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分析了精养鱼池中各种形态的磷(总磷TP、总溶解磷TSP、溶解活性磷SRP、溶解非活性磷SNRP、颗粒性磷PP)与叶绿素a的回归关系,其关系密切程度依次为TSP>SRP>TP>SNRP>PP,总溶解磷与叶绿素a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长寿湖表层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及生物有效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连续提取法对长寿湖15个采样点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磷的生物有效性和评价了沉积物的污染性。结果表明:①无机磷(IP)是长寿湖表层沉积物总磷(TP) 中的主要赋存形态,平均占总磷(TP)的74.82%,有机磷(OP)只占较小部分。②无机磷(IP)中自生钙磷(Ca-P)所占比重最大,各形态磷所占比重大小依次为:Ca-P﹥Fe-P﹥Detr-P﹥Ads-P。③相关性分析表明,总磷(TP)的含量及分布主要受到无机磷(IP)的影响,无机磷(IP)受到自生钙磷(Ca-P)的控制。④长寿湖表层沉积物中潜在生物有效磷的含量为412.13~713.25μg•g-1,平均占总磷(TP)的89.98%,具有很强的释磷潜力。⑤长寿湖表层沉积物呈中度污染,应加强监测和治理。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稻龟综合种养稻田土壤磷营养水平与利用情况,检测了土壤不同形态磷含量、微生物种类与数量等参数.结果 显示,稻龟RT2组和RT3组快速地利用总磷和有机质,其降幅与稻田对照组(CG)极具统计学意义差异(P<0.01),土壤有效磷浓度也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CG),有效磷与总磷、有机质的相关性随着稻田中华草龟养殖密度(2...  相似文献   

4.
磷从陆地向水体迁移以及沉积物内源磷的释放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过程。南亚热带地区土壤富含铁,铁结合态磷是该地区土壤和沉积物中磷的重要组成部分,铁与磷的相互关系可能在该地区水体富营养化中扮演关键角色。本文比较了中国南亚热带地区31座大型水库消落带裸露土壤、表层沉积物和水体中的磷和主要金属元素(Al、Ca、Fe和Mn)含量或浓度。结果显示:沉积物与消落带土壤中各元素含量的比值依次为Mn>P>Fe>1>Al>Ca,与土壤铁和锰高的流失率相比,铝和钙基本无流失作用,铁和锰从流域土壤向水体和沉积物迁移可能是华南地区水体铁锰超标的重要原因。水库消落带土壤和表层沉积物总磷与铁含量显著正相关(p<0.05),且沉积物铁结合态磷含量占总磷的百分比显著高于土壤(p<0.05)。表明磷主要与流域土壤中的铁结合并共同迁移、沉降,最终汇入沉积物中。当Fe:P>70时,水体磷浓度基本低于20μg/L,水库处于中营养状态,表明表层沉积物中的铁能吸附水体磷并抑制磷释放,此时沉积物是磷的“汇”。当Fe:P<70,总磷含量与铁含量之间无显著相关性,水体磷浓度与沉积物铁磷比显著负相关( p<0.05),表明这些水库沉积物中铁对磷的吸附可能已开始饱和。暗示沉积物铁磷质量比为70可能是南亚热带水库沉积物开始由磷汇向磷源转化的关键阈值。  相似文献   

5.
以桑沟湾扇贝和海带两个养殖海区的柱状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提取法将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分为交换态磷(Ex-P)、铁结合态磷(Fe-P)、自生磷(Au-P)、碎屑磷(De-P)和有机磷(Or-P),并分析了各形态磷的垂直分布特征;利用沉积物年代序列测定的结果,结合桑沟湾水产养殖历史,探讨了近200年来桑沟湾养殖海域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含量变化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了该区域的生物有效磷。结果表明,柱状沉积物中上层各形态磷的含量高于底层,表明养殖活动使桑沟湾表层沉积物中的磷含量增大。各形态磷的含量在贝壳沉积区内变化幅度均较大,Or-P是沉积物中磷的主要形态;扇贝养殖区沉积物中的总磷(TP)、Or-P和海带养殖区沉积物中的TP、Or-P在沉积时间序列上分布基本一致,其含量变化与各时期工业生产和海水养殖活动密切相关;两个区域柱状沉积物中潜在生物有效性磷占总磷的百分比为61.2%和71.0%。沉积物中Ex-P的含量对该海域的初级生产力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基于2012年天目湖沙河水库逐月水质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监测,采用主成分分析及典范对应分析,对沙河水库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沙河水库透明度(SD)、悬浮物(SS)、高锰酸盐指数(CODMn)、叶绿素a(Chl a)、总磷(TP)、总氮(TN)等主要水质因子既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也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差异,浮游植物生物量和群落结构也表现出显著的季节演替。从丰度上看,蓝藻门的席藻全年都是优势种,但冬、春季节硅藻门和隐藻门藻类丰度显著增高。从生物量上看,春季的优势种为硅藻门的针杆藻,是沙河水库水体透明度的主要影响因子。主成分分析表明,沙河水库的氮和磷具有明显不同的时间变化规律。典范对应分析表明,水温、pH、溶解性总氮、SD与藻类生物量的季节演替关系密切,蓝藻、硅藻生物量与水温、溶解性总磷呈正相关,与硝态氮浓度呈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天目湖沙河水库水质时空差异与浮游植物种群结构的时空分布关系密切,降低氮、磷浓度对沙河水库富营养化控制及水质的保护都非常重要,但在不同季节氮、磷的相对重要性不同。农业活动,如茶园的大面积开发及旅游业活动是影响天目湖水质的两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沉积物中磷的释放和藻类复苏是导致藻类水华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研究以福建省富营养化山仔水库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实验室模拟实验探究新型锁磷剂对沉积物磷释放控制和藻类复苏的抑制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投加新型锁磷剂使得沉积物总磷(TP)和较稳定的钙结合态磷(Ca-P)分别增加10.8%和15.9%,减少了沉积物中磷的释放...  相似文献   

8.
松华坝水库上游牧羊河氮、磷主要来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牧羊河是昆明松华坝水库的一条重要支流,其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松华坝水库的水质。面源污染是影响水库水质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流域内农田径流、农村生活污水以及牧羊河丰水期与枯水期水质的测定,对总氮、总磷指标进行了评价和分析,得出了牧羊河氮、磷主要来源于松华坝水源区面源污染,且流域内面源污染对牧羊河水体总氮含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海州湾海洋牧场表层沉积物中磷形态及释放通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宏  罗娜  张硕 《水产学报》2020,44(6):959-968
为了解海州湾海洋牧场建设对沉积物-水界面磷酸盐交换的影响,于2017年5月采集了海州湾海洋牧场区表层沉积物及对应站点上覆水、间隙水等样品。采用SMT法(standard measurement test)分级提取磷的不同形态,包括可交换态磷(Ex-P)、铁铝态结合磷(Fe/Al-P)、钙结合态磷(Ca-P)并测定其浓度,结合室内磷通量模拟实验,尝试探索沉积物-水界面磷交换通量。结果显示,海州湾海洋牧场区表层沉积物中总磷(TP)浓度为392.44~463.46μg/g,IP浓度为219.21~282μg/g,Ca-P浓度为117.73~130.07μg/g。无机磷(IP)是磷的主要赋存形态;分级提取的磷形态浓度顺序为Ca-P Ex-P Fe/Al-P,对照区各种磷形态浓度大于鱼礁区,上覆水中的各种形态磷浓度均高于间隙水。室内模拟实验显示,沉积物中各种形态磷的浓度增加,IP仍为磷的主要赋存形态;沉积物-水界面TP、TDP(可溶性总磷酸盐)、PO_4~(3-)(可溶性正磷酸盐)的交换通量分别为-0.53~-0.05、-0.15~-0.01、-0.03~-0.29 mmol/(m~2·d)。实验初期交换速率较快,然后趋于平缓,与对照区相比,海洋牧场区磷的交换通量稍大,但都表现为从上覆水体向沉积物中迁移,即沉积物中的磷表现为上覆水的汇。  相似文献   

10.
监测苦草生长过程中根系及沉积物中磷含量和形态的时空变化,探讨苦草根系在生长过程中对沉积物磷时空分布的影响。聚乙烯塑料桶中铺设沉积物为暴发水华水体的底泥,厚度10cm,干重4 821.00g,底泥铺设完毕后缓慢注入100L水(TP 0.02mg/L)。试验桶种植2g苦草休眠芽。沉积物样品磷形态分析采用国际通用的SMT法,在采集沉积物同时采集苦草样品,测定根系生长情况及根系在沉积物中的分布。结果表明:苦草在生长过程中能降低沉积物各层总磷(TP)、NaOH提取磷(NaOH-P)、HCl提取磷(HCl-P)、无机磷(IP)和有机磷(OP)的含量,沉积物各形态磷含量的下降速率为:NaOH-PHCl-PIP=OP;随着苦草根系的生长,在苦草根系分布区沉积物中各形态磷的含量明显低于非根系分布区。苦草根系通过对环境因子氧化还原电位和pH的改变从而影响根系周围沉积物磷的含量,沉积物中各形态磷含量随着苦草根系面积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1.
蓄水前后三峡水库营养盐收支计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近10年来长江三峡库区江段氮、磷营养盐的历史数据,以及三峡库区支流、大气降水、地表径流、淹没土壤释放、工农业排放等主要形式的氮、磷营养盐负荷数据,并结合现场调杏的结果,采用箱式模型对蓄水(135~139m)前后三峡水库营养盐进行收支计算,以期为三峡成库后三峡江段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以及长江营养盐输送过程提供研究基础.结果表明:上游输入的总氮、总磷是三峡水库氮、磷营养盐的主要来源,占入库负荷的80%~90%;蓄水后入库营养盐负荷种类增加,主要是淹没土壤的释放作用.蓄水前总氮、总磷入库负荷与出库负荷相等,蓄水后入库营养盐有约18%的总氮和15%的总磷滞留于水库中,而溶解无机氮、溶解无机磷受蓄水因素影响较小.颗粒氮磷营养盐的沉降、生物吸收以及残体的沉降作用是导致出库营养盐减少的主要原因,其过程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2.
铜绿微囊藻生长特征及营养盐对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洋河水库分离出野生铜绿微囊藻,研究了铜绿微囊藻在室内不同氮、磷浓度及不同氮磷比值下的生长特征。在总氮质量浓度为16.0 mg/L、总磷质量浓度为1.60 mg/L、TN/TP值为14时,铜绿微囊藻的日增长率分别达到最大值。铜绿微囊藻“水华”的形成不仅与氮、磷营养盐的浓度有关,而且还与TN/TP值有关。根据实验结果和限制因子的定义,磷是铜绿微囊藻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3.
大伙房水库主要营养物物流平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80~2003年对大伙房水库及上游流域水质调查情况,对库区主要营养物(N、P)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库主要污染物为氮、磷。上游流域的种、养殖、生活污水是水库氮、磷污染的主要因子。论述了水库营养物(N、P)物流来源及平衡关系和污染份额。确立了水库汇水区内存在的问题和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基于SWAT模型的汤浦水库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汤浦水库流域内污染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GIS技术的SWAT模型,建立了汤浦水库流域非点源污染空间和属性信息基础数据库,在GIS技术和ArcScene、Arcview等软件支持下,研究流域非点源污染分布规律、主要污染因子、各溪各镇的污染贡献率以及流域污染负荷总量等。结果表明,在空间尺度上,南溪和双江溪流域营养物质贡献量最高,泥沙量较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污染流失负荷不同,灌溉水田是总氮负荷的主要来源,水田和茶园是总磷负荷的主要来源,其次是居民点,最小是林地。在时间尺度上,年内总氮、总磷负荷随季节呈不规则的"W"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15.
鹤地水库叶绿素a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全面了解鹤地水库水体富营养变化趋势及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环境因子,于2010-2015年2月、5月、8月和11月,对鹤地水库叶绿素a含量及主要环境因子进行测定,分析鹤地水库叶绿素a含量的时空分布特征,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探讨鹤地水库叶绿素a和环境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逐步回归方程,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影响鹤地水库水质的主要环境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鹤地水库叶绿素a含量在0.8~44.5μg/L,该水库处于富营养化水平;在时空分布上,叶绿素a含量季节变化表现为枯水期最低、平水期其次、丰水期相对较高;空间变化表现为河流区浓度较高,过渡区和湖泊区较低。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的全库区叶绿素a回归方程为:Y_(Chl-a)=7.690X_(COD_(Mn))-32.587 X_(TP)-8.689(P0.001),影响鹤地水库叶绿素a含量的显著影响因子为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总磷可能为浮游植物生长的限制性因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水库水质的主要环境因子有透明度、氨氮、总磷、总氮和硝态氮。  相似文献   

16.
为探求衢州市渔业水域水库水体富营养化水平和主要驱动因子,本研究基于2018年水质监测数据,综合评价黄坛口水库(S1)、铜山源水库(S2)、狮子口水库(S3)、花园垄水库(S4)和金仓垅水库(S5)5座不同水库水体富营养化水平,并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探讨水质环境因子对水体富营养化水平间的影响和相关关系。结果显示,叶绿素a(Chl-a)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结果趋于一致,表明S1、S2和S3水库均为中营养,S4为轻度富营养,S5为重度富营养,水产养殖水域富营养化水平显著高于增殖放流水域(P<0.05)。5个水库中,S5为氮限制,其余水库均为磷限制。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Chl-a与溶解氧(DO)、透明度(SD)、铜(Cu)、总磷(TP)、总氮(TN)、高锰酸盐指数(CODMn)的相关性较好,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与水温(T)、SD、Cu、TP、TN的相关性较好,得到模型:Chl-a=19.793 CODMn-32.065 TP-33.004,TLI=1.062 CODMn+18.468 TP-0.06 SD+0.450 T+1.765 TN+33.886。综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结果,CODMn、TP、SD、T和TN是影响衢州市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子,其中,氮、磷营养盐和有机物是造成水库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影响因子,水温是造成各水库富营养化季节性变化的主要原因,而pH、溶解氧是水体富营养化后的结果,可以作为水库富营养化水平的指示因子。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天津市河流、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于2009年5月、7月、9月对天津市的5条河流和4个水库进行采样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河流浮游植物为7门100种,优势种为绿藻、蓝藻;水库为8门81种,优势种为硅藻、蓝藻。环境因子在河流和水库间差异极显著的为透明度、pH、总磷和重碳酸盐碱度(P<0.01)。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子,河流依次为:浮游动物丰度、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碳酸盐碱度、磷酸盐浓度、总磷;水库依次为:重碳酸盐碱度、钙离子浓度、氨氮、透明度、溶解氧、水深、叶绿素(a、b)、总碱度、总硬度、pH。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对信阳市五大水库的主要理化性质和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力进行了研究与评价,结果表明溶解氧、BOD5、CODMn和pH等指标都符合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石山口水库的总氮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水的要求,其他水库的总氮则符合Ⅱ类水的要求,南湾水库的总磷符合Ⅱ类水的要求,其他水库的总磷符合Ⅲ类水的要求。南湾水库的初级生产力属于高型,泼河水库、石山口水库和鲇鱼山水库属于较高型,五岳水库属于中型。  相似文献   

19.
2007~2009年在龙川江楚雄水文站进行采样分析,对龙川江氮(N)、磷(P)含量变化及输出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总氮(TN)和总磷(TP)月均含量分别为1.088~3.834 mg/L和0.091~2.036 mg/L;其中,N以NO3--N为主,占总氮含量的39.4%~93.7%;P输出以颗粒态磷(PP)为主,占TP的93.6%.TN、NH4+-N和NO3--N的含量随着流量增大而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据此分析流域内主要的N源为农业面源污染;总磷含量随悬浮物含量和流量的升高而升高,且相互之间存在着极其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控制雨季土壤的冲刷侵蚀是有效控制磷径流输出的最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20.
东太湖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化学连续提取法对东太湖沉积物中不同形态的磷进行提取,并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和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东太湖沉积物中磷形态以碎屑态磷(Ca-P)、有机磷(Or-P)、自生磷(De-P)、铁结合态磷(Fe-P)为主,平均含量分别为188.6±32.5、73.1±18.6、45.2±3.3、34.3±18.5μg/g;弱吸附态磷(Ex-P)、闭蓄态磷(Oc-P)和铝结合态磷(Al-P)含量较低,分别为6.7±2.2、4.0±1.9、1.3±0.4μg/g;总磷(TP)的平均值为353.1±46.3μg/g。Ca-P、Or-P 、De-P 、Oc-P四种不易释放的磷形态占88%,而Fe-P、Ex-P、Al-P三种易释放的磷形态仅占12%。除了Ca-P含量随沉积物深度的增加而增大,Al-P含量较低且随深度增加无明显变化,其他各形态磷含量大致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表现出“表层富集”现象。上述结果表明,东太湖的内源磷负荷较小,但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