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n-3多不饱和脂肪酸鸡蛋的开发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包括琢-亚麻酸(ALA,C18:3n-3)及其长链代谢物二十碳五烯酸(EPA,C20:5n-3)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C22:6n-3)。众多研究证实n-3PUFA对人体具有重要的保健功能。但分析发现,现代人食物中富含n-6PUFA而缺乏n-3PUFA,n-6:n-3已由过去的1~2:1升至20~25:1[1]。鉴于此,近20年来,对n-3PUFA的研究和对高n-3PUFA产品的开发日益深入,对高n-3PUFA鸡蛋的开发即是其中之一。1高n-3PUFA鸡蛋的开发研究状况多年来,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寻找一种可替代食物作为n-3PUFA来源的产品。选用鸡蛋作为其来源是因为鸡…  相似文献   

2.
多不饱和胎肪酸的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为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在生物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功能.主要包括n-3和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它们对脂类的代谢、机体的免疫、生长发育、细胞膜功能的发挥和基因表达调控等许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为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在生物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功能。主要包括n-3和n-6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它们对脂类的代谢、机体的免疫、生长发育、细胞膜功能的发挥和基因表达调控等许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山核桃仁油中脂肪酸组成的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志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473-2474
[目的]分析山核桃仁油的脂肪酸组成,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山核桃仁油、红松籽油、接骨木油和橄榄油为材料,利用GC/MS对各油脂肪酸组成进行比较,找出山核桃仁油的特色。[结果]共鉴定出山核桃仁油中的5中化合物,即亚油酸、油酸、亚麻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其含量分别为63.48%、19.90%、11.96%、3.31%和1.35%;山核桃仁油中n-6:n-3脂肪酸比例为5.31,与我国推荐的n-6∶n-3脂肪酸比例(4-5)∶1非常接近;山核桃仁油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为1∶4.3∶16,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偏高,但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包括亚油酸和a-亚麻酸,均为人体必须脂肪酸。[结论]山核桃仁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n-6∶n-3脂肪酸比例合理,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5.
脂肪酸是鱼类至关重要的营养物质,为鱼类的生长、发育、繁殖及生存等各项活动提供能量,并协助脂溶性维生素在机体内进行运输和吸收。鱼类所需的必需脂肪酸主要包括n-6系列的亚油酸(C18∶2n-6)、花生四烯酸(C20∶4n-6)和γ-亚麻酸(C18∶3n-6)以及n-3系列的α-亚麻酸(C18∶3n-3)、二十碳五烯酸(C20∶5n-3)、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n-3)。阐述了饲料中必需脂肪酸对鱼类生长性能、免疫功能、脂肪酸组成、抗氧化能力及脂肪酸代谢酶活性等方面的影响,旨在为研究鱼类营养需求提供基础资料,为合理优化鱼类饲料配方及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不同品种核桃仁的脂肪酸与氨基酸含量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琦  程滨  赵瑞芬  张一弓 《山西农业科学》2011,39(11):1165-1169
对在山西种植的20个核桃品种核桃仁的脂肪酸和氨基酸组分及含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核桃仁中主要含有棕榈酸、油酸、硬脂酸、亚油酸和α-亚麻酸5种脂肪酸,含量依次为:亚油酸>油酸>α-亚麻酸>棕榈酸>硬脂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达到90%左右;亚油酸(ω-6)/α-亚麻酸(ω-3)基本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人类膳食中(ω-6)(/ω-3)的推荐值(5~10)∶1;不同品种脂肪酸组成无差异、含量有差异。20个品种均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包括人体必需氨基酸7种;氨基酸种类相同,总体含量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畜禽营养代谢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动物机体代谢调节及对酶、激素调节等方面,综述了PUFA对畜禽营养代谢作用,进一步分析了有关多不饱和脂肪酸中n-3/n-6适宜比例添加量对畜禽营养需要的研究,阐明了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作用机理,提出了适宜的比例添加量,为生产实际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的脂肪酸组成及其营养价值,采用GC-MS分别对中国对虾肉和对虾头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中国对虾肉中共检测出饱和脂肪酸6种,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3.69%;单不饱和脂肪酸3种,占总脂肪酸含量的13.67%;多不饱和脂肪酸6种,占总脂肪酸的52.53%。虾头中共检测出饱和脂肪酸11种,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2.63%;单不饱和脂肪酸6种,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2.82%;多不饱和脂肪酸9种,占总脂肪酸的44.58%。虾肉和虾头中含量最高的饱和脂肪酸均是棕榈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均是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都是亚油酸。中国对虾肉中EPA的相对百分含量高达15.40%,DHA高达14.90%,而对虾头中EPA的相对百分含量也高达5.48%,DHA达8.73%;中国对虾肉中的∑PUFA n-3与∑PUFA n-6的比值为1.58,对虾头中的∑PUFA n-3与∑PUFA n-6比值为0.66,均大大高于推荐的∑PUFA n-3与∑PUFA n-6日常膳食比值。无论是中国对虾肉还是对虾头均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虾的脂肪酸分析及其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的脂肪酸组成及其营养价值,采用GC-MS分别对中国对虾肉和对虾头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中国对虾肉中共检测出饱和脂肪酸6种,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3.69%;单不饱和脂肪酸3种,占总脂肪酸含量的13.67%;多不饱和脂肪酸6种,占总脂肪酸的52.53%。虾头中共检测出饱和脂肪酸11种,占总脂肪酸含量的32.63%;单不饱和脂肪酸6种,占总脂肪酸含量的22.82%;多不饱和脂肪酸9种,占总脂肪酸的44.58%。虾肉和虾头中含量最高的饱和脂肪酸均是棕榈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均是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都是亚油酸。中国对虾肉中EPA的相对百分含量高达15.40%,DHA高达14.90%,而对虾头中EPA的相对百分含量也高达5.48%,DHA达8.73%;中国对虾肉中的∑PUFA n-3与∑PUFA n-6的比值为1.58,对虾头中的∑PUFA n-3与∑PUFA n-6比值为0.66,均大大高于推荐的∑PUFA n-3与∑PUFA n-6日常膳食比值。无论是中国对虾肉还是对虾头均含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且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0.
紫苏籽α-亚麻酸提取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紫苏籽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种子,是一种优质油料,出油率高达45%左右。紫苏油中α-亚麻酸占60%左右,亚油酸约占11%,还含有维生素E、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等。α-亚麻酸是ω-3系列高度不饱和脂肪酸的母体,是补充人体缺乏ω-3系列不饱和脂肪酸最理想的资源,对人体具有极高的医药功效和保健功能,在食品、医药等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1.
n-3系列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富集保健功能蛋开发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胡麻籽、紫苏籽作为α-亚麻酸资源主要来源合理配合组成6个配方,以茶叶,辅配杜仲叶、银杏叶、沙棘嫩枝叶等有效配合,制成复合粉剂,作为抗氧化剂添加剂,研究生产富含n-3PUFA的功能蛋.选用35周龄尼克粉蛋鸡945只,随机等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重复45只,其中1~6组为试验组,分别添加6个试验配方和抗氧化复方剂或vE或未加抗氧化剂,饲喂结果表明:①以胡麻籽、紫苏籽作为n-3PUFA饲源生产富集n-3PUFA功能蛋时,试验30 d蛋品脂肪酸组成趋于稳定,且随着日粮PUFA水平的提高n-3PUFA富集效应越明显,特别是富集了EPA和DHA,蛋品中的n-3PUFA增加了2.7~4.1倍,EPA由未检出增加到占蛋鸡脂肪酸的0.16%~0.24%,DHA由占脂肪酸的0.57%~0.66%增加到1.94%~2.64%.蛋品中n-6PUFA/n-3PUFA比值由13~15:1降至4~5:1,符合保健膳食结构要求.②用胡麻籽、紫苏籽作日粮n-3PUFA源饲喂蛋鸡,在鸡蛋中富集n-3PUFA的同时,鸡肉脂肪酸的组成亦发生变化,其总趋势与蛋品相似,即n-3PUFA在鸡肉中亦得到富集,其中胸肌中n 3PUFA由占脂肪酸的3.94%增加到7.22%~9.42%.③用胡麻籽、紫苏籽作日粮n-3PUFA源饲喂蛋鸡生产富集n-3PUFA功能蛋时,蛋品的脂质过氧化物水平增加,其中饲喂30 d后,丙二醛(MDA)由82.54μmol/g增加到192.44μmol/g,但添加茶叶等生物抗氧化剂后,则降低为53.25~79.45 μmol/g,效果显著,优于添加vE的抗氧化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推荐,人类食用油中2种人体必需脂肪酸α-亚麻酸(ω-3类,简称ALA)和亚油酸(ω-6类)的比例达到1∶4时对身体健康最有益,可预防多种疾病。但现阶段我国食用油结构是以大豆油、菜籽油和棕榈油等为主,ω-3与ω-6的比例是1∶20~30,ω-3严重不足。显然,目前我国严重缺乏含有多不饱和脂肪酸ALA的大众食用油。ALA作为一种人体必需脂肪酸,一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3种特种水产品肌肉中脂肪酸组成差异,并对脂肪酸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为特种水产品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国家标准GB 5009.168—2016对澳洲龙纹斑、青石斑鱼和史氏鲟成鱼肌肉中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再通过SPSS 17.0对各脂肪酸组成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澳洲龙纹斑、青石斑鱼和史氏鲟3种成鱼肌肉中含量最高的脂肪酸分别为棕榈酸、棕榈酸和油酸,15种脂肪酸中有7种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3种成鱼肌肉中饱和脂肪酸总量(∑SFA)、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PUFA)、高不饱和脂肪酸总量(∑HUFA)、必需脂肪酸总量(∑EFA)、(n-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n-6)PUFA]和(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总量[∑(n-3)PUFA]的高低顺序为青石斑鱼>澳洲龙纹斑>史氏鲟;3种成鱼肌肉中∑PUFA/∑SFA排序为澳洲龙纹斑>青石斑鱼>史氏鲟,均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最低值0.4~0.5.肉豆蔻酸、硬脂酸、棕榈油酸、亚油酸、亚麻酸(C18:3n3)和二十碳五烯酸(EPA)等6种脂肪酸是3种成鱼肌肉的主要特征脂肪酸;3种成鱼脂肪酸品质综合得分排序为青石斑鱼>澳洲龙纹斑>史氏鲟.[结论]3种特种水产品中以青石斑鱼肌肉的脂肪酸品质最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利用潜力.  相似文献   

14.
贵州核桃种仁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贵州省赫章县3个乡镇的20个核桃优良单株种仁为试材,利用气相色谱仪和氨基酸分析仪,对核桃种仁中脂肪酸和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贵州核桃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为74.63 %~91.45 %,20个单株的平均含量为88.47 %,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45 %~75 %,n-6(PUFA)/n-3(PUFA) 为(7.20~15.42)∶1,SFA∶MFA∶PUFA 为1∶(0.57~5.21)∶(2.39~9.59),具有SFA含量低、PUFA含量高的特点,属于亚麻酸类油脂;贵州核桃种仁中富含17种氨基酸,其中Arg、Glu和Asp含量较高;含有人体10种必需氨基酸(EAA)中的9种,EAA/ TAA为49.04 %~55.85 %,20个单株的平均含量为52.24 %.表明,贵州核桃蛋白质中氨基酸含量平衡,是一种优质蛋白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中国黄牛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及皮下脂肪含量与其脂肪酸组成相关性。【方法】选取大理石花纹等级2级以上(含1级和2级)、3级和4级的黄牛胴体各10头,分别测定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背最长肌水分和肌内脂肪含量与大理石花纹等级显著相关。肌内脂肪和皮下脂肪中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顺式油酸含量最高,其次是饱和脂肪酸(SFA)中的棕榈酸和硬脂酸,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很少,主要是亚油酸。背最长肌棕榈酸、硬脂酸及SFA与肌内脂肪含量没有相关性,膜脂和储存脂肪中SFA百分含量趋于一致。【结论】油酸、MUFA百分含量以及M/S与肌内脂肪含量存在正相关,大理石花纹越丰富,肌内脂肪中油酸和MUFA百分含量越高,M/S比值也越高;而亚油酸、PUFA、n-6PUFA百分含量及P/S、n-6/n-3都与肌内脂肪含量呈负相关,大理石花纹越丰富,肌内脂肪中亚油酸、PUFA、n-6PUFA百分含量及P/S、n-6/n-3比值都越低。皮下脂肪中n-3PUFA含量显著低于肌内脂肪n-3PUFA含量。  相似文献   

16.
采用气相色谱技术分析红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亲鱼不同组织的脂肪酸组成及含量,以期为优化红罗非鱼亲鱼的饲料和饲养方式,提高精子、卵子产量和质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红罗非鱼亲鱼各组织中含量较高脂肪酸有C16:0、C16:1n-7、C18:0、C18:1n-9和亚油酸(C18:2n-6),占总脂肪酸的70%以上(精巢除外),雌鱼肌肉组织中含较高的C22:4n-6,肝胰脏组织中含较高的C22:4n-6和花生四烯酸(C20:4n-6),卵巢组织中含较高的C22:5n-3。此外还含有少量的亚麻酸(C18:3n-3)和n-6多不饱和脂肪酸。雌鱼各个组织的饱和脂肪酸(SFA)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种类组成基本相同,而雄鱼性腺中SFA和MUFA含量与其他组织差异显著(P<0.05);雌鱼性腺的脂肪酸种类比雄鱼多6种;雌雄鱼腹脂和雄鱼肝胰脏中主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均为C18:2n-6,雌鱼肌肉和肝胰脏中主要的PUFA为C18:2n-6、C20:4n-6和C22:4n-6,雄鱼肌肉中主要的PUFA为C18:2n-6和ARA,雌鱼卵巢中主要的PUFA为C18:2n-6、C20:3n-6、ARA、C22:5n-3和C22:6n-3(DHA),雄鱼精巢中主要的PUFA为C18:3n-6和C18:3n-3。红罗非鱼雌雄亲鱼腹脂、肝胰脏及肌肉的脂肪酸含量均为:MUFA>SFA>PUFA,卵巢为:MUFA>PUFA>SFA;雌雄亲鱼各组织PUFA含量均为性腺最高,腹脂最低;亚油酸在红罗非鱼各组织中含量显著高于亚麻酸(精巢除外)(P<0.05);EPA仅在雌亲鱼腹脂中检测到;DHA仅在红罗非鱼性腺中有一定含量;红罗非鱼四种组织n-3/n-6均小于1(精巢除外)。  相似文献   

17.
亚麻籽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S)和共轭亚油酸(CLA)的积极营养效应,包括降血脂、防治心血管疾病、抗炎抗癌、增强智力、改善记忆力等生理、药理功能已被证实.而亚麻籽中所含的a-亚麻酸在反刍动物体内经过生物转化可生成n-3PUFAS和CLA,这就为利用亚麻籽生产富集这些功能性物质的动物产品(肉、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试验选取48头年轻荷斯坦公牛来评估日粮补充亚麻籽和共轭亚油酸(CLA)对肌内和皮下脂肪的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分为4个处理,分别饲喂等能等蛋白日粮:对照组(亚麻籽0,CLA 0),亚麻籽组(亚麻籽10%,CLA 0),CLA组(亚麻籽0,CLA 2%),亚麻籽+CLA(亚麻籽10%,CLA 2%)。日粮富含亚麻籽和CLA,增加CLAc-9,t-11,α亚麻酸(ALA)的水平,并减少在n-6/n-3脂肪酸比值。日粮富含亚麻籽和CLA时,肌内和皮下脂肪脂肪酸组成有相似的趋势,CLAc-9、t-11、α亚麻酸(ALA)水平均增加,n-6/n-3脂肪酸比值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补充亚麻籽通过增加n-3和共轭亚油酸的脂肪酸比率,降低n-6/n-3改善了脂肪酸组成。补充亚麻籽可以增加n-3和共轭亚油酸的脂肪酸的比例,降低n-6/n-3比率,与对照组相比改善了的脂肪酸组成。CLA水平的增加与补充亚麻籽取得了相似的组织CLA水平,但与对照组得到了相似的n-3比率。CLA能提高组织CLA水平,以亚麻籽补充的日粮,其含量受n-6/n-3的比例影响。亚麻籽与CLA的联合补充比单独添加能更有效地增加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共轭亚油酸含量。可以得出结论,补充亚麻籽和/或CLA能够增加对人类健康有益的一些脂肪酸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畜禽产品脂肪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物质,主要包括n-3和n-6系列,它们在脂类代谢、基因表达调控等许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众多研究结果表明,动物组织的脂肪酸组成可通过调整日粮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量及种类的组成而改变,现就近年来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畜禽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亚麻分油用亚麻和纤用亚麻两种。油用亚麻亦称胡麻,其果实亚麻籽作为食品和药物使用已有5000多年的记载,如今对亚麻籽的研究主要是作为功能食品的应用。亚麻籽含油率约40%,亚麻籽油中α-亚麻酸的含量约50%。α-亚麻酸系ω-3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