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贲门、胃底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贲门、胃底感与幽门螺杆菌(HF)感染的关系。方法:对我院1986—2001年16a间,经胃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确诊贲门癌84例、胃底癌36例的HP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并与同期的检测慢性浅表性贲门炎122例、慢性浅表性胃底炎9l例的HP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贲门癌HP感染率为58.3%(49/84).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贲门炎的29.5%(36/122),(P<0.01),胃底癌HP感染率为63.8%(23/36),明显高于慢性浅表性胃底炎的29.7%(27/91)(P<0.01)。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贲门癌底感发生的协同因素之一.根除幽门螺杆菌可能是一种预防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3组短程三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并十二指肠溃疡的成本--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对HP感染并十二指肠溃疡的3种治疗方案进行分析评价。结果:B方案(兰索拉唑30mg每天1次,阿其西林500mg加甲硝唑400mg,每天2次,l周后再用兰索拉唑30mg/d,连用4周)为最佳治疗方案。结论:药物经济学在优化治疗方案,指导合理用药,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本文检测了153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血清HP抗体,结果:急性肝炎血清HP抗体阳性率(4.44%)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慢性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血清HP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2.11%及46.8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HBV-DNA阳性组血清HP抗体阳性率(65.22%)明显高于HBV-DNA阴性组(26.67%)(P<0.01)。结果表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易感染HP,HBV-DNA阳性时HP感染率增高,认为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炎后肝硬化时应及时清除HP。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帕金森病(PD)疗效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美多芭或联合根除HP治疗.采用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评估疗效,UPDRSⅢ和赫-雅分级表评估运动功能,UPDRSⅣ评估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UPDRSⅢ评分、赫-雅分级、UPDRSⅣ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根除HP可提高PD疗效和运动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提高新生儿、婴儿颅内出血的治疗水平。方法:收集我科资料较完整的新生儿与婴儿颅内出血患儿l2例,对其病因、临床和影像学表现、诊断和手术治疗、随访和综合性干预措施作了回顾性研究。结果:12例颅内出血的原因,证实属维生素K缺乏症5例、产伤2例、早产儿2例、窒息2例、脑血管畸形(AVM)l例。主要临床表现是:频繁抽搐、尖叫、呕吐、昏迷。全部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痊愈11例(91.7%),合并肺部感染死亡l例(8.3%)。11例随访并予综合性干预措施后经智力发育指数(MPI)与运动发育指数(PDI)检测,结果11例均接近或达到同龄正常儿水平。结论:尽早手术清除血肿,可减轻后者对脑组织的毒性刺激,并能改善预后,术后随访结合综合性干预措施,可减少颅内血肿对今后小儿体能和智力的影响;手术适应症应放宽。  相似文献   

6.
王超  范瑞琴 《长江大学学报》2010,(1):J0022-J0023,J0027
目的:比较以左氧氟沙星或替硝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合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愈合率及Hp根除率。方法:HP阳性的十二肠球部溃疡A1期患者n7例随机分为两组:左氧氟沙星组(A组)59例,替硝唑组(B组)58例。A组:埃索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g,2次/d;左氧氟沙星0.5g,1次/d。B组:埃索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1.0g+替硝唑0.5g,2次/d。连续7d,其后继续给予埃索美拉唑20mg(1次/d)共21d,用药结束后4~6周复查内镜并检测Hp,观察溃疡的愈合情况及Hp根除率。结果:左氧氟沙星组溃疡愈合率为91.5%,替硝唑组为87.9%,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氧氟沙星组Hp清除率为91.5%,明显高于替硝唑组的72.4%,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硝唑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5%,高于左氧氟沙星组的8.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左氧氟沙星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治疗Hp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愈合率和以替硝唑为基础的三联疗法相似,但Hp清除率显著增加,不良反应减少。  相似文献   

7.
胃粘膜肠上皮化生常伴发于多种慢性胃疾病,可为小肠型或结肠型肠上度化生。日前认为胃粘膜结肠型肠上皮化生是胃癌癌前病变之一,因而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对预防胃癌的发生具有一定临床实际意义。我院1988~1996年应用四君子汤加味治疗胃窦粘膜腺体结肠型肠上皮化生(简称结肠型肠化)27例,疗效满意,现将治疗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胃镜检查时在胃窦部距幽门口2cm大弯侧壁活俭取材2份,分别行尿素酶试验,W-S染色和病理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染色)。W-S染色和尿素酶试验阴性者为幽门螺杆菌阴性,结肠型上皮化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带骨瓣的自体髌韧带中1/3移植材料重建前叉韧带(ACL)手术效果。方法:用带骨瓣的自体髌韧带中l/3重建ACL 14例,其中膝关节切开手术6例(A组),膝关节镜下手术8例(B组)。结果:经随访,A组平均32个月,优3例,良l例,中2例。B组平均18个月,优3例,良3例,中2例。两组病例在步行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上术后均有明显改善,无髌骨骨折、髌韧带断裂等并发症。B组尚有创伤小、保持关节囊完整、可同时进行滑膜及半月板部分切除等微创手术、术后能早期行肢关节功能活动锻炼仪操作及功能锻炼、康复快等优点。结论:带骨瓣的自体髌韧带中1/3重建ACL是恢复膝关节功能的理想方法,尤其在关节镜下重建ACL更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采用小剂量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24例骨质疏松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小剂量骨水泥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对术前、术后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和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进行评价。结果 24例患者共28个椎体注入2~3mL骨水泥。24例患者随访12~16个月(平均13.2个月),术后随访终点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P<0.01),术后随访终点椎体前后缘高度比值明显高于术前(P<0.01)。除1例患者椎旁骨水泥渗漏外,其余患者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剂量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伴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可靠,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黄疸与窒息缺氧程度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析窒息缺氧程度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的关系。方法:选择l998—2000年期间的窒息儿112例(其中轻废窒息组50例,重废窒息组62例,无窒息组50例(对照组)进行胆红素水平的测定。结果:轻废窒息组、重废窒息组、对照组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分别为32.0%(16/50)、22.6%(14/62)、50%(25/50),差异有显著性(x^2=9.403,P<0.01),其中轻度窒息组与对照组(x^2=3.348,P>0.05),轻、重废窒息组间(x^2=1.252,P>0.05)在发生高胆方面差异无显著性,但重废窒息组明显低于对照组(x^2=9.l69,P<0.01)。其胆红素位明显低于轻废窒息组及对照组(P<0.01)。结论:窒息缺氧程度越重,胆红素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血液灌流(HP)联合血液透析(HD)对慢性肾脏病终末期患者β2-微球蛋白、Leptin、甲状旁腺素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62例慢性肾脏病终末期患者随机分HD组(32例)、HP+HD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β2-微球蛋白、Leptin、甲状旁腺素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 HP+HD组在总体健康状况、体能、疼痛、社会功能、精力状况及甲状旁腺素、β2-微球蛋白及Leptin清除方面优于HD组(P〈0.01或0.05);而在体力所致工作生活受限、情感状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联合HD可改善慢性肾脏病终末期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73例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45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卡维地洛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卡维地洛3.125mg,2次/d,每2周递增直至靶剂量(25mg,2次/d)或最大耐受剂量。随访12个月,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心脏功能以及血糖、胆固醇等变化,心脏事件以及药物耐受性。结果(1)随访12个月后,卡维地洛组死亡2例、中断卡维地洛2例,对照组死亡4例,均予剔除;(2)治疗后卡维地洛组(41例)心脏功能LVEDD、LVESD及LVEF较对照组(24例)改善明显(P<0.05),心率低于对照组(P<0.01),但2组心率均在正常范围内;随访期间,卡维地洛组心脏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45vs12/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均未发生低血糖反应、水肿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两组患者的血压、血清钠、血清肌酐清除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胆固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在老年糖尿病并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能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降低心脏事件发生,对血糖、血脂代谢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两疗程法清除幽门螺旋杆菌 (HP)对十二指肠溃疡远期复发率的效果。方法 :将 HP感染合并十二指肠溃疡的 1 1 1例患者随机分为 2组 ;A组 55例 ,用法莫替丁、阿莫西林、甲哨唑、维敏胶囊联合用药 ,疗程 2周 ;B组 56例 ,用药同前 ,半年后重复治疗 2周。完成治疗后 ,分别在 6、1 2、1 8和 2 4月复查胃镜及 HP PCR检测。结果 :A组四个时间段十二指肠溃疡复发率分别为 1 .9%、9.4%、3.8%、3.8% ,2 a总复发率 1 8.9% ;B组为 0 %、1 .8%、1 .8%、1 .8% ,2 a总复发率 5.4%。两组比较 ,B组复发率明显低于 A组 (P<0 .0 5)。结论 :两疗程法清除 HP能明显降低十二指肠溃疡的远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芨榆汤佐治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以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方法 :111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5 6例 ,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芨榆汤治疗(芨榆汤由白芨、地榆等中药组成 ) ;对照组 5 5例 ,仅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Hc =5 .335 ,P <0 .0 5 )。对轻、中度出血者 ,治疗组的止血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P <0 .0 5 ) ,但对重度出血者 ,两组的止血时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芨榆汤是辅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 ,尤适用于轻、中度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纳络酮对多发性脑梗死患者血管性痴呆发病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已明确诊断的多发性脑梗死患者 62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32例 ,对照组 30例 ,治疗组用常规疗法加纳络酮 (3.2 mg+5%葡萄糖 2 50 m L静脉点滴 ,每天 1次 ) ,对照组仅用常规疗法 ,疗程均为 30 d。跟踪观察其 5 a内血管性痴呆发病率。结果 :治疗组血管性痴呆发病率为 3.1 % ,对照组为 2 3.3%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结论 :纳络酮能降低多发性脑梗死致血管性痴呆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糖脂代谢、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3例,对照组35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左卡尼汀针剂治疗,疗程21 d,观察治疗前、后2组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1)两组治疗后的血糖、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或0.05),且血糖、甘油三酯以治疗组下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治疗后的全血比高切粘度、全血比低切粘度及治疗组的血浆比粘度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全血比高切粘度以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左卡尼汀能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血脂水平,改善血液流变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治疗脑梗死患者对血液流交学、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稀醇化酶(NSK)的影响。方法:38例脑梗死随机分为两组:ILIB组21例,对照组17例,两组均在基础治疗下,ILIB组加用ILIB治疗,对照组不用ILIB。治疗后第3天和第14天检测血液流变学、血清NSE浓度,并行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定。结果:两组同步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除红细胞体积分数外,其余4项指标均有下降,但两组治疗后比较,ILIB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有显著性;血清NSK浓度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定,治疗后两组均有下降,但ILIB组下降也更显著,差异有显著性。结论:ILIB可改善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情况,且可降低血清NSK浓度,有利于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可必特气泵吸入、非那根定喘穴封闭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4例随机均分2组。观察组(n=62)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气泵吸入可必特溶液,同时非那根定喘穴封闭治疗,对照组(n=62)仅按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93.55%、79.03%。两组住院时间分别为(4.04±2.14)d、(7.35±2.33)d。观察组在症状和体征改善、住院时间缩短方面均优于对照组(χ2=5.522,P<0.05)。结论:可必特气泵雾化、非那根定喘穴封闭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小剂量伊那普利治疗肾移植术后红细胞增多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46例肾移植后红细胞增多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小剂量组(n=29)和常规剂量组(n=17)。分别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伊那普利小剂量和常规剂量治疗,用药期间观察患者的外周血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血压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服用伊那普利2~3个月,两组患者外周血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降至正常水平,但常规剂量组出现低血压5例,肾功能损害2例,而小剂量组仅2例在用药期间出现低血压,予以伊那普利减量后血压恢复正常。结论:小剂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对肾移植术后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是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常规西药基础上和胃降逆汤配合药穴指压治疗湿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湿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58例)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5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和胃降逆汤并配合药穴指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e, LPO)、P物质(Substance P,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5-羟色胺(Hydroxytryptamine,5-HT)、胃促生长素(Ghrelin)、血管活性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含量,胃黏膜组织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IL-17 mRNA (Interleukin-23 mRNA, IL-17 mRNA)相对表达量及不良发应状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LPO、SP、5-HT、VIP、CGRP含量、胃黏膜IL-23、IL-17 mRNA相对表达量、胃内胃酸及胆酸吸出量相对于治疗前均有所降低,血清Ghrelin含量较治疗前均有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的上述指标的改变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采用和胃降逆汤配合药穴指压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疗效显著,可缓解患者体内炎症反应程度,降低胆酸、胃酸分泌量,使患者更快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