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瘟是一种由滤过性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特征为急性高热稽留,死亡率极高,不分年龄品种的猪,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猪瘟可表现为急性、慢性、非典型感染病程。急性症状很明显,病死率高。慢性型、非典型症状轻,有反复、病程较长。近年来,猪瘟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病猪临床症状表现为多样化。主要以非典型猪瘟为主。非典型猪瘟,  相似文献   

2.
<正>猪瘟俗称双引号"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猪瘟病毒属的猪瘟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败血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具有高度传染病和致死性。该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感染猪。不同年龄、性别、品种的猪和野猪都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根据病程长短和临床诊断症状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慢性型、繁殖障碍性、神经性、迟发型。急性型猪瘟的症状很明显,病死率很高。慢性猪瘟症状较轻,反复发作,病程长。根据本人多年来的工作经验,现将猪瘟的流行特点、临床诊断症状、病  相似文献   

3.
<正> 猪瘟是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没有严格季节性。现将其发病症状及防治技术介绍如下: 一、发病症状 该病潜伏期短,一般为7~10天。 1.最急性型 突然发病,体温41℃上下,稽留不退,皮肤和粘膜发绀和出血,一至数天死亡。  相似文献   

4.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接触传染为主,亦可通过场地、用具、污染物传播,只传染给猪,但任何年龄、品种、性别、用途和季节都可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临床症状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或非典型)。最急性型:猪突然发病,没有任何症状突然死亡。  相似文献   

5.
非洲猪瘟属于一种传染病,可以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及慢性4个类型,主要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当猪感染非洲猪瘟以后,主要临床症状为高热、内脏器官广泛性出血及呼吸系统功能障碍等,该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给养猪业造成毁灭性打击,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可以对非洲猪瘟进行预防和控制,所以我们需要对非洲猪瘟病毒与其易感宿主进行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本文主要对非洲猪瘟的相关情况、传播途径及防控控制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猪瘟又称烂肠病,是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件、热性、败血性传染病。由H群强毒株引起的猪瘟,被感染猪呈急性经过,由B群弱毒株引起的猪瘟,被感染猪呈亚急性或慢性经过。2005年3月7日,沧州市某猪场的猪陆续发病,经诊断确诊为温和性猪瘟,现将此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一种烈性传染病,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发病率和病死率高达100%。为搞好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介绍了非洲猪瘟的病原、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猪瘟的防治     
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接触性传染病。急性病例呈败血症症状;剖检可见内脏器官出血和梗死;慢性经过的病例,主要是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常继发感染副伤寒及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9.
猪瘟属于一类传染病,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 我国研制的猪瘟疫苗在国际上具有领先水平,在防治猪瘟病中效果显着,总有效率达到98%以上,近几年来,在临床诊治中发现,散养户养殖的猪,猪瘟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临床上典型猪瘟的病例较少,绝大部分都是非典型猪瘟,即温和型猪瘟,临床症状不明显,具体表现为食欲不正常,被毛苍乱,下痢与便秘交替出现,时有轻热,有时皮肤上可发疹,逐渐消瘦;有的拖至一个月以上才死亡,或者发育不良而成为僵猪.对死于温和型猪瘟的猪进行剖检.缺乏典型的猪瘟病变特征,只有病源检测才能确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人富共患传染病.盖州某猪场育肥猪发病,根据病猪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瘟和猪链球菌混合感染,采取相应措施后,病情得以控制.  相似文献   

11.
猪瘟是猪瘟滤过性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临床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非典型性和不明显型猪瘟。其特征为急性  相似文献   

12.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近年来.集约化猪场猪瘟流行特点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非典型、温和型猪瘟,务必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猪瘟俗称“烂肠瘟”,又称古典猪瘟,这是为了与非洲猪瘟区别。猪瘟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性疾病,可感染各种年龄的猪只,一年四季流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危害极大。本病是威胁养猪业最重要的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猪瘟列为A类16种法定传染病之一,我国定为一类烈性传染病。目前,猪瘟的表现形式有急性、亚急性、慢性、非典型性或不明显型,给诊断带来很大的困难。慢性猪瘟是以坏死性肠炎为特征,猪群有一定的免疫力病情较缓和,呈长期慢性流行,同时易发生继发各种传染病。  相似文献   

14.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疾病。该病以全身出血、呼吸障碍和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致死率高达100%。一旦发现疫情,尽早扑灭疫情。  相似文献   

15.
一、发病原因1、气温降低且变化剧烈形成寒冷应激。2、猪舍内保温性能差,通风不良,供氧不足,有害气体增加,致使猪的抗病力下降。3、低温环境更适于猪瘟病毒的繁殖。二、临床症状1、典型性猪瘟。多见于未用猪瘟疫苗免疫的猪。急性发病的猪体温在41~42℃,滞留不退,病程可持续1~  相似文献   

16.
正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一种急性或慢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猪瘟病毒(CSFV)属黄病毒科瘟病毒属。临床以急性出血和发热为主要特征,发病率、病死率都在90%以上。此病目前没有特效药物,可采用土法良方抗病毒、清热泻火、解毒等方法进行综合防控。1发病症状根据临诊特征可分为急性、慢性和迟发性3种类型。急性病例初期表现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结膜炎、呼  相似文献   

17.
猪瘟是猪瘟滤过性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疾病,临床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非典型性和不明显型猪瘟。其特征为急性经过、高热稽留,死亡率很高和小血管壁变引起出血、梗塞和坏死等变化,被国际兽医局列为A类传染病,对养猪业的危害极大,是影响养猪业的头号传染病。近年来,各地经常有猪瘟流行,  相似文献   

18.
猪瘟又称“烂肠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特点:微血管变性而引起全身出血、坏死和梗塞。 流行特点:①流行强度不大,发病率在15%左右,有的猪场呈散发性,发病年龄多见于哺乳和保育阶段的猪;②临床症状不典型,皮肤不见出血点,耳尖、嘴唇等处无明显发绀现象;  相似文献   

19.
猪瘟     
焦鑫 《饲料博览》2004,(8):53-53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传染性大,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本病急性型呈败血变化;慢性型在大肠发生坏死性炎症,特别在回盲口附近常见钮扣状溃疡,故俗称“烂肠瘟”。病原:猪瘟病毒。流行病学:在自然情况下,不分年龄、品种、性别的猪只都可感染发病。病猪是其主要传染源,病毒随粪尿、分泌物、唾液排出体外,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因此,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场地及用具等都能传播本病;其次本病亦可经呼吸道、眼结膜及伤口感染。其他动物和人类可以机械带毒,成为传播媒介。猪瘟的流行,没有明显的季节性。易感猪群一…  相似文献   

20.
非洲猪瘟被我国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高度的致死率,造成我国国民经济和生猪养殖业的巨大损失.其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临床特征与猪瘟相似,常表现为发热、皮肤发绀、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共济失调和内脏器官出血性病变.本文对非洲猪瘟的常见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分别介绍了临床症状和病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