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据分析,食盐中含有丰富Na、Mg、Ca等食用菌生长所需的金属离子.因此,近年来时有食盐用于食用菌生产的报道.笔者参考有关资料,在平菇和金针菇生产上作了试验,获得了一些数据,现公布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菌种菌种平菇为894,金针菇为沪2.(二)试验方法两个菇种,各设两个处理,若干重复.①平菇培养料配方:试验组为棉子壳88%,麸皮10%,石膏1%,食盐1%.对照组为棉子壳88%,麸皮10%,石膏1%,多菌灵0.2%(溶于1%水中).培养料各5kg,料水比为1∶1.2,生料栽培.用17×30cm的  相似文献   

2.
牛粪和食用菌栽培废料进行平菇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牛粪和食用菌栽培废料为主要栽培原料进行平菇生产试验,以期实现生物资源的循环再利用。结果表明:牛粪搭配食用菌栽培废料进行平菇的栽培试验是可行的,且比较菌丝的长相、出菇的菇形、菇色、出菇时间、菇重、菇产量、出菇率等得出最佳配方为:牛粪52%+废料35%。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油加工技术用食用菌加工的菌油不仅保持了原食用菌的风味和香气,而且是保健食品,也是食用菌经营者致富的好项目。其加工工艺如下:1选择原料。加工用的平菇以灰色种如姬菇,香菇以段木或杂木木屑栽培的为好。平菇要菇盖尚未平展,边沿未变薄,孢子未释放时采收;...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省菇农纷纷反映平菇因菌种退化而直接影响到经济收入.多数人认为,这与菌种厂多次进行母种转接有关.为此,我们对几个生产上常用的平菇菌种,进行了转管次数与产量的相关性对比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供试菌种①佛罗里达,引自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经多孢分离,做出菇试验后备用,简称佛多.②佛罗里达,引种单位同上,经单孢分离,做出菇试验,选较好单株备用,简称佛单.③濉平,引自安徽省生物研究所.④低温凤尾菇,引自北京农业大学.(二)培养条件将供试材料全部用PDA培养基转接,培养温度为22~25℃.每次转管8~10天长满  相似文献   

5.
陆建新 《食用菌》1994,16(1):28-29
近年来,我地区平菇生产发展很快,但原料的利用率较低.为了提高生物学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笔者从1991年12月开始进行了平菇袋式与圆柱式结合的栽培技术探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92年秋进行推广试验,创造了1000kg棉子壳料产菇3080kg的高产纪录.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袋式栽培常规出菇(一)供试菌种 推广1号,引自自治区农科院微生物所:R-378,引自江苏江都县富民食用菌推广站.(二)培养料制备 配方为新鲜无霉变的棉子壳  相似文献   

6.
绿霉菌是为害平菇最严重的病原菌之一,平菇在不同的生产阶段都遭受其危害,一旦发病,轻者减产,重者绝收,成为制约平菇生产的重要障碍。症状:在菌种瓶或播种后的菌块及出菇后未挑净的老根上易发病,产生绿色菌落蔓延开来,不仅与蘑菇争夺营养,且分泌的毒素还影响蘑菇的菌丝定植及子实体形成。生产中采菇后的菇根极易  相似文献   

7.
向敏 《长江蔬菜》1992,(4):44-44
平菇是我国栽培最为广泛的食用菌,其营养丰富,品质优良,深受城乡群众的欢迎。但平菇不便贮藏,若加工成蜜饯,不但能促进平菇生产,也是增值的好途径。1、原料选择和处理要求菇体充实饱满,不开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2018,(6)
正平菇新科108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选育的,菇形好、适应性优良的中低温型平菇菌株。经2013-2017年多点、多品种比较试验表明:平菇新科108产量高、现蕾多、出菇期长、适应性广,2018年经河南省食用菌品种认定委员会审议通过,鉴定证号:豫品鉴食用菌2018003。现将平菇新科108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选育过程采用单孢杂交方法选育出平菇新科108,经农  相似文献   

9.
谭金莲  刘明月 《食用菌》1993,15(6):11-12
平菇是我省的一种大宗食用菌,香菇的栽培面积也逐年扩大.菌种是生产的首要因子,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菇的质量和产量,为了确保菌种质量,降低制种成本,简化制种手续,进行了本试验.一、材料与方法(一)材料平菇品种为新平1012,香菇为793.(二)方法①温度:设20、23、25、28、31~38(平菇),31~35℃(香菇).②pH值:设5,5.4(自然),6、7、8、9.③湿度:平菇的基本培养料为棉子壳,料水比有1  相似文献   

10.
张静丽 《蔬菜》1994,(2):29-29
食用菌饯脯的加工鲜的食用菌不便贮藏,若加工成饯脯,则可促进食用菌的生产和销售,现将其加工技术介绍如下:一、平菇蜜饯1.选料与处理:选优质平菇放入0.03/焦亚硫酸钠溶液中处理6~8小时,然后用清水漂洗干净。菌盖较大的一分为二。2.烫漂及硬化:将平菇放...  相似文献   

11.
种菇后的废料养猪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挖掘食用菌更大的经济潜力,将种菇后的废料加工成饲料养猪,对改善农村产业结构,保持农业生态的良性循环,开发农村商品经济是一条新途径.现将两年的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试验材料(一)种菇后的废料A.阔叶树木屑栽培香菇后的废料: B.棉子壳栽培平菇后的废料;C.稻草栽培平菇后的废料.(二)精饲料和猪精饲料为麦麸,玉米粉,稻谷,油糠,统糠,糠饼,鱼粉,贝壳粉,食盐,添加剂等.瘦肉型的杂交猪12头,头平初重均为15kg左右.  相似文献   

12.
平菇生产中的多发性病害问题及其处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菇,是食用菌中生产数量最大的品种,据资料,在山东等地的平菇产量约占食用菌总产量的40%以上,并且因其生产性状泼辣、易于栽培、适于地产地销、生物学效率较高等显著特点,被广大菇农朋友接受的同时,也被消费者所普遍喜爱.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平菇栽培技术广泛普及以来,平菇栽培中的病害问题始终困扰着广大菇农,尤其近十年来,诸如发菌期污染、出菇期病害、出菇期的二次污染等生产中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食用菌产业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3.
笔者在进行平菇、凤尾菇、香菇等食用菌的组织分离时,成功率达百分之百。然而,在生产实践中有的操作者因忽视了某个环节,往往导致分离失败或成功率很低。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将有关菇体组织分离技术要点介绍给初学的读者.(一)科学配制培养基:目前生产上常用的是PDA 培养基,该培养基几乎适用于所有的食用菌.为了促进菌丝萌发和健壮生长,可在1000毫升培养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增产剂在香菇平菇反季节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富强  卫拯友 《食用菌》2003,25(4):25-26
食用菌快速出菇增产剂内含生物活性物质 ,具有促进菌丝快速生长繁殖 ,提前出菇 ,增加产量的作用。近年来 ,笔者就食用菌快速出菇增产剂在香菇、平菇等反季节栽培中的应用与效果进行了试验 ,现将部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试验材料 ①菌株 :平菇、川杂 1 7、广温型 ;香菇 939,中低温型 ,来源于本所食用菌技术推广中心。②培养基 :平板培养基为综合PDA ;平菇栽培料的棉子皮 95 % ,麸皮 3 % ,石膏2 % ,含水量 60 %~ 65 %左右 ,pH自然。香菇栽培料 :木屑80 % ,麸皮 1 8% ,石膏 2 % ,含水量 55 %~ 60 % ,pH自然。③食用菌增…  相似文献   

15.
在平菇生产中,特别是缺乏食用菌生产经验的新手,常会碰到晚秋栽培难出菇、夏季来临不出菇现象.关于晚秋栽培管理笔者在1991年第3期《食用菌》上介绍过,本文就春季栽培过晚,且使用的是中低温型菌种,在夏季高温环境中无法出菇的菌袋越夏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国食用菌》2002,21(1):32
浙江丽水市科委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研制成功袋装花菇高效保水剂.将该保水剂拌入含食用菌的培养料,与水接触后能在短时间内溶胀、凝胶化,保持培养料内的水分,解决了袋装花菇生产过程中培养料补水困难的问题.该高效保水剂有很高的保水能力,还可适宜于香菇、黑木耳、金针菇、平菇、蘑菇等食用菌培养时的保水.该保水剂还能使食用菌丝强壮、降低杂菌污染、提高菇质、增加产量.(何永进)200111060 原载<食品文摘>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菊池一德等人,利用制豆浆的副产品——豆腐渣,加米糠(或玉米糠)混合制成培养基,栽培平菇和金钱菇等,在短期内得到较高的产量。过去,栽培平菇和金钱菇等食用菌,大多数采用锯屑与米糠(10比1~3左右)混合培养基,在瓶子或箱子中进行培养。随着食用菌生产的发展,作为培养基原料之一的锯屑,远远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河北磁县杜村青年农民李运平,在多年栽培平菇的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栽培平菇的巧办法.他从1989年开始,每年利用冬季栽培平菇,纯收入都在6000元以上,是当地效益最好的种菇户.现将他的主要做法介绍给广大菇农.(一)每年只种一季每年选在病虫害不活跃的冬季栽培,这样栽培易获成功,大面积生产有保证.此时,市场蔬菜是淡季,鲜菇销路好,又正好用上新棉子皮作原料.  相似文献   

19.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是目前栽培最广泛的食用菌之一,多数农业废弃物均可用作其栽培原料。本试验采用木屑(苹果枝条)、荞麦壳、稻壳等为培养料培养平菇,通过示范栽培,结果表明,平菇菌丝能够在该培养料上正常生长;共采收了4潮菇,各潮次间平菇产量存在差异,其中前3潮平菇产量高且稳定,第Ⅳ潮菇产量较低,平均每袋4潮菇共采收鲜平菇1115.56 g,生物转化率达114.06%。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食用菌产量的逐年提高,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逐渐受到重视。在无污染的环境下,将传统的平菇栽培技术与有机农业生产规范生产相结合,按照有机食品的要求,从场地环境、菌种培养、出菇管理到采收,建立平菇有机栽培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平菇产品的质量安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