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避雨栽培是以防止和减轻葡萄病害发生,提高葡萄品质和生产效益为主要目的一种栽培技术.夏秋季多雨,对葡萄十分不利,特别是在新梢生长、开花坐果期间正值梅雨季节,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极易使露地栽培葡萄发生较为严重的病害.避雨栽培是高档葡萄生产的发展趋势,是降低霜霉病等病害发生的主要措施,可以大大减少喷药次数,是实现生态农业的有效方法.葡萄避雨栽培成本较低,管理容易.  相似文献   

2.
酿酒葡萄西拉避雨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酿酒葡萄西拉为材料,采用顶部小拱棚避雨的方式,研究了避雨栽培对葡萄病害、果实品质和酿酒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避雨栽培能够有效降低葡萄叶片和果实病害的发生,大幅提高果实含糖量、葡萄酒酒度和含干浸出物的量等主要品质指标,明显改善葡萄酒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3.
黄河故道地区阳光玫瑰棚架避雨T字形整枝栽培技术,减少了葡萄病害的发生,尤其是霜霉病,从霜霉病发生株率看,不避雨栽培每株均有发病,避雨起垄栽培的均未发生.果实品质得到了大幅提升.采用该架式栽培,架式美观,修剪管理方便,节约了用工成本,满足了现代果园消费者采摘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避雨栽培是近年来在我国葡萄生产上得到较快发展的一种栽培模式,相对于露地栽培,避雨栽培具有更多的优势。采用避雨措施后,棚膜阻止雨水与葡萄植株的直接接触,可有效地减轻甚至避免一些主要病害的发生;避雨栽培扩大了品种的选择范围,即使是抗病性较差、容易裂果的品种其病害、裂果也会得到有效控制;避雨栽培后,田间喷药次数减少6~8次,...  相似文献   

5.
在陈仓区渭北源区进行了葡萄避雨棚栽培示范,示范品种为红芭拉多和阳光玫瑰,并调查了避雨棚栽培对2个葡萄品种主要病害的防治效果和果实品质的影响。调查结果表明,两个葡萄品种避雨栽培叶部和果实发病率均低于露地栽培;避雨栽培的两个品种果实大小、颜色、粒重与露地栽培并无差异;露地栽培的葡萄叶片脱落率(11月上旬)明显高于避雨栽培。避雨棚栽培在夏秋季多雨的种植区域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葡萄在黄河故道地区栽培历史悠久,但葡萄病害发生严重是造成丰产不丰收的主要原因,限制了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笔者总结了适合黄河故道地区的避雨起垄葡萄栽培模式,能为根系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环境,利于果园雨季排水防涝,降低病害发生,改善葡萄果实品质,提高了丰产能力,为黄河故道葡萄栽培提供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不同避雨棚架对江西葡萄病害发生及果实品质的影响,设优化“V”形双龙干与传统“V”形双层架2个处理,开展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从病害发生程度来看,前者病害发生晚,病叶率显著降低,病情指数降幅率达95.23%以上,病果率降幅达90.86%。从葡萄营养生长情况来看,前者营养生长阶段枝蔓和叶片指标(枝粗、叶长、叶宽、叶质量、叶面积和叶厚系数等)第1年和第2年均有所提高,达显著差异水平。从葡萄果实品质来看,前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含量和糖酸比分别比后者提高12.33%、18.79%和13.76%,达显著差异水平,总酸浓度仅提高4.00%,无显著差异。前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还原糖多,糖酸比处于黄金段30~35之间,总酸浓度无差异,葡萄果实品质明显提高。试验表明,采用优化的“V”形双龙干避雨架,可减轻葡萄病害发生、减少农药用量,更适宜葡萄营养生长,提高葡萄综合品质,在江西等南方葡萄产区,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2017年在宝鸡市陈仓区葡萄基地进行避雨棚栽培示范,并重点就避雨栽培模式下的葡萄主要病害发生和果实生长、成熟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避雨棚栽培对霜霉病、白腐病、灰霉病等叶部和果实病害均具有良好防效,且随着降雨日的增多,病害防控效果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9.
以"户太八号"葡萄为试材,比较了露地栽培与避雨栽培2种模式下葡萄的生长发育状况、外观品质及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避雨栽培极显著削弱了叶幕层光照强度,为常规栽培的68.71%;避雨栽培下葡萄日平均净光合速率降低12.10%,叶绿素含量平均降低5.57%;在叶幕微气候方面,避雨栽培下叶幕层日平均温度提高了1.68℃,日平均湿度降低了10.98%。与常规栽培比较,避雨栽培平均果粒质量降低了1.52g,平均果穗质量降低了92g;避雨栽培下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高于常规栽培,差异不显著;含酸量在果实发育时期极显著低于常规栽培下的葡萄,且差值较大。避雨栽培可显著提高果实固酸比,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0.
以5年生夏黑葡萄为试材,研究在山区葡萄果实转色期至成熟期铺设银色反光膜对葡萄叶片、果穗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管是大棚栽培还是露地栽培,在夏黑葡萄果实转色期铺设银色反光膜均能改善葡萄叶幕下的微环境:降低根系土壤温度,提高叶片温度;增强地面反射光强,增加叶片厚度,提高叶片温度和叶片的叶绿素和氮含量,促进光合作用;提升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有机酸含量;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害发生。就铺设银色反光膜的果实品质增效而言,避雨栽培比露地栽培好。  相似文献   

11.
避雨栽培较广泛的应用于成熟期多雨地区的鲜食葡萄生产中,可降低葡萄病害,提升葡萄品质。该试验以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材,采用田间随机区组方法搭建白(W)、蓝(B)和紫(P)色避雨棚膜,研究了棚膜颜色对葡萄成熟过程中光合作用及果实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蓝色和紫色棚膜可有效提高葡萄的光合指标;紫色棚膜在葡萄转色完成后能促进果实还原糖、总花色苷和单宁的积累,蓝色棚膜可促进葡萄果实总酚和类黄酮类物质的积累;蓝色和紫色棚膜能有效缓解由于气候变化对葡萄果实品质指标带来的极端变化。综合考虑,紫色棚膜是"赤霞珠"葡萄避雨栽培的最佳棚膜。  相似文献   

12.
我省葡萄栽培面积较少,产量仅占全国0.1%。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无法解决葡萄黑痘病问题,其次是果实着色、成熟期灰霉病、炭疽病等病害,影响葡萄产量及品质,严重制约着我省葡萄的发展。笔者经过试验及调查就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有以下几点体会。1 使用简易棚膜避雨栽培在葡萄萌发前就盖好膜,我省大约于3月下旬盖膜。试验证明:棚膜葡萄黑痘病发病率大大降低,第1年降低50%以上,第2年降低75%,第3年几乎没有病斑(叶片、果面),有利叶片积累大量养分,延迟落叶。棚膜还可防果实日灼,减少污染,减少果实成熟期的灰霉病造成的损失,并减少喷药次数,节省人…  相似文献   

13.
以晚熟鲜食葡萄品种"红地球"为试材,研究避雨栽培和露地栽培对"红地球"霜霉病、炭疽病、白腐病、灰霉病的发病率以及烂果率、果实品质、经济效益的影响,同时测定避雨栽培和露地栽培下的光照强度,并进行不同棚架材料成本和寿命分析。结果表明:避雨栽培大幅减少了施药次数和用药量,降低农药残留,提高了果实品质,减少了烂果率,从而增加了经济效益,避雨栽培比露地栽培平均每667m~2收益高出55.8%;避雨栽培显著降低葡萄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灰霉病发生率,尤其是对霜霉病的预防效果特别显著,葡萄避雨栽培比露地栽培的霜霉病发病率降低91.4%;但避雨栽培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光照强度;通过4种不同避雨棚搭建材料成本对比分析,全钢丝型材料避雨棚符合低成本、长寿命的生产要求,是陕西关中平原地区葡萄避雨栽培的理想搭建材料。  相似文献   

14.
南方地区早春低温多雨、梅季雨水多、夏季台风暴雨多,露地栽培的葡萄极易引起病害发生,严重影响葡萄生长结果和品质。文章介绍了连栋大棚促成避雨栽培技术,此技术可减轻病害发生,提早葡萄成熟期,提高品质和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减轻葡萄病害发生程度,提高葡萄品质和效益,2017年4月,对避雨栽培的葡萄病害情况进行了调查。避雨棚为钢竹结构,种植品种为红芭拉多和阳光玫瑰,以同样品种和管理的露地栽培作为对照。通过葡萄套袋后到采收前的5次调查,比较分析叶片和果穗发病率,得出结论为避雨栽培对提高葡萄抗病性和果实品质、延迟采收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露地栽培为核心对照,4年生泽香葡萄为材料,针对避雨栽培对葡萄果实品质以及生长微环境的大体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避雨栽培可以使棚下的光照强度不断降低,晴天遮光率大约为30%,雨天最大能够达到47.8%;对温湿度进行调节,让棚下温度比露地温度低1~2℃;在雨季果实的发育期,避雨栽培可以分解有机酸、积累糖分以及让果实变得膨大;果实成熟后,避雨栽培的葡萄外观质量获得进一步提升,其中烂果率减少15.56%,穗质量提高12.92%。可因为避雨棚对微环境的不断影响,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含量稍有降低,总酸上升,于是能够考虑采收前14天推迟采收或者撤掉棚膜,有助于积累后期糖分以及提升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7.
正杨梅是浙江省的第二大水果产业,是我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1])。诸暨位于浙江中部,现有杨梅种植面积267hm~2,主栽品种为‘东魁’杨梅。避雨栽培技术是果树生产中一项先进实用的生产技术,可起到避雨、降低病害、提高坐果率和果实品质等作用~([1])。薄膜棚架避雨可明显提高杨梅栽培的经济效益~([2])。  相似文献   

18.
葡萄避雨限根栽培技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延胜  吴义飞 《花卉》2016,(22):108-109
广西省鹿寨县是柳州市葡萄第二主产区,夏季主要是高温高湿多雨的气候特点,由于雨量偏多,在葡萄种植中采用避雨限根栽培,可以有效提高座果率和果实的品质。本文重点对葡萄避雨限根栽培技术进行分析,旨在对南方多雨地区的葡萄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济宁市进入雨季(6—8月份)时,常出现半月20天甚至更长时间的阴雨天气,致使葡萄园不能及时喷药,病害发生严重,特别是不抗病的品种如:红提,造成丰产不丰收,严重挫伤了果民的积极性,给果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于2003年在任城区长沟镇进行了葡萄防雨栽培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既有效地控制了病害的发生,又提高了果实品质,增强了树势,减少了用工量和喷药次数.降低了果实腐烂率,增加了收入,平均每亩增加纯收入1525元。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比较避雨设施葡萄下微生态环境对套种枇杷生长与结果的影响,为探讨葡萄-枇杷套种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在5年生避雨设施葡萄下套种盆栽带花蕾的新白8号枇杷3年生嫁接营养袋大苗,以露地盆栽带花蕾的新白8号枇杷3年生嫁接营养袋大苗为对照,连续2 a(年)观测比较枇杷树体生长发育和果实质量差异。【结果】避雨设施栽培葡萄的生长,使夏季(中午12:00)棚内光照度降低了92.37%,温度降低6.10℃,相对湿度提高20.87%;冬季棚内温度提高1.15~2.28℃。避雨设施葡萄下套种盆栽枇杷树第2年的南北冠幅、树高度、干周、叶幕层厚、枝梢数、枝梢质量、叶片质量显著降低,花穗数、花穗大小显著低于对照;单株产量是对照的69.67%,显著低于对照;果穗质量、单果质量、可食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果实病虫害明显减少,好果率提高12.89%~27.25%。【结论】避雨设施葡萄下套种的枇杷可正常开花结果,有一定产量,且果实病虫害减少,是一种可行的套种模式,但需进一步研究适宜的配套栽培技术,缓解避雨设施和葡萄生长对套种枇杷生长的荫蔽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