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引导槽的由来在山药栽培生产中,有挖沟栽培、钻孔栽培、导管栽培等方法。米易县山药栽培过去主要采用挖沟栽培。人工挖沟费力费工,效率很低;也有采用小型挖机挖沟,挖沟费用在1 500元/亩;还有采用螺旋开沟机开沟,但费用也在1 500元/亩左右。并且收挖山药费时费力,影响收入。  相似文献   

2.
多年以来,我所在科研示范基地上栽培的杂交辣椒,亩(1亩=1/15公顷,下同)产都在3500公斤以上,比传统主栽品种亩增值500多元.  相似文献   

3.
正合隆满族乡位于辽宁省东港市中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常年大棚作物栽培面积1万亩以上。各种大棚作物一般在6~7月成熟上市,8~12月大棚空闲,利用这段空闲时间栽培秋茬芸豆,可提高大棚利用率,较大幅度地增加农户收入。一般亩产秋茬芸豆2 500 kg,亩纯收入4 000元。目前全乡已推广秋茬芸豆1 500亩。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介绍  相似文献   

4.
精品长廊     
《今日农村》2004,(3):16-18
本品种是全国较早育成的笋瓜极早熟杂交一代嫩瓜专用品种。植株蔓生,主侧蔓均可结瓜。耐寒性强,株型紧凑,叶片较小,节密藤短,适于密植。结瓜稠密。瓜长圆筒形,嫩瓜淡黄色,肉质细脆,前期单瓜重400~500克,中后期单瓜重800~1000克,从播种至始收50~60天,亩(1亩=1/15公顷)产5000公斤左右。 栽培要点:一般3月上旬冷床育苗,苗期30天,4月上中旬露地定植,收获期5月上旬~8月中下旬,亩用种量150~300克,爬地栽培行株距150厘米×40厘米;上架栽培行株距70 厘米×40厘米,单蔓整枝,采收时先摘除根瓜。中后期防治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   …  相似文献   

5.
<正>1施足底肥苜蓿对磷、钾肥的需求量较大,播前施腐熟有机肥1 500~2 000 kg/亩,过磷酸钙40~50 kg/亩,或磷钾复合肥30~35 kg/亩,尿素3~5 kg/亩,或肥尔得花生复合肥30~35 kg/亩。2整地要求深耕细耙,耕深25 cm以上。播前达到无坷垃、无杂草、墒情好、上虚下实、地表平整。苜蓿耐旱怕涝,24~35 h的积水会造成苜蓿根系大量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系统工程"黑箱"原理为依据,采用了四因素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方法,研究旱地马铃薯密肥丰产栽培技术,选择马铃薯密肥优化最佳组合方案。结果表明:旱地影响马铃薯产量因素依次是氮肥磷肥氮磷肥配合农家肥密度。要想获得1 500 kg/亩以上产量,密肥最优方案是:施氮肥5.42~5.85 kg/亩、磷肥5.31~5.82 kg/亩、农家肥1 589~1 896 kg/亩,种植密度为3 818~3 959株/亩。  相似文献   

7.
<正>南瓜是江油市丘区乡镇种植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种植面积约在3 000亩左右,主要是利用田间、地角、坡地分散种植,种植效益较低。近年来,由于社会资本不断涌向农业产业,江油市规模种植南瓜的面积不断增加,为了提高本市南瓜种植的规模效益,通过引进蜜本南瓜等优良品种,采用了整枝配套技术,提高了南瓜产量和品质,实现亩平增产1 000~1 500kg,亩平增收1 500~2 000元。现将栽培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2004年我站在新凡乡百亩高产栽培的示范推广工作中,实行杂交玉米地膜覆盖加宽窄行的科学种植方式。其中1.358亩(1亩=1/15公顷,下同)试验地,获得了585.8公斤/亩的好收成,其余都在500公斤/亩以上。据统计部门资料,全县玉米平均单产只有267公斤,因此,合理地使用科学栽培技术是提高  相似文献   

9.
<正>1品种选择永年县生菜品种一般选择美国大速生。该品种由美国引进,叶簇直立生长,叶片散生,株高25 cm左右,开展度25~30 cm。叶倒卵形,嫩绿色,叶缘有波纹,品质脆嫩,无纤维,生、熟食均宜。单株重250 g左右,抗病、耐寒,适应性广,生育期40 d左右,露地保护地皆宜栽培。亩用种量25~30 g,亩定留苗7 000~7 500株,亩产可达1 500~2 000 kg。2育苗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甘州娃娃菜栽培品质及种植效益,以‘黄金娃娃菜’为供试品种,在露地条件下进行了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株行距为0.25 m×0.30 m(8 893株/亩)时,该品种产量、商品性、经济效益等综合性状表现最好,建议在试验地条件或同类地区,‘黄金娃娃菜’露地夏茬栽培适宜密度为8 500~9 000株/亩。  相似文献   

11.
以玉米新品种翔玉18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种植密度(2 500株/亩、3 000株/亩、3 500株/亩、4 000株/亩、4 500株/亩),通过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翔玉18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确定该品种的适宜种植密度,为农业生产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翔玉18在兴山地区最适宜种植密度为4 000株/亩,该密度下的产量为785.78 kg/亩,综合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2.
2004年我站在新凡乡百亩高产栽培的示范推广工作中,实行杂交玉米地膜覆盖加宽窄行的科学种植方式.其中1.358亩(1亩=1/15公顷,下同)试验地,获得了585.8公斤/亩的好收成,其余都在500公斤/亩以上.据统计部门资料,全县玉米平均单产只有267公斤,因此,合理地使用科学栽培技术是提高玉米单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对比试验,探究不同土壤改良措施对羊肚菌产量及效益的影响,总结出一套最优的技术模式,以达到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实现羊肚菌优质高产栽培的目的,为改良羊肚菌设施大棚种植模式和推动羊肚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施用石灰氮(生石灰)40 kg/亩、土壤调理剂500 kg/亩、有机肥1 000 kg/亩可使羊肚菌产量达到506 kg/亩,比仅使用生石灰消毒的栽培模式增产249%,具有较高的应用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阿克苏地区把增加播种量及提高播种量到22 kg/亩作为冬小麦单产水平提高的重要措施,对冬小麦单产水平的提高产生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各地都积极开展半精量播种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取得成效。根据两年来乌什县冬小麦半精量播种试验和生产栽培过程中所摸索、研究、总结出的各项有效措施,结合试验和多次专题调研的结果,进行系统科学的分析,提出大面积冬小麦半精量播种高产栽培技术要点:通过选择品种、降低播种量到10~12 kg/亩、基本苗保持在15万~18万株/亩、有效成穗达47万穗/亩、单穗重1.2~1.3 g、优化各项栽培技术措施,实现大面积单产水平达到500 kg/亩的生产目标。  相似文献   

15.
玉溪市红塔区从2011年开始引进西兰花种植,现已发展种植7 500多亩,亩产量1 000 kg左右,亩产值4 000~5 500元。通过近几年的栽培试验、示范,摸索出红塔区的高产栽培技术,其技术包括选地、整地施肥、选用优良品种、适时播种、田间管理、采收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黄骅市菜农推广种植了"地膜越瓜—日本大根"种植模式,该模式亩收入4 500元以上。其中,越瓜亩收入1 800元左右,大根亩收入2 200~2 400元,大根叶亩收入400元左右。通过示范对比,经济效益明显。1地膜越瓜栽培技术1.1栽培时间。适播期为4月中下旬,收获期为7月份。1.2整地施肥。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沙壤  相似文献   

17.
<正>鸡泽县羊角椒常年种植面积8万亩左右,矮化密植技术就是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降低植株高度,通过增加密度,发挥群体优势,增加产量,提高效益。通过该项技术,鲜红椒亩产可达2 000~2 500 kg,较传统栽培增产10%~15%,亩增效益400~800元。1品种选择应选择优质、高产、抗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品种。常用品种:鸡泽羊角椒及从羊角椒提纯的冀泽椒1  相似文献   

18.
正鸡冠山镇位于辽宁省凤城市西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年马铃薯栽培面积4 500亩,占全镇蔬菜栽培总面积的75%。马铃薯收获以后,部分栽培过马铃薯的土地是闲置的,利用率不到60%,影响农户收益。针对这一实际情况,笔者等农技人员进行下茬复种芸豆试验、示范,获得了成功。上茬亩产马铃薯2 500 kg,平均售价1.8~2元/kg;下茬芸豆亩产2 000 kg,平均售价2元/kg。推广面积逐年扩大,  相似文献   

19.
玉溪市红塔区从2006年开始引进小香葱种植,现已发展种植7 500多亩左右,亩产量2 500~3 000 kg,亩产值6 000~8 000元。通过近几年的栽培试验、示范,摸索出红塔区小香葱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施肥、选用优良品种、适时播种、田间管理、采收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1.大棚西瓜一棉花 亩收入1 500~2 000元. 栽培要点:选择适宜早熟栽培的西瓜良种,如抗病京欣、抗病早花蜜、新皖杂3号,于2月初大棚育苗,3月中旬移栽,亩栽800~1 000株,5月10日左右上市,亩产西瓜1 500~2000千克.棉花在4月10日左右套点于西瓜两行之间,亩留棉苗2 800~3000株.可选用抗虫杂交棉、保铃棉DP410β或者苏棉15等品种,亩产皮棉 60~75千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