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元混合污染物对明亮发光杆菌的联合毒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二次二因子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以明亮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T3变种作为毒性测试物种,研究了甲氨基阿维菌素+阿维菌素、Hg2++ pb2+和多菌灵+ Hg2+等农业源污染物二元混合的联合毒性作用和主因子作用,建立了3个相应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阿维菌素、...  相似文献   

2.
草甘膦分子(C3H8NO5P)中含有较多配位基团如羧基、氨基、磷酸基,对重金属阳离子有很强的络合能力,可能会影响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进而影响其毒性。为了解草甘膦(GPS)和铜(Cu)、镉(Cd)交互对发光菌毒性效应,以明亮发光杆菌T3小种(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 T3)为例,进行了室内模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Cu、Cd对发光菌有很强的毒性(EC50分别为1.28、0.89mg·L-1);没有控制p H的草甘膦能够降低溶液p H,对发光菌亦有较强的毒性(EC50为35.9 mg·L-1);但控制p H值为5.0的草甘膦对发光菌无明显毒性,并且能够显著降低Cu、Cd对发光菌的抑制,同时随着GPS/Cu、GPS/Cd摩尔比值的增大使毒性降低,直至无明显毒性。据此认为,在重金属和农药草甘膦共存的环境当中,草甘膦能够影响重金属的形态,进而影响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和毒性。  相似文献   

3.
李兴春  信晶  杜显元  李鱼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986-21989
通过测定掺杂Pb2+、Zn2+、Cd2+、Cu2+和Cr3+的土壤浸提液中明亮发光杆菌T3的抑制率,研究重金属复合污染对明亮发光杆菌T3的生物毒性效应。按照重金属离子等效应浓度配比的原理,设计均匀试验,用逐步多元回归法构建土壤水浸提液中重金属(Pb2+、Zn2+、Cd2+、Cu2+和Cr3+)浓度(Xi)与发光菌抑制率(Y)的响应关系:Y=(-39.596±15.811)-(6.633±0.802)×(-lgXCu)(-lgXZn)+(59.466±8.731)×(-lgXCd)(-lgXCr)。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F检验和t检验的P〈0.05),模型校正后的决定系数(R2adj)为0.933。内部样本验证表明,发光菌抑制率的预测值与试验值相对偏差最大为8.6%,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机理分析显示,Cu2+和Zn2+交互体现为拮抗作用,Cd2+和Cr3+交互体现为协同作用,故在重金属复合污染控制方面,有必要进一步研究Cu2+和Zn2+拮抗作用对降低复合毒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重金属胁迫培养对2种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摘要)(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金属胁迫培养对2种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方法]以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2种典型细菌为试验材料,采用传统培养方法,选择5种重金属离子Cu2+、Hg2+、Pb2+、Cd2+、Cr6+在不同浓度下对其进行胁迫培养,通过测定2种细菌的生长曲线,研究外源性重金属对2种细菌生长的影响。[结果]Hg2+、Cd2+毒性较强,2种细菌的增殖在高浓度时受到抑制,G+比G-更为敏感;当重金属浓度50mg/L后,5种重金属的对2种细菌的毒性顺序为Hg2+Cd2+Cu2+Cr6+≈Pb2+。[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重金属对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重金属胁迫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以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啤酒酵母菌和链霉菌为材料,用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Hg2+、Cd2+、Cr6+和Pb2+浓度下4种微生物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低浓度重金属离子对4种微生物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有抑制作用,G+较G-对Hg2+和Cd2+更为敏感;4种微生物对重金属离子的敏感性表现为链霉菌>枯草芽胞杆菌>大肠杆菌>啤酒酵母菌,对微生物毒性顺序为Hg2+>Cd2+>Cr6+>Pb2+。  相似文献   

6.
多壁碳纳米管和重金属镉的细菌毒性及影响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多壁碳纳米管和重金属的相互作用,对复合生态毒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方法  测定3种不同官能团多壁碳纳米管(短、短羟基和短羧基)与镉离子(Cd2+)对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的单独及复合毒性,并通过碳纳米管zeta电位测定、沉降和吸附实验揭示短多壁碳纳米管-Cd2+混合物的细菌毒性及影响机制。  结果  3种多壁碳纳米管细菌毒性从强到弱依次为短多壁碳纳米管、短羧基多壁碳纳米管、短羟基多壁碳纳米管。100 mg·L-1短多壁碳纳米管混合不同质量浓度(0、1、2、4、8、10 mg·L-1)Cd2+,复合毒性从强到弱依次为短多壁碳纳米管-Cd2+、短羧基多壁碳纳米管-Cd2+、短羟基多壁碳纳米管-Cd2+,且复合毒性都小于两者叠加毒性。不同质量浓度(10、20、50、100、200 mg·L-1)多壁碳纳米管混合1 mg·L-1Cd2+,复合毒性从强到弱依次为短多壁碳纳米管-Cd2+、短羧基多壁碳纳米管-Cd2+、短羟基多壁碳纳米管-Cd2+。  结论  多壁碳纳米管-Cd2+混合物的细菌毒性主要取决于多壁碳纳米管对Cd2+的吸附状况。  相似文献   

7.
食用菌富集重金属特征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几种主要食用菌中Pb、Cd、Hg、As和Cr等重金属的检测,结果表明:食用菌干制品中Pb、Cd、Hg、As和Cr的最高含量分别为0.008、0.529、0.002、0.347和17.52 mg/kg;鲜制品中Pb、Cd、Hg、As和Cr的最高含量分别为0.013、0.543、0.002 6、2.775和15.89 mg/kg。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评价了食用菌中的重金属污染状况。研究表明,被测食用菌中重金属污染主要是Hg,其中鲜制品污染比干制品严重。  相似文献   

8.
蜡状芽孢杆菌抗重金属性能及对镉的累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所研究的蜡状芽孢杆菌RC可以在镉浓度为200mg·L-1的固体培养基平板上生长良好,表明菌株具有强抗镉的能力。该菌株在液体培养基中Cd2+、Cr3+、Pb2+浓度均为75mg·L-1和Mn2+浓度为100mg·L-1培养时,菌株生长正常。在重金属Cr3+、Pb2+、Mn2+存在时,采用红外光谱与原子吸收光谱分析菌株对Cd2+的积累,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其他重金属离子的加入,会影响菌株对Cd2+的积累率;当Cr3+存在时,Cr3+可以增加细胞壁上有效官能团活性,明显提高RC菌体对Cd2+的积累率,而其他重金属组合对Cd2+吸附积累能力影响不大;RC细胞壁上活性基团-OH、-NH-、-COOH、-PO34-和-M-O(O-M-O)活跃参与Cr3+、Pb2+、Mn2+和Cd2+多种重金属离子的络合作用。通过高温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处理菌株进行质粒消除试验,未发现该菌株的抗镉性质与抗性质粒的存在相关。  相似文献   

9.
种植业易受土壤重金属的影响,综合评价耕层土壤重金属污染情况,有助于农业环境全面分析和污染防控。基于长治市耕层土壤重金属Cd、Hg、As、Pb和Cr的实测值,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污染指数、污染累积指数、污染负荷指数、地质积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究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综合评价。耕层土壤中Cd、Hg、As、Pb和Cr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23mg/kg、0.044mg/kg、13.03 mg/kg、22.2 mg/kg和47.7 mg/kg;因地质特征,研究区域土壤Cd、Hg、As和Pb含量均高于山西省土壤元素背景值;分别以土壤质量标准值和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值为参照,判断研究区域耕层土壤分别处于清洁状态、轻度和中度污染状态,或存在Hg的点状污染,重金属污染程度依次为Hg> Pb′As> Cd> Cr;Cd和Hg生物毒性较强,表现出中-强潜在生态风险,研究区域最主要的土壤污染元素为Hg。基于全量分析和单一方法,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比较适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但复合型评价得出的结果更接近实际。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33,自引:6,他引:33  
对贵州省农业土壤中重金属Hg、Pb、Cr、Cd以及类金属As进行分析和测定,并对土壤中重金属污染进行了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贵州省农业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分别为As17.5mg/kg、Pb45.0mg/kg、Cd0.342mg/kg、Cr48.2mg/kg、Hg0.201mg/kg。与以前提出的贵州土壤背景值相比,Cd比背景值低约50%。贵州省农田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为2.81,污染等级为中污染,污染水平为土壤、作物受到中度污染。贵州省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为Cd、Hg的污染。Cd单因子污染指数为4.05,污染等级为重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