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在全国众多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 ,近几年又育成了一批棉花新品种。为了筛选适合赣北棉区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 ,我们从当前推出品种中挑选了 4类 13个棉花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 ,现将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1 供试品种及试验情况参试品种有抗虫杂交棉科棉 1号、中 2 9、南抗 3号 ;杂交棉湘杂 2号 (二代 )、皖杂 4 0 (二代 ) ,皖杂 5 0、农杂 6 2 ;抗虫棉SK1、SK2 、国抗 2 2号 ;常规品种苏棉 12号 (作对照 ,已推广种植 3年 )、赣棉 11号、赣棉 13号。试验地为水改旱后的马肝土类型 ,地力中等 ,面积 833m2 ,小区面积 2 0m2 ,重复 2次。 4月 1日…  相似文献   

2.
2005年永州市零陵区农业局经作站引进湘杂棉6号F1试种,皮棉产量高的达到2225kg/hm2,平均皮棉产量1873kg/hm2。2006年该镇种植了140hm2湘杂棉6号F1,占该镇棉花面积的88.4%,平均皮棉产量达到1970kg/hm2,比上年平均皮棉增产达97kg/hm2。在黄田埔镇设计6个已在当地种植一定面积的棉花品种(系)进行比较试验,试验表明,湘杂棉6号子棉、皮棉产量比对照湘杂棉2号分别增产4.0%和5.76%,比中29增产9.76%和9.24%。  相似文献   

3.
“农杂 6 2”是湖南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于1 998年以“湘 8”为母本 ,“湘 6”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选育而成的杂交棉花新品种。 1 999年在南县九都主产棉区试验基地进行的 1 8个杂交棉组合筛选试验中 ,“农杂 6 2”表现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农艺性状和抗虫性均突出。2 0 0 0年在牧鹿乡红堰湖和明山镇大木桥两个试验基地分别用其 F1和 F2 与当家棉品种湘杂棉 2号等常规杂交棉和抗虫杂交棉进行了对比试验 ,“农杂 6 2”均表现高产、优质、抗虫的综合优势。 2 0 0 1年集中在明山头镇大木桥和牧鹿湖乡红堰湖两个试验基地进行“农杂 6 2”制种3.3h…  相似文献   

4.
湘棉18号的选育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湘棉10号和显性无腺体品系中5655杂交,再以湘棉10号为母本与杂交后代连续回交3次,再自交3次,在BC3F4中发现一变异单株,其根、茎、叶上都有腺体,但种子中腺体稀少,通过继续自交和选择,于1995年育成湘棉18号。湘棉18号具有植株有腺体、种子低棉酚的特性。种子棉仁的棉酚含量为0.0304%。1997~1999年参加湖南省棉花品种区试。皮棉产量1718.9kg·bm-2,比湘棉10号常规品种对照增产15.81%,比湘杂棉1号杂交种对照增产6.77%,为对照湘杂棉2号的92.83%。抗性鉴定表明,该品种高抗枯萎、耐黄萎病。大面积试种未表现鼠害。  相似文献   

5.
苏沿海棉区选择杂交抗虫棉品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2007年引进30个杂交抗虫棉花新品种试验示范,进行丰产性、抗逆性比较和纤维品质测试.从中提出苏沿海棉区近期种植杂交抗虫棉品种以中棉所47、鲁棉研24号等为主,逐步示范推广中棉所57、鲁棉研25号、湘杂棉11号等,并对其栽培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1 余姚市棉种使用、棉种市场现状 1.1 棉种使用现状.2006年,余姚市棉花面积为1705 hm2.其中抗虫棉面积为1436 hm2,占棉花面积的84.2%,以南抗3号为当家品种;常规棉面积为269 hm2,占棉花面积的15.8%,品种以泗棉3号为主.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湖南棉科所)从1995-2008年共选育出湘杂棉1号至19号共计19个形态各异、不同特色的系列品种,在湖南、湖北、河南、江西、江苏、安徽、浙江等省累计推广面积达267万hm^2,创经济效益数亿元。因湘杂棉品种杂交一代制种(以下简写为F1)开发具有可观的商业利润空间,与湖南棉科所签约合作参与F1开发的省内外种子开发商有10余家。湘杂棉品种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8.
湘杂棉系列品种,以其高产优质、抗性好,桃大、吐絮流畅等优点而为长江流域棉区棉农所喜欢,其中以湘杂棉3号、湘杂棉7号、湘杂棉8号、湘杂棉10号较为突出。多年来,在推广杂交棉时,特别注意各种不同肥料的使用。8月下旬至9月下旬是棉花生长的后期,棉花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功能明显下降,此时对棉花叶面喷施氮、磷、钾、锌、硼5种肥料,可以防早衰、促早熟、防病害、防落铃、结大桃,具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果。施氮肥防早衰每公顷每次用1%的尿素溶液1125~1500kg,每隔5~7天喷施1次,连喷2~3次,可防早衰,提高产量。施磷肥促早熟棉花后期叶面喷施磷肥,…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棉花产量和品质、寻找适合当前种植高产、优质、高效的优良品种,IM年特引进了几个棉花新品种(系)进行了多点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1试验安排及供试品种1.1沙土乡东陂村委山仔上自然村廖安云同志家责任田,面积为533m2,供试品种有:苏棉12号(来自江苏省太仓市棉花原种场)。9618(来自江西省棉花研究所)、湘杂棉2号F1代(来自湖南省棉花研究所)、苏棉10号作对照(本地当家品种)。1.2下村镇江东村委胡家自然村陈珠生同志家责任田,面积X以甘,供试品种为:苏棉12号、%18、湘杂棉2号FI代、湘杂棉2号FZ代、苏…  相似文献   

10.
枯萎病是严重威胁棉花生产的世界性病害,在抗性鉴定中用菌量较大,通过利用室温培养枯萎菌,解决了大量繁殖枯萎病菌与时间、设备之间的矛盾,抗性鉴定得到很好的开展.1995~2006年共鉴定了参加浙江省区试的90份棉花品种(系),鉴定结果耐病以上62份,其中高抗25份、抗病17份,耐病20份,浙102、泗棉3号、苏棉8号、苏棉12、慈96-6、湘杂棉2号、南农98-4、浙杂2号、慈抗杂3号、浙彩棉2号等10个品种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11.
2007年长江流域棉花枯萎病严重发生的原因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龚平  李秀珍 《中国棉花》2008,35(1):40-41
2007年长江流域棉花枯萎病发病早、发病重。在6月初开始零星发现。6月中下旬,各地严重发生,发病株率在5%~75%不等,少数发病重的棉田死苗率达50%以上。表现特点为老病地、早发棉发病重;露地棉比地膜棉发病重;常年单施化肥的地块比常施有机肥的地块发病重。不同品种间发病程度有些差异。2007年枯萎病以黄化型为主,表现为叶片黄化、皱缩、枯萎,伴有茎芯维管束发褐、发黑,部分棉花还混有茎枯病、角斑病、黑根病等病害。表1各品种枯萎病发病率调查(6月21-26日,%)地点湘杂棉X号湘杂棉Y号中棉所XHRX楚杂X太X鄂X杂号棉泗X杂号棉鲁X棉号研冀杂X…  相似文献   

12.
湖南南县地处长江中游的湘北洞庭湖腹地平原.常年植棉1.3万~1.7万hm2,平均每公顷产皮棉1575 kg.2003年开始试种中棉所48,到2007年共种植2556.7 hm2,平均公顷产皮棉1767 kg,比本县当家品种湘杂棉3号增产12.2%.2008年已列入国家棉花良补品种,种植面积约3334 hm2,将成为南县棉花主要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13.
棉花是宁海县大宗农作物之一 ,“九五”期间全县皮棉单产已达每公顷 1 1 2 5 kg水平 ,比“八五”期间提高 1 95 kg,提高 2 1 %。为进一步提高皮棉产量和效益 ,使宁海县棉花单产再上一个新台阶 ,1 998年 ,我们从湖南引进杂交棉湘杂棉 2号进行试种 ,试种面积 0 .1 hm2 ,平均皮棉单产 1 888.5 kg,比当地常规棉增产 30 %。杂交棉试种成功 ,使我们认识到 ,推广应用杂交棉 ,提高棉花品种上的科技含量 ,这是今后宁海县棉花单产水平提高的突破口。1试验方法参加试验的杂交棉品种共三个 :( 1 )湘杂棉 2号 (湖南棉花研究所育成 ) ,( 2 )中棉所 2 8(中…  相似文献   

14.
1 选育经过 高产、优质、抗病抗虫双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湘杂棉12号系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选育.该组合是利用高产优质棉花品种湘V101株系材料为母本,双价转基因抗虫杂交棉石远321选系湘E-28材料为父本杂交配组育成.于2001年配组,2002年参加课题组优系比较试验,从66个杂交组合中筛选出来,2003年参加所优系比较试验(试验代号湘K-34),2004-2005年参加湖南省棉花区试,2006年进行生产性试验,2006年获得湖南、湖北农业转基因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06)第228号、第229号).2007年2月通过湖南省审定并定名为湘杂棉12号(湘审棉2007007).  相似文献   

15.
湘杂棉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湘杂棉是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采用人工去雄制种途径选育的杂交棉系列品种。现已审定命名的有两个品种即湘棉1号、2号。自1995年1月审定通过后,湘杂棉在湖南得以大面积推广。1997年湖南推广种植湘杂棉12万公顷,占植棉面积的68.2%,全省皮棉平均单产达...  相似文献   

16.
我县从 1 998年引进湘杂棉 2号试种 ,平均每公顷皮棉产量 1 888.5kg,比当地常规棉增产 30 %,表现优异 ,很有希望成为棉花单产再上一个台阶的当家品种。为了更好地发挥湘杂棉 2号的杂交优势 ,特对其生育特性进行定株观察 ,揭示其在浙东沿海棉区的表现 ,为高产栽培提供依据。1 湘杂棉 2号各生育阶段天数5月 6日出苗 ,6月 1 8日现蕾 ,7月 1 7日开花 ,8月 2 8日吐絮。出苗至现蕾平均 43天 ,现蕾至开花平均 2 8.6天 ,开花到吐絮平均 42 .7天 ,出苗至吐絮的全生育期 1 1 4.3天 (表 1 )。2 湘杂棉 2号各生育期所需积温从表 1可知 ,湘杂棉 2号生育…  相似文献   

17.
湘杂棉7号是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种质资源研究室选育的杂交棉组合。它具有高产、高抗、优质的特点。于2005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和命名。1亲本来源及选育湘杂棉7号的母本是从湖北省荆州市农科所引进的荆8933,它具有结铃性强、吐絮性好、产量高的特点,父本是自育的优质多抗新品种E-26。2000年用30多个推广和自育的品种与E-26配成30多个杂交组合。2001年经组合比较筛选出了产量高、抗性好的湘杂棉7号杂交组合。2002年参加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优系比较,2003-2004年参加湖南省棉花品种区试,都表现了高产、高抗、优质的…  相似文献   

18.
依照公平、公正、科学、效率的原则,通过环境试验客观评价棉花新品种(系)在安徽省各棉区的丰产性、稳产性、抗病虫性和纤维品质等,为安徽省棉花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参试品系(种)共13个,泗阳1228、ZJ杂501、H919、科农棉99-1、农华棉408、广棉2号、A52、升金棉30号、A-6、爱棉1号和J-18,杂交品种对照为皖杂40F1,常规品种对照为泗棉4号。2006年全省共安排试点7个。由中国农科院棉花所进行抗病鉴定,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棉纤维品质检测。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20 m2。1棉花生育期间气候特点及栽培管…  相似文献   

19.
2007年河南省棉花品种生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参加河南省棉花生产试验的春棉品种共15个,其中杂交春棉8个,分别为奥试棉4406、郑杂棉3号、豫保杂369、兴杂3号、NY00-122、NH288、衡农158和金杂116;常规春棉7个,分别为新棉503、中5302、奥试3503、5C0506、棉乡04-69、豫4N2704和宛9906.而奥试棉4406、郑杂棉3号、豫保杂369、兴杂3号、金杂116、新棉503、中5302、奥试3503、5C0506、棉乡04-69为2007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同时进行品种.  相似文献   

20.
湘杂棉 2号在长江流域表现良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 ,是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杂交棉品种。截止 2 0 0 0年 ,湘杂棉 2号累计推广 70多万 hm2。 2 0 0 1年湘杂棉 2号通过国家审定 ,今后几年内 ,湘杂棉 2号在湖南及长江流域仍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