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坚持"三早"原则1.早准备春季鱼类养殖生产工作应尽早准备,主要有生态环境的营造,配电线路、机电设备、生产用具的检修以及苗种、肥料、饲料、药品的供应等。2.早放养鱼种放养应尽量提早,一般选择在春节前后投放鱼种较为适宜。因为此时水温较低,鱼种鳞片紧密,活动力较弱,在捕捞、运输和  相似文献   

2.
一、坚持"三早"原则1.早准备春季鱼类养殖生产工作应尽早准备,主要有生态环境的营造,配电线路、机电设备、生产用具的检修以及苗种、肥料、饲料、药品的供应等。2.早放养鱼种放养应尽量提早,一般选择在春节前后投放鱼种较为适宜。因为此时水温较低,鱼种鳞片紧密,活动力较弱,在捕捞、运输和放养操作过程中,鱼体不易受伤。  相似文献   

3.
一、"三早"."三早"指韦放养、早开食、早管理.①春季放养鱼种要尽量提早,一般在春节前后水温较低,鱼种活动能力较弱;鳞片紧密,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鱼种不易受伤感染.②早开食,指春季应在各种鱼类代谢起点水温之前就开始诱食.以促其早开食快生长,增强鱼的体质,从而达到提高抗病力的目的.③春季池塘管理相对轻松,但也应早管理,并做好各种渔具的检查与维修,肥料与饲料的供应.池塘生态环境的调控.……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2017,(12)
<正>俗话说:"鱼种放养莫过春,冬放鱼种长三分",这是水产养殖的一条成功经验。实践表明,冬放鱼种由于水温较低,鱼鳞紧密,鱼群活动力较弱,放养操作不易引起受伤死亡;鱼种下塘后成活率高,同时又有利于鱼种疏塘精养,实现早放早管,延长成鱼的生长期,提高来年成鱼产量。冬放鱼种在管理措施上必须抓好以下七要点。1.冬前壮苗鱼类的越冬时间,一般南迟北早,长江流域  相似文献   

5.
在同一池塘中、同一养殖周期内放养几种不同鱼种和不同规格的鱼,称为鱼类的混养。多种鱼类的混养,是我国池塘养鱼的特色。采用池塘多鱼种混养可以立体利用水体空  相似文献   

6.
<正>1."三早"。"三早"指早放养、早开食、早管理。①春季放养鱼种要尽量提早,一般在春节前后水温较低,鱼种活动能力较弱;鳞片紧密,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鱼种不易受伤感染。②早开食,指春季应在各种鱼类代谢起点水温之前就开始诱食,以促其早开食快生长,增强鱼的体质,从而达到提高抗病力的目的。③春季池塘管理相对轻松,但也应早管理,并做好各种渔具的检查与维修,肥料与饲料的供  相似文献   

7.
一、彻底消除敌害 一些水库放养鱼种前,没有彻底清除敌害鱼类,天长日久,凶猛鱼成群,大量捕食其他鱼种.加之蛇、鼠等其他鱼类天敌危害,势必影响水库中鱼的回捕率与产量.因此,放养鱼种前,要利用枯水季节,用药物进行全水库除害.  相似文献   

8.
唐俊  杨明举 《农技服务》2009,26(5):130-130,134
在鱼类养殖中,成功掌握鱼类健康养殖技术是养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从亲鱼池和亲鱼的选择、孵化池的水质和鱼卵放入前的消毒、苗种池的选择和苗种放养、鱼种越冬、成鱼养殖的日常管理、鱼病防治、成鱼捕捞等方面介绍了鱼类的健康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9.
在同一池塘中、同一养殖周期内放养几种不同鱼种和不同规格的鱼,称为鱼类的混养。多种鱼类的混养,是我国池塘养鱼的特色。采用池塘多鱼种混养可以立体利用水体空间,充分利用不同鱼种之间的互相促进作用,达到有效提高单位产量的目的。实践证明,根据鱼类的生活习性、食性和坑塘类  相似文献   

10.
<正>俗话说:“鱼种放养莫过春,冬放鱼种长三分。”这是成鱼养殖的成功经验。实践表明,冬放鱼种由于水温低、鱼鳞紧密、鱼活动力弱,在放养操作过程中不易受伤,鱼种下塘后成活率高,同时又有利于鱼种疏塘精养,实现早放早管,延长成鱼的生长期,提高来年成鱼的产量。冬放鱼种在技术措施上必须抓好以下7个要点。  相似文献   

11.
黄颡鱼是一种小型淡水经济鱼种,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口感纯香、营养丰富而倍受市民青睐,是市场价值较高的鱼类品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观。介绍了黄颡鱼的形态特征、生活环境,提出了黄颡鱼的池塘养殖技术,主要包括:池塘选择、鱼种放养、池塘管理、病害防治等。  相似文献   

12.
<正>许多地方驯养育成的鱼种规格大小不一、相差悬殊,这会影响养殖成品的规格整齐和市场销售,也会带来经济效益不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放养的鱼苗规格不齐放养鱼苗本身的规格不齐是造成鱼种规格不齐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大小不一的鱼苗群体往往强弱较明显,强的不但适应快、开食早,挑食能力也强。而且这种现象会随着养殖时间延长日趋明显,最后育成的鱼种规格必然不齐。2放养时间不统一虽然放养鱼苗的规格都很整齐,但如果不是同批苗同时放养,也会造成鱼种的规格不齐。这是因为鱼类在鱼苗阶段生长速度最快,特别是驯化的鱼,几乎是一天一个样,放养晚的自然跟不上放  相似文献   

13.
"放好鱼种半塘鱼",池塘鱼种培育是鱼类养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提供成鱼养殖的鱼种保证,鱼种培育是夏花到秋片的鱼种养殖,它包括鱼种池的选择、清塘消毒、放养密度、饲养方法、日常管理、放养结构等内容。文章从这几个方面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1998,(1)
池塘养鱼,最好在饲养鱼开始摄食生长前尽早放好鱼种。渔谚说:“放鱼莫过春,过春鱼发瘟。”事实证明“冬至”到“立春”是投放鱼种的最好时机,此时放养鱼种具有很多优点:(1)气温、水温较低、鱼类活动能力较弱,运输鱼种装运量大,运输成活率高。(2)鱼种在拉网、运输时,不易受伤,从而减少了发病机会。(3)冬季水温低,有利于病菌的  相似文献   

15.
在同一池塘中、同一养殖周期内放养几种不同鱼种和不同规格的鱼,称为鱼类的混养.采用多鱼种混养可以立体利用水体空间,充分利用不同鱼种之间的促进作用,达到有效提高单位产量的目的.但也有人认为,混养不能根据鱼类营养需求配制相应的饲料进行强化喂养,因为鱼类生长速度慢,饲料利用率低,而且大小鱼之间争食矛盾突出, 降低了成活率,影响经济效益.大量实践证明,根据鱼类的生活习性、食性和池塘类型养鱼,是鱼类混养取得成功的关键.本文浅谈鱼塘混养应注意的几方面问题,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据调查,在小型水库养鱼生产中由于技术、管理等原因,常会出现养鱼回捕率低的现象,导致经济效益下降。因此,要提高小型水库养鱼回捕率,生产中应采取以下六项措施。一、彻底消除敌害一些水库放养鱼种前,没有彻底消除敌害鱼类,年长日久,凶猛鱼成群,大量追食其它鱼种。加之蛇、鼠等其它鱼类天敌危害,势必影响水库中鱼的回捕率与产量。因此,放养鱼种前,要利用枯水季节,用药物进行全水库除害。二、完善拦鱼设施水库拦鱼的设施不完善,将导致大量鱼种逃脱,严重影响回捕率和产量。拦鱼网一般要求目大4~5厘米,可拦截16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鱼种。三、适当…  相似文献   

17.
春季放养鱼种季节已到,要想夺取高产,取得好的经济效益,必须把好以下几个放养鱼种技术关口,也就是春季养鱼抓"六早"。一、早清塘消毒--把好清塘消毒关首先是鱼种放养前必须对池塘进行彻底的整治,可以分为干法和湿法两种清塘方法。主要目的都是清除过多淤泥,修整塘基、进出水闸、禽畜栏舍,使养殖鱼类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清塘的药品可以选择生石灰,生石灰的作用除杀灭野杂鱼和病原体外,  相似文献   

18.
<正>80:20池塘健康养鱼是指投喂全价颗粒饲料,让鱼类直接摄食来提高池塘的鱼产量,其中收获时产量的80%来自于摄食颗粒饵料的高价值吃食性鱼类,而其余20%左右的产量来自于服务性鱼类,如摄食性鱼类或肉食性鱼类组成的高效健康养殖方式。 1.池塘条件80:20高产高效养殖要求选择水质清新、注排水方便、溶氧量高、水深在2.0-2.5米并有增氧机配套的池塘环境。以水温20-30℃,pH值稳定在7.5-8.5之间,以中性微偏碱,水体透明度维持在 30厘米以上,水体溶氧在3毫克/升以上为宜。 2鱼种放养 选择体质健壮,体色鲜艳,规格整齐的优质鱼种。鱼种培育一般亩放养15 000-20 000尾,成鱼养殖一般亩放养 1000-1500尾。主养品种以鲤鱼、草鱼、鲫鱼、淡水白鲳、罗非鱼为佳,其放养比例约占总投放量的80%,20%左右的配养品种以鲢、鳙为主,可少量搭配乌鳢、加州鲈等肉食性鱼类,以清除野杂鱼。 3.饲料投喂 每天或每次提供最适的饲料量,占健康  相似文献   

19.
鱼种春季放养是商品鱼养殖采取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一些养殖户忽视放养中的一些技术环节.致使放养和养成效果不理想。为了提高放养成活率,保证全年渔业生产的顺利、健康进行,广大渔农朋友们必须要注意做好以下八项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一、苗种尽早放养 根据池塘养殖放养计划.调剂各品种和规格.放足苗种。苗种放养工作宜旱不宜晚.能一次放足的不分批放.以便鱼类有一个适应过程.早开食.促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