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了揭示臭氧(O3)浓度升高对城市森林光合作用的影响机理,利用开顶式气室研究了高浓度O3对沈阳城内油松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自然O3浓度,约45 nmol/mol)相比,在O3浓度升高(80±8 )nmol/mol条件下,油松针叶的叶绿素含量降低,而类胡萝卜素含量则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净光合速率和Hill反应活力明显下降,降幅分别为18.36%~45.95%和11.35%~20.84%;羧化效率降低,降幅为7.50%~26.59%;叶绿体ATP酶活性受到抑制,但Ca2+ ATP酶活性与Mg2+ ATP酶活性的变化趋势略有差异。同时O3浓度升高抑制了油松针叶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积累,说明O3浓度升高对油松光合作用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臭氧浓度升高对小麦光合作用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开顶式气室研究了O3浓度升高(80nmol/mol)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光合作用和产量的影响,揭示O3对作物的伤害机理.结果表明,03浓度升高使小麦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比对照有所下降,最大降幅分别为40.27%、37.06%、30.17%和30.92%,说明O3通过降低小麦胞间CO2浓度、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影响其光合速率;Hill反应活力和叶绿体Ca2-/Mg2 -ATP酶活性降低,与对照相比均达到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水平;电镜下观察到叶肉细胞细胞壁断裂、质壁分离;叶绿体松散外漏、片层解体,这些都是O3伤害的结果;从产量构成来看,小麦穗长、千粒重、粒重和穗粒数明显降低.以上现象说明O3浓度升高对小麦的光合作用有抑制效果,并且这种效果最终表现在产量上.  相似文献   

3.
依托中国水稻FACE平台(Free air CO2 enrichment),研究了化肥和50%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2种施肥方式下,大气CO2浓度升高(环境大气+200μmol/mol)对水稻光合作用、抗氧化酶活性以及铜和锌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大气CO2浓度升高显著增加了抽穗期水稻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丙二醛含量和成熟期水稻子粒中锌含量,但显著降低了抽穗期水稻叶片气孔导度和抗氧化酶活性。50%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处理下,对比正常大气CO2浓度,大气CO2浓度升高显著增加了过氧化物酶活性,但降低了水稻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丙二醛含量和水稻子粒中铜和锌含量。因此,50%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有助于提高水稻对CO2浓度升高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大球盖菇对汞胁迫的耐受和应答能力,以及汞对大球盖菇的毒害机理,通过液体培养试验,分析了不同浓度(0、0.2、0.4、0.5、0.8、1.0μmol/L)汞(Hg2+)对大球盖菇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和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Hg2+浓度的增加,大球盖菇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含量先显著升高,而后降低,Hg2+浓度为0.2μmol/L时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最高;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同,活性最大时的Hg2+浓度为0.4μmol/L。试验结果表明,大球盖菇在Hg2+胁迫下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与植物相同,但活性最高时的Hg2+胁迫浓度比植物偏低,说明大球盖菇对汞胁迫敏感。大球盖菇在栽培时应注意环境及基质的汞污染程度不能高于0.2μmol/L。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变化背景下,近地面臭氧浓度和干旱不断加剧,共同威胁着城市树木的生长。以我国北方常见灌木紫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为研究对象,利用开顶箱(OTC)熏蒸,研究干旱(田间持水量为30%~35%)和O_3(浓度为80 nmol/mol)对紫丁香的光合作用和生理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和O_3处理降低了叶片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光合作用受抑制的主要原因是气孔限制。在O_3、干旱、复合处理下,紫丁香叶片脱落酸(ABA)含量在处理90 d时分别较对照显著升高了6.0%、38.9%、35.1%(P0.05),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处理60 d时分别较对照降低了15.7%、8.8%、13.1%(P0.05),SOD活性上升,干旱提高了ABA含量,诱导气孔闭合,与O_3的交互作用使得可溶性蛋白含量的降幅减缓。在O_3、干旱和复合处理下,紫丁香叶片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无显著变化,但是处理60 d时复合处理明显低于单因子处理。适度干旱减缓了臭氧对紫丁香光合作用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揭示CO2和O3浓度升高及其复合作用对植物活性氧(ROS)代谢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机理。【方法】以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为试材,利用开顶式气室(OTCs)研究CO2和O3浓度升高及其复合作用下,春小麦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活性氧产生速率、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在整个生育期内,与对照相比,高浓度CO2[(550±20)μmol?mol-1]处理下,春小麦叶片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减小, 产生速率、H2O2含量下降,SOD、CAT、POD和APX活性增强;而在O3浓度为(80±10)nmol?mol-1的条件下,春小麦叶片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增大, 产生速率、H2O2含量升高,SOD、CAT、POD和APX活性总体上有所减弱;CO2和O3浓度升高复合[(550±20)μmol?mol-1+(80±10)nmol?mol-1]处理下,春小麦叶片MDA含量、 产生速率和SOD活性总体上低于对照,而相对电导率、H2O2含量以及CAT、POD和APX活性总体上增加。【结论】CO2浓度升高抑制了春小麦叶片活性氧的代谢速率,提高了抗氧化酶的活性,对春小麦表现为保护效应,而O3浓度升高促进了春小麦叶片活性氧的代谢速率,降低了抗氧化酶的活性,对春小麦表现为伤害效应。在CO2和O3浓度升高复合处理下,CO2浓度升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O3浓度升高对春小麦的伤害效应,而O3浓度升高亦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CO2浓度升高对春小麦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7.
铝对小麦根细胞质膜ATP酶活性和膜脂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铝胁迫下 ,耐铝性不同的两个小麦品种 ( Altas66,耐铝 ;Scout66,铝敏感 )根细胞质膜 H+ - ATP酶或 Ca2 + -ATP酶活性变化趋势相似。 2 0 μmol/ L 和 10 0 μmol/ L 铝处理 5 d,质膜 Ca2 + - ATP酶活性明显下降 ;H+ - ATP酶活性在 2 0 μmol/ L 铝处理时上升 ,10 0 μmol/ L 铝时下降。质膜磷脂含量下降 ,糖脂含量上升 ,但铝敏感的 Scout66磷脂 /糖脂比值下降较耐铝的 Altas66显著。 2 0和 10 0 μm ol/ L 铝处理后 ,Scout66的亚麻酸含量和脂肪酸不饱和指数明显下降 ,Altas66的脂肪酸不饱和指数则稍有上升  相似文献   

8.
模拟水体镉污染对水稻幼苗某些酶类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不同浓度(0.0、0.1、1.0、101、00 mg/L)的Cd2+溶液模拟水体镉污染,研究Cd2+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期间两类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参与物质代谢的3种酶活性受Cd2+抑制,且随Cd2+处理浓度的升高而明显降低,降低的幅度是:淀粉酶(AMY)10.44%~57.14%,脱氢酶(DHG)11.93%~53.39%,硝酸还原酶(NR)14.65%~54.06%。与此相反,Cd2+对抗氧化酶类活性却有明显的刺激作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32.84%~133.65%,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31.28%~133.66%,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33.22%~120.62%。抗氧化酶类消除了活性氧的氧化作用,从而避免或减轻了活性氧对细胞结构的破坏。  相似文献   

9.
外源水杨酸对镉污染下酸枣幼苗生长及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根际浇灌水杨酸对镉污染下酸枣幼苗生长和镉积累的影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根际浇灌不同浓度水杨酸(0、50、100、150、200μmol/L)对镉污染(5 mg/kg)下酸枣幼苗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镉积累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根际浇灌水杨酸提高了酸枣幼苗根系土壤有效态镉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降低了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且随水杨酸浓度的升高2种酶活性均呈下降趋势,最大降幅分别为34.2%和45.3%。水杨酸处理显著提高了酸枣幼苗根系和地上部分镉含量,最高增幅分别为32.7%和48.0%。同时,随着水杨酸浓度的升高,酸枣根系及地上部分生物量、叶绿素含量、类胡萝素含量及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均呈下降趋势,最大降幅分别为16.2%、30.0%、37.3%、31.4%、24.6%、38.0%和29.8%。【结论】镉污染下,根际浇灌水杨酸促进了酸枣幼苗对镉的吸收与转运,抑制了植株的生长,加重了镉对酸枣幼苗的毒害,且高浓度水杨酸的毒害作用强于低浓度。  相似文献   

10.
为降低锥栗空苞率,以6年生‘华栗2号’为供试材料,分别在锥栗初花期和盛花期喷施5种不同质量浓度为C_1(1 g/L)、C_2(2 g/L)、C_3(3 g/L)、C_4(4 g/L)、C_5(5 g/L)的硼,喷清水为对照(CK),以研究喷硼对锥栗叶片光合作用和空苞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硼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结实率等指标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空苞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初花期和盛花期喷施硼质量浓度为1~5 g/L时,皆可明显降低空苞率,降幅为5.60%~13.40%,其中喷施3 g/L时降幅最大;喷施质量浓度为3 g/L的硼砂对锥栗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结实率作用最显著,较对照增加幅度分别为11.29%、81.22%、39.66%、28.70%和24.68%。结合生产应用,于锥栗初花期和盛花期分别喷施0.30%硼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1.
采用开顶箱法研究了高浓度O3(80 nmol.mol-1)对沈阳市城区内油松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O3处理降低了油松净光合速率。油松光合速率下降则是2种限制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O3处理后,油松的羧化效率始终低于对照,表明油松的气孔调节能力较弱,更易受到O3的伤害。  相似文献   

12.
臭氧胁迫对大豆酚类化合物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大豆酚类物质对O3浓度升高的代谢机制与响应方式,为从分子水平研究植物次生代谢对O3胁迫的适应机制奠定基础。【方法】以大豆(Glycine max.)为试材,O3浓度45 nmol?mol-1为对照,利用开顶式气室系统探讨O3浓度升高(O3-1处理:(80±10)nmol?mol-1,O3-2处理:(10±10)nmol?mol-1)对大豆酚类物质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在大豆整个生育期内,O3-1处理下的大豆叶片总黄酮含量、总多酚含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脂氧合酶(LOX)、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与对照相比显著(P<0.05)升高,而O3-2处理下的总黄酮含量与PAL活性显著(P<0.05)低于对照。臭氧胁迫下大豆叶片超氧阴离子( )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升高,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增加。【结论】O3浓度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活大豆叶片PAL和LOX等酶的活性,有利于酚类物质的合成,提高大豆的抗氧化能力,但长时间高浓度O3将导致抗氧化系统氧化损伤,从而使膜脂过氧化程度加重,对大豆表现为伤害效应。  相似文献   

13.
北京八达岭地区油松与灌丛林土壤肥力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为探讨油松林土壤健康经营措施,该文对北京市八达岭低山区油松和灌丛林土壤的发生层厚度、物理性质、有机质和养分状况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油松林的凋落物层为4.0 cm,高出灌丛林地96.30%; 油松林土壤的物理性质如粘粒、总孔隙度以及持水性能低于灌丛,但差异不显著; 在0~5 cm的土层中,油松林土壤的pH值低于灌丛0.3个单位,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指标分别比灌丛土壤低31.86%、34.38%、22.28%、24.56%和22.86%,其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采用0~5 cm和0~20 cm土层厚度,比较油松和灌丛林土壤肥力指标的差异,所得结果不尽一致.研究认为,油松林能形成较厚的凋落物层,而灌丛植被有利于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积累; 在经营油松纯林过程中应保留或补种一些灌木以达到改善林地生产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臭氧对温室土壤化学性质和甜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臭氧处理对温室土壤化学性质和甜瓜单瓜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臭氧处理剂量的升高,土壤有机质下降,其中高剂量臭氧处理后10~15 cm土层有机质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各土层氨态氮显著下降,土壤pH值、EC值、硝态氮上升,全氮、全磷、有效磷呈下降趋势,但处理与对照间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臭氧处理对土壤全钾、速效钾无明显影响,但可促进大棚甜瓜单果质量增加,其中低剂量处理单瓜质量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5.
油松是我国特有的重要乡土针叶树种,开发合适的油松PCR-SSR引物并建立优化的反应体系,是开展油松天然群体和种子园人工群体遗传研究的基础.该研究以油松总DNA为材料,分析了Taq聚合酶、样本浓度、Mg2+浓度、dNTP浓度以及引物浓度对PCR SSR扩增结果的影响,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SSR引物12对,建立了稳定的、可重复的油松PCR-SSR最佳反应体系及PCR扩增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15 μL SSR -PCR反应体系中,样本最适宜浓度为30 ng,Mg2+的最适浓度为0.25 mmol/L,dNTP最适浓度为0.2 mmol/L,单引物的最适浓度均为250 nmol/L;Taq聚合酶在15 μL反应体系中宜加入0.375 U.统计利用所选12对引物,对辽宁兴城油松种子园内49个建园无性系进行了SSR-PCR反应,通过6%的变性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每对引物扩增产物在100~250 bp之间的等位谱带数最大为10,最小为5,不同无性系间DNA谱带多态性丰富.油松SSR-PCR引物筛选及反应体系的建立,为今后利用SSR标记技术开展油松种子园的父本分析及选择性受精研究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程序和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臭氧对黄檗幼苗叶片可见伤害及气孔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年生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幼苗为试验材料,利用开顶箱(OTCs)模拟法,设置了4个处理(O3摩尔分数为40×10-9(对照)、60×10-9、80×10-9和120×10-9)的气体熏蒸试验,观测了不同摩尔分数臭氧对黄檗叶片的可见伤害及叶片气孔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叶伤害面积比和单株叶可见伤害比随O3摩尔分数升高而增加(P0.01),摩尔分数为120×10-9下熏蒸6 d时黄檗叶片出现坏死斑等伤害症状。O3摩尔分数为80×10-9和120×10-9处理组下表皮气孔密度极显著增加(P0.01),分别增加37.26%和35.12%,两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气孔宽度、开度、周长和面积也均极显著降低(P0.01)。而O3摩尔分数为60×10-9时除气孔宽度和开度降低外,其他参数变化不显著(P0.05)。气孔比随O3摩尔分数升高而增大,并在80×10-9时达到最大为3.52,随后降低。黄檗叶片气孔大小参数与O3摩尔分数之间的相关性可用一元二次曲线方程较好地描述。推测摩尔分数为(80±10)×10-9时是黄檗幼苗臭氧胁迫忍耐性的临界点。  相似文献   

17.
在CO2浓度倍增条件下,研究了油松、侧柏、元宝枫和刺槐的苗高、地径、叶生长和养分含量等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CO2浓度倍增下苗木的苗高和地径均比对照的高;油松、侧柏和刺槐的叶生长明显大于对照的,而元宝枫变化不显著;各植物苗木的暗呼吸速率、土壤氮含量都比对照的小;磷含量的变化很小;侧柏的钾含量比对照的降低了56.70%,油松、刺槐和元宝枫的钾含量分别比对照的升高了60.13%、23.32%和0.69%,而幼嫩和成熟叶片中氮、磷和钾含量的变化没有显著规律性,其影响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给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竹林培育应对策略提供理论依据,以四季竹Oligostachyum lubricum为材料,运用开顶式气室( OTCs)模拟当前环境背景大气臭氧(O3)体积分数(NF,40~45 nL· L-1)倍增1倍(TR-1,92~106 nL·L-1)和倍增2倍(TR-2,142~160 nL·L-1)情景,分析叶片光合色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脂质过氧化及抗氧化酶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大气臭氧体积分数倍增90 d时,与NF比较,TR-1和TR-2处理的四季竹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可溶性蛋白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降低,而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升高,而叶片可溶性糖仅TR-2较NF显著下降;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TR-2显著高于TR-1,而叶片可溶性糖TR-2显著低于TR-1.说明大气臭氧体积分数倍增能引起四季竹叶片细胞膜脂过氧化,膜结构遭到破坏,影响四季竹的正常生长,表现出伤害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