须有强群为基础。早春的强群又是从上年秋繁 ( 8月 2 0日~ 9月 1 5日 )抓起的。我把巢…  相似文献   

2.
<正>我的养蜂生涯是从业余养蜂开始,记得开始买了群中蜂,视它为宝贝,一天摆弄几次,后来蜂跑了,心里很不是滋味。之后我又买了几群中蜂,并订阅《中国养蜂》杂志,中蜂是养好了,就是产量不高。通过阅读杂志我了解到意蜂产量高,好管理,于是我又买了2群意蜂,开始了真正的业余养蜂。我养蜂的兴趣越来越强,于是建了一个意蜂场,发展到80多群蜂转战南北,开始了我的转地放蜂生涯。那时不知辛苦,哪有蜜源就到哪去,年复一年,头发白了,转地放蜂已力不从心,又搞起定地饲养。有多少收多少,总比搬运蜂群强,图个舒  相似文献   

3.
向仕钧 《中国蜂业》2000,51(5):10-10
内蒙古河套平原的主要蜜源是 8月份的向日葵。由于该花期流蜜时间长达 1个月 ,而且泌蜜涌 (一般年景群产 50~ 1 0 0千克 ) ,因此伤蜂严重 ,蜜源结束时群势下降幅度大 ,流蜜期过后由于自然界再无其它蜜源 ,对培育越冬蜂十分不利。到越冬布置蜂巢时大多弱不成群。历年来都是采取合并越冬。一般要 2至 3群才能合并成一个越冬群。个别年份要 4、5群才能合并成一个越冬群。长期以来 ,越冬蜂的培育成了河套地区定地养蜂的一大难题。笔者通过几年的观察发现 :凡是流蜜好的年份、流蜜结束得晚 ,落下的群势比流蜜差、结束得早的年份要多些 ;群与群之…  相似文献   

4.
侯爱国 《中国蜂业》2003,54(5):20-20
20 0 2年《中国养蜂》第 6期 32页上发表的辽宁省王殿军所写的《囚王利弊谈》 ,读后收获很大。囚王在养蜂管理上确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措施。各地气温不同 ,蜜源条件也不同 ,所以囚王的时间也就不同了 ,那么在昼夜温差极大的华北太行山地区 ,秋繁后什么时间囚王最合适呢 ?本人养蜂 2 0年来 ,一般都在 9月 2 0日左右囚王。去年在 9月 2 1日检查蜂群 ,囚王断子。在检查蜂群时发现有两群蜂已没了虫卵脾 ,只有封盖老子脾。表明这两群蜂在 1 0天前已失王 ,我只好囚两只新王到这两群内。当时这两群蜂的群势和其他群一样分别为 8框蜂和 1 0框蜂。 1 0…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最北部 ,冬季严寒漫长 ,夏季短促光照强 ,雨热同季 ,蜜源植物花期集中 ,具有发展养蜂生产的良好自然条件。黑龙江省养蜂生产的持点 ,一是以定地和短途转地饲养为主 ;二是气候寒冷越冬期长 ( 6个月 ) ,宜强群为主 ;三是蜜源花期相对集中 ;四是专业户规模逐渐扩大 ,最大的养蜂户已有 1 2 0 0群蜂。现将我省四季管理的一般方法介绍如下 :一、春繁管理春季繁殖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抓好越冬蜂的更新和群势的发展 ,使蜂群在椴树开花流蜜前强大起来。为了保证蜂群的迅速更新和发展 ,在饲养管理方面应做好以下工作。(一 )、蜂群出窖1 …  相似文献   

6.
鲍敬恒 《中国蜂业》2002,53(4):43-43
20 0 1年第 6期《中国养蜂》 ,刊登了中国养蜂学会考察组对日喀则地区吉隆镇的蜜源、气候及养蜂条件考察后写出的题为《发展西藏养蜂业有望》的考察报告。从报告中可以看出 ,吉隆镇种植大量油菜和荞麦 ,而且花期连接。按照一般养蜂书上所得出的“在一个地方有两个以上主要蜜源便可以进行定地养蜂”的结论 (指饲养西方蜂种 ) ,吉隆镇符合以上条件 (可能还有野生蜜源 ) ,在吉隆镇发展定地养蜂是可行的。从气候条件看 ,吉隆镇的气候比定西还要好一些(定西绿色植被一般从 3月开始返青 ,4月初见花。“白露”前后见霜。山杂野花 9月底结束 )。笔者…  相似文献   

7.
郑国庆 《蜜蜂杂志》2010,30(7):21-21
<正>《蜜蜂杂志》2010年第3期16页刊登了湖南宁乡汤建良同志撰写的《谈中蜂春繁期控制雄蜂的体会》,这篇文章写得真好。我地种植的油菜特别多,每个行政村起码几百亩,也是一年中最好的蜜源植物。我业余养蜂多年,但管理粗放,到了油菜花期还是越冬蜂多,还只繁殖一二批新蜂又造雄蜂脾,产生"分蜂热",蜂蜜产量低。  相似文献   

8.
我是 2 0 0 2年开始订阅《蜜蜂杂志》的 ,由原来对养蜂一窍不通 ,到熟练掌握了养蜂技术 ,是《蜜蜂杂志》帮了我的大忙。《蜜蜂杂志》内容丰富 ,刊登的文章通俗易懂 ,是养蜂人学习交流的极好园地。2年来 ,我认真学习《蜜蜂杂志》中的养蜂技术 ,借鉴各地蜂友们成功的养蜂经验 ,由原来的 3群蜂发展到了现在的 60群蜂。今年我饲养的蜂无一群患病 ,蜂螨危害也降到最低点。尤其在今年山东雨水较多的情况下 ,蜂群基本上没有螨害。蜂蜜、蜂蜡、蜂胶生产也取得了很好的效益。由于我对养蜂事业的爱好 ,养蜂技术不断提高 ,在我的家乡已小有名气 ,邻村的…  相似文献   

9.
郭兆华 《中国蜂业》2002,53(3):13-13
退休之后 ,时间完全由自己支配了 ,我作了养蜂度晚年的选择。为养好蜜蜂 ,我订阅了《中国养蜂》杂志 ,并购买了一些养蜂专业技术书籍 ,以充实自己的养蜂知识。作为一名养蜂新兵 ,2 0 0 1年茶树花期间 ,遇到了一件令我头痛的事情———盗蜂。客场蜂盗我蜂。为了制止盗蜂危害 ,我先是采用在清早蜜蜂飞翔前 ,关闭被盗群巢门。待蜜蜂飞翔后 ,坐在被盗群箱旁 ,只要有蜜蜂飞来 ,来多少打死多少。宁可错杀一千 ,也决不放掉一个 ,伤及本场的无故也就难免了。一直打到下午 3点多钟 ,才打开被盗群巢门 ,放飞蜜蜂。打开巢门不久 ,盗蜂就又来了。虽然我…  相似文献   

10.
我养蜂多年 ,以前多次遇到爬蜂 ,都用中草药控制住了。但在 2 0 0 0年晚秋 ,我的 90多群蜂都患了“爬蜂病” ,却怎么也治不好 ,到 2 0 0 1年早春合并后只剩 4 0余群 ,爬蜂仍然不断。油菜花期只采到 2 5 0kg蜜 ,洋槐花期滴蜜未收 ,只取了 6 0kg王浆。 2 0 0 1年 8月 ,我只好又把蜂群并成 2 8群 ,每群蜂只有 4框。对此病我十分苦恼。我突然想起败酱草可治疗五脏浓肿并能止痢。我就用黄花败酱草(干品 ) 2 5 0g ,煎水 2 5kg ,掺入白糖 5 0kg ,分作 2晚饲喂 ,后来 ,爬蜂消失了。用败酱草防治“爬蜂病”@李应林$安徽省繁昌县新港下高安村…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三北”地区冬季一般长达6个月,每年进入10月份花期结束,蜂王停止产卵,幼虫断绝。来年开春,一般蜂群群势下降到3~4框蜂,群势弱小,春繁很慢,很难培养成强群采集春季蜜源,“三北”地区的养蜂状况是:一年养蜂半年闲,丰年小利,平年无利,歉年倒赔钱。我国南方的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足,冬季蜜源植物丰富,10~12月份仍有油茶、野桂花等蜜源相继开花流蜜。其中油茶蜜源面积约6千万亩,储蜜量达11亿公  相似文献   

12.
定地养蜂每年都要换王,由于蜜源条件有限,在主要蜜源花期内大规模地进行换王,则会减弱采蜜群的生产实力,影响主要花期的采集力。若在非蜜源花期进行换王,则会因盗蜂严重干扰而失败居多,即使交尾成功,蜂王质量也较差,也不易向大群介  相似文献   

13.
继《养蜂问答600条》出版二年之后,葛氏又出版了有创新的养蜂著作《蜂群饲养管理技术》、一书(下称《蜂管》)。《蜂管》一书对我国流蜜量大的主要蜜源花期蜂群管理都作了详尽的阐述。例如椴树花期蜂群管理一节,介绍了椴树的分布、  相似文献   

14.
养强群抗蜂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连安水 《中国蜂业》2003,54(5):16-16
我一直是定地加小转地养蜂。全年仅有两个大蜜源可采 ,要想达到可观的经济效益 ,就必须常年养强群。我地刺槐花每年在 5月中旬流蜜 ,因春季繁殖期短 ,为了保证刺槐花蜜丰产 ,必须在上年秋季保证强群入冬。 2 0 0 2年在本县下良乡西故村放蜂采刺槐花 ,平均群产蜜 36千克 ,是沿途蜂场中最高的 ,获得高产原因是强群。1 997年我地白垩病暴发 ,来势迅猛 ,邻近的多家蜂场损失惨重 ,究其原因一是弱群抗病力差。而我 6 4群蜂一片药没有喂 ,群群蜂强壮 ,基本不染病 ,强群显威力。2 0 0 2年春季我场有 2群蜂染上爬蜂病 ,我一直坚持密集群势 ,并保持蜜…  相似文献   

15.
杨先美 《中国蜂业》2002,53(3):12-12
我的《自学养蜜蜂》一文在《中国养蜂》杂志 2 0 0 1年第 4期发表后 ,全国各地不少自学养蜂者来信询问具体饲养管理方法 ,有的还亲自上门求教。下面将我写给各位蜂友的回信内容整理如下 ,供自学养蜂者参考。一、适时购蜂 :购蜂时间的选择对自学养蜂者很重要。为便于自学养蜂者掌握各个养殖环节 ,购蜂时间一般选择在春季。因为春季气候温暖 ,万物复苏 ,百花齐放 ,蜜源丰富 ,投资小见效快 ,如果当年繁育成功 ,第2年投入生产是完全有把握的。二、选择养蜂场地 :养蜂场地的选择很重要。严禁在工厂特别是化工厂、公路、铁路沿线、河流水库边沿等…  相似文献   

16.
主要蜜源植物开花期如何既保证蜜的质量又防止群势下降纪天祥养蜂的目的是为了采蜜,如何使蜂群多采蜜,养蜂工作者长期以来采取各种办法,在主要蜜源植物开花期前40~50天培育适龄蜂,组织强群和利用飞翔蜂加强采蜜群,《中国养蜂》1957年第4期发表了《论蜜蜂的...  相似文献   

17.
张印 《中国蜂业》2001,52(5):35
我地位于黑河地区嫩江县南部。这里原来荒山荒原很多 ,近年来都被开垦成田地。每到夏季 ,野外几乎全是小麦、黄豆两大作物。原先那些养蜂户都纷纷改行 ,认为这里已没有了主要蜜源 ,再也不能养蜂了。我是业余养蜂 ,1 993年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买了两群蜂。出乎意外地获得了好收成。每群收蜜一百多斤。从那年开始至今蜂蜜也从未绝产 ,最差的年景也能采够蜂群越冬蜜。2 0世纪 80年代 ,这个地区除辅助蜜源十分丰富外 ,每年的 7月 2 0日到 8月 1 5日是大流蜜期。一般年份 ,群产蜜都在百斤以上。现在因蜜源条件发生变化 ,再按照以前办法进行运作已经…  相似文献   

18.
<正>我地椴树大年始花期一般在6月28至7月10日前,尾花在7月25日至7月28日前结束,流蜜期20余天。如何在有效时间采集到最多的椴树蜜,达到高产目的,使每一个生产群充分发挥最强的采集积极性。夏季椴树蜜源是我地区的主要蜜源,如果主要蜜源抓不好,等于全年养蜂收入减少6080%,直接影响全年收入。笔者采过几十年椴树蜜,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椴树采蜜群,通过总结经验,对椴树主产区如何繁蜂、分蜂以及利用新王组织采蜜群等有一些经验,供采椴树蜜蜂  相似文献   

19.
正内蒙古赤峰市郊养蜂多年的李悦勇于创新,2009年秋冬,他制作的养蜂专用车,在转地放蜂追花采蜜中,方便快捷多赶蜜源,蜂场增收,提高了养蜂经济效益。2014年李悦夫妇饲养140箱蜜蜂,在广西、广东、福建追赶3期荔枝、龙眼蜜源,收入近30万元;随后又到河南、河北、吉林采4个洋槐花期,虽歉收,但也收入十几万元;接着又在吉林、黑龙江采2个椴树花期,收入20万元。总之,全年采十几个花期共收入50余万元,年  相似文献   

20.
<正>养蜂生产就是人不离蜂,蜂不离花,常年有花蜂农才有好收成。2014年我地气候特别差,早春气温低,油菜花期蜜浆歉收,洋槐花期短,阴雨绵绵,滴蜜无收。女贞花、乌桕花、盐肤木花期一周难逢三天晴,蜜蜂全靠喂白糖保种。广大蜂农只好望天兴叹。蜜蜂是蜂农的生产物资,蜜源是蜂农生产蜂产品的保障,定地饲养者多么希望一年四季有花期"保驾护航"啊!《蜜蜂杂志》2013年第6期好心人施根吉师傅发表了一篇醒目文章--《"野兰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