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有着天然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可以有效展示生态农业发展的成果与亮点,进一步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起到积极的宣传作用。本文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分析,指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观光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观光农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策略研究——以九江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郎少杰  彭游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200-4201,4281
在介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概况的基础上,探讨了建设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策略,以期实现江西在中部地区的崛起。  相似文献   

3.
刊中报     
江西农垦加快推进五区建设进程在近日召开的江西省农垦系统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研讨班上,江西农垦提出了要积极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快推进五区建设,把农  相似文献   

4.
根据江西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资料,计算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产品专门化系数,得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产业集聚的特色产业,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2008年,江西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战略决策,一场声势浩大的“生态立省,绿色发展”的浪潮席卷赣鄱大地。当我们透过江西农垦农业产业化这一个个典型事例,深感其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将继续发挥强大的示范与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十二五"时期江西农垦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 "十二五"时期,江西农垦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要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重点,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为全面建成农垦小康社会打下扎实基础。  相似文献   

7.
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农业的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成为国家战略。低碳农业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提出来的新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发展低碳农业,是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农业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的重要作用、发展低碳农业在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现实意义,以及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低碳农业发展的战略对策与措施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所提出的观点对当前正在进行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的内涵,制定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框架,并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高效生态农业运行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8):197-198
人才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高教自考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形式,理所当然要承担起时代的重任。如何推进高教自考事业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更好地为区域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是摆在江西高教自考工作者面前的艰巨任务和重要课题。在调查研究和总结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高教自考服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关于江西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江西的现代农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文简述了江西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江西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鄱阳湖是对江西省、中国乃至世界有着重要生态意义的区域,发展生态农业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策略研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发展生态农业不仅是落实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际行动,而且是“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具体实践.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中,必须加强宣传,增强公众发展生态农业意识;加大投入,构建多元化的投融资运作体系;保护生态,改善发展生态经济外部环境;培养人才,构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2.
鄱阳湖是江西的母亲湖,也是全国最大的淡水湖,属于世界的“生命湖泊”。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从江西实际出发,提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探索一条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新路子。这是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对江西发展一系列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造福子孙后代的战略举措,无论对江西还是对全国都具有重大意义。为了落实这一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6):204-205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访谈、田野观察等方法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体育公园发展的背景条件,环鄱阳湖区域休闲体育公园开发的优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全民健身运动生态化发展模式的现状及特点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鄱阳湖区域生态体育公园建设对策。旨在为鄱阳湖区域生态体育公园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2008年,江西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战略决策.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江西农垦要发挥农垦生态、资源、产业、科技和组织优势,主动融入到江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去,融入到实施"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工程"中去,引导扶持各类投资主体和所有制成分,尤其是龙头企业积极参与农垦经济社会建设,努力在生态文明示范、新型产业集聚、体制改革开放、经济协调发展等方面走在前列,凸显农垦企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独特的环境特点为九江林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就九江林业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建设中的作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牧业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饲养方式的改变,畜禽粪尿养分的循环和处理成为湿地生态环境保护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牧业发展调查的基础上,估算了2009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禽粪尿产生量及其排出的氮磷养分、CODcr、BOD5、NH3-N总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生态畜牧业,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高阔  甘筱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272-9273
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基于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的目标下,在对九江沙河、南昌进贤、萍乡排上、上饶万年等10个地区调研的基础上,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猪绿色供应链进行描述和梳理,并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猪绿色供应链模型。  相似文献   

18.
运用耕地压力指数扩展模型,分析2000—2009年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压力时空差异及其规律。结果表明:2000—2009年鄱阳湖经济生态区总体耕地压力并未超过预警线,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各县耕地压力不平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东南区域和西北区域耕地压力明显大于其他区域。并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压力状况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美长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743-8745,8748
论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的多功能性,包括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和文化功能,指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要实现多功能农业总体效益最大化,必须坚持多极互动、适度规模、国土空间划分、增长极协调发展等原则布局多功能农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多功能农业可分为生产农业区、生态旅游区、都市农业区和特色农业区等,各区域农业发展的增长点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20.
李美长 《安徽农业科学》2013,(7):3163-3165,3173
从环境、竞争和产业3个方面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优势,结果表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返乡农民工在创业环境、创业竞争能力、产业竞争能力等方面占据优势,在现代生态农业、新型工业、休闲农业、现代农产品流通等领域发展过程中,返乡农民工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宝贵人力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