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莉英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510-22511,22663
就中国古典园林诗情画意的特质,从空间序列、园林布局、叠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方面,结合古典园林中的各个要素展现了其无处不在的诗情画意。强调了古典园林诗情画意的文化特性使其与中国传统的诗文绘画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使其与诗文绘画一样讲究写意,追求意境。分析了意境的内涵特征,即互生性、虚实性、关联性,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写实与写意、造景与借景、移情与象征的意境营造手法。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现代景观设计中意境营造的要点,强调应注重对环境、体验、经验、手法的理解,以通过更广泛的途径来展示空间场所感,营造空间意境美。  相似文献   

2.
以苏州古典园林留园冠云峰庭院为研究对象,以造园要素的量化特征及其意境为研究目标,重点研究了我国古典庭院的造园艺术与手法特点。着重研究了冠云峰庭院建筑、峰石、水体的平立面布局在尺度上的量化数据及其特征;花木的总体布局特征;冠云峰庭院追园要素营造的实景与空间意境的联系;人与冠云峰庭院空间景境营造的关系。试图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深入剖析我国传统庭院空间造园要素的营造手法及其量化特征;也提示观赏者在观赏具体庭院空间时,应从“切入点一路径一出口”的思考角度,来理解古代造园家营造具体空间的真正目的。旨在更好地传承和借鉴园林遗产精髓,并将其融入我国现代园林的理论与方法体系之中,逐渐形成真正蕴涵传统园林血脉的现代园林理论与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艺术独具特色,对营造现代园林景观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以中国古典园林为出发点,系统阐述了古典园林造景艺术特点,对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进行分析,进而探索古典园林的造景艺术对现代园林景观的影响,并给出传统造景手法在现代园林造景中的发展方向和策略,以期营造出更具特色且富有文化内涵的现代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4.
空间划分与组合作为中国古典园林空间布局的基本手法,是古典园林空间研究中的重要环节。从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的整体划分与组合特征入手,分析了古典园林空间划分与组合的4种结构方式及其空间分割连接体。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概念和类型,分析了意境的营造手法,以期为我国的现代造园思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意境是园林造园的精髓和境界。笔者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缘起、营造要素及其营造手法.以期能为现代造园提供指导性的设计思维。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表现手法和主要特点,并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的立意、造园手法、园林尺度与现代园林设计进行比较,得出中国传统造园手法对现代园林设计的有益借鉴与传承。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我国古典园林水空间处理的手法、文化意境等方面的情况,并结合古典园林的实际情况对古典园林水空间处理的发展和继承进行了探讨,提出在中国古典园林水体空间处理的过程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在设计的过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在设计水体空间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历史文化的价值和内涵,促进历史文化的方式和理念再现.  相似文献   

9.
苏杭园林植物配置特色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园林风格、植物种类选择与应用、植物景观营造手法、植物配置原则、服务对象等方面比较分析了苏州古典私家园林和杭州自然风景名胜区园林的植物造景特色差异。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国内外的研究,阐述微气候的概念和特征,指出其与园林空间、苏州古典私家园林空间的潜在对应关系,并以园林中最为重要的植物要素为客体,以微气候视角讨论苏州古典私家园林中植物景观如何营造具有微气候效果的景观。进而从植物自身生态特点、苏州城市特点、苏州园林空间及立意特点,重点分析了其中的植物景观在地域性的种植方式上、空间性的微气候营造上、融合性的生长方式上及精神性的立意表达上营造微气候的方式。最后提出启示当代设计的植物景观营造要点,以期为解读古典园林、创新当代园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承德避暑山庄作为选址、造园艺术极为优秀的中国古典园林。其中山近轩是山庄内的大型山地园林,有很高的艺术水准与代表意义。通过对其营造手法与造景手法进行研究以供现今建造山地建筑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画是我国艺术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艺术成就涵盖面极其深广。而中国画论曾是中国古典园林营造的一个基本的理念指导,古代画家运用其自身独特的艺术修养成为园林设计师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由此才产生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园林文化。本文从中国画"留白"手法延展开去,论述了"现量"与"比量"以及"完形心理"的概念。提出了在中国古典园林营造中,对于"留白"的应用可分为对比形式美层次和布局系统连续层次两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实际工程案例,从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设计手法的角度对北海止泊园的景观设计进行分析,探求中式园林的意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独具特色,将其应用在现代景观设计中,既是传统园林景观造景手法的再现,又是现代景观设计的创新。基于此,本文分析居住区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提出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与现代景观设计的融合对策。  相似文献   

15.
焦兆菊 《农技服务》2011,28(5):702-703
无论是古典园林还是现代园林,石材都是不可替代的建筑材料。阐述了石材的景观特性和石材的开发利用,介绍了石材的种类及分布,以及石材在园林设计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分析了石材设计在营造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手法和现代园林山石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苏州古典园林叠石艺术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雯睿  魏胜林  仲笑林  李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811-13814
山石理景是我国古典园林独特的造园要素,其理景艺术手法也是我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之精髓。笔者以苏州例证古典园林山石理景为实例,笔者以《园冶》等造园艺术理论为依据,浅析苏州古典园林的叠石艺术,旨在为园林专业学生培养园林文才和画意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理水手法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之一,叠石理水缺一不可的中式园林营造的是天人合一,返璞归真的自然美。新的时代往往伴随着新的可能性的出现,当人们习惯了模式化的室内空间环境后便开始静下心来从古人的装饰、造景学问中吸取精华,以求能使其达到全新的天人合一境地。本文以传统中式餐饮空间为例,来浅析理水手法在中式室内空间中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赵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982-17983,17986
解析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知识,从初始时期、发展时期、鼎盛时期3个阶段探究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程,并从不同的划分角度介绍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体系,重点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文化底蕴和具体表现,指出其意境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崇拜之情,也是各种哲学思想和宗教文化的体现。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意境的营造方法及其内涵,研究了意境的构成要素及表现手法,指出意境的营造要素包括建筑物、山石、水体、植物4个方面,而在营造手法上则应注重在构景过程中进行形象塑造、将意境融入关键位置的点题中,并将园景与绘画相结合,以画入园。以期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及其意境的一定程度的认识,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园林建设中的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丁岚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6,21(5):187-188,192
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及现代园林特色的分析,提出了中国古典园林核心竞争力的概念,并将其理解为中国古代造园艺术对现代园林建设的指导意义,举例说明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如何在现代园林建设中焕发新姿。西北林学院学报21卷第5期丁岚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园林建设中的核心竞争力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艺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4个方面探讨了中国古典园林从自然空间布局到精神空间创造以至于达到无穷空间的诸多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