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7 毫秒
1.
穿心莲超微粉对三黄鸡抗氧化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180羽三黄鸡公雏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基础日粮)、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 mg·kg-1杆菌肽锌和6 mg·kg-1硫酸抗敌素)、超微粉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穿心莲超微粉)和普通粉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穿心莲普通粉),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通过检测28和70 d三黄鸡的抗氧化指标、免疫器官指数、血清溶菌酶活性、白介素-2(IL-2)含量、干扰素-γ(IFN-γ)含量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研究穿心莲超微粉对三黄鸡抗氧化功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28 d,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超微粉组和普通粉组三黄鸡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提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降低(P0.05);70 d,两个试验组的SOD活性提高(P0.01).28 d,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超微粉组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血清溶菌酶活性提高(P0.05),法氏囊指数、IL-2含量、IFN-γ含量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提高(P0.05);70 d,超微粉组的脾脏指数、IL-2含量和血清溶菌酶活性提高(P0.05),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IFN-γ含量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提高(P0.05).上述结果表明,穿心莲超微粉能够增强三黄鸡的抗氧化功能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蛇附子对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选用150只7日龄三黄肉鸡,随机分为5组(Ⅰ—Ⅴ组),每组30只鸡。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Ⅴ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 mg/kg的盐酸左旋咪唑;Ⅱ、Ⅲ、Ⅳ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1%、2%的蛇附子。分别在给药5 d、10 d、20 d后测定肉鸡血清中细胞因子白介素1(IL-1)、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肿瘤坏死因子γ( TNF-γ)含量及免疫器官指数。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蛇附子可以提高肉鸡血清IL-1、IL-4、TNF-α、TNF-γ的含量和免疫器官指数。其中, IL-1、IL-4以添加1%的蛇附子在给药20 d后提高幅度最大,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56.99%( P<0.05)和74.60%( P<0.05)。 TNF-α、TNF-γ以添加2%的蛇附子组提高幅度最大, TNF-γ在给药10 d后较对照组提高了99.50%(P<0.05),TNF-α在给药5 d后提高了60.02%(P<0.05)。脾脏指数、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以添加1%的蛇附子组提高幅度最大,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在给药20 d 后提高116.67%( P <0.05)、27.27%(P<0.05);法氏囊指数在给药10 d后较对照组提高了60.00%(P<0.05)。可见,蛇附子具有提高肉鸡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加味四君子汤对脾气虚犬免疫机能的影响.【方法】将24只1岁龄健康‘比格犬’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脾气虚组、自然恢复组和加味四君子汤组,用番泻叶药液复制犬脾气虚模型.第7 d造模成功,脾气虚组犬处死采样,对照组和自然恢复组犬饲喂基础日粮,加味四君子汤组犬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加味四君子汤.试验期14 d.第0、7、14天,采集血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2、IL-4、IL-6水平;在第14天,全部试验犬处死采样,计算脾脏指数,测定脾脏组织中促吞噬肽(Tuftsin)水平,观察脾脏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小肠各段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蛋白阳性表达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小肠各段免疫球蛋白A(IgA)、IgG、IgM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犬相比,脾气虚犬血清细胞因子IL-4、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IFN-γ、IL-2水平显著降低(P0.05);脾脏指数、脾脏Tuftsin水平、小肠sIgA蛋白阳性表达水平以及IgA、IgG、IgM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经加味四君子汤治疗后,脾气虚犬上述指标和脾脏组织结构恢复正常.【结论】脾气虚犬免疫功能低于对照组犬,饲粮中添加加味四君子汤可以显著改善脾气虚症状,增强机体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4.
猪α、γ干扰素的原核表达、纯化及抗病毒活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取猪白细胞DNA、猪脾脏RNA,特异性引物扩增猪IFN-α、IFN-γ基因,将IFN-α和IFN-γ基因分别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0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0-IFN-α和pET-30-IFN-γ,转化大肠杆菌B121,在IPTG诱导下表达猪IFN-α及IFN-γ,SDS-PAGE分析重组表达蛋白;用细胞病变抑制法检测重组表达蛋白的抗病毒活性.结果表明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0-IFN-α和pET-30-IFN-γ;SDS-PAGE可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为21.3 Ku和19.4 Ku的蛋白条带,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Ni2+-NTA亲和层析纯化,获得高纯度重组蛋白;纯化的猪IFN-α和IFN-γ抗星状病毒复制的活性分别为3.15×103 U·mg-1和2.48×103 U·mg-1.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蒲公英水提物对猪源性大肠杆菌刺激小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建立实验动物模型,分别设立蒲公英水提物低、中、高剂量组、空白、模型组。试验周期为7d,第8天取血和肝脏,测定各组小鼠肝组织中GSH、SOD活性及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IL-1β、IFN-γ和IL-4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各剂量的蒲公英水提物均能一定程度地提高应激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中GSH和SOD的活性,降低炎症反应所致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IL-1β、IFN-γ和IL-4的表达量。表明蒲公英水提物通过降低血清炎性因子的表达量、升高肝组织GSH和SOD活性以降低炎症反应,提高肝脏抗氧化能力,从而对肝脏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母猪极端低蛋白质日粮对仔猪脾脏生长发育及相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明给母猪饲喂极端低蛋白质日粮对后代仔猪生长发育及其脾脏生长发育、脾脏中TNF-α和IL-6 2个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选取日龄相近、体重相近的健康小梅山后备母猪24头,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2头,饲喂正常蛋白质水平日粮;试验组12头,饲喂极端低蛋白质水平日粮.采用相对定量的Real-time PCR方法对其后代不同阶段仔猪脾脏中TNF-α和IL-6的mRNA水平的发育性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给母猪饲喂极端低蛋白质日粮后,①能极显著降低0 d、35 d体重及0~35 d、151~180 d日增重(P<0.01);②能极显著降低0 d脾脏相对质量及0~35 d脾脏日增重(P<0.01),且能显著降低35 d脾脏相对质量(P<0.05),但能极显著提高0~35 d脾脏分化增长率(P<0.01);③对后代仔猪脾脏TNF-α基因的表达水平没有显著影响;但能极显著提高后代0 d猪脾脏,IL-6基因表达水平(P<0.01).因此,给母猪饲喂极端低蛋白质日粮主要对后代仔猪生长前期产生影响,并未对后代仔猪产生持续影响,后代仔猪在断奶后表现出补偿性生长效应.  相似文献   

7.
中药复方饲料添加剂对断奶仔猪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60头21日龄断奶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均分为3个处理.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个处理组分别添加0.2%中药复方和0.02%硫酸粘杆菌素.添加后7、14和28 d每组选5头采血,测定外周血白细胞分类和淋巴细胞转化活性以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含量,并屠宰测定免疫器官指数.结果表明:试验第7天中药复方组外周血中间型白细胞百分含量及血清IL-2和IL-6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与粘杆菌素组相比,血清IL-2含量显著升高,而IL-6和TNF-α含量显著降低.试验第14天复方组脾脏和腹股沟淋巴结指数及外周血中间型白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显著高于粘杆菌素组;与其他2组相比,复方组血清IL-6含量显著降低.试验第28天复方组外周血中间型白细胞及粒细胞数均显著低于但淋巴细胞百分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IgG和IgM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组.试验第14、28天中药复方对淋巴细胞增殖均有显著促进作用.结果提示,日粮中添加中药复方制剂能显著增强断奶仔猪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剂量大豆异黄酮对雄性大鼠脾脏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理。将40只6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添加不同水平的大豆异黄酮(0、50、250、500 mg·kg-1),大鼠每周称量体质量,连续干预4周后处死大鼠并记录脾脏质量;利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SABC)染色法研究大鼠脾脏中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干扰素γ(INF-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组间脾脏指数差异不显著;中、高剂量组脾小体体积显著减小,红髓区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减少;IL-2在低剂量组表达显著降低,但在中、高剂量组表达增加且在高剂量组达到显著水平;IL-4、TNF-α和INF-γ在大豆异黄酮干预后各剂量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综上,高剂量的大豆异黄酮能够提高IL-2蛋白的表达水平,各剂量组总体抑制了IL-4、TNF-α和INF-γ蛋白的表达水平,这表明大豆异黄酮对雄性健康大鼠存在潜在的免疫抑制,且呈现一定的剂量差异。  相似文献   

9.
通过PCV2与PPV混合感染猪肺泡巨噬细胞,探讨PCV2与PPV体外混合感染的致病机制。体外分离猪肺泡巨噬细胞(PAMs),分为PCV2、PPV、PCV2/PPV混合感染组和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AMs中PCV2与PPV病毒拷贝数及细胞因子IFN-γ、TNF-α和IL-10的mRNA转录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PPV能在PAMs中增殖,而PCV2在肺泡巨噬细胞中增殖效率较低;PCV2能促进PPV增殖;PPV单独感染PAMs后能促进IFN-γ和TNF-α的表达;PCV2单独感染PAMs后能促进IFN-γ的表达,并在感染早期促进TNF-α的表达;PCV2与PPV混合感染后能显著抑制IFN-γ的表达,在感染早期对TNF-α的促进作用高于PCV2单独感染组,并能短暂的刺激IL-10的过量表达。说明PCV2与PPV混合感染存在协同致病作用,两种病毒共同刺激了TNF-α和IL-10的大量表达,抑制了IFN-γ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不同剂量女黄颗粒对免疫抑制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IL-2、IL-4、TNF-α和IFN-γ表达量的影响,旨在明确女黄颗粒对小鼠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50只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及女黄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除阴性对照组外,其他处理组均通过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 mg/kg,1次/d,连续5 d)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建模后,阴性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女黄颗粒处理组则分别按0.5、1.0和1.5 g/kg剂量灌胃女黄粒颗溶液(以水稀释),1次/d,连续7 d.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的百分率及CD4+/CD8+比值,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脾脏细胞因子IL-2、IL-4、TNF-α和IFN-γ的表达情况.[结果]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后,小鼠的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较阴性对照组小鼠极显著降低(P<0.01,下同),小鼠脾脏IL-2、IL-4、TNF-α和IFN-γmRNA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下降.灌胃给药(女黄颗粒)后,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有所升高,其中女黄颗粒高、中剂量组小鼠的CD3+、CD4+和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较模型组小鼠极显著升高;除女黄颗粒高剂量组小鼠脾脏IL-2 mRNA的相对表量较模型组小鼠极显著下降外,各女黄颗粒处理组小鼠脾脏IL-2、IL-4、TNF-α和IFN-γ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女黄颗粒中剂量组小鼠脾脏IL-4、TNF-α和IFN-γ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高于模型组小鼠.[结论]女黄颗粒通过上调CD3+、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提高IL-2、IL-4、TNF-α、IFN-γ的相对表达量以增强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临床推荐使用剂量为1.0 g/kg.  相似文献   

11.
多糖对早期断奶仔猪淋巴细胞增殖与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多糖对早期断奶仔猪淋巴细胞增殖与细胞因子的影响,选用21d龄健康杜×长×大断奶仔猪(5.30±0.25kg)25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5头,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CR)、基础日粮+0.3%白术纯多糖(PPAM)、基础日粮+0.6%复合粗多糖(CCP)、基础日粮+0.6%白术粗多糖(CPAM)、基础日粮+抗生素(15%金霉素150/kg+4%黄霉素50mg/kg)(ANT),试验期为14d.结果显示:PPAM、CCP能提高血清中TNF的含量(P<0.05),同时PPAM、CCP、CPAM也有提高淋巴细胞增殖和IL-2的趋势.表明饲料中添加PPAM、CCP能够有效提高早期断奶仔猪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测定先天性免疫效应因子分泌水平的变化,研究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体外对巨噬细胞先天性免疫应答调节的影响。【方法】将培养好的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分为4组,分别用PBS(CT组,对照组)、Escherichia coli K88(EC组)和Lactobacillus rhamnosus(LR组)处理12 h,以及先用Lactobacillus rhamnosus预处理1 h,再用Escherichia coli K88处理12 h(LR-EC组)。试验结束时,收集各组的细胞培养液,用ELISA检测TNF-α、IFN-γ、IL-1β、IL-6、IL-12、IL-8、IL-10,以及PGE2和 的含量。【结果】结果表明,CT组(对照组)可产生TNF-α、IFN-γ、IL-8和IL-10,几乎不产生IL-1β、IL-6和IL-12。与对照组相比,EC组TNF-α、IFN-γ、IL-8、IL-10及PGE2和 含量均极显著提高(P<0.01),且可大量产生IL-1β、IL-6和IL-12;LR组TNF-α、IFN-γ、IL-10及PGE2和 也极显著提高(P<0.01),IL-8显著增加(P<0.05),同样不产生IL-1β和IL-6,但可产生微量的IL-12(P<0.01);LR-EC组所有的促炎细胞因子(TNF-α、IFN-γ、IL-1β、IL-6、IL-12)、趋化因子IL-8和PGE2均极显著高于EC组(P<0.01),但IL-10和 含量都显著低于EC组(P<0.01)。【结论】在体外试验条件下,鼠李糖乳杆菌作为益生菌对生理状态下巨噬细胞先天性免疫应答的刺激作用远低于病原菌,不会产生炎症反应,但可极大增强受感染巨噬细胞的促炎免疫应答水平,且可能具有避免过度炎症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初步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在输血中的作用.方法 用免疫磁珠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NK细胞,再用PCR-SSP方法进行KIR分型.将分型的NK细胞与已知HLA分型的全血混合,37℃培养0、6、12、24h,ELISA法检测IL-2、IL-4、前列腺素E2(PGE2)、TNF-α、TNF-β、IFN-γ、粒细胞-巨...  相似文献   

14.
运输应激对猪免疫机能的影响及其细胞因子的调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运输应激对猪免疫机能的影响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将不同运输时间的猪血清稀释后单独或与植物血凝素A(PHA)和脂多糖(LPS)混合后分别刺激正常猪外周血淋巴细胞,用噻唑蓝(MTT)比色分析法分别检测淋巴细胞增殖指数;另用ELISA方法检测试验猪血清中IL-1β、IL-2、IL-4、IL-6、IL-10及TNF-a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淋巴细胞增殖指数的变化与各种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1 h、2 h、4 h的运输应激后,1﹕32稀释的受试猪血清对T、B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均有影响,都是先升高,并以1 h运输猪血清的刺激能力最强(P<0.05),随后开始下降,到4 h时降到最低。血清IL-2、IL-6、IL-10的含量变化均是在运输后1 h时达到最高,随后开始下降并在4 h时降到最低。其中IL-6、IL-10在4 h时和对照组相比呈极显著的下降(P<0.01),IL-24 h和1 h相比也呈现显著性下降(P<0.05),IL-1β、IL-4及TNF-a等3种细胞因子含量运输前后和运输过程中均没有显著性的变化。【结论】运输应激可引起猪免疫机能的变化,且对免疫机能的影响存在时效性;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中IL-6的水平有望成为一种重要的猪应激性免疫机能变化的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大黄鱼免疫增强剂的开发利用,以大黄鱼为研究对象,在饵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姜黄素,研究其对大黄鱼组织中磷酸酶活力及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试验设置3个试验组(D1-100 mg/kg、D2-150 mg/kg、D3-300 mg/kg)和1个对照组,并分别在第30天、45天取样并测定组织中磷酸酶活力和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当姜黄素的添加量为100 mg/kg时,肝脏、前肠中的ACP活力及鳃、胃、肌肉、肝脏中的AKP活力显著提高(P0.05)。添加量为150 mg/kg时,肌肉、肝脏、前肠中的ACP活力显著提高,鳃、胃、肌肉、肝脏及前肠中的AKP活力显著提高。添加量为300 mg/kg时,除后肠中的ACP、AKP活力及中肠中的AKP活力无显著影响外(P0.05),其余各组织中的磷酸酶活力均显著提高。(2)与对照组相比,姜黄素添加量为100 mg/kg时,仅TNF-α含量显著升高。添加量为150 mg/kg或300 mg/kg时,GM-CSF、IL-2及TNF-α含量均显著提高。3个试验组IFN-γ含量虽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但2段时间内均呈下降的趋势。综合考虑,以300 mg/kg姜黄素的添加量对大黄鱼各组织中磷酸酶活力及血清中细胞因子的含量的影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猪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感染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反应的影响,确定PRV的最佳感染剂量和感染时间,为建立RAW264.7细胞体外病毒感染炎症反应模型打下基础。【方法】PRV按10倍递增稀释成10-5~10-1 PRV稀释液,感染RAW264.7细胞并孵育1.5 h,弃病毒液后加入含5%胎牛血清的DMEM维持培养液继续培养,分别于继续培养2、4、8、12、24和48 h时收集细胞上清液,采用ELISA测定IL-6、IL-10、IL-1β、TNF-α、MCP-1和IFN-γ分泌水平及环氧合酶(COX-1和COX-2)活性,并以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结果】以PRV感染RAW264.7细胞4~48 h后均能通过PCR扩增获得PRV核酸的特异性条带,故选择4~48 h作为后续研究的PRV感染时间范围;10-2 PRV~10-1 PRV感染可显著降低RAW264.7细胞活性(P<0.05,下同),10-3 PRV组仅在培养48 h时出现下降趋势,而10-5 PRV~10-4 PRV感染对RAW264.7细胞活性无显著影响。PRV感染RAW264.7细胞后,其胞内炎症因子IL-6、IFN-γ、TNF-α、IL-1β和MCP-1的分泌水平整体上呈升高趋势,其中10-3 PRV感染RAW264.7细胞12 h能显著或极显著(P<0.01)提高IL-6、IFN-γ、TNF-α、IL-1β和MCP-1的分泌水平;10-4 PRV~10-1 PRV感染组的IL-10分泌水平均呈升高趋势,而10-5 PRV感染组在感染8和24 h时IL-10分泌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至感染48 h所有病毒感染组的IL-10分泌水平均降低;10-3 PRV~10-1 PRV感染8~24 h能有效提高RAW264.7细胞的COX-2活性,但对COX-1活性的影响不明显。【结论】PRV感染能诱导RAW264.7细胞发生炎症反应,其中10-3 PRV体外感染RAW264.7细胞8~12 h是建立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模型的最佳条件。该模型可应用于PRV感染与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相关干预药物的研究,为进一步揭示PRV感染机理及开发抗病毒感染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To investigate the adjuvant potential of porcine IL-4 and IFN-γ in mice and pigs, the genes of porcine IL-4 and IFN-γ were cloned and the recombinant mammalian expression plasmids were constructed for in vivo expression of the cytokines. Adjuvant effects of recombinant expression plasmids of IL-4 and IFN-γ (pcDNA-IL-4, pcDNA-IFN-γ) co-administrated with Cysticercus cellulosae crude antigen or TSOL18 recombinant protein antigen have been carried out in mice and pigs, respectively. We have demonstrated that recombinant plasmids of the cytokines as an adjuvant could induce stronger immune response in mice and pigs. With the C. cellulosae parasite antigen, porcine pcDNA-IL-4 induced higher specific antibody of immunized mice than pcDNA-IFN-γ. But pcDNA-IFN-γ is significantly stronger than that of no adjuvant or empty plasmids with the antigen control group. For the TSOL18 recombinant protein antigen vaccine, pcDNA-IL-4 still had a stronger ability to enhance specific antibody in swine than pcDNA-IFN-γ (P 〈 0.01), but the immune protective rate was lower in challenged pigs (only 68.7%). Although pcDNA-IFN-γ showed lower specific antibody, the protection rate was very high (91%) than other group (P 〈 0.01).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the recombinant expression plasmids of porcine IL-4 and IFN-γ display stronger adjuvant effects to C. cellulosae vaccine, further research should be carried out fo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由金银花、黄连、蒲公英等药材组成的中草药复方制剂,对青脚麻鸡法氏囊组织结构、抗氧化功能、细胞因子和抗体分泌及增殖凋亡相关基因(PCNA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将400羽青脚麻鸡按照体重相近原则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和试验Ⅰ-Ⅲ组(分别添加0.5%、1.0%和1.5%中草药复方制剂),每组5个重复(n=20),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28日龄时,添加1.0%中草药复方制剂可增加青脚麻鸡法氏囊细胞因子(IL-2和IFN-γ)、IBDV抗体和GSH-Px含量及PCNA mRNA和蛋白表达量(P0.05),降低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量(P0.05)。56日龄时,添加1.0%中草药复方制剂可增加青脚麻鸡法氏囊IFN-γ、IBDV抗体和GSH-Px含量(P0.05),降低MDA含量及Caspase-3蛋白表达量(P0.05)。显微观察可见,28和56日龄时,添加1.0%中草药复方制剂可显著增加法氏囊小叶和淋巴小结面积(P0.05),降低法氏囊Caspas-3阳性细胞数量,说明日粮中添加1.0%中草药复方制剂对法氏囊组织结构及免疫抗氧化功能均有明显改善,对法氏囊增殖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有明显调控作用。文章分别从分子和组织水平揭示中草药复方制剂对青脚麻鸡法氏囊生长发育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可能机制,为新型中草药复方制剂研发及其在青脚麻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诱导体内猪肺泡巨噬细胞(PAM)炎症模型,评价PRRSV感染对仔猪免疫系统的影响,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的临床诊断及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PRRSV-GXNN1396株人工感染30日龄健康断奶仔猪,复制出PRRS病症,剖杀后采集病料,通过组织病理学和RT-PCR检测观察各免疫器官组织的病理变化及其病毒分布情况,并检测PAM细胞内的COX-1、COX-2等酶活性变化及IL-6、IL-8、IL-10、IL-1β、IFN-γ、MCP-1和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断奶仔猪接种PRRSV-GXNN1396株后第3d开始表现出典型的PRRS病症,PRRSV主要集中在肺脏、颌下淋巴结、血液和扁桃体等样品组织中,攻毒仔猪各主要器官的实质细胞及有关淋巴细胞均出现不同程度坏死和炎症细胞浸入现象,尤其以肺脏、肾脏、脾脏等器官受损严重,出现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PRRSV感染早期(第3d)仔猪PAM细胞中的ROS水平及COX-2、IL-6、IL-8、IL-10和TNF-α等因子水平均呈升高趋势,且COX-2、IL-6、IL-8和TNF-α因子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随着感染天数的增加,PAM细胞内的COX-2、IL-6和IL-8因子水平呈下降趋势,TNF-α因子水平呈上升趋势.[结论]成功建立了PRRSV诱导仔猪体内PAM细胞炎症模型,进一步佐证PRRSV主要侵害猪的免疫器官组织,以达到免疫抑制的效果,并推断感染第3d是病猪炎症反应的高峰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