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为了对废弃烟杆再利用,自行筛选到几种能够利用废弃烟杆进行高温好氧堆肥的高效微生物菌株,对分解出的几种菌株进行初步检测并对菌株协同作用的组合和配比做了进一步试验。结果表明,筛选获得的3组降解烟杆纤维素的菌株均能在以烟杆为唯一营养源的培养基上生长,且具有较强降解纤维素的能力,菌株编号分别为H2568、B1、M1。对这3种菌株的协同作用试验显示,H2568、B1、M1以1.0∶1.0∶1.5的生物量比例组合时具有最强的降解烟杆的能力,其纤维素降解率、半纤维素降解率、木质素降解率分别达到了56%、70%、33%,最高纤维素酶活力达到625.44 U/m L。  相似文献   

2.
从患病鳜鱼鳃部分离到1个菌株,通过分子鉴定和形态鉴定,初步鉴定为埃里格孢(Embellisia allii)。将该菌株在不同温度和不同p H值条件下培养,根据二者对其生长速率的影响来进行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再以草鱼和鲤鱼为感染对象,用该菌进行回复感染,对其致病性作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埃里格孢在p H值为5.0~11.0下均能生长,以p H值为9.0~11.0时生长最佳;在5~35℃时,该菌都能生长,以20℃时生长最快,温度为40℃时该菌几乎不能生长。在实验室条件下,单一菌株对草鱼和鲤鱼不具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3.
试验对由冻土和冻结牛粪中提取到的在低温下具有纤维素降解能力的13株真菌菌株进行了筛选,得到了1株优势菌株F5,其纤维素降解率为49.1%。经数理统计分析,菌株F5与其他处理间差异极显著。该菌株被初步鉴定为小孢霉属(Syzygites ehrenberg),属耐冷菌,其生长条件为好氧、pH6.5~7.5、最佳生长温度20~25℃。该菌株适合作为低温条件下堆肥的外加菌剂使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富集培养方法在低温条件下从生活垃圾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能够降解纤维素细菌,命名为FLX-1。经形态学、生理生化学和分子生物学16S r DNA序列分析,将菌株FLX-1鉴定为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sp.)细菌。为探索菌株FLX-1生长特性和最佳产酶条件,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考查培养时间、温度、p H和接种量对菌株FLX-1产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酶活特性影响情况。结果表明,菌株FLX-1最佳产酶条件为培养时间74.1 h,温度10.5℃,p H 7.1,接种量2.1%。在最佳条件下,菌株FLX-1产CMC酶活值为14.12 U·m L-1。  相似文献   

5.
通过平板培养法从高温堆肥中分离筛选出1株高温高效大分子有机物降解菌W-10。W-10具有同时分解纤维素、蛋白质和淀粉等大分子有机物的能力。该菌株的生长特性表明,在p H值为5.0、温度为50℃时,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蛋白酶、α-淀粉酶的酶活性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44.75、97.51、83.85 U/m L。将测得的16S r DNA基因序列在NCBI数据库中进行同源性比对,综合形态特征和16S r 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将该菌株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  相似文献   

6.
采用CMC-Na平板法和刚果红染色法从猪发酵床陈化垫料中分离到1株纤维素高效降解真菌M6。该菌株测序后的ITS基因序列与NCBI数据库进行BLAST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该菌株初步鉴定为草酸青霉。优化固态发酵产酶工艺,确定最佳产酶条件:以麸皮+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碳源,豆粕为氮源,初始pH值为6.0,接种量为10%,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96h,羧甲基纤维素酶酶活最高可达1 446U·g~(-1),是优化前的2.31倍。堆肥试验结果表明:接种M6组和EM菌剂组均在第3d进入高温期(50℃),且高温分别维持了10d和6d;菌株M6组、EM组、对照组纤维素降解率分别为41.1%、38.8%、14.8%。因此,菌株M6组高温维持时间长、纤维素降解率高,在发酵床陈化垫料堆肥腐熟发酵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Pantoea sp.TJB5是一株具有菲降解能力的耐盐碱菌株。为将其更好地应用到环境中去,研究了其粗酶液对菲的降解特性及降解途径关键酶基因的性质。结果表明:处理12h胞内酶对50mg·L-1菲的降解率达到70.1%。菲胞内酶降解的酶促反应最适温度是30℃,最适p H值为6.0~8.0,最适盐浓度为0~3.0%。进一步克隆降解功能酶邻苯二酚-2,3-双加氧酶(C230)基因,获得序列924bp,建树分析其与Sphingobium sp.407-1 C230的基因同源性为97%,初步判定该菌株对菲降解过程中产生的邻苯二酚是通过C230进行降解催化的。  相似文献   

8.
从杂草土壤中分离得到利用甾类化合物作为唯一碳源的菌株D61.经16S r DNA多态性分析鉴定菌株D61为肠杆菌科哈夫尼菌属,在20~37℃、p H 2.0~9.0的环境中生长较好,无卡那霉素抗性.降解试验和荧光定量PCR试验结果表明,菌株D61可通过paa C基因的环氧化作用途径对甾类化合物进行降解转化,其对睾丸酮的降解能力与阳性对照菌睾丸酮丛毛单胞菌相似,对雌酮的降解能力明显优于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相似文献   

9.
目的:从典型污泥中获得对SDS有降解能力的菌株Sp-1。方法:以SDS为唯一碳源,对污泥中的微生物进行筛选、分离,并探究菌株的生长适宜条件和对SDS的降解能力。结果:生长特性探究结果表明,温度低于15℃和高于40℃时,菌株的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30℃时生长情况达到较好状态;p H小于5.0和大于9.0时,菌株生长较缓慢,而p H为7.0时,生长状态较好;SDS浓度低于0.6g/L和高于1.4g/L时,菌株的生长均受到较大影响,浓度为1.0g/L时,生长速度达到峰值。在菌株的适宜生长条件下降解SDS,发现接菌量为15m L,降解率效果较好,18h,降解率达到峰值71.0%。结论:p H=7.0,温度为30℃,SDS浓度为1.0g/L为该菌的适宜生长条件,对SDS的降解率可达71.0%。  相似文献   

10.
阿特拉津降解菌CS3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适应不同环境污染修复需要,分离更多有效的阿特拉津降解菌是十分必要的。鉴于此,本研究从河北省某农药厂排污河中的废水中分离出一株以阿特拉津为唯一氮源生长的高效降解阿特拉津降解菌CS3。经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最终鉴定其为产脲节杆菌(Arthrobacter ureafaciens)。在30℃和pH 7的最适条件下,菌株CS3能在48 h内完全降解50 mg·L~(-1)的阿特拉津,甚至能够在6 d内将500 mg·L~(-1)的阿特拉津完全降解,表明该菌株对阿特拉津具有较好的降解性。菌株CS3含有trzN,atzB,atzC 3个阿特拉津降解基因。菌株CS3具有较宽的温度(10~37℃)和p H(5~11)范围,且具有很好的耐碱性,为未来偏碱环境中阿特拉津污染修复提供了良好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