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干燥时间、缓苏温度及缓苏时间对稻谷爆腰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时间越长,干燥后72h爆腰率越高。缓苏可有效地抑制稻谷爆腰率,干燥50min后,40℃、60℃、80℃三种缓苏温度都可有效抑制爆腰率,使爆腰率降低88.6%。干燥90min后,稻谷水分含量为14.5%,40℃缓苏后爆腰率仍迭到了76%,80℃缓苏后爆腰率仅为8%,可见高温缓苏抑制效果更佳。缓苏温度越高,缓苏效果越好,提高缓苏温度可缩短缓苏时间。稻谷干燥时间延长,应相应地提高缓苏温度,增加缓苏时间。  相似文献   

2.
粮食的干燥过程实质上是多孔介质热湿耦合传递的过程.基于多孔介质热质传递理论,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针对利用太阳能辅助热泵干燥粮食时热风随时间变化的情况,采用综合温度和空气绝对湿度作为瞬态边界条件来对干燥过程中粮食内部温度和水分的变化进行模拟研究.模拟结果显示小麦水分在干燥150 h后达到安全水分13.6%(干基),而实验结果显示小麦水分在干燥135 h后达到安全水分13.6%(干基),二者对比相差不大,并且模拟温度与试验温度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立体插管式通风系统,对平均水分16.6%±1.3%(湿基)、堆高7m的稻谷堆进行恒温(25℃±1.5℃)通风干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立体插管式通风干燥可以将整仓粮食水分降至14.2%±1.3%,水分分层现象明显改善,单位能耗为7.7kW·h/(1%H_2O·t),干燥成本较低。干燥后稻谷脂肪酸值、出糙率、整精米率依旧保持良好。  相似文献   

4.
去除杂质。玉米收获时往往含有较多的未熟粒、破碎粒、糠屑及穗轴碎块等杂质。吸湿性强,呼吸量大,带菌量多,空隙较小,容易积聚湿热而导致发热生霉和虫害。所以玉米收获后必须过筛除去杂质后,再入库储藏。干燥降温。安全储藏玉米必须控制好水分和温度等条件,根据实践,玉米含水量低于12.5%,温度35℃左右,一般能安全储藏。玉米收获后应充分曝晒或进行烘干处理,储藏中应注意通风散湿。新收获的玉米更应保持干燥和低温条件,才能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紫薯面条品质,减少干燥后易断条、浑汤的问题,采用线性功效系数法对紫薯面条四阶段干燥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通过考查各阶段干燥温度、干燥湿度和干燥时间对紫薯面条品质的影响,最终确定紫薯面条最佳干燥工艺条件为预干燥阶段,温度40℃,湿度80%,时间60 min;干燥前期,温度45℃,湿度85%,时间100min;主干燥阶段,温度30℃,湿度70%,时间90 min;干燥后期阶段干燥条件是温度25℃,环境湿度,时间6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干燥所得紫薯面条弯曲断条率8.87%,自然断条率0.19%,熟断条率0.67%,蒸煮损失12.55%。  相似文献   

6.
热风干燥过程中山药水分状态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山药的水分赋存状态的变化,以襄阳道地山药为材料,分别在60、70、80、90、100 ℃条件下进行热风干燥,采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和差式量热扫描(DSC)技术,每隔15 min测定山药在热风干燥过程中的水分状态及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在60~90 ℃条件下,温度越高,干基含水率的降速越快。山药的T2弛豫图谱有3个较为明显的吸收峰,随干燥进程的延续,各峰面积均明显减少,其中自由水所在峰的面积降幅最大,表明干燥过程中自由水散失最多,而且自由水逐渐向半结合水和结合水迁移,冷冻峰和解冻峰也随之变小。但在100 ℃下干燥时,样品可能因表面板结导致干基含水率、低场核磁吸收峰升高,冷冻和解冻峰面积增加。因此,在实际干燥过程中,山药的热风干燥温度不宜高至100 ℃。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我国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稻谷人工晾晒数量逐步减少,对收获后的非安全水分稻谷进行机械烘干成为必要措施,其中,缓苏工艺的设置是非安全水分稻谷降水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然而,实践中缓苏时间有的长达24 h,严重影响降水作业的效率[1];通常采用的低温分段干燥、多次缓苏的慢  相似文献   

8.
对粮食烘干温度和粮食储藏温度对马拉硫磷粉剂和乳剂的降解作用进行了测定.烘干前马拉硫磷施于湿玉米(水分19%~20%),或烘干后施于热的(71或48℃),或冷却的(21℃)水分为12%的玉米.在21、48和71℃三种温度下,玉米的最终水分都为12%.对这几种处理玉米的储藏温度的影响进行了评价,即在3℃下储藏4个月,以后在16℃下储藏7个月.烘干前施于玉米的马拉硫磷经烘干过程明显降解,降解程度根据烘  相似文献   

9.
采用低温无硫干燥技术对不同季节和天气采收的茯苓进行加工处理,优选加工工艺并进行品质评定。结果表明,4组不同季节和天气(秋季晴天、秋季雨天、春季晴天、春季雨天)采集的茯苓样品在40~65℃条件下干燥10~12 h,成品的水分含量能够控制在13%左右,其中秋季晴天的茯苓成品浸出物含量、折干率、出品率均最高,品质较好。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可以选择秋季晴天进行采挖,并选择干燥温度40~65℃,干燥时间10 h,4个阶段的排湿阈值分别控制为75%,70%,60%,45%。  相似文献   

10.
高水分玉米低温真空干燥新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刘勇献  苏娅 《粮食储藏》2006,35(6):20-23
将真空干燥技术引入到粮食干燥领域,研究高水分玉米低温真空干燥生产工艺和设备,300 t/d生产试验表明,低温真空干燥能使高水分玉米达到安全储藏水分以下,出机玉米硬度高、品质较好,与传统的热风干燥方式相比,低温真空干燥能解决玉米干燥后裂纹率高的问题,节约能耗20%左右,玉米真空干燥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黄土高原东部河谷平原春玉米水分利用效率,探究最适宜该地区春玉米种植的地表覆盖措施,基于连续7年长期定位试验,于2021—2022年开展田间试验,共选取无覆盖(CK)、地膜覆盖(plastic film mulching,FM)以及秸秆覆盖(straw mulching,SM)3个处理,研究不同覆盖措施对土壤水热状况及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系统分析了2年试验期土壤水分与温度动态变化及春玉米各阶段水分生产力,为该地区春玉米水肥高效提供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管理措施。结果表明:与无覆盖处理相比,地膜覆盖具有增温效应,2年内土壤温度提高0.72~2.63℃;秸秆覆盖具有降温效应, 2年内土壤温度降低0.20~1.51℃。与无覆盖处理相比,地膜与秸秆覆盖处理均可改善春玉米生长前期土壤含水量,并驱动土壤“湿干交替”现象促进水分吸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实现增产。虽然地膜覆盖处理改善了前期土壤含水量,促进春玉米前期生长发育,但会导致根系生长过浅,不利于生长后期水分利用,甚至植株存在倒伏风险(2021年倒伏率高达72.14%),影响产量形成。与地膜覆盖处理相比,秸秆覆盖处理驱动土壤“湿...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然干燥(15℃)、热风干燥(45℃、55℃、65℃)、流化床干燥(45℃、55℃、65℃)对初始湿基含水率21.2%的稻谷进行降水处理,选取适当水分间隔测量稻谷导热系数和爆腰率,得到不同干燥工艺条件下的导热系数与含水率的拟合曲线、导热系数与爆腰率的拟合曲线,并对降水速率与爆腰增率、导热系数与爆腰率做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降水速率与爆腰增率,导热系数与爆腰率都存在极显著相关性。干燥工艺影响稻谷降水速率,产生不同爆腰率,改变内部结构进而影响导热系数测量值。随爆腰率增大,导热系数呈非线性递增。流化床干燥对稻谷导热系数测量造成的影响大于薄层热风干燥。低温薄层热风干燥稻谷的导热系数最接近自然干燥处理值。  相似文献   

13.
试验得出:在晴天日照时间内,使用100米~2的平板悬板式太阳能集热器可收集热量约36800千卡/时;在晚间和阴天,小型间接发热炉可提供热量约25400千卡/时.二者交替使用可使大气温度从10℃提高到19℃.采用134米~3/吨·时的单位通风量,在大气相对湿度为40%的情况下,对100吨原始水分为19.2%的潮湿玉米进行104小时的通风干燥,可使水分降到14.07%.平均单位降水率为0.0493%/时.  相似文献   

14.
谷物热泵就仓干燥过程分析与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谷物的传热传质以及干燥速率方程,建立了低温谷物干燥模型,分析了通风量、空气温度以及湿度对谷物干燥过程的影响.模拟了外界空气温度为15℃,湿度为60%RH时,常温通风、加热通风、以及除湿 加热通风三种通风方式对谷物干燥过程影响的情况,并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10 d稻谷降低2%水分的平均通风量约为30 m3·h-1·t-1,空气含湿量比空气温度对谷物干燥的影响要大,当谷物初始温度和水分含量比较大时,除湿与加热空气结合的效果比单独加热通风的效果要好得多,谷物初始水分含量和温度相对较低时,可以直接通风干燥.建议干燥初期采用除湿与加热相结合或直接加热通风,干燥后期可以直接通风.  相似文献   

15.
采用热风干燥技术,结合促干剂的使用,可以提高杏的干燥效率,提升杏干的产品品质。研究促干剂质量分数、浸渍处理时间、干燥温度、干燥时间对树上干杏干燥效果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以感官评价及水分为考核指标,确定适宜鲜杏干燥的条件和工艺参数。结果表明,促干剂质量分数为2.28%,浸渍时间40 s,干燥温度55℃时,干燥时间32 h时,树上干杏的干燥效果最好,色泽均匀呈黄褐色,口感酸甜。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淀粉类果蔬多孔介质在微波干燥过程中的热质传递特性,以土豆为研究对象,测量其不同功率下微波干燥过程中土豆组织的温度和质量以及水分状态变化。结果表明,微波干燥过程中土豆组织的温度可以分为快速升温、恒温及降温段3个阶段,土豆质量减少主要发生在恒温段,且该阶段物料的失重率占总失重率的90%以上。微波干燥过程中自由水短暂升高至93.21%后逐渐降低至15.61%,而不易流动水和结合水均先降低后升高。淀粉对于微波干燥中的水分迁移有重要影响,淀粉失去薄膜水后固化,使得土豆片的骨架硬度增加,从而增大水分迁移阻力。  相似文献   

17.
将新鲜黄花菜采用自然晾干、干燥箱烘干(60、70、75、80 ℃)和真空冷冻干燥(75 ℃)进行干燥处理,分析干燥过程中黄花菜质量的变化,计算含水量、干基含水率和干燥速率,绘制相应的曲线图,对比干燥结果。结果表明:晾干工艺依赖天气情况,晴天时室内外高温低湿环境会加速黄花菜的干燥速率,雨天时室内外低温高湿环境会降低黄花菜的干燥速率,但干黄花菜的品质最佳;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效率最高、干黄花菜颜色较好,但能耗大,投资成本高;干燥箱烘干效率随温度的升高而提高,烘干效率由低到高依次是60、70、75、80 ℃,但80 ℃高温烘干会导致黄花菜褐色加深。综合考虑在保障黄花菜的品质、降低预算的情况下,推荐75 ℃干燥箱烘干为黄花菜的适宜烘干工艺。  相似文献   

18.
高水分玉米真空低温干燥工艺生产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祥涛 《粮食储藏》2007,36(4):51-53,56
东北是我国的玉米主产区,产量占全国的30%~40%.受自然条件的影响,玉米收获水分常达22%~30%,成熟度及含水率都不均匀,根据玉米热敏性物料干燥的热特性及市场要求,考虑到它的热稳定性及破碎敏感性的特点,采用真空低温干燥技术生产性试验方法,对干燥工艺及方式进行了分析研究,设计了300 t/d高水分玉米真空低温连续干燥工业自动化生产线,并对生产性试验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依据试验结果,分析玉米含水率、干燥介质温度、真空度、玉米温度、干燥时间、汽化蒸发温度等参数之间的联系与相互作用.生产试验表明:玉米含水率在24%时,维持干燥塔内真空度采用高温水加热,一次降水幅度达到10%~15%.保证了玉米品质的色、香、味、形及营养成分,具有干燥品质好、降水速度快、产量高、能耗低、操作方便、经济性价比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西瓜种子加温干燥,失水过程可分迅速下降、缓慢下降和趋于平衡三个阶段。采用30℃、40℃、50℃和60℃四种温度干燥,种子含水量由原始水分9.0~10.6%降至3.4~4.1%时,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及种子活力与对照相似或略高。试验表明采用60℃两小时干燥种子,可缩短干燥时间,降低种子平衡含水量并对种子生活力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Mots.)的实验种群生物学和生态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和粮食水分对玉米象的生长发育和繁殖起着主导作用,其它因素影响较小,活动区域温度为15℃-35℃,最适温度在28℃左右;粮食水分在10%-20%内玉米象能正常地生活,并随着粮食水分的升高发育历期缩短,繁殖力增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