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合沈阳风景区居住小区规划建筑设计,介绍了住区规划建设中居住健康生活环境的设计实践,在理念与方法、社区空间环境的规划、空间结构与领域空间的组织、社区建设上的新颖构思与独特手法。  相似文献   

2.
根据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中明确提出的要求,就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子工程生态农村建设中构建健康居住生活环境这个课题,围绕"构建农村健康居住生活环境的对策与措施"、"创新新农村村镇规划管理,建设农村新型健康绿色社区"、"推进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确实提高农民健康的生产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几个问题.做了一些深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针对农村新社区目前养老设施规模不足、服务内容单一、配建公共设施不均衡、空间环境不适老及使用方式混乱等问题,基于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5个街道9个新社区的问卷调查数据,选取23个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包含居住环境因子在内的农村新社区老年人居住环境满意度模型。结果表明,影响农村新社区老年人居住环境满意度的6个主要因子分别为住房舒适度、生活便利度、公共安全度、经济富裕度、资源承载度、环境舒适度;南京市农村新社区老年人对住房舒适度因子满意度得分最高,对环境舒适度因子满意度得分最低。该结果揭示了提升农村新社区老年人居住环境满意度的重要意义以及因地制宜完善农村新社区居住环境的迫切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东方太阳城老年社区户外环境空间的实际利用状况和功能适用性进行调查,分析老年社区户外环境的建设现状,以期为今后创造赏心悦目、易于交往、充满活力的老年社区户外环境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型农村社区是解决农村空心化和农地流转困难等问题的重要方法,社区居住环境和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更关系到农民生活的幸福满意度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通过运用资料法与观察法对两个新型农村社区居住环境和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社区居住环境与居民生产生活方式之间相互影响,协调好新型农村社区居住环境和居民生产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是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研究国内外老年人社区景观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我国老年人社区建设现状和新时期老年人生活需求,从交通系统、交流空间、公共设施设备、植物造景等方面探析新时期我国老年人居住环境景观建设着重注意的方面。  相似文献   

7.
针对湘北某传统民居的被动式技术及其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在夏季对室内外温度和围护结构表面温度进行了连续监测,并测试了过渡空间风速.结果表明,传统民居中气温按照室外、过渡空间、室内的顺序依次下降,热环境优于普通现代住宅,墙体互遮阳使得被遮阳的墙面温度明显降低,南外墙内外表面温度衰减和延迟现象明显,过渡空间通风以水平通风为主且风速稳定.结合建筑设计和构造特点,可认为高密度规划、过渡空间的设置、重质墙体的应用、适当的窗墙比和开口遮阳等可有效改善夏季室内热环境.  相似文献   

8.
基于N市保障房社区420份调研数据,运用IPA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分析保障房社区居住满意度情况,以及不同因素对居住满意度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配套设施、居住环境、住房条件、社会网络关系和交通条件对居住满意度有影响;居住满意度受年龄、家庭年收入、文化程度等社会经济属性影响存在差异性特征;居住满意度不仅影响保障房政策的成功与否,而且也影响城市社会基层治理的效果。因此,政府应根据居民需求优化保障性住房规划选址,加强保障房社区配套设施建设、根据不同人口特征合理设计房屋内部空间,进一步改善社区硬环境建设、完善物业服务等,以提升保障房社区居住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从农村居民视角诊断农村社区环境建设绩效水平,为提高农村社区环境建设绩效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构建了基于农村居民视角的农村社区环境建设绩效测度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IPA法与问卷调查法分析了江苏省农村社区环境建设绩效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居民视角下农村社区环境建设绩效由生态环境满意度因子、景观环境满意度因子、居住环境满意度因子、自然环境满意度因子共同解释;江苏省农村社区环境建设绩效水平测度值达到3.393 2,绩效总体上处于“良好”水平;影响江苏省农村社区环境建设绩效水平高低的主要因子包括社区卫生厕所、防灾减灾设施、灾害应急设施、化肥污染治理、农药污染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污水排放管网、社区水系景观、绿色宜居农房、社区道路景观等。为了有效提高江苏省农村社区环境建设绩效水平,应进一步完善农村社区环境建设投入机制,加强农村社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加强景观环境治理,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引导农村居民有效参与农村社区环境建设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社区已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环境。为了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建设良好的社区环境。而要建设良好的社区环境,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加强社区环境道德建设。本文讨论了当前加强社区环境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内容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村庄环境是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有力支撑。以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大泉新社区环境建设规划为实例,提出在村庄环境建设中要从构筑科学管理体系,统筹城乡基础设施,保障城乡要素的合理配置与自由流动,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等化、发掘乡村特色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2.
<正>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普遍存在的模式是以自然村或行政村为单位进行规划、施工、管理。这样明显具有易操作性、管理简单、比较符合传统的村民居住习惯,但作者也发现了其中有许多问题将会在不久的将来给居民造成不利影响,作者结合国外许多国家的居民居住环境进行分析,提出较为前瞻性的农村居住环境模型:总体思路:突破旧有传统,打破村庄界限,以乡镇为单位进行新农村规划,高度集中居住,建设较大型居民小区,同时进行多种综合性的管理、服务、生产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3.
王世宁  刘峥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627-11629
从建设思路、规划目标、生态城镇建设3个方面,对河北省任县人居环境体系建设进行了规划和研究。强调理想的人居环境应适于人类生存且与自然相和谐,城市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详细归划等环节中都应融入人居环境的先进理念。  相似文献   

14.
小城镇居住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居住环境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对居住环境做进一步的研究,有必要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可量化的居住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可操作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的原则,从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大方面构建了一个“大类-中类-小类”3个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组成该体系的主要指标进行了说明,旨在各指标的分析 比较中,找出先进经验和存在问题,进一步指导小城镇居住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的展开,为了评价改变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对自然生态环境和环境质量的环境影响,以忻州市为例,探讨了环境敏感评价在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利用生态功能敏感地、水源敏感地、污染影响敏感地、优质农田敏感地以及煤矿塌陷敏感地五类环境敏感分类进行综合评价分级,并进一步明确其空间分布范围。通过分析评价忻州市土地利用规划中农用地、建设用地和重大工程用地空间布局与环境敏感区的协调性,提出规划可能对生态与环境造成的影响。协调土地生态功能分区和环境敏感地关系,为忻州市建设用地扩张控制、资源管理、生态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为规划环评过程中对土地利用方式和空间布局的评价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雪梅 《农村科技》2010,(9):117-117
<正>一、和谐社区建设的内容1.社区环境提倡人民社区人民建、人民社区人民管。采取民办公助、企民联办,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为社区居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为社区的企业商贸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17.
优化农村环境是农村新社区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关键环节。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县委县政府深入开展"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专题召开全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全县农村新社区建设推进会、省级生态县创建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动员大会等,对新社区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和全面部署,狠抓落实,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整治长效管理工作机制,并出台了  相似文献   

18.
以园林式居住小区无锡花语莱茵一期为例,通过分析植物配置营造的多种空间氛围和不同的植物造景手法,探讨在居住环境设计中充分考虑植物配置及植物造景手法的运用,从而使居住环境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  相似文献   

19.
居住区景观是居住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关心居住的环境。当前对居住环境的要求集中反映在5个方面,即交通便利、居住安全、户外环境清洁优美、购物便利、在住宅区当中有交往活动空间。本文着重分析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原则、内容,探讨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孟晓乐 《河南农业》2014,(24):15-16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新举措。文化环境建设是新型农村社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文化、新经济伦理、教育水平是影响新型农村社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文化要素。加快农村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培育社区居民公民精神、唤起村民自我发展意识等,是改善农村社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文化环境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