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法45大白菜核不育系为不育源,通过常规杂交的方法,向绿宝70天菜心转育核不育基因,初步转育成绿宝70天菜心细胞核不育系、甲型两用系和临时保持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大白菜定向转育卵圆生态型雄性不育系的方法。[方法]以大白菜核不育"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为理论依据,以甲型两用系‘AB12’为不育供体品系,以卵圆生态型可育品系‘06048’为待转育品系,采用杂交、回交、兄妹交和测交的方法,按照定向转育方案将核不育基因定向转育。[结果]各世代育性分离比率与理论相一致,成功育成了一种不育株率100%的具有‘06048’园艺性状的新核不育系,实现了核不育基因和园艺特性的同时转育。[结论]该研究成果验证此定向转育方案是可行的,进一步为基因型为 msms的其他园艺性状的大白菜定向转育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以推广应用到整个芸薹属其它经济作物中,极大的拓宽了优良核不育基因的实际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根据"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以具有100%不育株率的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3A为不育源,采用定向转育方法,经过杂交、回交、测交、自交和兄妹交将核不育基因向可育自交系206中转育。经过连续3代定向的回交转育(以206为轮回父本),获得了具有206特征性状的青麻叶类型核基因雄性不育系,实现了复等位不育基因与园艺性状的同时转育。  相似文献   

4.
胶州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转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杂交种绿星58的不育株作不育源,转育新的核基因雄性不育系,以解决具有100%不育株率的大白菜核基因型雄性不育系转育难的问题.以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为依据,采用常规有性杂交、回交和自交等方法实施转育.经两代回交,育成了含有待转育亲本胶白1号遗传基因的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的甲型"两用系"和临时保持系.利用杂交种绿旱58的不育株作不育源,所获得的新核不育系的不育率和不育度均达100%,初步达到了定向转育效果,这将为一些育种单位转育新的核基因雄性不育系提供一条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油青四九菜心细胞核不育系的转育。[方法]以法45抗热大白菜不育系为不育源,通过常规杂交转育得到油青四九菜心细胞核不育系、新甲型两用系和临时保持系。[结果]用可育品系与雄性不育系中不育株和甲型两用系中不育株杂交,以及新甲型两用系中可育株正反交,测定15个菜心可育品系基因型均为MsfMsf。按雄性不育系杂交转育方案,育成了大白菜细胞质油青四九菜心的新甲型两用系,雄性不育系和临时保持系。按照回交转育方案,完成了大白菜细胞质和菜心细胞质4个世代雄性不育系的转育,其后代雄蕊育性分离比例完全符合回交转育模式。[结论]在雄性不育系的转育过程中,注意同型株的选择,会有很好的转育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耐热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通过3代回交转育成的雄性不育系Z49A为不育源,特青迟心4号菜薹为轮回父本,根据"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设计回交转育方案,经过4个世代的回交转育,获得新的晚熟菜薹核基因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的甲型"两用系"和临时保持系。该不育系结荚能力强,不育度和不育率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大白菜定向转育卵圆生态型雄性不育系的方法。[方法]以大白菜核不育"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为理论依据,以甲型两用系‘AB12’为不育供体品系,以卵圆生态型可育品系‘06048’为待转育品系,采用杂交、回交、兄妹交和测交的方法,按照定向转育方案将核不育基因定向转育。[结果]各世代育性分离比率与理论相一致,成功育成了一种不育株率100%的具有‘06048’园艺性状的新核不育系,实现了核不育基因和园艺特性的同时转育。[结论]该研究成果验证此定向转育方案是可行的,进一步为基因型为msms的其他园艺性状的大白菜定向转育提供理论基础,也可以推广应用到整个芸薹属其它经济作物中,极大的拓宽了优良核不育基因的实际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8.
白菜型油菜显性核互作不育系统转育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大白菜的显性核互作不育基因向白菜型油菜上转育,成功地育成了白菜型油菜显性核基因互作的全不育系93-1A。经测恢,找到了上位显性核互作恢复基因,它对不育基因具有上位恢复作用,并证明其F1具有超亲杂种优势,应用于生产的强优势组合正在选育中。  相似文献   

9.
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中国科学家对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性做了大量深入研究,突破了传统观念,首先创造性地将“两用系”用于生产,接着育成了一批又一批的具有100%不育株率和不育度的大白菜雄性不育系用于生产。不仅为大白菜杂种优势利用提供了一个新途径,而且也为雄性不育遗传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笔者对此间发表的大量研究报告,结合育种实践进行深入探讨,发现了显性核不育与隐性核不育的内在联系,以及“核基因互作”和“复等位”育种材料互相转化的规律,从中概括出大白菜双位点复等位雄性不育遗传模型。  相似文献   

10.
根据大白菜"核不育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抗根肿病基因和球心色的遗传规律,提出抗根肿病桔红心大白菜甲型"两用系"转育模式。依照转育模式采用杂交、回交、自交、系内交和测交等方法,对不同转育世代依次进行球心色筛选、抗性鉴定、经济性状筛选和育性调查,经过4代转育得到抗根肿病桔红心大白菜甲型"两用系"。  相似文献   

11.
白菜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向菜心品种早-49的转育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根据大白菜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利用现有白菜雄性不育系(99029-2)作为不育源,以早-49菜心品种为目标亲本,经过杂交、自交、测交、兄妹交等转育方法,将核不育基因向菜心品种转育,得到了含有早-49遗传基因的新甲型两用系、临时保持系和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12.
根据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利用现有白菜雄性不育系(Z05-31A)作为不育源,以晚熟菜心品种迟心4号为轮回亲本,经过杂交、回交、自交、测交等转育方法,将核不育基因转入迟心4号中,其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到100%。育成了具有白菜核不育基因的迟心4号新甲型雄性不育两用系、临时保持系和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13.
为选育菜心雄性不育系解决其杂种优势利用中的制种手段问题,以复等位基因遗传的小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00S107’为不育源,采用连续回交转育园艺学性状的同时,测交筛选基因型的方法,向‘四季油青’菜心中转育核不育基因,育成了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为100%的菜心核基因雄性不育系‘GMS203’.用菜心不育系试配的杂交组合,经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2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强优势组合.利用本项研究设计的核不育系定向转育方案,实现了不育性和园艺学性状的同时转育.  相似文献   

14.
大白菜雄性核不育复等位基因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摸清大白菜核不育复等位基因在3种生态型大白菜品系中的分布特性.利用基因型为MsMs的大白菜纯合显性雄性不育株为母本.与68个正常可育的直筒、卵圆和平头型大白菜可育品系杂交.统计后代育性分离比例,鉴定各品系基因型,计算不同生态型可育品系在核不育位点上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结果表明:直筒型大白菜可育品系以纯合隐性基因型msms为主,占71.43%:可育基因ms频率为76.79%,恢复基Ms频率为23.21%.卵圆型大白菜可育品系3种基因型Ms/MsfMsfms和msms分别占42.42%.39.40%和18.18%;Msf基冈频率为62.12%,ms基因频率为37.88%.平头型大白菜可育品系以纯合隐性基因型msms为主,占57.14%:Msf基因频率为33.33%,ms基因频率为66.67%.直简型和平头型大白菜可育品系的核不育复等位基因位点上以ms基因为主.而卵圆型大白菜可育品系的核不育复等位基因位点上以Msf基因为主.  相似文献   

15.
根据大白菜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运用合成转育模式将大白菜‘189’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转入基因型为msms的卵圆型白菜‘160’中,获得了卵圆型白菜‘160’的新甲型"两用系"及相应的不育系和保持系。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大白菜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运用合成转育模式将大白菜'189'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转入基因型为msms的卵圆型白菜'160'中,获得了卵圆型白菜'160'的新甲型'两用系'及相应的不育系和保持系.  相似文献   

17.
菜心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转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菜波里马胞质雄性不育系为不育源,四九菜心等6个品种为轮回亲本进行杂交、回交转育研究。结果表明:经过4个世代的单株选择和回交转育,选育出菜心胞质雄性不育材料经济性状与轮回亲本相似,平均不育株率为89.4%。其中以80天特青为轮回亲本转育的不育材料表现最好,不育株率达到98%,基本达到菜心胞质雄性不育系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8.
大白菜雄性不育复等位基因的发现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大白菜雄性不育复等位基因的发现过程,以及"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的验证试验结果。提出了不育系的应用模式,介绍了品种、变种和亚种间复等位基因型雄性不育系转育研究结果,以及不育基因分子标记、定位及表达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